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邊佇佗位?〉002 令人著迷又敬畏的老照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老來亂亂畫》海報

《老來亂亂畫》海報

1.      《老來亂亂畫》--當客廳變成展覽場

87歲的媽媽黃玉珠從2017年9月開始,受到我和妹妹的鼓勵,第一次開始臨摹塗鴉練習,從家裡各種擺設和畫冊臨摹,持續到2019年8月將近兩年,90歲生日前夕,共畫了將近三百張臨摹塗鴉作品。

 

我邀請老少親友來佈展,幫媽媽舉辦《老來亂亂畫》塗鴉展,在曾經是彰化黨外民主運動重要據點的家裡客廳展示。行動不便的媽媽,從日常空間,從熟悉的生命史記憶空間,透過塗鴉的創作展示,感受到空間新氣象。

 

感謝林良哲兄的報導,這塊熟悉又新鮮的展示空間,讓鄰居、親友與陌生來訪者,都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生命故事。媽媽還認識新朋友,像孫小龍兄。

 

可惜這樣精采的展示空間互動,在疫情時期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讓媽媽很遺憾。媽媽2020年7月15日過世之後,因為疫情越來越嚴重,2021年無法幫媽媽作對年,我邀請動畫家劉琬琳以媽媽的塗鴉和老照片,幫媽媽製作一支動畫小品《綴玉珠來亂畫亂耍》來紀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KpoaWHYk&t=2s

媽媽的塗鴉和這些老照片,給我截然不同於整理爸爸黨外運動人生史料的心情。作為黨外運動後勤、戒嚴時期還選過福安里里長差3票的媽媽,人生最後三年的塗鴉和貼滿客廳牆面的展示,讓我讚嘆生命創作的奧妙,以及如何以實體空間和影像媒介,來互相分享的可貴。

 

2.老照片很難找

 

雖然爸媽都不在世了,但我和彰化家鄉卻因為這些年結識了一群充滿活力的新朋友們,和關心我的親友,讓我沒有因雙親不在和故鄉疏遠。加上爸媽都是對家鄉長期關心奉獻的人,於是2021年8月我跟學校申請留職停薪一學期,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希望在彰化市老家籌辦老照片展覽,蒐集和訪談。

 

我設定30年以上、和福安里有關的老照片。但幾個月下來,我才發現實在很困難。雖然我家保存不少30年以上的珍貴照片,但是大部分鄰居表示拍照在以前非常少見、也有的因諸多意外遺失,或是最近20-30年才來搬來福安里,不夠老XDD。在和耆老、文史專家石錦明老師的請教中,這也讓我了解到福安里這一帶是一個在1960年代起逐漸發展的新興社區。

 

剛好鄭景芳里長找到他家裡保存很好、也拍得非常棒的老照片。我在2021年彰化藝術節期間,因緣際會認識了青年藝術家李彥緯和游心妤。巧的是彥緯竟然出生在福安里。透過彥緯的引介,2022年一月訪談充滿活力的彥緯阿嬤周秀雲,獲得重要的家族聚會照,我也邀請彥緯為福安里繪製一張精彩有趣的地圖。(請看上一篇〈厝邊佇佗位?〉記憶創生,老照片歲月變身001

在鄭景芳里長的引介下,也從陳白美鳳女士家,找到無底廟振興社合照的珍貴老照片。還遇到堪輿殯葬專業、繼續在推廣武術文化、無底廟振興社負責人施火木先生。

 

3.只欠東風

因為長期工作在台北地區,對中部的藝術工作者不熟,終於2022年5月找到在最近幾年在彰化發光發熱的卦山力葉育君、林玉雯、盧育萱、李偉弘團隊合作,於是我寫在日記裡的夢想《厝邊佇佗位?穿越彰化市福安里的時代變身--老相片裝置藝術展》總算在2022年7月15日完成第一回的開幕了。那時,還不知道2023年還有機會舉辦第二回.......


