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試映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50年代,紐約有五十間同志酒吧,但只有一本好的寫女同志的小說。

這是那個時代同性戀壓抑氛圍的縮影,即使有這麼多同志酒吧存在,但要去那裡尋找歸屬的人們,只敢在公車前一站下車,深怕自己被發現是同性戀。這裡有很多關於尋找自我認同,或是性別二元對立的議題可以延伸討論。

但我更好奇的這部紀錄片主角,小說家海史密斯的心路歷程。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試映會(圖片取自目宿媒體臉書粉絲專頁)-不小王子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試映會(圖片取自目宿媒體臉書粉絲專頁)-不小王子

這樣子的了解一個人是一件很私密的事,就像偷窺別人洗澡一樣。只是作為個性敏感的小說作家,暢銷犯罪小說的女作家,海史密斯的訪談回答很多隱藏了原本真實的想法。

發掘背後真實的想法,讓人有種偷窺不被發現般的興奮。

這很難用文字表達清楚,建議去影院參悟體驗。海史密斯從小就發現自己喜歡女性,可是母親恐同,用盡各種手段來情緒勒索海史密斯要跟男生交往。她嘗試了,也去看心理醫生,希望能獲得母親的認同。

卻發現與男生性交于她來說像拿鋼絲在臉上刷。

海史密斯的母親對她的影響深遠卻關係疏離。在生下她之前就離婚,隨著再婚對象遠走他鄉,把襁褓的她丟給外婆照顧。因為沒有至親的愛,好不容易跟母親在紐約一起生活時,海史密斯特別渴望被認同。

母親卻只有刻薄沒有愛,或許也因為這樣她才寫作抒發自己。

《鹽的代價》是海史密斯在女同志文學的代表作,好像也是唯一的作品。鹽代表的是一種偷嚐了禁果後的滋味,兩個女人在發現了無法獲得認同的真愛滋味後,還有辦法回歸平淡的道德規範之下嗎?

重要的不是小說的結局,而是每個親歷的當事人感受。

即便小說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圓滿,但這是作者海史密斯沒辦法獲得真正內心解脫的原罪,因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就是地獄的所在。

那是人為什麼能不斷抱有希望卻還是不停的失望的原因。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試映會-不小王子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試映會-不小王子

感受她對於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的地獄,與她自己尋找救贖尋找愛的過程與心境思考,是看著這部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最吸引我的體驗。

