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張梗圖是這個樣子的:
阿罵去看醫生,跟醫生說每次只要"這樣"就會很痛,然後醫生說那你就不要一天到晚給他"那樣"就不會痛了 XD
身為宣揚正確理財觀念的粉專,當然不是來聊梗圖的。今天來聊投資的因果關係。
昨天開始就有人在問,緯創買在高點怎麼辦?會問這個問題,首先該問投資人自己,當初買進緯創,是依靠什麼樣的投資理論而做出的決定呢?
如果你投資決策的背後是依循一套理論,你自然就會知道你現在應該怎們做。比如存股一族遇到股市崩盤,會告訴自己沒賣沒賠,總有一天會漲回來。樂活0056族會告訴自己買了就不要管他,季季配好安心。
因為你當初買進,就是依照某種理論或是信念而下的決定,當你現在遇到問題,必然回頭去尋找當初那個理論或是信念的支持。比如買了0056下跌之後,回去樂活粉專看看大叔的最新文章,心靈儲值一下,信心度又增加了不少。存股族遇到股市崩盤,加入傻多存股社群互相討論取暖,彼此增加信心,撐過危機。指數投資遇到崩盤一樣定期定額不擇時買進,也不慌亂,因為認為股市長期持有下跌上漲都是必然現象。
所以,只有一種狀況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那就是當初買進是依靠感覺。依照感覺買進的因果關係是這樣的:
感覺會再漲->買進->套牢->感覺糟->上網求助->各種投資派別的達人回答問題->沒有幫助
發問之後,各種投資派別的達人回答問題之後,因為自己當初是靠感覺的,所以看了這些達人的回答之後,都是"感覺他們講很多,自己都沒感覺"。
那我們再調整一下因果策略:
感覺會再漲->買進->套牢->感覺糟->上網求助->統計"看好或是看壞"的達人比例->決定買還是賣
這次不研究這些達人們說什麼了,我來統計看好的人多還是看壞的人多。很多人看壞,感覺應該會繼續跌,所以就應該趁早賣出。如果比較多達人說未來還是看好,短期只是修正,那就繼續持有。
這樣的決策好多了。所以如果當初因果關係都是靠"感覺"來做為決策,那最後的修正也是要靠感覺。如果因果關係做出的決策是靠"理論"或是"信念",那要修正就是去尋找當初源頭的"理論"或是"信仰"。
所以,一個因果關係的決策,可以靠感覺,可以靠信仰,可以靠理論。你如何能確定你選擇的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一般稍微有理性的人,應該會選擇投資理論吧?投資理論提供了一套可以解釋各種投資行為,處理投資的方法。當我們依照理論去做決策,遇到問題的時候,回頭去找理論的解答。
而投資理論的好壞,就牽涉到解釋度的問題。傻多存股法這套理論,可能無法解釋投資人如何避免存股存到HTC,可是一籃子股票ETF存股法,就可以避免存到單一公司風險的問題。沒有一套投資法可以應付解決所有投資困境,可是每套理論都有他的適應範圍。而經過時間考驗而存活下來的理論,以及越多人同意的理論,就應該是越適合一般人的理論。
譬如你不需要研究價值投資,你只要買入波克夏,你就可以得到和股神巴菲特一樣的投資報酬率。
每一種理論、信仰都提供一套處理事情的原則,只要你擁有這些原則,你就能處理問題。當你遇到問題這些原則無法處理,那必定是你的原則不夠多,所以你要回頭去找那些理論或是信仰,去尋求他們的解答,得到更多的原則。
可是有人不這麼認為。有人會認為自己的理論才是好的理論。所以當自己的投資理論遇到問題,就只能尋找自己的解答。當自己無法回答,就去尋找其他理論的某個部分,是否可以解決。這就是嘗試拿別人的零件來修復自己這部機器的問題。這樣到處拿零件拼湊出來的機器,最後會無法變成完美的機器,只會變成運作起來很奇怪的機器(這種狀況需要另一篇文章來解釋,三言兩語無法解釋清楚)。
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找到所謂"科學的典範"就很重要了。以科學的方法,統計歸納出一套成功的投資方法(指數投資)或是無法用科學歸納或是解釋的個人投資哲學(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這就是比較可靠的處理投資問題的方法。
想要更清楚了解投資的因果關係以及投資的典範,可以參考我的著作"散戶進化人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