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紀錄】進擊的巨人展FINAL(展覽已結束)

更新於 2023/08/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很喜歡進擊的巨人漫畫,所以聽說要來台灣設展就非常期待,也火速購票去看了展覽。

raw-image

一進入展覽現場,工作人員會先讓大家看一小段影片,隨後會讓現場的人選擇前往「牆內(壁の中)」或「牆外(壁の外)」體驗,也讓我想到當初看這部漫畫時追到後半段時,劇情出現了牆外的世界,心中受到不小的震撼,非常佩服諫山創老師的構想。
這樣的設計有帶出一點沉浸式體驗的氛圍,只可惜的展出的地點是在百貨公司裡面,在設計裝潢上仍有所侷限,所以還是會有出戲感。

在這裡我選擇了「牆外(壁の外)」,畢竟在漫畫的劇情上對於後半段牆外的世界較為有感,所以想看看展覽會如何呈現。

圖片來源:KKDAY

圖片來源:KKDAY

接下來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攝,有部分噁心的巨人畫面請斟酌收看XD

raw-image
raw-image

一進入展場就看到這些巨人從天而降,這是漫畫中介紹無垢巨人歷史的畫面,說真的如果現實生活中巨人們掉下來,真的很可怕耶!根本不敢去應徵兵團。

raw-image

二、【原畫的世界】

接下來是走到【原畫的世界】,共展出200幅原畫作品,參加展覽的小獎品也是一張複製原畫。

後續陸續出現了重點台詞的畫面,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因為太喜歡兵長了所以幾乎只拍了他的照片......。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巨人大戰」立體劇場】

展覽復刻了艾倫奇襲威利·戴巴演講後的巨人大戰畫面,呈現的方式有點類似皮影戲(?),明明是很令人緊張的戰鬥,可能因為呈現方式所以莫名搞笑。
總之,我還是比較喜歡漫畫呈現出的緊張感,動畫應該也更好看一些。

展覽的尾端是周邊販售區,這邊也設置了一面可以讓大家打卡拍照的點,只是圖片實在令人害羞XD

都幾?

都幾?

最喜歡的角色兵長里維❤️

最喜歡的角色兵長里維❤️

整體來說,展覽布景及內容都滿用心的,最後也有台灣限定特區的設計,至少不會讓我覺得像是盤子來消費~但覺得展覽真的很會賺錢,如果想體驗「牆內(壁の中)」跟「牆外(壁の外)」,勢必得買兩張票,真是賺爛了XD

最近必勝客跟進擊的巨人聯名推出了特餐,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
👉必勝客「必勝の巨人」超特盛套餐



