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摘要

受眾:新手投資者
難易度:🌟🌟
推薦度:🌟🌟🌟🌟🌟

引言

投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門複雜的學問,特別是在理財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在這本書《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中,作者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一些重要的投資理念,幫助讀者擁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應用投資的框架。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學會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投資,並更好地管理您的財務。

筆者認為的重點

筆者認為本書重點有二,投資思維信貸周期。二者皆旨在說明幫助讀者作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投資思維

代換問題?

有試過在投資的時候代換了問題嗎?意思就是用一些主觀的、較簡單的問題,代替了客觀的難題。例如,在選股的時候,問自己「我喜歡這家公司嗎?我聽說過這家公司嗎?我看好這家公司嗎?」,而不是「這家公司的財報反映了什麼?這家公司有潛力嗎?這家公司的估值如何?」。這種情況是不應該發生的,正所謂投資要做足功課,應該要去研究一家公司,不論是財報還是圖表,而不是透過直覺盲目買入。

尋找相反的聲音

人就是會潛意識地過濾對自己不利的觀點、言論,不過我們更需要去尋找這些和我們持相反想法的聲音,去挑戰自己的觀點。
當你把自己的想法視為理所當然,那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失敗。

深層思維

要說深層思維,就要先說直線思維。什麼是直線思維?就是透過一個因素,直接得出結論。以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領展供股一事做例子,直線思維就是,供股所以沽貨。
那深層思維又是怎樣呢?深層思維就是比直線思維多了一層推論的步驟。還是以領展供股作例子,那為什麼要供股?是發展方針有所改變嗎?是因為過去的模式已經過時,所以要轉型嗎?那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買入還是沽出呢? (參考:https://fb.watch/kf60JEy-zC/
直線思維只考慮單一因素,並直接得出結論,而深層思維則需要進一步推論,考慮更多的因素,以得出更全面、客觀的結論。這種思考方式對於投資者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投資需要考慮眾多的因素,而深層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市場和行業的變化,作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投資組合

假設現在有三項因素影響投資回報,分別是資產分配,入市時機和選股。你覺得每一項佔的比例有多少呢?
作者在書裏說到影響投資回報的,~70%是資產分配,其餘~30%則是入市時機和選股。
那什麼是資產分配呢?很多人都以為購買不同行業的股票就是資產分配了,但是資產分配是指不同投資產品的分配,例如股票(不同市場)、債券、基金、商品、房地產、黃金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平衡風險。
作者在書中也有特別提到基金,尤其是指數型ETF。其實在所有主動型基金裏面,只有 20% 是跑贏指數的。尤其是主動性基金的管理費也比指數型ETF貴,所以作者認為,如果要買基金的話,月供大盤指數是不錯的選擇。

信貸周期

知道自己到底在周期的哪一個位置有助於作出適合的投資決策。

小周期

筆者認為小周期可以視為美林時鐘,說的其實就是一個加息周期。
(來源:https://www.dailyfxasia.com/cn/feaarticle/20220624-8655.html)

大周期

由多個小周期組成,可以看到圖中分為兩個大周期,一個是信貸泡沫,一個是去槓桿化。這兩個大周期加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信貸周期。

信貸泡沫

每次的加息周期過去之後,雖然信貸從這一次小周期的頂峰回落,但也是比上一周期要高,幾個小周期之後,一個信貸泡沫便慢慢形成、擴大。

去槓桿化

當全部人(政府、企業、個人)都在依賴信貸生活的時候,只要資金鏈一斷裂,信貸泡沫爆破,那就會觸法一連串的骨牌效應。企業連鎖般倒閉,個人也還不起錢。
這個時候就會出出現去槓桿化(deleveraging)。例如全部人削減開支、債務重組或違約、加稅加福利(轉移富人財富以救窮人)、QE。只要將以上四項全部做到,就是最完美的去槓桿化,在前三項令經濟收縮的情況下,QE則保持經濟的發展。
那如果不完美的去槓桿化,會發生什麼事情呢?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一個例子。
當時,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許多人貸款違約。這些貸款被打包成複雜的金融產品,被大量出售給全球投資者,形成了全球化的金融風險。當大量貸款違約時,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打擊,導致金融市場崩潰,股市和房市大幅下跌,許多企業破產,失業率大幅上升,進而影響了全球經濟。
當時政府采取了許多去槓桿化的措施,例如降低利率、加強監管、提供財政刺激等,然而這些措施並未能完全挽回金融市場和經濟的失衡,美國和全球的經濟都受到嚴重衝擊。

避免陷進金融危機

為了避免陷進金融危機的境地,有三個原則值得注意。首先,信貸增長應該低於收入增長,這樣才能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例如,如果信貸增長過快,而收入增長卻無法跟上,這就會導致借貸者無法還款,進而引發金融風暴。
其次,收入增長應該低於生產力增長。生產力的提升意味著生產成本下降,商品價格降低,這樣就有利於消費者購買。如果收入增長高於生產力增長,就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負擔不起,進而引發通貨膨脹。
最後,我們必須永遠用生產力的增長來衡量經濟增長,這點至關重要。不要讓過度依賴信貸的誘惑使我們忽視了經濟的基本面。例如,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因信貸泡沫而崩潰,而這也是因為過度依賴信貸的結果。
我們個人是沒辦法對經濟做成什麼影響的,更不要說力挽狂瀾了。我們能做的只有在金融危機中明哲保身。
切記,在金融危機中,輸少當贏!