竟然現實與想法有落差,那就當個永遠的尋愛者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3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呼嵐散文雜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73會員
181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小的世界 的其他內容
民國112年7月24日,早上9點37分,阿彌陀佛
平常上班、讀書很累的時候,《劍來》這種書很適合拿來放鬆。書裡主角無止盡的成長、暢快的復仇,讓人讀著就能無腦的沈浸在快意之中。把這些理所當然的正義投射帶入到自己的生活裡,默默的引導自己也走向救贖。
二十幾年就這樣過去了,內心依然沒多大的長進。依然只能靠著爺爺來撫平內心的徬徨不安無助;依然只能默默的抱著期待,希望這一切不要就這樣離開。怎麼過了二十幾年,孫子還是一樣沒用,沒辦法解決問題,還是只能賴皮般地希望爺爺能無條件的回應孫子的期待
有的人把那侷限和缺失稱為創傷,但總覺得更準確地描述是像塊疤痕。它是內心一處不再平整的表面,時不時地走著走著會絆著自己一下。絆久了還會產生一種路徑習慣,總讓人想著,是不是下一刻又要再絆倒一次?
這沒有好或不好,尤其是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以後,更是放棄了對彼此「選擇」的說教與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追尋的答案以及旅途,或是在找著自己答案的旅途中。我一點也不羨慕她的生活選擇與方式,也知道她不會想嘗試我想要的。
就像王維寫的一樣,有些事年輕時不懂,過了一定的年紀,才懂得了時間與生命的關係,生命就像是一面起霧了的鏡子,需要點時間褪去攀附著的水與露。帶著這樣的心情,找到一個能安生的家,就能怡然自得的在溪水深山中,吃得飽睡得著笑得出來,再與偶然相見的人們,聊著漫無目的不知所云的天。到了那樣的境界,或許連鏡子映照出
民國112年7月24日,早上9點37分,阿彌陀佛
平常上班、讀書很累的時候,《劍來》這種書很適合拿來放鬆。書裡主角無止盡的成長、暢快的復仇,讓人讀著就能無腦的沈浸在快意之中。把這些理所當然的正義投射帶入到自己的生活裡,默默的引導自己也走向救贖。
二十幾年就這樣過去了,內心依然沒多大的長進。依然只能靠著爺爺來撫平內心的徬徨不安無助;依然只能默默的抱著期待,希望這一切不要就這樣離開。怎麼過了二十幾年,孫子還是一樣沒用,沒辦法解決問題,還是只能賴皮般地希望爺爺能無條件的回應孫子的期待
有的人把那侷限和缺失稱為創傷,但總覺得更準確地描述是像塊疤痕。它是內心一處不再平整的表面,時不時地走著走著會絆著自己一下。絆久了還會產生一種路徑習慣,總讓人想著,是不是下一刻又要再絆倒一次?
這沒有好或不好,尤其是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以後,更是放棄了對彼此「選擇」的說教與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追尋的答案以及旅途,或是在找著自己答案的旅途中。我一點也不羨慕她的生活選擇與方式,也知道她不會想嘗試我想要的。
就像王維寫的一樣,有些事年輕時不懂,過了一定的年紀,才懂得了時間與生命的關係,生命就像是一面起霧了的鏡子,需要點時間褪去攀附著的水與露。帶著這樣的心情,找到一個能安生的家,就能怡然自得的在溪水深山中,吃得飽睡得著笑得出來,再與偶然相見的人們,聊著漫無目的不知所云的天。到了那樣的境界,或許連鏡子映照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踏著細雨追尋你,回憶裡 你的冰冷不言語 隱藏著對我的怒恨,造就我的痛 是否我不曾哭泣,能讓你 擁抱夢想的美麗? 就讓我墮進輪迴吧!
Thumbnail
療癒系鋼琴創作人禾亞H.Y發行個人首張創作EP《玫瑰女孩 - 尋找愛情的勇氣》,結合自身愛情經驗,她將記憶化作指尖輕盈的音符,想獻給無論在愛情上曾經跌倒的、不敢出發的、想要邁進或是正在前行的你,能夠從陳舊傷痕中抽芽,重新綻出燦爛溫柔的愛之花。
Thumbnail
在進戲院之前其實沒有看預告,從海報的呈現推測或許是驚悚懸疑片,本就喜歡這種題材再加上看到有乙一和藤本樹的推薦就決定不能錯過,果真沒有失望。
Thumbnail
閱讀作者的生活與心情,是日本私小說(the I-novel)的傳統,小川與堀江的《接著》也是典型的私小說,但是卻又同時超越私小說傳統。因為有兩位敘述者「我」,《接著》塑造出獨樹一格的閱讀顛覆與創新。
Thumbnail