找到珍貴的無底廟振興社的合照

找到珍貴的無底廟振興社的合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玲果的沙龍
11會員
20內容數
阿玲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7
今年八月我邀請相識十多年、上體制外學校、思想獨立、博學的青少年朋友,一起去參加牽亡歌團工作坊。少年家接受我的邀請,跟學校請假、一起到台南後壁四天,探索生死的儀式與表演藝術。但不知他是否知道,這個工作坊是以台語為主。我很希望少年朋友,有機會親身體會 林宗範老師台語的美。
2023/11/17
今年八月我邀請相識十多年、上體制外學校、思想獨立、博學的青少年朋友,一起去參加牽亡歌團工作坊。少年家接受我的邀請,跟學校請假、一起到台南後壁四天,探索生死的儀式與表演藝術。但不知他是否知道,這個工作坊是以台語為主。我很希望少年朋友,有機會親身體會 林宗範老師台語的美。
2023/11/14
感受著《嶼空對練》的身體感,觀後,後勁強耶~ 阿德的身體實驗 我很有感 因為這些身體的實驗 對我而言 有不少是儀式性的 阿德點到為止 其實邊界可能更狂放暴烈 神魔鬼煞仙妖 有身與無身 靈的動能光譜 那種連結到神聖的身體感 若即若離的 成為(OOO)…, 和在(OOO)、(OOO)…之間的臨界線
2023/11/14
感受著《嶼空對練》的身體感,觀後,後勁強耶~ 阿德的身體實驗 我很有感 因為這些身體的實驗 對我而言 有不少是儀式性的 阿德點到為止 其實邊界可能更狂放暴烈 神魔鬼煞仙妖 有身與無身 靈的動能光譜 那種連結到神聖的身體感 若即若離的 成為(OOO)…, 和在(OOO)、(OOO)…之間的臨界線
2023/11/06
這間六十多年的老房子,因為對面三十多年來蓋大樓,大樓風讓屋裡冬天非常寒冷,幾乎無法再開著大門。大樓擋住了原本充足的日照,還有,大樓將狹隘的小巷變得更狹隘。一棟大樓的興建,以及興建後所增加汽機車流量,改變了周遭的生態。
2023/11/06
這間六十多年的老房子,因為對面三十多年來蓋大樓,大樓風讓屋裡冬天非常寒冷,幾乎無法再開著大門。大樓擋住了原本充足的日照,還有,大樓將狹隘的小巷變得更狹隘。一棟大樓的興建,以及興建後所增加汽機車流量,改變了周遭的生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民國50年代,母親家裡的鼓仔燈、阿祖晒書,與愛做生意的外公記事。
Thumbnail
民國50年代,母親家裡的鼓仔燈、阿祖晒書,與愛做生意的外公記事。
Thumbnail
「老師,今早跟先生說不想來,我不敢來畫牆壁,不知道要怎畫。」、「我子女都不在身邊,小時候沒機會學畫畫,我不會畫。」、「老師,我已經80幾歲,拿筆都不穩。」一早幾個阿嬤面帶焦慮,向我吐露她們的擔憂。 這是人們剛接觸畫畫,很常有的反應,對鮮少接觸畫畫的長輩更需心理建設。不急著完成目標---油漆彩繪牆壁
Thumbnail
「老師,今早跟先生說不想來,我不敢來畫牆壁,不知道要怎畫。」、「我子女都不在身邊,小時候沒機會學畫畫,我不會畫。」、「老師,我已經80幾歲,拿筆都不穩。」一早幾個阿嬤面帶焦慮,向我吐露她們的擔憂。 這是人們剛接觸畫畫,很常有的反應,對鮮少接觸畫畫的長輩更需心理建設。不急著完成目標---油漆彩繪牆壁
Thumbnail
