簡答民進黨賴清德的挺青年居住三策,及囤房稅2.0相關議題

簡答民進黨賴清德的挺青年居住三策,及囤房稅2.0相關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7月6日參觀「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時,提出有關於「居住正義」的相關政策。

筆者發現後來很多文章跟新聞的部份資訊是錯誤的,或是斷章取義,或是牛頭湊馬嘴。建議有時候不要只從媒體看這些政策資訊,要去原始出處比較準確。可以在賴清德臉書找到。

本文重點有兩點:

1、補充囤房稅2.0,也就是中央版的囤房稅,以及社會住宅等相關衍生問題,例如「包租代管」跟「公益出租人」的差別。這些過去筆者還沒有談到的議題。

2、轉述賴清德臉書原文,並說明一些常見的錯誤,跟筆者的看法。

圖片取自賴清德臉書。

圖片取自賴清德臉書。

原版的居住三策

首先,居住三策,不等於「住宅三大支票」之類的新聞標題文。其實是賴清德「挺青年居住三策!」也就是「#保障居住權的三大對策。」

一、我支持房屋稅差別稅率。

「為了減少閒置房屋、釋出更多房源到市場,我贊同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所公布的,進一步推動「囤房稅」的措施。

和過去最大的差別是,囤房稅將改為「 #全國歸戶」方式來計算,並透過「差額累進」的方式課稅。我也要強調,自用、出租等房屋不受影響,但 #閒置不使用的房屋,就會納入課稅,這是為了確保減少囤房、增加房屋的供給。」------原文

其實就是講所謂的囤屋稅2.0,或是中央版囤房稅,也就是行政院在7月初「突然」拍板定案的房屋稅差別稅率2.0。其中最大的改善就是將歸戶方式從「縣市歸戶」改成「全國歸戶」。避免在不同縣市買房,卻可以規避地方版囤房稅的問題。

二、我支持提高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額度。

「我支持提高「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的額度,並延長貸款期限與寬限期,政府再補貼貸款利率一碼;這個政策,讓青年初次購屋族、享有更多的利率優惠。」------原文

這段沒什麼特別解釋的,就是提高「青年貸款」的福利,目的是希望青年更買得起房。部分媒體資訊會將這一點,跟下面的第三點,合為「挺青年的三大支票」。也就是青年住宅優惠貸款、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跟租金補貼。

三、宣示 2032 年目標:朝向百萬租屋家戶總目標

「根據內政部統計,現在租屋族約為 80 幾萬戶,加上在外租屋的學生族群,租屋族的「家戶數」約為 100 萬戶。

​我承諾,在未來 8 年內興辦至少 13 萬戶的社會住宅,也會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一起增加至少 17 萬戶的包租代管,在蔡總統現有社宅和包租代管「12+8」的基礎上,在 2032 年總計達到 25 萬戶社宅、 25 萬戶包租代管的供給。

​同時,租金補貼也會從現在每年近 28 萬戶,加大到每年 50 萬家戶的補貼量,在 2032 年達到 #協助百萬租屋家戶 的總目標。

​我有信心,在未來一定會推動更多的戶數;因為最一開始是中央協助地方興辦,但後來為了加速保障居住權,我們成立住都中心、補齊預算、修改法規,打下紮實的基礎、備齊完整的工具。

​未來興辦的社宅,中央會扛起更多責任,加快速度、加大力道,並重視土地多元取得、供給戶型多樣的面向, #保障一定比例的青年社宅;同時,也會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土地取得、資金來源和後續營運管理。」------原文

換句話說,民進黨兩位總統各8年,共16年任期在興建社宅會達到25萬戶,包租代管達到25萬戶。租金補貼50萬戶,總計100萬戶。

這段的內容寫得很繞,還提到蔡英文。為什麼不直接寫他規劃多少就好?

