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色恐怖中殞命的文學才子——呂赫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呂赫若,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呂赫若,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臺中潭子人,出生於1914年,潭子公學校畢業後同時考上臺中一中及臺中師範學校,後因父命而選擇就讀臺中師範學校。呂石堆在校雖然成績優異,然而在老師眼裡卻是「態度不良、不服從命令」,多次操行成績被打上乙等。臺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呂石堆因家裡的媒妁之言與林雪絨結婚,並被分發至新竹峨眉山腳下的公學校擔任訓導,由於當地生活步調簡單,呂石堆此時開始以筆名「赫若」從事文學創作,小說〈牛車〉初發表即備受文壇矚目。其子呂芳雄表示「赫若」的意思,是希望做一個赫赫有名的年輕人,在師範學校六年義務教職結束後,呂赫若獨自到日本學習聲樂,並在後來進入「東京寶塚劇團」演劇部。

呂芳雄表示:

「其實父親對為人師表並不熱衷,教職期間,曾多次向祖父表明不願意教書,而願意賠款,均為祖父所拒,並挨罵。可能那時候祖父的經濟已捉襟見肘、外強中乾的局面,真正要賠款,說不定又要賣田地了,這可不是當時父親所能夠想到的。」

1942年,呂赫若患染肺疾,因而退出劇團返回臺灣,開始加入《臺灣文學》編輯,任臺灣文藝家協會小說部理事,此段時期呂赫若一邊忙於創作小說、廣播劇及劇團劇本,參與劇團演出,另一方面則汲汲家裡的生活開銷,忙得焦頭爛額。

「孩子們吵鬧,父親感到相當無奈,也會埋怨母親沒有好好管教,心情不好的時候,偶爾也會教訓孩子,但事後又十分後悔。為了怕子女吵他,有時候便到北投去寫作,但是自己又覺得不太關心家庭了,自問要常陪孩子玩,要更溫柔,更合理的來對待孩子。其實父親也有他風趣幽默的一面,心情快樂的時候,也會和孩子們玩小孩遊戲,學狗爬,讓孩子坐在他的背上玩樂。為了家庭,也為了賺錢,開始寫布袋戲劇本《源義經》。」

「於『興行統制會社』工作期間,認識一名女子,名叫蘇玉蘭,並在外金屋藏嬌,育有一女一男。母親知道後雖然很不高興,但是面對父親的霸氣也無可奈何,只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畢竟母親是出自社口有名望的林家,一個舊式思想有教養的家庭。然而個性與母親完全不同的外祖母知道後極為生氣,還到萬華蘇玉蘭的住處興師問罪。」

戰後,原本冀望臺灣將迎向不一樣的未來的呂赫若,開始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卻在不久後即認清蔣家政權的醜惡與腐敗,並進入王添灯主導的《人民導報》擔任記者,利用報導文字書寫社會困苦的慘境,後任臺北建國中學音樂教員,於1948年擔任《光明報》主編,投入地下黨的組織工作。

在蔡孝乾的訊問筆錄中,其供稱:「為了解決黨員的教育材料,必需自己來印刷,我就在卅六年夏天命陳本江負責籌設印刷所」、「利用黨員呂赫若在臺北市中正東路二段受妥地址開辦『大安印刷所』,先後印刷《黨員手冊》、《開國文獻》、《中共十八週年紀念文獻》等小冊分發全省黨員研讀,以提高黨員對中共的認識,後因蕭坤裕、劉明等先後被當局捕獲,呂赫若、陳本江等在臺北不能繼續立足。」

呂芳雄:

「有一次父親回來探視母親之後,到信義路蕭先生家,想知道『大安印版所』是否已經脫手出售。那時蕭先生已被逮捕,當局並派人在蕭先生家監視,不知情的父親在按下門鈴之後,出來開門的情治人員便查問父親的來意及身分。父親知道事跡已經敗露,便聲稱自己是呂石堆,不是呂赫若,只是從臺中鄉下來拜訪久未見面的朋友而已。情治人員並不知道呂石堆即呂赫若,經過一陣查問之後才釋放。」

呂赫若遭到通緝離開前,曾向辜顏碧霞借款2500元,並向待產的妻子林雪絨告別,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鹿窟案件史料彙編》中則指出,呂赫若後至鹿窟山區的武裝基地從事地下工作,於1950年8月26日遭蛇咬,八天後不治病逝。

