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根本連一卡皮箱也沒有
逃難途中母親唯一的照片被偷走
白天掙扎求生晚上思念故鄉
四十三年衣錦榮歸慈母屍骨已朽
因為時代悲劇我們有緣相聚
相約來看展交情已逾半世紀
每一個故事都噙淚感同身受
卻在反攻大陸與抗中保台間進退失據
我們的孩子約當他們來台的年歲
歷史課本裡中國已漸漸成為忌諱
正慶幸有人搶救過去苦難的記憶
突然恐懼下一代的幸福將被摧毀
曾經艙門的開閉攸關死生
今天我們又面臨何去何從
註:
爾祥在群組號召大家7/22去台中文化園區看「我家的兩岸故事」展,並特別商請她的學弟范姜泰基導覽,後者曾經叱吒政壇,目前是主辦單位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爾祥有此邀約,一方面是我們多數成長於眷村,另方面她才將亡母一些珍貴的證照文稿捐贈給基金會,尤其感人的是2013年,她與孩子們陪著90歲的母親重走了一趟她當年的逃難路線,並全程攝影剪輯成10分鐘的影片「姥姥的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JL6vAr44s),她母親的故事,已收錄在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中(第921位人物故事)。與致力搶救遷台歷史記憶的基金會相見恨晚,我感到錐心之痛,因為去年故居翻新前的大整理,才將先父所有勛奬證書拍照後撕毁丟棄。
爾祥深情地說,好慶幸當年走、拍了「姥姥的路」,其母已於前年過世,如今每次重看影片都淚流滿面;恰可對照的是,我在2012年初走了父親的返鄉路後,寫成「還鄉記」系列16篇,正是「我家的兩岸故事」,如今每次重讀也都眼眶發熱,只是老爸早於2009年底辭世。
延伸閱讀:
獎狀 還鄉記4 ─ 回家的路 還鄉記5 ─ 惘然記
【人生宛如疾行船!是離家揚帆,還是歸家返航?我們來看父母輩的人生了。】
【走進艙門,航(逃)向台灣,展開各種各樣的艱辛人生!而當年要獲得進艙的門票可不簡單啊!】
【就說要進入艙門來台不容易!這是王春源先生捐贈的渡臺保證書,1950年他與母親、妹妹在舟山撤退時能夠搭船來台,靠的就是這份文件。】
【故宮國寶最後一位押運人索予明的藍背心,是1949年赴台前,慈母的「臨行密密縫」,索公生前出借基金會巡展,但囑咐大去時要隨同火化,2022/06/19他以102歲嵩壽辭世時,其女索孝慈決定不遵遺囑,保留文物,將之贈予基金會。】
【這件展出品,范姜退請爾祥介紹,因為是其母親的遺物。】
【爾祥母親陳嘉德就讀同濟大學醫學系時與同學們的合照及晚年手繪的遷徏地圖 ,2013年他們一家三代即重走此路線,製作成影像紀錄「姥姥的路」。】
【爾祥母親陳嘉德回憶錄「晚霞」手稿。她同濟大學醫學系只陸續讀了兩年,來到台灣安頓後一直想復學,但因學制不同而無法如願,終生遺憾。】
【父親的最後一塊金箔!16歲成為流亡學生的楊裕昌,幸好身上帶了塊小金磚,他將之打製成一張張金箔,逃難途中換取活命物資,來到台灣剩下最後一張,成為與故鄉惟一的連結。】
【命運艙門!若非此展場設計,我還真不會特別意識老爸當年也是登入這命運艙門來到台灣的。】
【緬懷眷村的理髮廳!佳源活靈活現地化身當年的理髮師!他服役時曾替阿兵哥理光頭。】
【前面有鏡頭拍照,攝像後掃描QR Code即可下載到手機。】
【一卡皮箱到台灣,在爾祥家的兩岸故事區,圖中照片為其母考上同濟大學醫學院那年與外婆、姨丈、阿姨合影。】
【媒體影音互動區!范姜介紹當年威京小沈贊助凌峰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的秘辛。】
【裕釗、明珠伉儷購買展場紀念品與出版物後合影,明珠說要這樣才自然。】
【看展紀念照,道成與JB,我們二人小學時非常要好,他5年級搬到高雄,我很失落了一陣子。】
【爾祥贈送小禮物給導覽的范姜,他晚上還要趕回台北參加小學畢業40年同學會,熱忱可感,得知我們去年就舉辧了50年的,立刻「恭敬」地叫學長。】
【看完展覽,到爾祥預訂的「慕泥灰咖啡文創店」小聚。】
【貼心的佳源,週到的買了台中名產俊美鳳梨酥禮盒送同學。】
【來張懷舊照片,左一JB、左二道成,其餘為JB的3個弟弟及另一同學老莫,約攝於JB小四時(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