筆者的解讀是,刻意繼承蔡英文的政策,試圖延續下去,既尊蔡,也避免「蔡英文社會住宅政策跳票」這件事,成為被攻擊的焦點。一石二鳥!其實這個政策,要完成這三者難度非常高,可能只有租金補貼比較容易達成,畢竟就是「給錢補貼」,但也只是「比較容易」。



囤房稅2.0、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這些常見的相關衍生問題。



1、囤房稅2.0:

全國歸戶是不錯,之前也提過不同縣市持有的問題。我用個例子來說明,以前某人在1個縣市有2戶、5縣市共10戶,過往是在每個縣市都用2戶的稅率,也就是幾乎不用繳囤房稅,但以後各縣市都是用10戶來計算。

可是稅率還是不算高。主要根本原因是我國房屋稅不是採「時價」,而是「公告現值」,所以整體還是偏低。

有關囤房稅的問題,可以參考筆者這篇文章:

「房屋成交量縮減!「平均地權條例」、「囤房稅」,及央行實施限貸令,三箭齊發,台灣房價終於要跌了?」

這是在6月底寫的,當時只有地方版的時候。寫完之後不久,行政院可能看到了,就突然推出「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不過行政院這個法案,還要經過立法院審議,最快也是明年7月1號才正式實施。

本質上,不論中央或地方版,囤房稅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有興趣的可以閱讀前文。總而言之,就是「效果有限」。

2、社會住宅:

社會住宅為什麼推行有難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因為它是某種「嫌惡設施」。

抱歉,筆者想不出更好的辭彙,但沒有不敬的意思。這也就是常說的,社會住宅被這個社會標籤化跟污名化。

你想想,如果在「信義富邦」、「陶朱隱園」的豪宅區,走路10分鐘左右的地方蓋了一區社會住宅。不會影響房價嗎?

看懂問題關鍵了吧,說穿了,不就是還是怕影響房價,還有導致附近居民的民怨嗎?

當然,筆者「絕對不是」說要在大安信義這種精華區蓋社會住宅,只是藉此比喻,點出問題。

社會住宅的選點,最好的選址,簡單說就是重視「C/P值」(性價比),比如說「捷運末段」附近的區域。所以在市中心,當然也不會是好地點。

社會住宅租金是由估價師估算而來,以市場租金的7折-85折出租。如果在上述豪宅附近,租金可能也要6位數,就失去真正興建社會住宅的意義,而且台灣還真的有這種租金跟台灣「薪水中位數」相當的社會住宅。也就是一個月租金4萬塊。(民國110年統計台灣年薪中位數為50.6萬)

現在台灣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首長,不斷強調要蓋社會住宅,原因是因為一直以來,台灣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比例佔所有住房比例,非常非常非常低,不到1%。世界各國一般都是5-30%,像歐洲部分強調社會福利的國家甚至超過30%。台灣的社會住宅比例,真的低到用「離譜」都不足以形容。

社會住宅長遠來看,絕對有好處,比如年限一到,成為危老建築,可以直接拆除重建,沒有都更相關的阻礙。而且建地當然只會越來越少,這些政府持有地,蓋成社會住宅,也能避免被囤地炒作。

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幾乎都會興建「社會住宅」,來當作實現居住正義的一環。

筆者認為社會住宅,可以考量兼顧其他「社會福利」及「市場區隔」的概念,作為另一種鼓勵的方式。例如在學校附近的社會住宅,可以主打青年小家庭入住,在社區內增加公辦幼兒園;而醫院附近跟遠離市中心的地方,可以做成老人住宅,同時也有相關的福利設施,吸引周遭的長輩使用。

這種類似xx村的規劃,若由建商來執行,肯定不可能,畢竟人家是要賣的,哪會管買家身分。若由財團興建xx村,例如銀髮村,肯定也是高價服務路線。

但若是以社會住宅的形式,做成類似xx村的概念,可以增加附近居民的接受度。例如這區社會住宅內,有2-3所幼兒園,甚至更多,對外開放招收,同時也解決幼兒園不足的問題等等。

而且這種「主題社區」的出現,就會有大批同性質的住戶,也會有「群聚效果」,讓周遭區域出現「相關商機」的機會。

3、包租代管:

