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吃土的十二月》心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看土地辦事就是吃時令蔬食」,
也是電影名稱「吃土」的涵義。

阿勉說 :「生活就是讓身體勞動,
身體勞動肚子就餓,肚子餓,簡單的餐食也好吃。」

在當代現今社會中,大多數人僅是草草解決一餐,
便繼續埋首工作,如此日復一日的生活 !
在辛勤勞動後為自己料理一頓,著實簡單的幸福!
又曾想過或許生活就該如此?!

66歲的阿勉是一位山中獨居的作家,
編輯-真知子是為數的不多的訪客之一,
阿勉小時候曾到寺廟當過小和尚,
後來在13歲逃離了寺廟,
期間學習過一些素齋,爾後每日精進著。

阿勉會到山林間、自己的園地,
找可以食用的當季蔬食,
親手料理成一道道簡單的美食,
雖說簡單但是刀工和擺盤,也是非常講究呢!

每個節氣有不同的食材,順應自然的贈與,
看著阿勉採集的食材,便思考著他會如何料理?!
沒想到經過他的巧手,竟能變出一桌的美味!

raw-image

而有些食材,也總會勾起一些回憶,
例如 : 菠菜的梗、老和尚的醃梅乾、岳母牌味增、
夏季珍品竹筍、冬季醃泡菜...

電影中有幾個轉折,(小暴雷)
感覺阿勉也是逆來順受的人啊~
不論是岳母的脾氣,又或是亡妻弟妹無理的請託,
還有某天阿勉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
好險被真知子到訪發現,得以獲救!!

這也讓阿勉自己開始思考「死亡」這件事,
一邊思考著如何面對「死亡」,
一邊認真的「生活」著,
黎明的清晨又是新的一天,
時間不知不覺又來到了冬天,
呼應開頭的皚皚白雪,
電影就在阿勉為自己日常料理的一餐結束...

raw-image

阿勉帶我們走過一年四季,24個節氣,
從而窺探一日三餐的樣貌,和他的人生,
曾經只在我的課本裡出現過的24個節氣,
再有記憶以來比較熟悉的是「立冬」、「冬至」,
因為「立冬」時,家人會一起去吃「薑母鴨」,
「冬至」時,會一起煮湯圓吃。

與世無爭的淡然,順應大自然的贈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一作的生活,
令人心生嚮往阿~(但是有老伴會更好XD)


補充知識 :

立春(Spring Begins):2月3日左右

雨水(Rain Water):2月18日左右

驚蟄(Insects Awaken):3月5日左右

春分(Vernal Equinox):3月20日左右

清明(Clear and Bright):4月4日左右

穀雨(Grain Rain):4月19日左右

立夏(Summer Begins):5月5日左右

小滿(Lesser Fullness):5月20日左右

芒種(Grain in Ear):6月5日左右

夏至(Summer Solstice):6月21日左右

小暑(Lesser Heat):7月7日左右

大暑(Greater Heat):7月23日左右

立秋(Autumn Begins):8月7日左右

處暑(End of Heat):8月23日左右

白露(White Dew):9月7日左右

秋分(Autumnal Equinox):9月23日左右

寒露(Cold Dew):10月8日左右

霜降(Frost's Descent):10月23日左右

立冬(Winter Begins):11月7日左右

小雪(Lesser Snow):11月22日左右

大雪(Greater Snow):12月7日左右

冬至(Winter Solstice):12月21日左右

小寒(Lesser Cold):1月5日左右

大寒(Greater Cold):1月20日左右

森
透過電影濃縮人生,藉由他人的人生領悟一些道理,治癒著自己,將所見所聞化成文字,也治癒他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