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再看《真愛挑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編按:適逢《釀電影》六週年,本專題我們邀請作者們翻出記憶中最古早的影評,重訪當時寫作的心境,也用多年後的眼光再看一次電影。以下除了本次撰文,也附上作者提供的原版文章,作為呼應與紀念。)



若要挑選一篇,令後來的自己不忍直視的影評文章,甚至難以以「影評」或「文章」稱之,莫過於約莫十年前遇見的《真愛挑日子》。彼時,正值人在英國留學的期間,閒來無事便會於小小市中心的 HMV 閒逛,隨時關注特價區域的 DVD 又擺上什麼新商品(對的,串流媒體尚未現身),於是這部許多人念念不忘的愛情電影也在當時補上。

無可否認,處於容易被影響的年紀,觀影感受也容易受自身當下的感情、生活狀態所左右,就這麼好巧不巧,我在人生中最不恰當的時間點打開了《真愛挑日子》。

看完當下,幾乎可以說是怒火攻心,甚至憤世嫉俗地形容「不過是一部為渣男解套的電影」,吐槽安.海瑟薇英皮美骨的英國腔,甚至寫出「男主角必定是雙子座」之類的情緒性言詞。由於當時一頁華爾滋也還沒誕生,因此發布於個人頁面,似乎直接得罪了為數不少的雙子座朋友,必須在此先致上萬分歉意。

撇除星座的偏頗言論,「為渣男解套」的直觀論點,回過頭來思考其實也並非全然是錯。這個故事與 2014 年《真愛繞圈圈》的男女主角關係有些相似,二者皆捕捉一段橫亙多年的珍貴感情,漸漸太過瞭解彼此,深怕一不留神這個似友情似愛情的特殊感情便會變質。然而,《真愛繞圈圈》著重於「錯過」,《真愛挑日子》則是在主角們年輕時、較偏向單方面的漫長等待,兩人最初的火花始終存在,只是一個過盡千帆,一個最終才驀然回首。

raw-image
「我渴望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要求開口見你。這不是因為我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西蒙波娃

這是十年前所選擇的引文,不自覺將自己帶入女主角艾瑪的情境,年輕時談感情都有著一股沒由來的底氣,能夠目送所愛之人來來去去,靜心等待浪子回頭的一天到來,以為彼此還有很多青春可以浪費、很多時間可以虛擲,將尚難理解的愛放在心底深處,活成《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兩種版本的人生」。

確實,我們往往經歷過放手離去、潮起潮落,幾場錯誤的愛情,才會明白自己真實的心之所向,艾瑪與德克斯特亦是如此。對當時的我而言,透過電影天真而片面地解讀,認為兩個人之所以能夠走在一起,必須仰賴天時、地利及人和,關鍵的時間點錯過便是錯過,永遠難以重來,緣份和命運理所當然成為最合理而消極的解釋,甚至引用了網路上出處不可考的金句:緣份就像一本書,翻得不經意會錯過,讀得太仔細會流淚。

但是,一個人的歷練正反映於自己寫下的文字之中,只將張愛玲回應胡蘭成所謂「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視為口號,以為三言兩語便能透視人性。殊不知,倘若未曾行經這些碰碰撞撞、磕磕絆絆,不會造就出現在的我們,難以領悟過去擁有的愛充滿許多意義,更無法學著如何好好去愛、珍惜身邊的人,無論他/她是否為我們生命中那個最特殊的存在。

raw-image
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過去在《光影華爾滋》一書中,也稍微討論了艾瑪曾痛徹心扉地對德克斯特說:「我愛你,我只是不再喜歡你了。」有時「愛」與「喜歡」相互替代乍聽之下並無不妥,但兩者之間的微妙距離卻是咫尺天涯。喜歡看似來來去去,隨時可能失去這份青睞;愛則包含了期許和失望、優點和缺點、關心和責備,既有條件又無條件,年深月久累積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偏偏,此段情節在十年前的我眼裡,又是一次的憤世嫉俗,離題寫道:

