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快到底需不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週花蓮陸續辦了
好幾場花東快的說明會
預計評估報告要在明年才會出爐了
過去馬英九任內
曾評估過一次
當時興建成本僅800-1000億
但當時評估就認為效益不足
益本比最大只有0.53
在蕭美琴的努力下後來又重起評估
目前已知的資訊是興建成本已經至少要2300億

如果僅是用效益評估為指標
即便蘇花改通車後往花蓮車流量有增加
但大不用等期末報告都能預測結果了
不過從花蓮地方社團的討論
也可以看出花蓮民眾也不再那麼期待花東快
因為現在火車票很好買
到台東又因為電氣化僅需要2小時
(未來雙軌化還能進一步減少到接近1.5小時)
另外台九線花蓮縣境內
幾乎全面完成四線道拓寬

平常傍晚後壽豐以南的台九線
路上的狗狗搞不好都還比車子多
真的在花蓮各鄉鎮往返的人
大概都不會覺得花東快是很需要的一項建設
另外評估後環評+興建
十年是個保守估計可完成的時程
屆時2033年台灣高齡人口逼近20%
花蓮有些鄉鎮高齡人口更可能高達近30%
還有多少人是適合自己開車?
這其實也應該思考

下面也附上之前曾寫過的內容
道路開發或許應該要有
但絕對不是花蓮的萬靈丹
另外台九線優化其實才是該優先做的
透過智慧號誌減少紅綠燈的頻率
讓車速可以提升並以其他方式保障兩邊居民安全
這不用任何評估就該馬上啟動

---------------------------
目前台九線逐步四線道拓寬後
根本就已經很少有塞車的狀況
而且其實花東快速道路
不但無法為花蓮帶來甚麼發展
恐怕還會變成
"人經過不進來 花蓮大蕭條"
此外花蓮中南區的鄉鎮
人口保證會更快加速外流
不出十年各小學
恐怕連學生都收不到

這其實已經是這幾年
很多民宿業者觀察到的現象
很多到東部玩的遊客
都只在花蓮住一天
問了以後才知道都是路過花蓮
要專程前往台東參加
熱氣球.月光海.慢食節等精彩活動
當快速道路通車
花蓮連這個路過的需求都沒有了
台東各項吸引力強大的活動
會把北部的遊客直接就吸引過去

這25年來花蓮人口持續減少
比起人口最高峰時已足足少了三萬多人
其中南區最大的玉里鎮
人口共從4.6萬銳減到2.2萬
而且減少的趨勢還在持續當中

或許你會以為
一條快速的道路就能改變?
當年台十一線拓寬前
也是用無數發大財的願景堆積而成
可是拓寬後很多因為交通不便產生的地方商機
瞬間就瓦解並導致人口大量流失
從破萬的活動人口
減少到平日可能僅剩兩三千人
其實花蓮中南區很多鄉鎮的市區
原本商業活動還很興盛
路過的遊客加上在地的需求
還能支撐起一定的服務模式
但是當台九線持續開拓外環線
而且四線拓寬後車速越來越快
車子不再進到這些鄉鎮了
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個慢慢沒落的舊街區

這幾年感受最深的
大概就屬萬榮的西林見晴部落
過去台九線還未拓寬改道前
在林榮哪邊因有很多大卡車會在那休息加油
因此也有兩間的便利商店
成為提供他們很多便利機能的場域
但當台九線拓寬改道後
他們現在離最近的便利商店至少要十幾公里遠
若花東真的蓋快速道路
車輛只會更快速的狂奔而過
除了交流道附近休息站可能有點商機
其他原本過去會有的過路客將全部消失

同時會有更多公職或工作在中南區的人
因為有高速公路且考量孩子教育因素
也會搬遷至花蓮北區每天進行通勤
花蓮中南區的崩解只會加速
現在各種的趨勢與歷史的經驗
都告訴我們不要再迷信道路發展的模式
對我來說,用道路發展當口號
其實就是一種怠惰且不負責任的方式
我認為花蓮唯有找出自己的特色
透過近年政府對地方創生投注的資源
好好發展出能吸引人的生活與旅遊模式
才是花蓮真的能讓人進來
並長久提升花蓮經濟與產業的良方