徵引書目
1.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
2. 薛月順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鹿窟案件史料彙編》。
3. 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
4. 〈蔡孝乾訊問筆錄〉,《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檔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6。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糊,號鐵骨生,彰化福興三汴頭人,興賢吟社社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1921年在員林開設「長春醫院」,經常參與政治與文化運動,後當選臺灣文化協會中央委員及員林支部常任委員、參與中央書局的發起,在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復加入臺灣民眾黨、臺灣文藝聯盟。
員林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朝業:「叫我們感到很不解的是:各地的處理委員會都是陳儀下令組織的,但為何在事件之後,卻將處理委員當作反首,抓去關、抓去殺害?至於流氓在事件中,也扮演了相當巧妙的角色。在事件中打人、搶劫的,都是這些黑社會的人,但是另一方面縣長宋增榘又保護這批人,政府也在利用這批人,
謝富,又名永春,1904年出生,曾參與臺灣文化協會,開設永豐行,戰後初期,與謝雪紅、楊克煌、林兌、李喬松等人籌組人民協會,任中央委員。二二八事件期間,謝富曾與李喬松、林兌等人向謝雪紅下達省工委會的指令,要求謝雪紅將武裝指揮權移交給「臺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3月14日,謝富到埔里再次下達指令,「當天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尤世景: 「我們這行人都是被問到認不認識共產黨員謝雪紅,還問我何時謝雪紅在我家的樓上組織共產黨,真冤枉。我連謝雪紅是何許人都不知道,怎會讓她在我家組織共產黨,但當我們照實的回答『不』時,就被用刑;再回答『不』,就再次用刑。」 「他們先是用電話線的兩端分別纏繞在我們雙手的手指,然後
吳振武,1918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受日方派駐海南島,任中尉大隊長,戰後吳振武被推為「海南島三亞地區臺灣官兵遣送部長」,積極要求政府處理臺灣兵遭留滯海南島問題,並在返臺後受邀至臺中師範學校擔任體育教員。據楊子榮回憶,臺中三二事件當天,有不少曾至南洋參與戰事的青年聚集至臺中師範學校,吳振武將其組織為戰鬥
張深鑐,出生於1901年,就讀東京齒科專門學校,在日本求學期間,張深鑐曾參與林獻堂主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畢業於現臺灣大道與平等街街口開設「昭和歯科醫院」。張深鑐執業期間仍積極參與文化、政治運動,先後加入臺灣文化協會、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擔任中央書局董事長、臺中州齒科公會會長,1935年受臺灣
林糊,號鐵骨生,彰化福興三汴頭人,興賢吟社社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1921年在員林開設「長春醫院」,經常參與政治與文化運動,後當選臺灣文化協會中央委員及員林支部常任委員、參與中央書局的發起,在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復加入臺灣民眾黨、臺灣文藝聯盟。
員林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朝業:「叫我們感到很不解的是:各地的處理委員會都是陳儀下令組織的,但為何在事件之後,卻將處理委員當作反首,抓去關、抓去殺害?至於流氓在事件中,也扮演了相當巧妙的角色。在事件中打人、搶劫的,都是這些黑社會的人,但是另一方面縣長宋增榘又保護這批人,政府也在利用這批人,
謝富,又名永春,1904年出生,曾參與臺灣文化協會,開設永豐行,戰後初期,與謝雪紅、楊克煌、林兌、李喬松等人籌組人民協會,任中央委員。二二八事件期間,謝富曾與李喬松、林兌等人向謝雪紅下達省工委會的指令,要求謝雪紅將武裝指揮權移交給「臺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3月14日,謝富到埔里再次下達指令,「當天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尤世景: 「我們這行人都是被問到認不認識共產黨員謝雪紅,還問我何時謝雪紅在我家的樓上組織共產黨,真冤枉。我連謝雪紅是何許人都不知道,怎會讓她在我家組織共產黨,但當我們照實的回答『不』時,就被用刑;再回答『不』,就再次用刑。」 「他們先是用電話線的兩端分別纏繞在我們雙手的手指,然後
吳振武,1918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受日方派駐海南島,任中尉大隊長,戰後吳振武被推為「海南島三亞地區臺灣官兵遣送部長」,積極要求政府處理臺灣兵遭留滯海南島問題,並在返臺後受邀至臺中師範學校擔任體育教員。據楊子榮回憶,臺中三二事件當天,有不少曾至南洋參與戰事的青年聚集至臺中師範學校,吳振武將其組織為戰鬥
