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題目:菩提道次第廣論:漫談除罪改過之心
付費限定

題目:菩提道次第廣論:漫談除罪改過之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論:「若自行為有諸過失,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腦,謂我相續何乃至此此乃除過,修習功德,是故須應隨法修學。」

現行社會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犯錯問題,而在於犯錯,也不在於認錯問題,而是在於犯錯認錯之後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沒有辦法為自己除罪化的問題。

不管是日前發生的白飯事件,還是發生已久的me too事件,都是自我行為過失所產生的煩惱而已。當這些行為困擾著你多年,表示你還沒有放下,沒有放下又因為這些行為繼續在社會上用相同的煩惱生存下去。因此才會有所謂身心煎熬的感覺。黃子佼最近洋洋灑灑的寫了很長一段文在社交媒體上,宣告過去現在還有未來,其實黃子佼不需要這麼做。如果放下了不須要這麼做。這麼做只會更煩惱而已。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愛你久久放心闖天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49會員
384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描述了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難時堅定自信的方法。它強調了在面對打擊時如何改變自己的修為和行為,以維持自信心。此外,文章還闡述了佛教觀點,說明瞭佛菩薩對自信心的重視,以及如何培養和保持自信心。
原文: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   解釋:看到有人作惡,我要自反省,努力尋求正法改進。   我們一生當中無時無刻都在造惡業,職場上有很多前輩都會警告我們,要我們不要跟他一樣,有以惡報惡的心態。因為以惡報惡最終傷害的是我們自己。但是作惡之人真的沒有報應了嗎?也許當下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這篇文章描述了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難時堅定自信的方法。它強調了在面對打擊時如何改變自己的修為和行為,以維持自信心。此外,文章還闡述了佛教觀點,說明瞭佛菩薩對自信心的重視,以及如何培養和保持自信心。
原文: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   解釋:看到有人作惡,我要自反省,努力尋求正法改進。   我們一生當中無時無刻都在造惡業,職場上有很多前輩都會警告我們,要我們不要跟他一樣,有以惡報惡的心態。因為以惡報惡最終傷害的是我們自己。但是作惡之人真的沒有報應了嗎?也許當下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