果然浪子看盡花花世界,總有一天也會回頭尋求安穩。依稀記得為數不少的男性藝人或明星,在決定結婚前夕公開表示,因為於夜店看盡女性們攀權附勢、醉態百出的模樣,在某個瞬間給予他一記當頭棒喝,覺得身旁的女友值得託付終生諸如此類的鬼話。不禁想問一句:憑什麼?假使他不是長期夜夜笙歌的同路人,還真納悶這些體悟從何而來,不但置身事外,甚至堂而皇之講出這些大言不慚的言論,實在令人嗤之以鼻。

如今再看一遍,發覺陷入迷惘的德克斯特在故事裡不過三十歲上下,回想三十歲的自己,也不過處於努力適應社會的階段,感情、工作一團紊亂,而一個處處留情的風流浪子,又會在如此過渡期,將自己逼入什麼樣的絕境才肯痛定思痛?縱使自作自受,《真愛挑日子》不過是呈現了情理之中的一種的可能性。

raw-image

當然,電影末段一句刻骨銘心的台詞:「無論明天發生什麼事,至少我們擁有今天。」是壓倒當年的憤世嫉俗之人如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怒沖沖而寫下,這句話本身並無不妥,但太多人本末倒置濫用了這句話的本質,當人們經歷一些至痛至深的創傷之後,以「至少我們擁有今天」刻意雲淡風輕帶過人生的缺憾與為時已晚,想來無疑是令人動容的。可後來,卻時常被享樂主義者視為名正言順、冠冕堂皇之詞,只為將己身缺乏責任感的行為合理及正當化,而這些人所享受的當下,不過選擇性忽略了追逐享樂必須付出的代價。

老是將「活在當下」掛在嘴上的人,或許可試著捫心自問:如果沒有明天,那離開人世前的一天或幾十年裡頭,有沒有愧對此趟人生旅程?人總是給予自己無數目標,費盡苦心嘗試縮短與理想的距離;有意無意傷害深愛我們的人,也不斷試著改過自新、彌補錯誤;一路走來偶爾會被貪念和僥倖矇蔽雙眼,至少已學會遠離蔽日的浮雲。並非所有努力皆能成功、所有等待都開得了花,唯有盡了人事,才足以稱作「活在當下」與「無愧於心」。

先不論上述邏輯的對錯,就是和電影本身並無太大關聯,德克斯特確實為自己的玩世不恭付出代價,且觀眾也看見他的可憐之處;但如今,對《真愛挑日子》最強烈的質疑,莫屬愛情成為一切的答案,因為這個故事出現太多「如果」──如果他事業順遂?如果母親沒有過世?如果前妻沒有偷吃?那艾瑪再而三的拋棄一切或許永遠等不到成全。

raw-image

每一年的七月十五日,就像片刻般組成兩段人生以及一個愛情故事,拍出了少女情懷的可能,也磨盡了一名渣男的銳氣,兩人的相遇彷彿命運交叉點,漸漸帶領彼此變成更好的模樣。再也沒有一句肺腑之言比「我愛你,我只是不再喜歡你了」承載更深的情感重量,他們愛上彼此最美好的一面,也包容彼此最不堪的一面,只是如何面對內心真實的情感需要學習,德克斯特耗費多年才明瞭,一生所能遇見的心靈相契之人是少之又少。

我依然可以理解,當年的自己為何會視《真愛挑日子》為一部為渣男解套的電影, 因其最終多了遺憾卻少了醍醐味,透過旁人的視線理解此段關係,透過父親的關心與傷慟共存,卻未能告訴觀眾自己對這份愛情的解讀,若過去是自己告訴自己的故事,那他會如何述說?