【進擊的巨人展FINAL】

  • 展覽地點:台北信義新天地A11【 6 樓信義劇場】
  • 展覽日期:2022 年 06 月 25 日 - 2022 年 08 月 21 日
  • 展覽時間:11:00 - 21:30(國定假日前夕營業至22:00)
  • 展覽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1號
  • 購票連結(內有更多展覽介紹圖片):KKDAY
avatar-img
72會員
93內容數
這裡是喜歡murmur的J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久違策展之依然艱難之作 策展人此次的展覽是繼2001年〈曾愛真1955-2000〉特展,22年之後的久違之作,久違之後依然是個肩負挑戰重任的擔當。當年陶藝家曾愛真的紀念展,印象中也是在一個突發狀況的情況下臨陣接手。這次的展覽從展覽入口的主題面板造形設計,就能發現這展的拮据不同以往,或許還有各種限制
Thumbnail
推開厚重的玻璃大門後,眼前所見的是被藍、白色的半透明布料給遮擋的展區,一層層掀開布簾,仿若掀開了他人的記憶之書。沿著箭頭指示前進,第一個展區展示的是各參展人的一組組「人生紀念品」,有初入職場時的第一張名片,有象徵青春的高中制服,也有寄託著母親期許的手錶,每一個在外人
Thumbnail
坦白說,我很少看純畫作或畫作占半數以上的展覽,尤其是比較近代的藝術作品,理由就只是因為我看不懂,更使我排斥的原因是我怕一件眾人稱頌的作品會因我的無知而被貼上負面標籤。會想來看這個展,無非是受到高美館的宣傳海報和文案所吸引,同時亦包含了我對西方藝術與繪畫的好奇。
Thumbnail
策展不是新鮮事,跟宋人學會策展「插花、焚香、掛畫、喝茶」,把生活策劃成一場美學展。
Thumbnail
起點: 瑪莉.官的前衛精品店"芭札爾"(Bazaar) 爆點: 從服裝到櫥窗皆標新立異,潮流領航者的瑪莉.官 亮點: 瑪莉.官用新潮的雨衣、照亮多雨英倫的陰鬱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稱讚或是有什麼好心得的札記 想看別人心得回想展覽的請繞道 本來我很開心終於又可以寫觀展札記了,這展本來去年中就要去了,但是碰上疫情延展,好不容易重新開展也約好時間了,當初買的就是雙人套票。沒想到這次的展覽體驗很差,所以就是紀錄一下為什麼會覺得體驗很差。
Thumbnail
觀展側記,烘豆師的下一步是?烘焙技術「去中心化」的結果,可能就是烘豆者角色的淡化?亦或是烘豆師不再是烘豆過程裡重要的一環?還是取而代之的就是那科技「一鍵化」之後的成果表現呢?這會是科技持續進步後,傳統專業分工會面對的哲學議題嗎?還是,最後還是靠消費者的味蕾來決定?
Thumbnail
2020/10/25 展內照片 布列松認為事實的觀點才重要,但我認為事實也同樣重要,你在觀看的時候同時去考慮事實以及觀點才會讓你的思考更完整,當然,我們可能都只能看到部分的事實,可是思考的過程才是你在這段事實中得到的東西。 我覺得這個展覽很適合去慢慢的觀看,因為那是我們不可能實際接觸體驗的世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久違策展之依然艱難之作 策展人此次的展覽是繼2001年〈曾愛真1955-2000〉特展,22年之後的久違之作,久違之後依然是個肩負挑戰重任的擔當。當年陶藝家曾愛真的紀念展,印象中也是在一個突發狀況的情況下臨陣接手。這次的展覽從展覽入口的主題面板造形設計,就能發現這展的拮据不同以往,或許還有各種限制
Thumbnail
推開厚重的玻璃大門後,眼前所見的是被藍、白色的半透明布料給遮擋的展區,一層層掀開布簾,仿若掀開了他人的記憶之書。沿著箭頭指示前進,第一個展區展示的是各參展人的一組組「人生紀念品」,有初入職場時的第一張名片,有象徵青春的高中制服,也有寄託著母親期許的手錶,每一個在外人
Thumbnail
坦白說,我很少看純畫作或畫作占半數以上的展覽,尤其是比較近代的藝術作品,理由就只是因為我看不懂,更使我排斥的原因是我怕一件眾人稱頌的作品會因我的無知而被貼上負面標籤。會想來看這個展,無非是受到高美館的宣傳海報和文案所吸引,同時亦包含了我對西方藝術與繪畫的好奇。
Thumbnail
策展不是新鮮事,跟宋人學會策展「插花、焚香、掛畫、喝茶」,把生活策劃成一場美學展。
Thumbnail
起點: 瑪莉.官的前衛精品店"芭札爾"(Bazaar) 爆點: 從服裝到櫥窗皆標新立異,潮流領航者的瑪莉.官 亮點: 瑪莉.官用新潮的雨衣、照亮多雨英倫的陰鬱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稱讚或是有什麼好心得的札記 想看別人心得回想展覽的請繞道 本來我很開心終於又可以寫觀展札記了,這展本來去年中就要去了,但是碰上疫情延展,好不容易重新開展也約好時間了,當初買的就是雙人套票。沒想到這次的展覽體驗很差,所以就是紀錄一下為什麼會覺得體驗很差。
Thumbnail
觀展側記,烘豆師的下一步是?烘焙技術「去中心化」的結果,可能就是烘豆者角色的淡化?亦或是烘豆師不再是烘豆過程裡重要的一環?還是取而代之的就是那科技「一鍵化」之後的成果表現呢?這會是科技持續進步後,傳統專業分工會面對的哲學議題嗎?還是,最後還是靠消費者的味蕾來決定?
Thumbnail
2020/10/25 展內照片 布列松認為事實的觀點才重要,但我認為事實也同樣重要,你在觀看的時候同時去考慮事實以及觀點才會讓你的思考更完整,當然,我們可能都只能看到部分的事實,可是思考的過程才是你在這段事實中得到的東西。 我覺得這個展覽很適合去慢慢的觀看,因為那是我們不可能實際接觸體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