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的不容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團體自學的不易與艱辛

在孩子提出想要走團體自學的方式之後,我開始回想孩子一路上的學習軌跡

從一開始的喜歡上學,到後來被制式、追求標準答案的上課方式壓垮了學習胃口,開始否定自己,總覺得不要嘗試就不會有失敗,更無需承擔後果

後來開始在學習中掙扎,雖然孩子沒有完全拒學,但卻千瘡百孔,我在他身上看不到生活的樂趣。不管安排了多少家庭時間,只要孩子一回到所謂的「學習時間」,便回到了無生趣的模樣

開始自學之後,孩子最缺乏的便是自律的能力,「我也知道要這麼做,但是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我什麼事都還沒做好。」那時最大的爭執便是他覺得學得很不踏實,雖然可以學的東西很多,卻因為多到不知道怎麼下手。我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無助感與缺乏認同感(畢竟沒有一個權威角色來認同他,短時間實在很難改變這樣的學習狀態)

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一再受挫,無法穩定自己的狀態、無法穩定情緒。家裡的氣氛也因此而緊繃,隨時會因為他的學習狀況而崩壞。

之後認識了孩子的老師,神奇的是孩子願意打開心房與他對話。「因為他不會先否定我,而是自己去了解之後才來用討論的方式跟我講他的觀察與想法,有時候會點出我看不到的地方,這讓我覺得我跟他是一樣的。」「有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抱怨後老師會站在我的立場一起看事情,然後也跟我一起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為什麼會起爭執。大人的世界好像有很多無可奈何齁⋯⋯」

因為課堂中及下課後時不時的對話,使得孩子漸漸找到了穩定,也開始找回學習的樂趣。

這次小夥伴說起一個朋友的學習狀況也遇到當初與我們相似的遭遇,孩子才提起團體自學的想法:「如果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讓我試試看人際互動的感覺,我覺得可以試試看。」就這樣開啟了團體自學的規劃。

過程中,孩子和老師一起規劃了想學的、必須得學的。課程內容要有哪些、過程不能只是玩耍,還要知道自己要學些什麼。考量的面向很多:要遵守法規、要兼顧每個人想學的東西不同、還要考慮上課內容要有架構,避免漫無目的。「自由學習當然很好,但有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卻覺得組織不起來,或是找不到關聯,這邊學一點、那邊學一點,有時候會有點無力感,覺得花費了許多時間。」

這段時間,也開始與一些從網路聯繫我們的家長們見面、會談,聊聊孩子的困境與想要的學習方式。有天孩子突然提到:家長主導的群體雖然凝聚力比較夠,卻比較容易讓人有「萬一和申請的家長意見不合,這個公平性要怎麼看待?」

的確,這個面向是我們完全沒有想過的,原本是想幫助更多家長,但不免也會讓人產生這樣的疑慮。這又開始讓我陷入思考瓶頸,如何避免這樣的想法?萬一代表家長的孩子是小霸王怎麼辦?(搞不好我的孩子會自以為了不起?)憑著我和幾個家長的觀感是否有資格察覺想加入的孩子的人格特質與學習能力?團體自學申請實在是有許多艱辛呀⋯⋯

#孩子在努力_我也得跟著一起加油

#想學的太多_時間又覺得太少

#帶著孩子討論的老師真的是辛苦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T Yichi的沙龍
1會員
63內容數
實驗教育課程-議題思辨:用多元角度解讀社會現象,讓孩子涵養包容與尊重,透過溝通與表達展現孩子的獨特性。
C.T Yich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3
談到那天的登山望遠,大家笑到一個不行 不只是因為笑鬧中完成的詩作:「迢迢蜿蜒思鄉路,鬱鬱茂林我在哭。抬頭仰望碧藍天,含淚登高念磚屋。」 孩子們共同創作完還煞有其事的分析了內容作者是如何懇切、如何懷念與企盼(但是作者就是我們啊⋯⋯) 不過對主題、情韻與型式也有了相對性的掌握 隨行的老師也和
Thumbnail
2024/12/23
談到那天的登山望遠,大家笑到一個不行 不只是因為笑鬧中完成的詩作:「迢迢蜿蜒思鄉路,鬱鬱茂林我在哭。抬頭仰望碧藍天,含淚登高念磚屋。」 孩子們共同創作完還煞有其事的分析了內容作者是如何懇切、如何懷念與企盼(但是作者就是我們啊⋯⋯) 不過對主題、情韻與型式也有了相對性的掌握 隨行的老師也和
Thumbnail
2023/12/18
空間感的實踐,最好實際動手做起來 讓孩子發現在生活中的許多值得學習的小智慧
Thumbnail
2023/12/18
空間感的實踐,最好實際動手做起來 讓孩子發現在生活中的許多值得學習的小智慧
Thumbnail
2023/12/08
學習的本體本來就是孩子,與其都幫他們規劃得好好的,不如創作許多契機讓孩子有機會體會,面臨從沒遇過的問題時,思考自己該怎麼解決。
Thumbnail
2023/12/08
學習的本體本來就是孩子,與其都幫他們規劃得好好的,不如創作許多契機讓孩子有機會體會,面臨從沒遇過的問題時,思考自己該怎麼解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從小學開始 從小學開始,學習的路就充滿了各種困惑。對我來說,無論怎麼努力,成績總是難以達到自己和他人期望的水平。從成績的壓力,到對未來的迷茫,這一路的學習似乎一直在尋找一條正確的方法。但直到後來,走進了社會,才慢慢意識到,學習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或成績,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的技能,一種改變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從小學開始 從小學開始,學習的路就充滿了各種困惑。對我來說,無論怎麼努力,成績總是難以達到自己和他人期望的水平。從成績的壓力,到對未來的迷茫,這一路的學習似乎一直在尋找一條正確的方法。但直到後來,走進了社會,才慢慢意識到,學習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或成績,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的技能,一種改變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成為小學生家長一週了! 除了比過去更加忙碌之外,小學生活與幼兒園不同的即是多了「功課」這一項。 我們學校的進度與其他學校相比算是相對緩慢,聽說有的學校是剛入學便開始展開注音的拼音練習,甚至是背書,聽了我下巴都快掉下來,難道不考慮孩子剛入小學的適應問題嗎?更何況注音不是剛入小學才開始慢
Thumbnail
成為小學生家長一週了! 除了比過去更加忙碌之外,小學生活與幼兒園不同的即是多了「功課」這一項。 我們學校的進度與其他學校相比算是相對緩慢,聽說有的學校是剛入學便開始展開注音的拼音練習,甚至是背書,聽了我下巴都快掉下來,難道不考慮孩子剛入小學的適應問題嗎?更何況注音不是剛入小學才開始慢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