87歲的媽媽黃玉珠從2017年9月開始,受到我和妹妹的鼓勵,第一次開始臨摹塗鴉練習,從家裡各種擺設和畫冊臨摹,持續到2019年8月將近兩年,90歲生日前夕,共畫了將近三百張臨摹塗鴉作品。行動不便的媽媽,從日常空間,從熟悉的生命史記憶空間,透過塗鴉的創作展示,感受到空間新氣象!
Thumbnail
87歲的媽媽黃玉珠從2017年9月開始,受到我和妹妹的鼓勵,第一次開始臨摹塗鴉練習,從家裡各種擺設和畫冊臨摹,持續到2019年8月將近兩年,90歲生日前夕,共畫了將近三百張臨摹塗鴉作品。行動不便的媽媽,從日常空間,從熟悉的生命史記憶空間,透過塗鴉的創作展示,感受到空間新氣象!
Thumbnail
他根本連一卡皮箱也沒有 逃難途中母親唯一的照片被偷走 白天掙扎求生晚上思念故鄉
Thumbnail
他根本連一卡皮箱也沒有 逃難途中母親唯一的照片被偷走 白天掙扎求生晚上思念故鄉
Thumbnail
故事,從一幀照片說起!…追憶媽媽一生的創作與職志
Thumbnail
故事,從一幀照片說起!…追憶媽媽一生的創作與職志
Thumbnail
陽台上紫紅的蘭花和粉橘的沙漠玫瑰一朵朵正盛開著,像是在互相較勁一般。 我家老媽得意的拍了照,上傳到Line上的家人群組,展示她最近的綠手指成果。將咖啡渣、水果果皮、雨水和捏碎的蛋殼混在一起,她細心調製的土壤可是營養滿分,薄荷、青椒、南瓜、地瓜葉、皇宮菜、甚至是小巧可人的多肉植物都生長得肥滋滋⋯⋯
Thumbnail
陽台上紫紅的蘭花和粉橘的沙漠玫瑰一朵朵正盛開著,像是在互相較勁一般。 我家老媽得意的拍了照,上傳到Line上的家人群組,展示她最近的綠手指成果。將咖啡渣、水果果皮、雨水和捏碎的蛋殼混在一起,她細心調製的土壤可是營養滿分,薄荷、青椒、南瓜、地瓜葉、皇宮菜、甚至是小巧可人的多肉植物都生長得肥滋滋⋯⋯
Thumbnail
您滿頭白髮的遺照令我吃驚 眉宇安詳倒掩過熟悉的愁容 一甲子交情老媽在靈前默禱 喃喃唸著怎沒家人隨時守靈
Thumbnail
您滿頭白髮的遺照令我吃驚 眉宇安詳倒掩過熟悉的愁容 一甲子交情老媽在靈前默禱 喃喃唸著怎沒家人隨時守靈
Thumbnail
樹下有扇深紅色的洋鐵門,走進去是個中庭,左邊是市政府辦的區衛生所,右邊是兩排對門的水泥建築老平房,從日據時期就立在那的圍牆,上面的漆都層層剝落了,由白到黃又從黃到黑,這樣的"年輪"之下彷彿生生死死送走了幾代人,漆底、水泥塗料裂口下露出的磚牆卻豔紅的刮眼,像隔著華麗的世界往外瞧,才發現,此生只是一抹被
Thumbnail
樹下有扇深紅色的洋鐵門,走進去是個中庭,左邊是市政府辦的區衛生所,右邊是兩排對門的水泥建築老平房,從日據時期就立在那的圍牆,上面的漆都層層剝落了,由白到黃又從黃到黑,這樣的"年輪"之下彷彿生生死死送走了幾代人,漆底、水泥塗料裂口下露出的磚牆卻豔紅的刮眼,像隔著華麗的世界往外瞧,才發現,此生只是一抹被
Thumbnail
圖片摘自網路 在剛開創女紅的初期,我認識了一位阿嬤~ 當時我借他們家古早的店舖當工作室,因此阿嬤從我身上找尋了一些些回憶。那時的我帶著兩個孩子進工作室工作,說好聽是工作,但事實上是在家庭和自己之間,找尋一個喘息的空間。
Thumbnail
圖片摘自網路 在剛開創女紅的初期,我認識了一位阿嬤~ 當時我借他們家古早的店舖當工作室,因此阿嬤從我身上找尋了一些些回憶。那時的我帶著兩個孩子進工作室工作,說好聽是工作,但事實上是在家庭和自己之間,找尋一個喘息的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