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需要重振工業(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筆者當年看著新聞覺得很怪的點,既然西進會造成失業,那麼這些中老年難以轉業,或是工作技能較為低落的勞工,該怎麼協助?政府的協助多屬於媒合工作,或是基本職訓,但若台灣的工廠都關掉,又要去哪裡?坦白說,20年前筆者還是很朦朧,抓不到大概念,只感到不對勁,從書本論文得到的都是虛浮的數字,媒體上講解的邏輯,欠缺人性,偏向單純歸謬於特定成因。而這些感受到什麼時候越來越清晰?馬英九當選後。

馬英九第一次當選,筆者還投給他哩,算是人生最大汙點,到現在都還在被老婆酸。嘛,考慮到筆者的背景,以及親友圈子的情況,在2008年會覺得民進黨能解決問題才奇怪。

不過呢,不出一年就轉變了,主因是實際遇到太多產業狀況,然後隔年88風災,讓筆者嚇到,怎麼整個政府組織無能至此,去追查馬英九的組織系統,才被驚覺自己的愚蠢,居然投了情治系統的末流一票。

這也不算重點,筆者那時候在產業上看到什麼事情?蠻多的。

馬英九上台前,堅持留在台灣的傳產曾在市場取得平衡

傳統產業中,苦撐多年到馬上台,進一步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紛紛遇到重大考驗。尤其是幾家大型電子廠,強力要求還在台灣的協力廠搬過去,不然就威脅轉單。筆者問客戶,撐了那麼多年才過去有意義嗎?多數都說沒意義,要外移早就移了,當年之所以撐下來,不僅僅是國內還有訂單,更多狀況屬於一種綜合型的變動。

綜合型變動?好難懂,筆者一開始也這樣覺得。

說白點,就是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於非技術核心類的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有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後進國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就是進口。而這是一種供需平衡,本地技術較差的競爭者西進,進一步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而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之下。

很多政論節目都用全有、全無去解釋,好像只有外移找死跟留下等死兩個選擇。實際上依技術、成本諸多的考慮,多數情況都是部分西進、部分留下、部分找歐美日合作,這得看老闆人脈而定。更多小廠之所以不外移,是要留住員工,有些製造業品質看員工能力,培養多年下來難以取代,外移降低的成本抵銷不了品質下降的缺點。

故說是一種綜合性的變動,平衡點很難抓,要講理由大家都會,只是在那個當下,老闆要不要外移,不是只看成本。只看人工環境成本的,不用等到2020,大概2010年前後就在中國倒掉了,因為技術能力太差,那點訣竅被中國人學走後,就不需要你了。

強力鼓吹外移後:真的只剩出走找死跟留下等死

在供應鏈中,作為客戶也很掙扎。留在台灣多年的廠,早就取得一個新平衡,市場也還有一席之地,在供應鏈中穩定提供高水準商品,實在沒必要過去。但如果不過去壓低成本,下游大廠直接砍單,可能會傷筋錯骨。過去則風險難料,願意跟著去中國顧產線的員工不多,更別說是去擴廠訓練中國勞工,甘願的沒幾個。

在那兩年,筆者見聞到有人咬牙撐過去,有的則是過去賭一把。結果呢?過去的全死了,在供應鏈中很快被吃掉,或是在上下游夾殺中被中國人啃掉,大廠那些人呢?管你去死的。

留下來的怎麼撐?就真的是憑一口氣,吃不飽餓不死,努力維持不倒。有些小廠之所以不收掉,算老闆為了老員工留的,不然資遣這些中高齡勞工,他們還能去做什麼?

