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快到底需不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週花蓮陸續辦了
好幾場花東快的說明會
預計評估報告要在明年才會出爐了
過去馬英九任內
曾評估過一次
當時興建成本僅800-1000億
但當時評估就認為效益不足
益本比最大只有0.53
在蕭美琴的努力下後來又重起評估
目前已知的資訊是興建成本已經至少要2300億

如果僅是用效益評估為指標
即便蘇花改通車後往花蓮車流量有增加
但大不用等期末報告都能預測結果了
不過從花蓮地方社團的討論
也可以看出花蓮民眾也不再那麼期待花東快
因為現在火車票很好買
到台東又因為電氣化僅需要2小時
(未來雙軌化還能進一步減少到接近1.5小時)
另外台九線花蓮縣境內
幾乎全面完成四線道拓寬

平常傍晚後壽豐以南的台九線
路上的狗狗搞不好都還比車子多
真的在花蓮各鄉鎮往返的人
大概都不會覺得花東快是很需要的一項建設
另外評估後環評+興建
十年是個保守估計可完成的時程
屆時2033年台灣高齡人口逼近20%
花蓮有些鄉鎮高齡人口更可能高達近30%
還有多少人是適合自己開車?
這其實也應該思考

下面也附上之前曾寫過的內容
道路開發或許應該要有
但絕對不是花蓮的萬靈丹
另外台九線優化其實才是該優先做的
透過智慧號誌減少紅綠燈的頻率
讓車速可以提升並以其他方式保障兩邊居民安全
這不用任何評估就該馬上啟動

---------------------------
目前台九線逐步四線道拓寬後
根本就已經很少有塞車的狀況
而且其實花東快速道路
不但無法為花蓮帶來甚麼發展
恐怕還會變成
"人經過不進來 花蓮大蕭條"
此外花蓮中南區的鄉鎮
人口保證會更快加速外流
不出十年各小學
恐怕連學生都收不到

這其實已經是這幾年
很多民宿業者觀察到的現象
很多到東部玩的遊客
都只在花蓮住一天
問了以後才知道都是路過花蓮
要專程前往台東參加
熱氣球.月光海.慢食節等精彩活動
當快速道路通車
花蓮連這個路過的需求都沒有了
台東各項吸引力強大的活動
會把北部的遊客直接就吸引過去

這25年來花蓮人口持續減少
比起人口最高峰時已足足少了三萬多人
其中南區最大的玉里鎮
人口共從4.6萬銳減到2.2萬
而且減少的趨勢還在持續當中

或許你會以為
一條快速的道路就能改變?
當年台十一線拓寬前
也是用無數發大財的願景堆積而成
可是拓寬後很多因為交通不便產生的地方商機
瞬間就瓦解並導致人口大量流失
從破萬的活動人口
減少到平日可能僅剩兩三千人
其實花蓮中南區很多鄉鎮的市區
原本商業活動還很興盛
路過的遊客加上在地的需求
還能支撐起一定的服務模式
但是當台九線持續開拓外環線
而且四線拓寬後車速越來越快
車子不再進到這些鄉鎮了
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個慢慢沒落的舊街區

這幾年感受最深的
大概就屬萬榮的西林見晴部落
過去台九線還未拓寬改道前
在林榮哪邊因有很多大卡車會在那休息加油
因此也有兩間的便利商店
成為提供他們很多便利機能的場域
但當台九線拓寬改道後
他們現在離最近的便利商店至少要十幾公里遠
若花東真的蓋快速道路
車輛只會更快速的狂奔而過
除了交流道附近休息站可能有點商機
其他原本過去會有的過路客將全部消失

同時會有更多公職或工作在中南區的人
因為有高速公路且考量孩子教育因素
也會搬遷至花蓮北區每天進行通勤
花蓮中南區的崩解只會加速
現在各種的趨勢與歷史的經驗
都告訴我們不要再迷信道路發展的模式
對我來說,用道路發展當口號
其實就是一種怠惰且不負責任的方式
我認為花蓮唯有找出自己的特色
透過近年政府對地方創生投注的資源
好好發展出能吸引人的生活與旅遊模式
才是花蓮真的能讓人進來
並長久提升花蓮經濟與產業的良方