小說以鋼琴作為貫穿全篇的重要意象,既以琴喻情,也以琴喻肉身。鋼琴既是發出樂聲的工具、文明藝術的象徵,也是承載使用者記憶的器皿;而一台遭到遺棄或是破損的鋼琴,原來更像是一位遭到背叛而掙扎求生的人。
Thumbnail
尋缺的過程就像近視找眼鏡,看甚麼都模糊,答案卻在自己身上。磕磕絆絆走了好久,過程中的一些暗黑不是黑歷史,反而因為經歷過了荊棘之地,更了解自己的脆弱,也理解尋愛的過程,原來和以往的認知完全是反方向:別再外找,愛要內求。
Thumbnail
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愛情故,兩者皆可拋! 1961年8月柏林圍牆開建前夕,偶然間他們在柏林片廠初識,從中指問候,一舞觸電到一吻定情,臨時男演員愛上了替身女...
Thumbnail
作為一種影視題材,師生戀早已在大銀幕上屢見不鮮。但回到現實社會,這樣的愛戀是否符合我們對自由的想像與理解? 又或者,關係背後隱藏了些什麼危機?
Thumbnail
托比亞斯.諾雷畢業於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他的外表看似嚴峻,大鬍子遮起半張臉,但他的內在顯然是個小鬼在踢皮球——他在自己執導的 MV 裡,從人的肚子抓出一隻章魚,讓男子在煙霧瀰漫的房間磨蹭假馬背,讓粉紅色的大娃娃邊作蛋糕邊 rapping……
Thumbnail
2016年出品的奇幻劇情片。瑞士導演Tobias Nölle執導,榮獲第66屆柏林影展平行單元電影大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故事描述剛喪父的私家偵探一日醉倒在公車上,醒來發現自己拍攝的影帶不翼而飛,口袋卻多了個拍自己睡著的帶子,意外開啓了跟神秘女子的通話,進行電話冥想的心理遊戲。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踏著細雨追尋你,回憶裡 你的冰冷不言語 隱藏著對我的怒恨,造就我的痛 是否我不曾哭泣,能讓你 擁抱夢想的美麗? 就讓我墮進輪迴吧!
Thumbnail
療癒系鋼琴創作人禾亞H.Y發行個人首張創作EP《玫瑰女孩 - 尋找愛情的勇氣》,結合自身愛情經驗,她將記憶化作指尖輕盈的音符,想獻給無論在愛情上曾經跌倒的、不敢出發的、想要邁進或是正在前行的你,能夠從陳舊傷痕中抽芽,重新綻出燦爛溫柔的愛之花。
Thumbnail
在進戲院之前其實沒有看預告,從海報的呈現推測或許是驚悚懸疑片,本就喜歡這種題材再加上看到有乙一和藤本樹的推薦就決定不能錯過,果真沒有失望。
Thumbnail
閱讀作者的生活與心情,是日本私小說(the I-novel)的傳統,小川與堀江的《接著》也是典型的私小說,但是卻又同時超越私小說傳統。因為有兩位敘述者「我」,《接著》塑造出獨樹一格的閱讀顛覆與創新。
Thumbnail
小說以鋼琴作為貫穿全篇的重要意象,既以琴喻情,也以琴喻肉身。鋼琴既是發出樂聲的工具、文明藝術的象徵,也是承載使用者記憶的器皿;而一台遭到遺棄或是破損的鋼琴,原來更像是一位遭到背叛而掙扎求生的人。
Thumbnail
尋缺的過程就像近視找眼鏡,看甚麼都模糊,答案卻在自己身上。磕磕絆絆走了好久,過程中的一些暗黑不是黑歷史,反而因為經歷過了荊棘之地,更了解自己的脆弱,也理解尋愛的過程,原來和以往的認知完全是反方向:別再外找,愛要內求。
Thumbnail
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愛情故,兩者皆可拋! 1961年8月柏林圍牆開建前夕,偶然間他們在柏林片廠初識,從中指問候,一舞觸電到一吻定情,臨時男演員愛上了替身女...
Thumbnail
作為一種影視題材,師生戀早已在大銀幕上屢見不鮮。但回到現實社會,這樣的愛戀是否符合我們對自由的想像與理解? 又或者,關係背後隱藏了些什麼危機?
Thumbnail
托比亞斯.諾雷畢業於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他的外表看似嚴峻,大鬍子遮起半張臉,但他的內在顯然是個小鬼在踢皮球——他在自己執導的 MV 裡,從人的肚子抓出一隻章魚,讓男子在煙霧瀰漫的房間磨蹭假馬背,讓粉紅色的大娃娃邊作蛋糕邊 rapping……
Thumbnail
2016年出品的奇幻劇情片。瑞士導演Tobias Nölle執導,榮獲第66屆柏林影展平行單元電影大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故事描述剛喪父的私家偵探一日醉倒在公車上,醒來發現自己拍攝的影帶不翼而飛,口袋卻多了個拍自己睡著的帶子,意外開啓了跟神秘女子的通話,進行電話冥想的心理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