  • 編:不然就是這種傳產悲歌之類的報導。其實很多沒那麼慘,只剩老老闆或老師傅會關鍵技術的工廠,確實是為了老員工的生計才沒收起來。

現在還有Ubereat,那時候可沒有。

可這些在新聞上看不到,會有相關新聞出現,大概都是環保或是工安,其他跟生計有關的,完全沒有。

這也算是另一種副作用,媒體不喜歡報導這些傳統產業的困苦,只想找其中符合現代規範的案例,講述成功西進賺到錢,或是技術突破拿訂單的故事。(編:產業相關題材,媒體通常會避免讓自己站在「支持不合法廠商」的立場,或藉由敘事上去迴避,因為這是很容易被罵的……)

筆者那時候就感到強烈的不協調,傳統產業諸多困難,不是一句「產業升級」就可以搞定的。「產業升級」這種說法其實非常不負責任,升級是怎麼升,轉型要怎麼轉?麻煩提的人講些具體措施好嗎?

討論轉型升級的專家學者,從沒進工廠實際了解問題

有些小型安全設備是不貴,但提倡的人有去推銷嗎?去推的時候有沒發現不同廠的習慣不同,需要客製化才能適用?

有的安全規範要改也不難,只是提出的人有去寫守則,或是願意跳下去做教育訓練?每個廠的狀況皆不一致,無法一體適用喔。

就是沒有,所以學術界講的話很像是幹話。公家機關卡在法規,明知基層產業有困難也礙難協助。而會去這些地方工作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我們所稱的聯考失敗者。

很多東西,要去實際聽,聽工廠不間斷的機械音;現場聞,聞那些混合汗水與化學藥劑的味道。體驗,用皮膚接觸刺激的空氣。

大部分的工業都不是故意要這樣做,而是大時代下不得不為,更多屬於順勢而為。

而且多數中小企業,員工也沒有很強的適應力,一個產業若是消亡,老員工畢生所學都毫無用處。

我們高學歷者在那邊空談轉型升級,大談如何輔助技轉,筆者當年的心境是很慚愧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要說是誰的錯,這思維太……簡單了,傳產的老闆並沒有突然發大財,他現在有個上億資產,是30年累積下來的,換算每年是300萬,這算什麼暴利資本家?有的還是運氣好,30年前工廠買在偏僻處,都市化後擴張開發,廠房價值狂飆,原來他有預知能力,還是官商勾結數十年就等今天?
Thumbnail
要說是誰的錯,這思維太……簡單了,傳產的老闆並沒有突然發大財,他現在有個上億資產,是30年累積下來的,換算每年是300萬,這算什麼暴利資本家?有的還是運氣好,30年前工廠買在偏僻處,都市化後擴張開發,廠房價值狂飆,原來他有預知能力,還是官商勾結數十年就等今天?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沒有在業界看過一堆狗屁倒灶事,知道中國怎麼造假度日的,在台灣尤其是接收統派資訊者,真的會相信台灣光電半導體各種技術落後世界,韓國三星優於台積電,中國即將超英趕美登上頂峰,各種你見過的奇形怪狀言論都有。筆者自己後來在學校看到更多,原因也是在統派小眾傳播圈,這類假訊息散播的極快。
Thumbnail
沒有在業界看過一堆狗屁倒灶事,知道中國怎麼造假度日的,在台灣尤其是接收統派資訊者,真的會相信台灣光電半導體各種技術落後世界,韓國三星優於台積電,中國即將超英趕美登上頂峰,各種你見過的奇形怪狀言論都有。筆者自己後來在學校看到更多,原因也是在統派小眾傳播圈,這類假訊息散播的極快。
Thumbnail
織田信長:我不會殺對我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即使他說了讓我不滿意的話。 台灣政策法案個人蠻關注的,這也關係到未來台灣國運! 如果國運昌盛,台北股市也會欣欣向榮 20180812高善文否認的演講全文實錄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8/1/n10608310.htm
Thumbnail
織田信長:我不會殺對我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即使他說了讓我不滿意的話。 台灣政策法案個人蠻關注的,這也關係到未來台灣國運! 如果國運昌盛,台北股市也會欣欣向榮 20180812高善文否認的演講全文實錄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8/1/n10608310.htm
Thumbnail
你們是台灣人嗎? 還是中國台灣。
Thumbnail
你們是台灣人嗎? 還是中國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