我想這也何過去蕭美琴還在花蓮的時候
努力協調行政院各部會下鄉
讓各項的計畫與資源能與地方連結
最主要的一個期待與願景
但這幾年也可以看到
這些努力也都無法延續
甚至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海資館幾十億的預算
在地方推動的很消極的狀況下
|大概也要還回去中央了

raw-image






avatar-img
68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連竟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很想點進來罵人呢!! XD 我當然不是要大家違反防疫規範 真的還跑去酒吧裡面群聚喝酒 但是我想大家一定也不願意 在疫情結束之後發現好的Pub倒光光對吧 所以我們還是要在這段時間去交關一下 而且最棒的是,花蓮的pub也因應外帶這件事情 下了一些功夫喔,大家也要好好支持回應一下才行阿!
這次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商機與銷售模式 更多人買菜自己在家裡煮 也有人比較沒時間需要買現成的食品方便預備 我就透過這一篇整理花蓮在地推薦的食材與食品採購 大家盡可能自己去外帶也能減少目前宅配的負擔 洄游吧 直接來自七星潭定置漁場最新鮮的好魚 而且還有非常用心的食魚教育 在挑選魚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本土疫情 許多店家都取消店內用餐了 但為了能持續經營都推出外帶或外送餐盒的服務 大家也可以透過訂購這些餐盒 支持這些好的餐廳渡過這段困難的時期 當然外送或外帶也一樣要注意防疫的相關規範 黑金通 黑金通的位置對於要外帶的人來說很方便路過 外帶餐盒原本就是黑金通非常專業的一環 這次推出的除
先說結論 金品醬園老店的素食煎餃 好吃到會讓你駡髒話 就是那種“幹,這也太好吃了吧” 本來路過去金品新開旗艦店逛逛 吃了顆還不錯的剝皮辣椒包子 想到本店也在附近聽說煎餃很棒 所以就繞過去也吃吃看 一吃真的是驚為天人 一盤裡居然有七種不同口味的煎餃 然後你能吃到超多種的蔬菜組合 有玉米,馬鈴薯,白蘿蔔
海人揪吃飯首發團-2021.3.10 雖然我是個 很擅長在社群上生活的人 但其實我也很喜歡能與人面對面的談話 並透過與不同領域的人交 流擴張自己的眼界想法 所以二月的時候就突發奇想 想透過吃飯這件事創造一個新的連結 也感謝許多朋友的響應 今天就是海人揪吃飯的首發團 ^^ 今天的吃飯成員非常多元 有吉
   花蓮這一兩年各式肉桂捲突然大爆發   基本上已經成為新一代花蓮名產的王者!!   正所謂的沒有吃到肉桂捲,到過花蓮也枉然   這邊就整理目前花蓮肉桂捲店家的資訊給大家參考   2021就訂為花蓮肉桂捲復興元年好了!!   花蓮的肉桂捲從80-160都有   口味風格也都各有特色,希
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很想點進來罵人呢!! XD 我當然不是要大家違反防疫規範 真的還跑去酒吧裡面群聚喝酒 但是我想大家一定也不願意 在疫情結束之後發現好的Pub倒光光對吧 所以我們還是要在這段時間去交關一下 而且最棒的是,花蓮的pub也因應外帶這件事情 下了一些功夫喔,大家也要好好支持回應一下才行阿!
這次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商機與銷售模式 更多人買菜自己在家裡煮 也有人比較沒時間需要買現成的食品方便預備 我就透過這一篇整理花蓮在地推薦的食材與食品採購 大家盡可能自己去外帶也能減少目前宅配的負擔 洄游吧 直接來自七星潭定置漁場最新鮮的好魚 而且還有非常用心的食魚教育 在挑選魚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本土疫情 許多店家都取消店內用餐了 但為了能持續經營都推出外帶或外送餐盒的服務 大家也可以透過訂購這些餐盒 支持這些好的餐廳渡過這段困難的時期 當然外送或外帶也一樣要注意防疫的相關規範 黑金通 黑金通的位置對於要外帶的人來說很方便路過 外帶餐盒原本就是黑金通非常專業的一環 這次推出的除
