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ux Quartz 5ATM

更新於 發佈於

千禧年出生的我,很難體會台灣經濟起飛時期,那種感覺究竟是什麼。

基於一些情懷開始透過接觸台灣老檔車和老玩物來試圖還原過往,但手錶這一塊一直被我所忽略。

曾經有款台灣品牌手錶風靡全台且市占率高達80%,但如今眾人遺忘了它。

少數還能作動的鐵力士石英錶

少數還能作動的鐵力士石英錶

在1963年,江志榮先生,因對鐘錶的熱愛,創立了自家品牌「鐵力士 Telux」並與日本 RICOH 理光株式會社合作,引進理光的機芯再打上自家品牌的LOGO「船錨」,成為全台最高市占率的台組錶。

而在當時的台灣電視節目「五燈獎」、「大千世界」和「獨家報導」雜誌抽獎獎品內容中都有鐵力士的身影。

而當時一隻機械手錶約莫五、六百新台幣,就佔了當時家庭的一個月生活費的一半,這筆數目也並不是人人負擔的起。

時間快轉到1970年代,石英危機爆發後,機械錶的市場和鐘錶師傅的地位陷入存亡危機中,而鐵力士也開始引入瑞士和法國石英機芯,試圖趕上手錶的新浪潮。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的腕錶市場逐漸變成兩派的競爭,一個是日本的「便宜、精準」,另一個則是瑞士的「高階、精緻」,此時台灣自家的錶廠紛紛落寞倒閉,而鐵力士雖然幸運地挺了過來,但如今已被眾人遺忘。

但別忘了當年鐵力士的市占率高達80%,我們的祖父輩都很有可能擁有一隻,就藏在家裡的一個角落。

我照片中的這隻,曾屬於一個泥作師傅的錶,原本是要找我們做維修,但最後決定買一隻新的,索性就把這隻錶留在店裡。

而這隻錶其實沒什麼大礙,齒輪組及IC版稍作整理後,有能夠正常作動了。

鐵力士較為罕見的50公尺深防水

鐵力士較為罕見的50公尺深防水

有天一位同樣在跟我玩老車的朋友,請我推薦他店裡面的復古錶,我想了超久,因為店內的錶要嘛是近現代的,要嘛過於老氣。

最後我覺得跟他介紹我的收藏錶們,其中一隻就是這隻錶盤簡潔而精緻的鐵力士,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看似對這錶一見如故的感覺,當下問我價格,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張棒球隊」就可以帶回家了。

