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的不容易

2023/09/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團體自學的不易與艱辛

在孩子提出想要走團體自學的方式之後,我開始回想孩子一路上的學習軌跡

從一開始的喜歡上學,到後來被制式、追求標準答案的上課方式壓垮了學習胃口,開始否定自己,總覺得不要嘗試就不會有失敗,更無需承擔後果

後來開始在學習中掙扎,雖然孩子沒有完全拒學,但卻千瘡百孔,我在他身上看不到生活的樂趣。不管安排了多少家庭時間,只要孩子一回到所謂的「學習時間」,便回到了無生趣的模樣

開始自學之後,孩子最缺乏的便是自律的能力,「我也知道要這麼做,但是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我什麼事都還沒做好。」那時最大的爭執便是他覺得學得很不踏實,雖然可以學的東西很多,卻因為多到不知道怎麼下手。我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無助感與缺乏認同感(畢竟沒有一個權威角色來認同他,短時間實在很難改變這樣的學習狀態)

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一再受挫,無法穩定自己的狀態、無法穩定情緒。家裡的氣氛也因此而緊繃,隨時會因為他的學習狀況而崩壞。

之後認識了孩子的老師,神奇的是孩子願意打開心房與他對話。「因為他不會先否定我,而是自己去了解之後才來用討論的方式跟我講他的觀察與想法,有時候會點出我看不到的地方,這讓我覺得我跟他是一樣的。」「有時候遇到困難的時候,抱怨後老師會站在我的立場一起看事情,然後也跟我一起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為什麼會起爭執。大人的世界好像有很多無可奈何齁⋯⋯」

因為課堂中及下課後時不時的對話,使得孩子漸漸找到了穩定,也開始找回學習的樂趣。

這次小夥伴說起一個朋友的學習狀況也遇到當初與我們相似的遭遇,孩子才提起團體自學的想法:「如果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讓我試試看人際互動的感覺,我覺得可以試試看。」就這樣開啟了團體自學的規劃。

過程中,孩子和老師一起規劃了想學的、必須得學的。課程內容要有哪些、過程不能只是玩耍,還要知道自己要學些什麼。考量的面向很多:要遵守法規、要兼顧每個人想學的東西不同、還要考慮上課內容要有架構,避免漫無目的。「自由學習當然很好,但有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卻覺得組織不起來,或是找不到關聯,這邊學一點、那邊學一點,有時候會有點無力感,覺得花費了許多時間。」

這段時間,也開始與一些從網路聯繫我們的家長們見面、會談,聊聊孩子的困境與想要的學習方式。有天孩子突然提到:家長主導的群體雖然凝聚力比較夠,卻比較容易讓人有「萬一和申請的家長意見不合,這個公平性要怎麼看待?」

的確,這個面向是我們完全沒有想過的,原本是想幫助更多家長,但不免也會讓人產生這樣的疑慮。這又開始讓我陷入思考瓶頸,如何避免這樣的想法?萬一代表家長的孩子是小霸王怎麼辦?(搞不好我的孩子會自以為了不起?)憑著我和幾個家長的觀感是否有資格察覺想加入的孩子的人格特質與學習能力?團體自學申請實在是有許多艱辛呀⋯⋯

#孩子在努力_我也得跟著一起加油

#想學的太多_時間又覺得太少

#帶著孩子討論的老師真的是辛苦了


raw-image


C.T Yichi
C.T Yichi
一群長期在實驗教育深耕的教師/家長,關注社會教育議題與孩子身心發展,為了打造不一樣的學習環境而努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