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籍: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這篇文章接著來討論教養對於機會不平等的影響
隨著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對於孩子的教養模式也時常有不同的研究產出。
近期研究顯示,個體早期的童年經驗對個體的影響相當之大。從生物學上而言,小孩的大腦天生就是從經驗中學習,而童年的主要學習經驗理所當然的就是依附於父母與其的互動方式。具體而言,其大腦的健全發展與「發出與接收」(give-and-take)這套學習機制有重要的關聯,當小孩對於環境發出某種訊號,而大人們給予相應的回應,就會在小孩的腦迴路上留下痕跡,由此作為其腦部發展健全程度的基礎,進而可以推斷出與我們常識相符的結論──忽視對於小孩的發展有著負面影響。而這其中的發展,不僅包含我們常認知的認知技能(如學習速度、理解能力等對於「智力」作出評斷的常見指標),也包含了所謂非認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如性格、情緒等,這些對於未來是否「成功」也相當重要,至少跟認知技能一樣重要。
因此,父母給予的認知刺激就是最佳的學習基礎,有實證表示,由父母帶大且也常跟父母講話的小孩比起那些很少與父母說話的小孩,更能發展出複雜的語言技巧。但同時,如果小孩在童年時期沒有經歷適當地訓練過程,如在這段時間經歷嚴重或慢性的壓力,則容易導致其認知功能受損,因而使人比較沒有能力處理問題、面對逆境以及管理自己的生活。
在深知父母教養方式對於孩童發展至關重要之後,我們卻發現,大學畢業的父母,比起只有中學學歷的父母,比較有可能回應小孩的需求;有錢人家的小孩也比貧困人家的小孩較不會接受到影響其發展的壓力。而這些差異則是在兒童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定型,在其一生中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可以說兒童的早期發展相當重要,至於個體後天的努力、運氣等則影響相當有限。
而這些差異在近期則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承前所述,對於教養方式的研究不斷地在更新、突破,而學歷較高的父母比較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得知新的研究發現,而在教養孩子時學以致用,使其孩子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發展。
研究顯示,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其目標是教養出主動、獨立、自主的小孩,這些特質使這些小孩比較有能力作出好選擇;與之相反的,教育程度較差的父母則是把教養重點放在紀律與服從等已經事先建立的規則。在教養方式上,上層階級的父母與小孩之間的關係較為平等,他們管理的方式通常為「講道理」與點出小孩的錯誤,而下層階級的父母則是比較傾向使用體罰作為教養方式。
另外根據一份詳細且有趣的研究,如果小孩的父母是專業人士,則其每年會講大約166000次鼓勵的話,但工人階級的父母則是62000次,弱勢階級則為26000次;在勸阻的話上,其次數按階級高低則為:26000次、36000次、57000次,由此可知,父母的階級越高,則其對小孩講鼓勵的話次數會越高,且高於勸阻的話,反之亦然,此份資料即顯示了隨著父母階級不同其教養方式不同的現象,也反映了上層階級家庭的小孩比較有對其腦部發展的正向環境。
造就此階級差異的原因,其實無非就是不同階級在不同的環境中,選擇出對其最有利的因應之道,這種現象的出現在不平等的環境下可說是必然。
社會學對此現象有相關概念可作解釋:有錢的父母可以使用「推動策略」(promotive strategy),在舒適的環境下沒養小孩的才幹、提供他們各種機會並且避免危險;而貧窮的父母在教養上多採「防止策略」(preventive strategy),在險惡且危險多於機會的環境中,保護小孩的安全。根據前述的教養對兒童發展的生理學證據,我們可以推論出推動策略對於小孩的發展更好,因為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嘗試能夠給予小孩更多的「發出與接收」。
首先就是最直觀的金錢因素,上層階級的父母比起下層階級的父母擁有更多的經濟資本,這人盡皆知,然而,雖然經濟上不同階級的差異有擴大,但這也比不上父母在小孩身上投資金額的差異,也就是說,對於投資小孩這件事,並不全然與家庭所得或經濟資源有關,一份研究顯示,即使所得相同,但是家長的教育程度越高,則其對於小孩的投資還是遠遠比教育程度低的家長還高了許多,且差距越來越大,合理的解釋是不同階級對於投資小孩這件事的「觀念」有所落差,促使了不平等的現象。
其次為時間因素,擁有大學學歷的父母比起其他學歷的父母在陪伴小孩的時間比較多,這增加了小孩受刺激的頻率,常見的原因為,擁有高學歷、高收入的父母,不太需要為了工作犧牲陪伴小孩的時間,但教育程度較低的單親媽媽則需要在外工作、加班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父母的壓力也會連帶地影響小孩,將其壓力投射至小孩的身上,影響小孩的發展,原因已如前述,而學歷較低的父母在經濟、社會地位、時間分配等因素上的壓力也比高學歷父母來的大,在階級上有不平等的狀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