在此,借用影集《現代愛情》的一段獨白,這是多年後的我,為艾瑪與德特斯特找到的人生註解──

「有時候你會發現,人生中極致的真愛充滿許多意義,不只是將新生命帶來這麼世界,或浪漫愛情、靈魂伴侶,甚或終生伴侶;我們過去所擁有的愛,未能完成、未經試煉、失落的愛,或許對選擇安定下來的人而言,看似如此輕鬆、幼稚。然而,那才是無比專一而純粹的存在。」



raw-image

《真愛挑日子》by Kristin

「我渴望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要求開口見你。這不是因為我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西蒙波娃

電影裡數度擦肩而過的男女主角,有點像人生也有點不太像人生,因為真實世界的人們只會不停錯過,卻不會有人不斷地等待。我也猶豫滿久是否要寫此部電影的心得文章,因電影後半段有失真實感,但也深刻體現了一句:「緣份就像一本書,翻得不經意會錯過,讀得太仔細會流淚。」

因此最後還是生出了這篇文章。

人與人之所以能夠走在一起,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如此重要,許多時機錯過便永遠不會再重來,緣份、命運變為最合理也最消極的解釋。但何嘗不是如此?

安.海瑟薇有如深宮怨婦,苦苦等待浪子回頭。平心而論,不是太傻就是愛得太深,但我們都知道,一輩子總會有那一、兩個人佔著心底某個特別的位置,猶如例外般存在。往往在習慣之後,有些人以為我們都會永遠在身邊,殊不知是他們不曾察覺失去這些人的日子將會是何等難以想像的光景。

raw-image
“Whatever happens tomorrow, we had today.”

「無論明天發生什麼事,至少我們擁有今天。」

這是這部電影數一數二讓人印象深刻的對白,這句話本身並無瑕疵,但當今許多人都誤解並濫用這句話的本意。就如《真愛挑日子》,當我們經歷過一些刻骨銘心的傷痛之後,以這句話淡淡的帶過,用以安慰自己的悔不當初,令人動容。但是,有些狀況下,彷彿被當作享樂主義者名正言順的冠冕堂皇之詞,只為將己身缺乏責任感的行為合理化與正當化。殊不知他們所謂的享受當下,不過只是選擇性忽略追求享樂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個人覺得,人是應活在當下,但可以試著捫心自問:假使不再有明天,那麼過去這些光陰,我們有沒有虛度光陰、愧對生命?」

我們總是給自己很多目標,也耗費許多苦心,嘗試縮短自己與理想的距離,這是無愧於心。總是無意間傷害愛我們的人,但也嘗試學習、彌補自己的言語及行為,這是沒有遺憾。我們也會被貪念、僥倖矇蔽雙眼,而後來是否已經知道應如何遠離那些蔽日的浮雲,這是有所成長。

思及此處,如果真的問心無塊,這真正稱作活在當下,抵達人生的盡頭時,至少明白自己不會帶著罪惡離開。畢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也不是所有的等待都開得了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但求問心無愧。

raw-image
“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 but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

「我非常愛你,只是我已經不再喜歡你了。」

我想,或早或晚都體會過這種感覺,無論情人、朋友,在時間的吞噬之中,可能感覺再也不認識眼前這個熟悉的人。

浪子看盡花花世界,總有一天也會回頭尋求安穩。

依稀記得不少明星藝人,在決定結婚時往往會說出,因為看膩夜店那些女生攀權附勢、醉態百出的模樣,某一刻才忽然領悟到身旁女友的可貴之類的話。不禁想問一句「憑什麼」,若此人並非一個長期沈溺於類似場合的人,如此體悟從何而來?甚至大言不慚地昭告天下,實在是令人嗤之以鼻。

raw-image

不過也難以否認,看過大風大浪的人、嚐過風吹雨打的日子,才會明白平凡與寧靜的可貴。多年以前,讀過還陶晶瑩寫下:

「看盡千山萬水,才知世界之大,大不過與親愛的人的一方小天地。」

也許到頭來,時間始終是決定緣分的最重要因素,取決於你願意賭上多少代價。因此,《真愛挑日子》之於我的感受,電影始終還是電影,無論最後結局好壞與否,願意無怨無悔等待多年的可能只會有最親愛的父母了。

全文劇照:IMDb

raw-image

釀電影六週年:影評回顧專題,請往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Netflix幾年前很當紅的影集,我到現在才看。其實沒那麼好看,可能是因為女主角過婊,男主角也渣,但因為真實生活中常常出現類似的人,所以不由得讓人看下去吧?老實說,我每次看、就每次期待女主角艾蜜莉遭到報應~ 如果覺得艾蜜莉不是個渣女,那可能沒親身體驗過被好友背叛的經歷,或者你的身邊都從來沒聽說過
Thumbnail
在Netflix幾年前很當紅的影集,我到現在才看。其實沒那麼好看,可能是因為女主角過婊,男主角也渣,但因為真實生活中常常出現類似的人,所以不由得讓人看下去吧?老實說,我每次看、就每次期待女主角艾蜜莉遭到報應~ 如果覺得艾蜜莉不是個渣女,那可能沒親身體驗過被好友背叛的經歷,或者你的身邊都從來沒聽說過
Thumbnail
最近和朋友茶餘飯後的話題,就是單身即地獄3的「海王」李官熙,對每個女生都有好感,但卻不知道自己最喜歡哪位女嘉賓,讓身邊的朋友都諷刺「沒關係就算哭了沒官熙」。我想《愛情轉移》中的主角湯姆斯深有所感,在情愛關係中的探索,卻總是被誤解成一種浪漫愛、花心、渣男的罵名。 湯姆斯和馬丁是一對已經結婚的同志伴侶
Thumbnail
最近和朋友茶餘飯後的話題,就是單身即地獄3的「海王」李官熙,對每個女生都有好感,但卻不知道自己最喜歡哪位女嘉賓,讓身邊的朋友都諷刺「沒關係就算哭了沒官熙」。我想《愛情轉移》中的主角湯姆斯深有所感,在情愛關係中的探索,卻總是被誤解成一種浪漫愛、花心、渣男的罵名。 湯姆斯和馬丁是一對已經結婚的同志伴侶
Thumbnail
探討愛情,一直是各類影視作品長年來熱愛創作,也廣受觀眾喜愛的題材。 無論是《六人行》或是《追愛總動員》,都讓我們看到了有關於愛情不同的模樣,而《Love》這部作品,以最真實的約會交往為主題,創作出短短三季,卻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即便放到現今來看,當中都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借鑑的觀點。
Thumbnail
探討愛情,一直是各類影視作品長年來熱愛創作,也廣受觀眾喜愛的題材。 無論是《六人行》或是《追愛總動員》,都讓我們看到了有關於愛情不同的模樣,而《Love》這部作品,以最真實的約會交往為主題,創作出短短三季,卻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即便放到現今來看,當中都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借鑑的觀點。
Thumbnail
《我恨我自己》打造出自成一派的特色,在這個倡導愛自己的時代,以極端的方式帶來讓人反感的成功,而對這部電影而言,越讓人反感也就是越成功。
Thumbnail
《我恨我自己》打造出自成一派的特色,在這個倡導愛自己的時代,以極端的方式帶來讓人反感的成功,而對這部電影而言,越讓人反感也就是越成功。
Thumbnail
To 涵涵: 「「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就是相愛的兩個人無法在一起,還得假裝自己不在乎,親眼目送對方與他人前往幸福快樂,這正是電影中讓我最糾心的。男女主角假裝不愛的那種掙扎與不捨,抑制住內心真實情感的行徑簡直是自欺欺人,也是咎由自取,是種倔強、堅持下的遺憾,經歷過分離的人一定都知道,「放下」不是嘴巴說說