我想這也何過去蕭美琴還在花蓮的時候
努力協調行政院各部會下鄉
讓各項的計畫與資源能與地方連結
最主要的一個期待與願景
但這幾年也可以看到
這些努力也都無法延續
甚至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海資館幾十億的預算
在地方推動的很消極的狀況下
|大概也要還回去中央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連竟堯的沙龍
70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連竟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7
不要再想觀光了! 而是要想怎麼讓人非來花蓮不可? 國內旅遊普遍低迷 這已經不只是花蓮的現況 而是台灣普遍的問題 疫情那幾年大家被關在台灣 該玩的地方都玩過了 短時間內除非各縣市端出厲害的企劃 否則要再複製疫情後那段時間的國旅熱潮 坦白說是很困難的 昨天跟計程車司機的對話中 他提到前段時間 載了好
Thumbnail
2024/08/17
不要再想觀光了! 而是要想怎麼讓人非來花蓮不可? 國內旅遊普遍低迷 這已經不只是花蓮的現況 而是台灣普遍的問題 疫情那幾年大家被關在台灣 該玩的地方都玩過了 短時間內除非各縣市端出厲害的企劃 否則要再複製疫情後那段時間的國旅熱潮 坦白說是很困難的 昨天跟計程車司機的對話中 他提到前段時間 載了好
Thumbnail
2024/06/03
生活在花蓮 最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之一 就是有沒有推薦很有特色的餐廳 每個人對特色的定義都不同 但我認為能最大程度使用在地食材的餐廳 就是最有特色的!! 而食山海是花蓮我會推薦的特色餐廳中 排名在前三名的 ^^ 之前看到廚師漢克說要開始環島 就在想說他在花蓮不知道會有甚麼特別安排 結果食山海的週年餐
Thumbnail
2024/06/03
生活在花蓮 最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之一 就是有沒有推薦很有特色的餐廳 每個人對特色的定義都不同 但我認為能最大程度使用在地食材的餐廳 就是最有特色的!! 而食山海是花蓮我會推薦的特色餐廳中 排名在前三名的 ^^ 之前看到廚師漢克說要開始環島 就在想說他在花蓮不知道會有甚麼特別安排 結果食山海的週年餐
Thumbnail
2024/05/07
花蓮透過永續旅遊專案推動觀光活動,但仍有改善空間。建議包括國外自由行折抵優惠及活動專屬頁面、外籍觀光客相關推廣介紹、加強自由行與深度旅行的推廣、提升寵物及身障者友善環境、與上市公司合作推動永續旅遊客製化等。另外,也探討了自行車觀光活動資訊的空白及如何提升花蓮的單車旅行品牌形象。
Thumbnail
2024/05/07
花蓮透過永續旅遊專案推動觀光活動,但仍有改善空間。建議包括國外自由行折抵優惠及活動專屬頁面、外籍觀光客相關推廣介紹、加強自由行與深度旅行的推廣、提升寵物及身障者友善環境、與上市公司合作推動永續旅遊客製化等。另外,也探討了自行車觀光活動資訊的空白及如何提升花蓮的單車旅行品牌形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個人對重大建設是沒有既有意見的,該建就建,不該建就不建。 不過應該多多聽各方的意見。目前花蓮32萬人,台東21萬人。相加大約苗栗人口53萬。表 1 2016 至 2021 年各縣市平均人口變動概況(續) 先把台灣20年後會成為甚麼樣子告訴大家。往後20年的人口推估是多少?因為這是重大建設。建成
Thumbnail
我個人對重大建設是沒有既有意見的,該建就建,不該建就不建。 不過應該多多聽各方的意見。目前花蓮32萬人,台東21萬人。相加大約苗栗人口53萬。表 1 2016 至 2021 年各縣市平均人口變動概況(續) 先把台灣20年後會成為甚麼樣子告訴大家。往後20年的人口推估是多少?因為這是重大建設。建成
Thumbnail
高鐵東延屏東計畫是指台灣高鐵延伸至屏東縣境內的計畫,主要規劃從南側端點站左營站、或該站附近的路段向屏東縣內延伸,並在屏東縣設置一站。而屏東地區究竟該設站在屏東市或是潮州鎮引發民眾熱議。 這篇文章整理了南延屏東選址的優缺點,並接著提出未來的計畫與看法。