包租代管,簡言之,就是把你的房子交給政府核可的「業者」簽訂包租約,由業者替你包租代管。主要是作為「類社會住宅」福利的一環。

還有另一個相似的名詞,常讓人搞混的「公益出租人」。這兩者都有一些賦稅的減免。

關於這兩者的差別,簡單說,如果你是屋主本人,同時也是房東,你的租客申請租金補貼,你自動成為「公益出租人」,除了房屋稅減免,還有租金免稅額。這是想鼓勵房東讓房客去申請租金補貼,也鼓勵房東租金的所得納稅。

這兩者對房東的實際效果都不算特別好,因為成為這兩者,省掉了微不足道的稅,但對於某些房東大戶來說,收入全部透明啊!

綜合所得稅如果被拉高級距,繳出的稅可能更高!出售也可能被拉高資本利得稅(這個可能差更多)。

如果你是房東,建議找會計師計算一下,何者比較有利,如果你是租客,當然也是看跟誰租有利,不會特別在意這些。對有些房客來說,部分房東願意減少房租,讓你不要去申請租金補貼,減少金額比補貼更多。從房東跟房客的兩個角度來看,其實都不是絕對有利。

利用囤房稅逼人把空房出租,然後透過包租代管還能省房屋稅,看似一種「好像很有效」的政策。

實際上,稅收增加,就是租金調漲而已。房東願不願意把空屋出租,或是包租代管等等,還是看其他賦稅的規劃,根本不會是因為房屋稅,好嗎?

只有綜所稅影響不大的情況下,能省下房屋稅,才會去做這種事。

而且租金補貼的戶數增加,還更讓房東認為「漲價有理」。

雖然這幾個政策確實對於居住正義有點幫助,但距離實現這個目標,還差得很遠很遠。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ireloam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fireloam


avatar-img
楚焱堯的沙龍
104會員
124內容數
楚焱堯(Neil),現為台灣夯創業電商育成顧問,擔任勞動部電商講師。熟悉領域為電商經營、產業分析及時事評論。 為國內少數具有實際操作的實戰派電商講師。曾帶領台灣女裝品牌從每年數百萬營收,兩年內成長為破億的公司。轉戰大陸電商市場,創下全大陸淘寶天貓店單日單店第27名佳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楚焱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美國川普的對等關稅,讓台股連跌數天,無形中撕開了台灣經濟繁榮的假象 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代工與製造實力,卻缺乏能走向國際的本土品牌。本文探討為何我們能做出世界級的商品,卻說不出世界認得的品牌,指出問題關鍵在產業策略、品牌意識與政策結構失衡,呼籲企業與政府應聯手翻轉「代工島」命運,邁向品牌出口新時代
台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拿下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冠軍。成功關鍵包括職棒球團的資源投入、優秀教練如旅美球星王建民的帶領,以及完善的情蒐和制訂的比賽策略等。同時,啦啦隊也成為台灣棒球的亮點,這兩年不斷吸引日韓高人氣啦啦隊成員加入,為什麼台灣的啦啦隊比發展已久的日韓啦啦隊更吸引人?背後的原因本文將深入探討。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這次美國川普的對等關稅,讓台股連跌數天,無形中撕開了台灣經濟繁榮的假象 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代工與製造實力,卻缺乏能走向國際的本土品牌。本文探討為何我們能做出世界級的商品,卻說不出世界認得的品牌,指出問題關鍵在產業策略、品牌意識與政策結構失衡,呼籲企業與政府應聯手翻轉「代工島」命運,邁向品牌出口新時代
台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拿下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冠軍。成功關鍵包括職棒球團的資源投入、優秀教練如旅美球星王建民的帶領,以及完善的情蒐和制訂的比賽策略等。同時,啦啦隊也成為台灣棒球的亮點,這兩年不斷吸引日韓高人氣啦啦隊成員加入,為什麼台灣的啦啦隊比發展已久的日韓啦啦隊更吸引人?背後的原因本文將深入探討。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