張深鑐,出生於1901年,就讀東京齒科專門學校,在日本求學期間,張深鑐曾參與林獻堂主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畢業於現臺灣大道與平等街街口開設「昭和歯科醫院」。張深鑐執業期間仍積極參與文化、政治運動,先後加入臺灣文化協會、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擔任中央書局董事長、臺中州齒科公會會長,1935年受臺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呂振裕是一位令人感到深受啟發的故事,他從事發電機和馬達的維修,而後因緣際會而開始學習小提琴。有夢想就要去追逐,無論年齡大小。呂振裕的故事如同星星般美麗,正因為冒險、可能的失敗,才更令人感動。
Thumbnail
女人真是妖魔。生活中如果到處都看到雙美的影子,則會奇妙地被她的愛情所牽絆住,而導致心靈崩潰。由於他害怕這種事發生,一直離她遠遠地。 ──呂赫若,〈女人的命運〉
吳聲潤,是高雄六龜人,因「台北市工委會松山第六機廠支部案」被捕入獄。在日治時期,他到日本留學,1946年在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臺灣「'光復」所以吳聲潤立刻中斷學業,欣然回臺投入「祖國」懷抱,然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不久後,二二八事件發生了,白色恐怖時期緊接到來,吳聲潤對中華民國這個「祖國」失望,
Thumbnail
  「對不起,子堯。」面對陸子堯,洛苒苒無法只用婚戒打發他。「當初沒跟你說實話。」   「所以……是真的?」陸子堯一臉絕望。   洛苒苒點點頭。   好半晌,陸子堯才勉強擠出話來。「那……祝妳和尹老師白頭偕老了。」說完,陸子堯落寞地踽踽步出教室。   紀妍苓這時才踱步而來。「唉,咱們的班代這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Thumbnail
不知道呂赫若如此多才與多工,或說多勞,與他家的風水有沒有關係。但可以確定的是,10月呂赫若在《臺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風水〉中,主角周長乾老人家的陰宅風水,也就是祖先墳墓,或許就不那麼好了。 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這本書在講補教業名師呂捷的補教經歷與歷程,打開書才發現其實是一本呂捷的人物傳。 書中呂捷雖都說自己是魯蛇,述說著他認為的魯蛇的特徵: 一心想拯救世界,卻不願意幫媽媽洗碗 很會用嘴巴做事情,現實面卻毫無能力 當網路酸民,無法同理他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呂振裕是一位令人感到深受啟發的故事,他從事發電機和馬達的維修,而後因緣際會而開始學習小提琴。有夢想就要去追逐,無論年齡大小。呂振裕的故事如同星星般美麗,正因為冒險、可能的失敗,才更令人感動。
Thumbnail
女人真是妖魔。生活中如果到處都看到雙美的影子,則會奇妙地被她的愛情所牽絆住,而導致心靈崩潰。由於他害怕這種事發生,一直離她遠遠地。 ──呂赫若,〈女人的命運〉
吳聲潤,是高雄六龜人,因「台北市工委會松山第六機廠支部案」被捕入獄。在日治時期,他到日本留學,1946年在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臺灣「'光復」所以吳聲潤立刻中斷學業,欣然回臺投入「祖國」懷抱,然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不久後,二二八事件發生了,白色恐怖時期緊接到來,吳聲潤對中華民國這個「祖國」失望,
Thumbnail
  「對不起,子堯。」面對陸子堯,洛苒苒無法只用婚戒打發他。「當初沒跟你說實話。」   「所以……是真的?」陸子堯一臉絕望。   洛苒苒點點頭。   好半晌,陸子堯才勉強擠出話來。「那……祝妳和尹老師白頭偕老了。」說完,陸子堯落寞地踽踽步出教室。   紀妍苓這時才踱步而來。「唉,咱們的班代這
Thumbnail
【以貎取歌】 《油麻地莎士比亞》-- 呂爵安 失落已久的香港情、事、物 因為吳鎮宇的一句說話在不知多少年後由黃偉文之手寫成《油麻地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當時的吳鎮宇能說出此話可見他真的思想真的非常獨立深刻,他那句說話大意如此﹕他的父母讀書不多,「志強」這個兩個字必定是他們為他所選最好的
Thumbnail
不知道呂赫若如此多才與多工,或說多勞,與他家的風水有沒有關係。但可以確定的是,10月呂赫若在《臺灣文學》發表的短篇小說〈風水〉中,主角周長乾老人家的陰宅風水,也就是祖先墳墓,或許就不那麼好了。 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這本書在講補教業名師呂捷的補教經歷與歷程,打開書才發現其實是一本呂捷的人物傳。 書中呂捷雖都說自己是魯蛇,述說著他認為的魯蛇的特徵: 一心想拯救世界,卻不願意幫媽媽洗碗 很會用嘴巴做事情,現實面卻毫無能力 當網路酸民,無法同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