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寫書的契機

她的曾祖父、奶奶、及外婆都陸續罹患失智症,而她年已七旬的母親,因身為家中的大女兒,在九十歲的外婆失智惡化後便扛起最主要的照護工作,深刻體會到年邁跟失智最真實的樣貌。因緣際會之下,作者和母親有了深度對談的時光,讓還算年輕,也非從事醫療或長照產業的她,對於生命的終點有更深層的認識,也以此為契機寫下了這本書。

內容摘要

這本書以外婆失智過程的變化,及母女的對談內容為主軸,分享身為照護者的晚輩的遭遇及心路歷程。故事的劇本並無特別驚人之處:九十歲的老奶奶本來就認知稍有退化,但尚能生活自理,某天因為絆到兒子修繕時加高的門檻,跌斷腳骨住了兩個月的院,失智症狀從此開始急轉直下,不但住院期間的不配合,讓家屬深感羞愧又飽受困擾,出院後的情緒起伏也讓子女不堪其擾,晚輩們也得重新分配照護責任,及考量看護與居住的選擇。

看起來平凡又合理的劇情,卻也最接近多數人曾面臨、或即將面臨的情境,曾體驗過的人可以找到共鳴與慰藉,尚未面臨的人也可以先幫自己打個預防針,減少事情突然發生時的驚慌失措。

長者照護大有學問

除此之外,這本書也能讓人提早認知到一些照護長者的注意事項,像是居家環境中一點點的不友善,對於長者來說可能是巨大的困難與風險;那些陳年古董在我們眼中可能一文不值,在長者眼中可能是被丟棄就會跟你拼命的寶貝;為了長者的安危設下一堆禁令,只會讓他們退化更快速,也抹煞了他們開發新技能的機會;而傳統上以為送去長照相關機構就是不孝、一定不好,而忽略了不少長照的專業人士與系統真的有一套,只是跟幼稚園和學校一樣,須因人而異地謹慎挑選;而隨著核心家庭取代大家庭成為主流,過往那種好幾個晚輩輪流照顧的模式顯然行不通,政府通常還是有緩慢地跟上,並推出新的相關措施,記得不要忽略這些可用的資源。

萌芽當中的生前葬禮

最後,除了年長者逐漸會思考、並指定自己未來的喪禮形式,「生前葬禮」也開始被一些人所接受,身為葬禮的主角,能真正活著體驗想要的氛圍,想跟那些多年沒聯絡的親朋好友先見一面,有什麼不好?這個還在萌芽階段的價值觀,應該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主流,人們終於可以在擁有婚禮自主權後,再度拿回葬禮的自主權。

總結來說,這是一本以輕鬆的口吻,討論看似沉重話題的小品書,尤其適合對於老化與死亡特別陌生的讀者,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少鋒的沙龍
45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少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8
身為一個時常認為末日終將來到的人,不免會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想多提醒自己,應該還有什麼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即使這類的書有時候稍嫌乏味,或是沒有太新穎的見解。 但這本《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是很出乎意料的作品
Thumbnail
2023/10/08
身為一個時常認為末日終將來到的人,不免會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想多提醒自己,應該還有什麼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即使這類的書有時候稍嫌乏味,或是沒有太新穎的見解。 但這本《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是很出乎意料的作品
Thumbnail
2023/09/27
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AI的話題一直沒有少過,有些人開始積極利用這些工具,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則陷入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撐到哪一天。在許多人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職涯該如何應對AI浪潮時,似乎有點忽略了一件事:「現在還是學生的孩子,該如何為了未來做出改變?」   作者Eral D
Thumbnail
2023/09/27
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AI的話題一直沒有少過,有些人開始積極利用這些工具,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則陷入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撐到哪一天。在許多人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職涯該如何應對AI浪潮時,似乎有點忽略了一件事:「現在還是學生的孩子,該如何為了未來做出改變?」   作者Eral D
Thumbnail
2023/09/19
在中國的頂尖中學(等同台灣的高中)中,學生大致上有四個階級,由下而上分別是:學弱、學渣、學霸、以及學神。
Thumbnail
2023/09/19
在中國的頂尖中學(等同台灣的高中)中,學生大致上有四個階級,由下而上分別是:學弱、學渣、學霸、以及學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Thumbnail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每每聽聞週遭友人家裡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總能感受到一股低氣壓瀰漫在彼此的談話中,不是深陷於龐大的照護所需要的經濟壓力,就是面對長輩時常情緒不穩定的精神壓力中,尤其長照中心對於失智者的症狀也頗為嚴格,能順利入住的機率實在不高,所以失智症成為了許多照顧者心中最深沈的苦痛。 本書敘述作者的母親(七十多歲)
Thumbnail
每每聽聞週遭友人家裡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總能感受到一股低氣壓瀰漫在彼此的談話中,不是深陷於龐大的照護所需要的經濟壓力,就是面對長輩時常情緒不穩定的精神壓力中,尤其長照中心對於失智者的症狀也頗為嚴格,能順利入住的機率實在不高,所以失智症成為了許多照顧者心中最深沈的苦痛。 本書敘述作者的母親(七十多歲)
Thumbnail
你曾經和家人們談論過死亡的這個話題嗎?你知道你的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善終嗎?
Thumbnail
你曾經和家人們談論過死亡的這個話題嗎?你知道你的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善終嗎?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2020年的跨年夜外公過世,爸媽都真正成為沒有父母的小孩了,那個瞬間角色的置換才特別明顯——「啊,小孩的角色也是有永遠被剝奪的一日呢。」令我意外的是,也有許多朋友的父母在這幾年過世了,我沒想過原來這也是我們開始要面臨的課題。
Thumbnail
2020年的跨年夜外公過世,爸媽都真正成為沒有父母的小孩了,那個瞬間角色的置換才特別明顯——「啊,小孩的角色也是有永遠被剝奪的一日呢。」令我意外的是,也有許多朋友的父母在這幾年過世了,我沒想過原來這也是我們開始要面臨的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