他立刻從錢包淘了出來,成為我賣出去的第一隻二手老錶,起初屬於泥作師傅現在轉交給室內設計的新星,兩代主人都是與建築有關,希望它能見證新主人的成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ũ - 老物事務所的沙龍
4會員
22內容數
2025/03/19
我一直在猶豫是否該寫這篇文章。理由很簡單:Rolex Submariner,俗稱「水鬼」,話題討論度相當高,讓我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但今天有幸收到父親朋友的委託,那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吧。 其實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或哲學觀。我不認同我們手上戴的手錶能夠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地位。那只能說明你為這枚
Thumbnail
2025/03/19
我一直在猶豫是否該寫這篇文章。理由很簡單:Rolex Submariner,俗稱「水鬼」,話題討論度相當高,讓我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但今天有幸收到父親朋友的委託,那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吧。 其實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或哲學觀。我不認同我們手上戴的手錶能夠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地位。那只能說明你為這枚
Thumbnail
2024/10/03
中秋節前一天,我跟公司請了假,享受「自主連假」的第三天。突然,高中朋友的訊息出現: 「在嗎?」 「想問你能不能整理勞力士?」
Thumbnail
2024/10/03
中秋節前一天,我跟公司請了假,享受「自主連假」的第三天。突然,高中朋友的訊息出現: 「在嗎?」 「想問你能不能整理勞力士?」
Thumbnail
2024/09/16
當我們抬起頭來,那高掛在天空中的月亮,是每個人類從古至今都不會忘記的景象。 Speedmaster 和許多計時碼錶一樣,最初並非為了太空甚至登月而設計,它的設計初衷是用於賽車計時或飛行計時。然而,隨著太空時代的來臨,許多太空人並非天生嚮往太空,他們多數是翱翔於天空的飛行菁英,通常被稱為「試飛員……
Thumbnail
2024/09/16
當我們抬起頭來,那高掛在天空中的月亮,是每個人類從古至今都不會忘記的景象。 Speedmaster 和許多計時碼錶一樣,最初並非為了太空甚至登月而設計,它的設計初衷是用於賽車計時或飛行計時。然而,隨著太空時代的來臨,許多太空人並非天生嚮往太空,他們多數是翱翔於天空的飛行菁英,通常被稱為「試飛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臺灣一次性手套產業興衰,分析其全球市場佔有率的變化,並反思臺灣產業政策的缺失。從 1970 年代的崛起,到 2020 年代的式微,文中探討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的競爭,以及臺灣在疫情期間錯失的機會。最後,提出政策建議,強調政府應關注傳統製造業、促進產業升級,並提升供應鏈韌性,避免重蹈覆轍。
Thumbnail
探討臺灣一次性手套產業興衰,分析其全球市場佔有率的變化,並反思臺灣產業政策的缺失。從 1970 年代的崛起,到 2020 年代的式微,文中探討馬來西亞、中國等國家的競爭,以及臺灣在疫情期間錯失的機會。最後,提出政策建議,強調政府應關注傳統製造業、促進產業升級,並提升供應鏈韌性,避免重蹈覆轍。
Thumbnail
介紹28個臺灣本土耳機品牌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同時也是耳機工廠的二代,我對台灣的耳機產業有著一份特別的情感。今天,就讓我這個「耳機老司機」帶大家一起來探索台灣本土的耳機品牌,讓你在選擇耳機時多一點選擇,並支持我們在地深耕的品牌。
Thumbnail
介紹28個臺灣本土耳機品牌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同時也是耳機工廠的二代,我對台灣的耳機產業有著一份特別的情感。今天,就讓我這個「耳機老司機」帶大家一起來探索台灣本土的耳機品牌,讓你在選擇耳機時多一點選擇,並支持我們在地深耕的品牌。
Thumbnail
身為一名即將滿 20 年的資深 PTT 鄉民,過去一年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竟然來自國貨版:「不要幫中國買下台灣。」 許多人可能無法相信,仍有一群人堅持不購買中國製的商品,尤其是那些直接接觸臉部或身體的產品。許多將產地移至中國的品牌,例如歐萊雅(L'Oréal),即使旗下有像 Cerave 神經
Thumbnail
身為一名即將滿 20 年的資深 PTT 鄉民,過去一年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竟然來自國貨版:「不要幫中國買下台灣。」 許多人可能無法相信,仍有一群人堅持不購買中國製的商品,尤其是那些直接接觸臉部或身體的產品。許多將產地移至中國的品牌,例如歐萊雅(L'Oréal),即使旗下有像 Cerave 神經
Thumbnail
最近開始重新上班後,很喜歡觀察搭乘捷運和電梯間大家手腕上所戴的手錶,多半是智慧型手機啦,當然啦資深果粉是不會錯過的,但依舊是戴傳統指針式手錶會想到吸眼球。 而日系品牌Seiko和Citizen 為大宗,入門瑞士錶Tissot也從未缺席。 然而在汐止科學園區,東方錶幾乎消失不見,我猜很有可能還是跟
Thumbnail
最近開始重新上班後,很喜歡觀察搭乘捷運和電梯間大家手腕上所戴的手錶,多半是智慧型手機啦,當然啦資深果粉是不會錯過的,但依舊是戴傳統指針式手錶會想到吸眼球。 而日系品牌Seiko和Citizen 為大宗,入門瑞士錶Tissot也從未缺席。 然而在汐止科學園區,東方錶幾乎消失不見,我猜很有可能還是跟
Thumbnail
在台灣,平均每1.6人就有一台機車,台灣機車工業發展60多年,從整車進口,到如今自製率九成以上,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Thumbnail
在台灣,平均每1.6人就有一台機車,台灣機車工業發展60多年,從整車進口,到如今自製率九成以上,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Thumbnail
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非技術核心類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進口。這是供需平衡,技術差的競爭者西進,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
Thumbnail
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非技術核心類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進口。這是供需平衡,技術差的競爭者西進,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
Thumbnail
之前在實習時,我去的是一間品牌顧問公司,公司的老闆是已經住在台灣很久,甚至已經在台灣娶妻生子的外國人,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看法,也就是如果將台灣視為一個品牌,那麼台灣這個品牌代表的是什麼形象。
Thumbnail
之前在實習時,我去的是一間品牌顧問公司,公司的老闆是已經住在台灣很久,甚至已經在台灣娶妻生子的外國人,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看法,也就是如果將台灣視為一個品牌,那麼台灣這個品牌代表的是什麼形象。
Thumbnail
去年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投入跨境電商產業,協助台灣的廠商投入跨境電商市場。但其實在23年前(西元2000年) 那個年代,許多公司可能都還沒有官網,我就已經在做電商,而且還是跨境電商。 當時我加入一個由華人在矽谷成立的跨境電商平台Best3C.com (來看當時的報導) ,這個平台就是招募台灣及亞洲3
Thumbnail
去年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投入跨境電商產業,協助台灣的廠商投入跨境電商市場。但其實在23年前(西元2000年) 那個年代,許多公司可能都還沒有官網,我就已經在做電商,而且還是跨境電商。 當時我加入一個由華人在矽谷成立的跨境電商平台Best3C.com (來看當時的報導) ,這個平台就是招募台灣及亞洲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