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文亮教授
愛因斯坦說:「在人類的歷史上,能夠結合物理實驗、數學理論、機械發明成為科學藝術的人,只有一人 ── 那就是牛頓。」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首先提出可見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分光組成;他將數學導入科學,使物理、化學成為更精確的學問;在牛頓的動力學三定律裡,奠定了數學成為描述宇宙運動的語言。種種傑出成就,為他贏得「歷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與「近代物理學之父」的尊稱。牛頓生於1642 年12 月25 日午夜,是一個早產兒。父母親都是信仰堅定的基督徒。在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病逝。家徒四壁的母親哈拿,絕望地抱著奄奄一息的早產兒牛頓,向上帝發出了這樣的禱告:「祢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祢。」在牛頓的一生中,母親的這個禱告對於他的個性與信仰有很深刻的影響。他經常思索母親當年的禱告,上帝讓他活下來,一定有些事是要他去完成的。他經常在課堂筆記空白處記下禱告,如他大學二年級時寫下:「上帝啊!若我心偏於邪惡,請勿成全我;不容我單靠自己的信念去生活;不以愛上帝做我不愛人的藉口;不是為得祝福來跟隨祢;不只是在教會中渴慕祢;⋯⋯讓我做個敬畏祢的人,且因著敬畏祢,而不畏懼人。」
牛頓對科學的思索與他的禱告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常在信仰的思索裡想到科學,在科學的思索裡想到信仰。在1666 年他開始思索地球在軌道上的運轉,並且計算運轉時的重力與離心力的關係,1669 年他在筆記上寫下他的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後人說:「近代的科學是源自牛頓對上帝的默想。」
牛頓對科學的思索與他的禱告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牛頓經常在日記中或課本空頁寫下自已的禱告。他寫道:「企圖光以迫切禱告祈求上帝的祝福,來取代自己所該付出的努力,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是出於人性的懦弱。」我想牛頓大概不曾做那種「 禱告後,考試都考到我昨夜剛讀到的。」之類的見證,因為這樣,上帝對平時用功的學生就太不公平了!踏實的信仰絕非尋找成功的捷徑。
(本文刊登於【每日研經釋義】2022年第四季)
作者介紹:
張文亮,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台灣大學教授,曾獲台灣大學第一屆最佳學生導師獎、台灣大學第二屆對社會最有貢獻獎、國科會吳大猷科普創作獎、海峽兩岸吳大猷科普文學獎、行政院金鼎獎(4次)、湯清文藝獎...等
個人著作: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法政捍衛者的憂傷與榮耀、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台灣的水、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昨夜,我與一顆橘子摔角、星空下飛翔的教授、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