圖表

以下是有關美國生產力的圖表。
美國-實質勞動生產力(來源: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4/us-employ-relative/1952/us-labor-productivity)
美國- 實質GDP與勞動生產力(來源: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5542/mei-guo-shi-zhi-GDP-yu-lao-dong-sheng-chan-li)
可以看到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對比 2008 年不見得有多好,圖二看到非農的實質產出的增長率是負數。再看圖一,尤其是製造業實質產出的年增率,自 2012 年開始長期處於負數。而非農則是有一點點的增長,但最近這一兩年也跌到了負數。

筆者的話

上述指示一個很淺顯的分析,如果筆者分析有錯誤或者是您有更詳盡的分析,希望可以留言告訴筆者,萬分感激!
最後,筆者想再推薦一下這本書《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作者黃元山。書中還有很多關於資產分配的內容是筆者沒有總結的,例如基金、大盤指數 ETF、商品 ETF、黃金等等。如果想有更深入的了解,筆者推薦讀者閱讀這本書,學會如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取得平衡。總之,要避免陷進金融危機,除了要謹慎控制個人或國家的信貸增長,更要關注收入增長和生產力增長的關係,並適時調整投資策略,以確保自身財務的安全和穩定。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紀錄、分享看過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 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受眾:所有人⁣⁣⁣⁣ ⁣⁣⁣⁣ ⁣⁣⁣ 難易度:🌟
受眾:所有人⁣⁣⁣⁣ ⁣⁣⁣⁣ ⁣⁣⁣ 難易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本文章講述瞭如何用基本面投資前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基本面投資的核心觀念與挑選股票的方法。作者分享了基本面投資的考量要點和投資策略,並指出基本面投資的難處所在。
1️⃣ 搞懂你買了什麼投資商品? 有好心人帶你投資理財入門是幸福的,但大多數人不是。 我也踩過坑,知道自己的愚蠢。 簡單寫一下我認為基礎中的基礎。 你買這支股票或ETF,你是看中它哪一個優點? 何時配股配息? 往年表現如何? 買ETF的話⋯⋯成分股是那些? 編制規則是什麼?內扣費用
Thumbnail
《持續買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投資建議,並深入探討財務管理議題與策略。作者以科學角度解釋了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並強調了平均成本法的重要性。此外,書中也探討了金錢與財富觀念背後的哲學問題,試圖達到超越金錢的層面。對於個人理財的入門者,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投資建議和財務議題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投資中的風險概念、風險分散、價值投資和成長股投資的差異、注意景氣循環、建立投資組合的重要事項等。全文通俗易懂,並分享了個人投資心得,值得一讀。
Thumbnail
《投資最重要的事》強調第二層思考的重要性,與市場大眾不同的投資思維。作者提出價值投資、風險控制、反向投資、買進便宜標的等策略,並分析市場週期、情緒影響和預測局限。防禦型投資策略被視為關鍵,同時警惕投資陷阱。作者建議提高α(Alpha)增加價值,以現價判斷進場,追求適當報酬,謹慎對待風險。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本書摘要匯集諸多投資大師的心得體會,強調養成正確心態、堅持嚴格紀律、控制風險是投資成功的關鍵。重視基本面研究、掌握買賣時機、耐心等待轉機。了解群眾心理和大趨勢,勇於逆向操作。同時也分享技術分析原理和資金管理原則,為投資人提供實用指南。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本文章講述瞭如何用基本面投資前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基本面投資的核心觀念與挑選股票的方法。作者分享了基本面投資的考量要點和投資策略,並指出基本面投資的難處所在。
1️⃣ 搞懂你買了什麼投資商品? 有好心人帶你投資理財入門是幸福的,但大多數人不是。 我也踩過坑,知道自己的愚蠢。 簡單寫一下我認為基礎中的基礎。 你買這支股票或ETF,你是看中它哪一個優點? 何時配股配息? 往年表現如何? 買ETF的話⋯⋯成分股是那些? 編制規則是什麼?內扣費用
Thumbnail
《持續買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投資建議,並深入探討財務管理議題與策略。作者以科學角度解釋了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並強調了平均成本法的重要性。此外,書中也探討了金錢與財富觀念背後的哲學問題,試圖達到超越金錢的層面。對於個人理財的入門者,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投資建議和財務議題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投資中的風險概念、風險分散、價值投資和成長股投資的差異、注意景氣循環、建立投資組合的重要事項等。全文通俗易懂,並分享了個人投資心得,值得一讀。
Thumbnail
《投資最重要的事》強調第二層思考的重要性,與市場大眾不同的投資思維。作者提出價值投資、風險控制、反向投資、買進便宜標的等策略,並分析市場週期、情緒影響和預測局限。防禦型投資策略被視為關鍵,同時警惕投資陷阱。作者建議提高α(Alpha)增加價值,以現價判斷進場,追求適當報酬,謹慎對待風險。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本書摘要匯集諸多投資大師的心得體會,強調養成正確心態、堅持嚴格紀律、控制風險是投資成功的關鍵。重視基本面研究、掌握買賣時機、耐心等待轉機。了解群眾心理和大趨勢,勇於逆向操作。同時也分享技術分析原理和資金管理原則,為投資人提供實用指南。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