先說結論 金品醬園老店的素食煎餃 好吃到會讓你駡髒話 就是那種“幹,這也太好吃了吧” 本來路過去金品新開旗艦店逛逛 吃了顆還不錯的剝皮辣椒包子 想到本店也在附近聽說煎餃很棒 所以就繞過去也吃吃看 一吃真的是驚為天人 一盤裡居然有七種不同口味的煎餃 然後你能吃到超多種的蔬菜組合 有玉米,馬鈴薯,白蘿蔔
海人揪吃飯首發團-2021.3.10 雖然我是個 很擅長在社群上生活的人 但其實我也很喜歡能與人面對面的談話 並透過與不同領域的人交 流擴張自己的眼界想法 所以二月的時候就突發奇想 想透過吃飯這件事創造一個新的連結 也感謝許多朋友的響應 今天就是海人揪吃飯的首發團 ^^ 今天的吃飯成員非常多元 有吉
   花蓮這一兩年各式肉桂捲突然大爆發   基本上已經成為新一代花蓮名產的王者!!   正所謂的沒有吃到肉桂捲,到過花蓮也枉然   這邊就整理目前花蓮肉桂捲店家的資訊給大家參考   2021就訂為花蓮肉桂捲復興元年好了!!   花蓮的肉桂捲從80-160都有   口味風格也都各有特色,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玉長隧道是讓花蓮、台東的海線、山線第四條兩者可以互通的道路,在這之前的三條(光豐公路、瑞港公路、東富公路)道路可是崎嶇難行,所以花東的海線、山線居民幾乎是無法互通;而有玉長隧道後,海線、山線因山的隔閡逐漸消失,因為把兩、三小時的車程縮短到一小時內,政府建設功不可沒。
Thumbnail
由於颱風影響,北迴鐵路遭到部分路段中斷,對於無論是從北部還是從花蓮前往的朋友們來說是相當不便的。但願能夠盡快恢復正常,讓交通恢復順暢。 機票訂不到,只好來個台灣大環島。經歷了長達七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花蓮。為了明後天的工作雖付出這麼辛苦的旅程,但想到第一線原住民朋友們為族語復振的擺上,這樣的付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有關花東高鐵的造價問題,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根據一些報導,這個項目的總預算可能高達1兆元,這意味著每個台灣居民平均要負擔約43,748元。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需要全體社會的共同討論和審慎考量。 高昂造價的考量 1. 資金來源與負擔 花東高鐵的造價主要來自政府的財政預算,然而,這筆資金最終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傅崐萁提出花東三法希望投資建設花東快速公路、國道6號東延、環島高鐵貫穿中央山脈。 關此三法,問題重重:1.已涉違反憲法禁止增加預算及權力分立原則!2.若最後仍無人參與投標恐淪為中央執行機關編列預算辦理之!3.若中國資金注入資金者恐嚴重威脅影響國家安全!4.若得標廠商未能10年內如期完工政府如何接管?
Thumbnail
我個人對重大建設是沒有既有意見的,該建就建,不該建就不建。 不過應該多多聽各方的意見。目前花蓮32萬人,台東21萬人。相加大約苗栗人口53萬。表 1 2016 至 2021 年各縣市平均人口變動概況(續) 先把台灣20年後會成為甚麼樣子告訴大家。往後20年的人口推估是多少?因為這是重大建設。建成
Thumbnail
花東交通三法是為了促進花東發展、平衡區域差異所提出的法案。然而,相關爭議包括交通三法審查程序疑慮、缺乏環評以及預算法案違憲等問題。本文深入探討了這些爭議,並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Thumbnail