Thumbnail
To 涵涵: 「「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就是相愛的兩個人無法在一起,還得假裝自己不在乎,親眼目送對方與他人前往幸福快樂,這正是電影中讓我最糾心的。男女主角假裝不愛的那種掙扎與不捨,抑制住內心真實情感的行徑簡直是自欺欺人,也是咎由自取,是種倔強、堅持下的遺憾,經歷過分離的人一定都知道,「放下」不是嘴巴說說
Thumbnail
比起一般的愛情電影,妮可賈西亞的《執愛不悔》很明顯有先天劣勢,它並不適合喜歡快速吸收大量資訊的人觀看,而是適合那些願意慢下步調享受電影的人欣賞,因為它花了一百多分鐘其實只專注處理一個問題,那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能夠同時愛人同時又是自由的嗎?
Thumbnail
比起一般的愛情電影,妮可賈西亞的《執愛不悔》很明顯有先天劣勢,它並不適合喜歡快速吸收大量資訊的人觀看,而是適合那些願意慢下步調享受電影的人欣賞,因為它花了一百多分鐘其實只專注處理一個問題,那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能夠同時愛人同時又是自由的嗎?
Thumbnail
故事敘述一名奈德麗不停歷經約會失敗,她幾乎要放棄找到真愛的希望。就在她要放棄之際,在交友軟體上遇見了相談甚歡的對象。喬許不只有著"好看的外表",甚至也有"有趣的靈魂"。聊了兩個星期後,奈德麗決定去找喬許,給他一個聖誕驚喜。結果,驚喜變成了驚嚇。原來喬許用了朋友的照片上網交友,真實的他並不是"天菜"。
Thumbnail
故事敘述一名奈德麗不停歷經約會失敗,她幾乎要放棄找到真愛的希望。就在她要放棄之際,在交友軟體上遇見了相談甚歡的對象。喬許不只有著"好看的外表",甚至也有"有趣的靈魂"。聊了兩個星期後,奈德麗決定去找喬許,給他一個聖誕驚喜。結果,驚喜變成了驚嚇。原來喬許用了朋友的照片上網交友,真實的他並不是"天菜"。
Thumbnail
這突顯出人類始終把肉體和靈魂活成兩種世界,而這也是我們始終掙扎和挫敗的原因,既看不破表象又無止盡地渴望。女主角莉的怪異正在此與眾不同,她看得穿那些一概而論的幸福得花多少力氣偽裝,這個世界販賣的美好都令她不知所措,一再刺痛她不知如何自我安放,便磨尖芭蕾女伶模型的腿用來自殘,混亂著自己是否必須如同...
Thumbnail
這突顯出人類始終把肉體和靈魂活成兩種世界,而這也是我們始終掙扎和挫敗的原因,既看不破表象又無止盡地渴望。女主角莉的怪異正在此與眾不同,她看得穿那些一概而論的幸福得花多少力氣偽裝,這個世界販賣的美好都令她不知所措,一再刺痛她不知如何自我安放,便磨尖芭蕾女伶模型的腿用來自殘,混亂著自己是否必須如同...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我當然知道《奇愛博士》是經典,《二見鍾情》完全不是,但《奇愛博士》我只看過三次,《二見鍾情》則起碼看過五十遍以上。這部在影史任何條件的排行上都不見蹤影的片,竟把我深深迷住了,縱使如《浪漫喜劇麥擱騙》的旁白評論提到的,女主角珊卓・布拉克飾演的露西,行為根本病態,應該要送醫或報警的,但不影響我的熱愛。
Thumbnail
我當然知道《奇愛博士》是經典,《二見鍾情》完全不是,但《奇愛博士》我只看過三次,《二見鍾情》則起碼看過五十遍以上。這部在影史任何條件的排行上都不見蹤影的片,竟把我深深迷住了,縱使如《浪漫喜劇麥擱騙》的旁白評論提到的,女主角珊卓・布拉克飾演的露西,行為根本病態,應該要送醫或報警的,但不影響我的熱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