Thumbnail
高鐵東延屏東計畫是指台灣高鐵延伸至屏東縣境內的計畫,主要規劃從南側端點站左營站、或該站附近的路段向屏東縣內延伸,並在屏東縣設置一站。而屏東地區究竟該設站在屏東市或是潮州鎮引發民眾熱議。 這篇文章整理了南延屏東選址的優缺點,並接著提出未來的計畫與看法。
Thumbnail
這幾週花蓮陸續辦了 好幾場花東快的說明會 預計評估報告要在明年才會出爐了 過去馬英九任內 曾評估過一次 當時興建成本僅800-1000億 但當時評估就認為效益不足 益本比最大只有0.53 在蕭美琴的努力下後來又重起評估 目前已知的資訊是興建成本已經至少要2300億 如果僅是用效益評估為指標 即便蘇
Thumbnail
這幾週花蓮陸續辦了 好幾場花東快的說明會 預計評估報告要在明年才會出爐了 過去馬英九任內 曾評估過一次 當時興建成本僅800-1000億 但當時評估就認為效益不足 益本比最大只有0.53 在蕭美琴的努力下後來又重起評估 目前已知的資訊是興建成本已經至少要2300億 如果僅是用效益評估為指標 即便蘇
Thumbnail
交通建設,一直是影響一座城市相當重要的指標。而當中的捷運規劃與建設進度,更受到許多民眾的熱烈討論,甚至成為縣市政府的重大施政目標。如果從捷運路網來看,雙北可說是目前最為密集的區域,那當中的第二順位,就非高雄市莫屬了。畢竟高雄除了有三條路線正在營運中,更有四條路線正在或準備動工。那究竟這些路線施工進度
Thumbnail
交通建設,一直是影響一座城市相當重要的指標。而當中的捷運規劃與建設進度,更受到許多民眾的熱烈討論,甚至成為縣市政府的重大施政目標。如果從捷運路網來看,雙北可說是目前最為密集的區域,那當中的第二順位,就非高雄市莫屬了。畢竟高雄除了有三條路線正在營運中,更有四條路線正在或準備動工。那究竟這些路線施工進度
Thumbnail
明年底,興建7年的捷運三鶯線就要完工、2024年上半年通車。對北大特區而言,三鶯線會是通勤萬靈丹嗎?本文帶你認識北大特區的現況、三鶯線通車後即將發生的改變、三鶯線無法解決的難題,以及「北大特區2.0」麥仔園都市計畫。
Thumbnail
明年底,興建7年的捷運三鶯線就要完工、2024年上半年通車。對北大特區而言,三鶯線會是通勤萬靈丹嗎?本文帶你認識北大特區的現況、三鶯線通車後即將發生的改變、三鶯線無法解決的難題,以及「北大特區2.0」麥仔園都市計畫。
Thumbnail
淡海新市鎮是新北市三大新市鎮之一,聯外交通卻如一場惡夢。2022~2026年的這任新北市市長,將有望替「淡北道路」及「淡江大橋」這兩項重量級聯外交通建設剪綵。究竟淡海新市鎮的現況如何,又將在這兩大建設啟用後有那些改變?這兩項都是公路,難道軌道交通已經沒有後續?本文將一一抽絲剝繭。
Thumbnail
淡海新市鎮是新北市三大新市鎮之一,聯外交通卻如一場惡夢。2022~2026年的這任新北市市長,將有望替「淡北道路」及「淡江大橋」這兩項重量級聯外交通建設剪綵。究竟淡海新市鎮的現況如何,又將在這兩大建設啟用後有那些改變?這兩項都是公路,難道軌道交通已經沒有後續?本文將一一抽絲剝繭。
Thumbnail
以下分成兩部分: 一、搭車時間---不包含進出站體與購票/等車時間;二、住展網站上的參考價格 因為這是單坪除以時間,比值越高,房價越高,只能觀察趨勢,也可以換算不同條件:
Thumbnail
以下分成兩部分: 一、搭車時間---不包含進出站體與購票/等車時間;二、住展網站上的參考價格 因為這是單坪除以時間,比值越高,房價越高,只能觀察趨勢,也可以換算不同條件:
Thumbnail
在上一篇專題,我們透過問卷來了解大家對高雄捷運的印象,而在本文中,我們將要來回答問卷的最後一題「如果認為高雄捷運如果想要增加運量,以增加收益,需要具備什麼性能?或是改善什麼問題?」在逐一過濾後,目前將會按照關鍵字來幫大家分析什麼是最有可能的解。 Ⅰ增加路線 ※表單回覆關鍵字:增加路線、多開幾條線、捷
Thumbnail
在上一篇專題,我們透過問卷來了解大家對高雄捷運的印象,而在本文中,我們將要來回答問卷的最後一題「如果認為高雄捷運如果想要增加運量,以增加收益,需要具備什麼性能?或是改善什麼問題?」在逐一過濾後,目前將會按照關鍵字來幫大家分析什麼是最有可能的解。 Ⅰ增加路線 ※表單回覆關鍵字:增加路線、多開幾條線、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