在地震發生後,有幾項關於花蓮的交通建設,頻繁地出現在新聞報導中,其中一個就是國道6號東延花蓮,而這條路線,其實是一條已經評估二十幾年的道路,但因為爭議真的又多又複雜,始終沒有定案。究竟這條貫穿中央山脈的路線,該蓋還是不該蓋、要怎麼蓋、要花多少錢多久時間蓋,以及各方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花蓮這個小城,觀光資源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一側是太平洋海岸, 另外一側則是中央山脈,相對低程度的空氣污染,以及比較少阻礙的視覺空間。因此,花蓮是可以成為台灣的 “後花園" 。 如果能夠不讓居民與觀光客暴露於司空見慣的負面市容,以及不被珍惜的照顧現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玉長隧道是讓花蓮、台東的海線、山線第四條兩者可以互通的道路,在這之前的三條(光豐公路、瑞港公路、東富公路)道路可是崎嶇難行,所以花東的海線、山線居民幾乎是無法互通;而有玉長隧道後,海線、山線因山的隔閡逐漸消失,因為把兩、三小時的車程縮短到一小時內,政府建設功不可沒。
Thumbnail
由於颱風影響,北迴鐵路遭到部分路段中斷,對於無論是從北部還是從花蓮前往的朋友們來說是相當不便的。但願能夠盡快恢復正常,讓交通恢復順暢。 機票訂不到,只好來個台灣大環島。經歷了長達七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花蓮。為了明後天的工作雖付出這麼辛苦的旅程,但想到第一線原住民朋友們為族語復振的擺上,這樣的付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有關花東高鐵的造價問題,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根據一些報導,這個項目的總預算可能高達1兆元,這意味著每個台灣居民平均要負擔約43,748元。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需要全體社會的共同討論和審慎考量。 高昂造價的考量 1. 資金來源與負擔 花東高鐵的造價主要來自政府的財政預算,然而,這筆資金最終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傅崐萁提出花東三法希望投資建設花東快速公路、國道6號東延、環島高鐵貫穿中央山脈。 關此三法,問題重重:1.已涉違反憲法禁止增加預算及權力分立原則!2.若最後仍無人參與投標恐淪為中央執行機關編列預算辦理之!3.若中國資金注入資金者恐嚴重威脅影響國家安全!4.若得標廠商未能10年內如期完工政府如何接管?
Thumbnail
我個人對重大建設是沒有既有意見的,該建就建,不該建就不建。 不過應該多多聽各方的意見。目前花蓮32萬人,台東21萬人。相加大約苗栗人口53萬。表 1 2016 至 2021 年各縣市平均人口變動概況(續) 先把台灣20年後會成為甚麼樣子告訴大家。往後20年的人口推估是多少?因為這是重大建設。建成
Thumbnail
花東交通三法是為了促進花東發展、平衡區域差異所提出的法案。然而,相關爭議包括交通三法審查程序疑慮、缺乏環評以及預算法案違憲等問題。本文深入探討了這些爭議,並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Thumbnail
在地震發生後,有幾項關於花蓮的交通建設,頻繁地出現在新聞報導中,其中一個就是國道6號東延花蓮,而這條路線,其實是一條已經評估二十幾年的道路,但因為爭議真的又多又複雜,始終沒有定案。究竟這條貫穿中央山脈的路線,該蓋還是不該蓋、要怎麼蓋、要花多少錢多久時間蓋,以及各方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花蓮這個小城,觀光資源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一側是太平洋海岸, 另外一側則是中央山脈,相對低程度的空氣污染,以及比較少阻礙的視覺空間。因此,花蓮是可以成為台灣的 “後花園" 。 如果能夠不讓居民與觀光客暴露於司空見慣的負面市容,以及不被珍惜的照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