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舌尖上的禪》觀後感—吃一口感恩的飯,給生命一個輕輕地擁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源:電影宣傳新聞畫面

來源:電影宣傳新聞畫面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水上勉的同名散文集,日文原名是「土を喰う日々: 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沢田研二及松隆子兩位主角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其中文譯名的「禪」字。「禪」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方式,那食物和禪有甚麼關係呢?引發我的好奇。

此外日文原名的「土を喰う」也是別有趣味。
這詞中文直譯是吃土,想當然和現代流行語的吃土意思大不相同。根據原作者的解釋,精進料理因為「菜單得要跟菜園商量才能決定」,因此說吃土。那麼土會為我們開出甚麼樣的菜單呢?得待時候到了一一揭曉。這就是引人入勝之處。

一年十二個月,我從一無所有的廚房『榨』出菜餚來,品嚐四季的味道。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位喪偶的中年作家,在山中隱居自給自足的一年生活。和一般電影不同的是,這個一年是用節氣計時的,比起數字更加添濃厚的季節感。隨著四季更迭,端出一道道質樸的精進料理,用緩慢的步調述說一年分細膩且溫暖的故事。

所謂的精進料理是以蔬果為主、不添加辛香料,做工細緻的日本傳統料理。最初是為佛教僧侶所準備的餐點,現在則進入日常生活中,在餐廳也能吃到精進料理。它的精髓就是使用當令食材,並且在烹煮時要物盡其用,追求食材原味的最大化。例如電影中提到菠菜的根部,因為難以清洗一般人都直接切除,但根部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丟掉其實很可惜。另外白蘿蔔、芋頭等下鍋前也不削皮,既保留營養也能減少廚餘。

回到故事的中心「禪」。
「禪」的根本在靜思。「靜思」顧名思義,就是要先靜下心來,才能好好思考。現代人身處紛雜的社會,無時無刻都在耗損自己的注意力。像主角那樣遠離人群,在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從栽種、澆灌、鋤草、收成、做菜全都得親自動手。這才有機會領悟為了每天吃下肚的幾口飯菜,必須投入多少心血。也才有機會回顧,年幼時在禪寺度過的日子,為自己帶來了多少幫助。

古語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在沒有設身處地的經驗下,只淪為口號一句。
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不可或缺之事。但在處處有超市、動動手指就能叫外賣,甚至微波食品充斥的現代,做料理的輕鬆反讓人失去了精進的態度,飽食被視為理所當然。看著主角日復一日費心烹煮三餐,反覆提醒我們,得來不易這句話所承載的重量。

然而,正當觀眾默默享受著深幽畫面所傳達的寧靜美好時,主角那千篇一律的日子,突然起了波瀾。疾病的突襲,帶他到鬼門關前走一遭。和死神擦身而過,才發現生命之美好可貴;但存活下來,又為生活瑣碎而煩惱,頓時陷入迷惘,腦內充滿雜念。

經過幾番掙扎,主角決定和死神做朋友,以平常心看待。
這意念一轉,讓他想起小時候在禪寺所學到的概念:「日常生活的一切皆為修行」,「禪」其實就在生活裡。採收、調理與烹煮都是禪,吃飯睡覺也是禪。認真過生活,活在當下,讓自己的心保持平靜自在,就是一種禪。為了讓自己心態平衡,首要就是維持身體健康,而健康之本源就在於飲食。

飲食的重要在於滋養身體、延續生命,忽略本質一昧追求口腹之慾的滿足,只會給自己憑添煩惱、後患無窮。飲食也提供我們心靈的養分;當你不辭勞苦的備料、烹煮,並懷著感恩的心情用餐時,不只精進了自我,也讓同桌的人得以與你共享平和喜樂的時光。

好好吃飯,就是好好修行。每天修行,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卯吉的音樂沙龍
24會員
84內容數
純粹翻譯一些自己關注的日本流行音樂,不針對特定的歌手或類型
卯吉的音樂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型男主廚三星夢》電影版並非單純的摘星故事,而是中年大叔尾花夏樹的自我省思。重返巴黎的他,在壓力下與團隊關係緊張,面臨事業瓶頸。電影探討了尾花對成功的執著與對料理熱情的迷失,以及他與夥伴、競爭對手間的互動,最終他找回初心,摘下第三顆星。
Thumbnail
2025/04/12
《型男主廚三星夢》電影版並非單純的摘星故事,而是中年大叔尾花夏樹的自我省思。重返巴黎的他,在壓力下與團隊關係緊張,面臨事業瓶頸。電影探討了尾花對成功的執著與對料理熱情的迷失,以及他與夥伴、競爭對手間的互動,最終他找回初心,摘下第三顆星。
Thumbnail
2025/03/22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維持日劇精髓,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展開一場跨越法國、日本和韓國的國際美食之旅。雖然部分劇情略顯倉促,但松重豐的精湛演出及片尾驚喜彌補了不足。
Thumbnail
2025/03/22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維持日劇精髓,松重豐飾演的井之頭五郎展開一場跨越法國、日本和韓國的國際美食之旅。雖然部分劇情略顯倉促,但松重豐的精湛演出及片尾驚喜彌補了不足。
Thumbnail
2025/03/13
誰にも言えなかったこと 從來不敢跟人提起的事情 誰かに見つかってしまいたいこと 希望有人能發現的事情 「いっそ、あとひと押しになって」 乾脆讓它推我一把 押し殺すのは 弱さにもまして 壓抑自我情感 是勝過本身的軟弱 気が付いて 気を遣えてしまう 優しさの 副作用 因察覺人心 體貼入微的善良 所
Thumbnail
2025/03/13
誰にも言えなかったこと 從來不敢跟人提起的事情 誰かに見つかってしまいたいこと 希望有人能發現的事情 「いっそ、あとひと押しになって」 乾脆讓它推我一把 押し殺すのは 弱さにもまして 壓抑自我情感 是勝過本身的軟弱 気が付いて 気を遣えてしまう 優しさの 副作用 因察覺人心 體貼入微的善良 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水上勉的同名散文集,日文原名是「土を喰う日々: 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沢田研二及松隆子兩位主角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其中文譯名的「禪」字。「禪」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方式,那食物和禪有甚麼關係呢?引發我的好奇。
Thumbnail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水上勉的同名散文集,日文原名是「土を喰う日々: 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沢田研二及松隆子兩位主角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其中文譯名的「禪」字。「禪」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方式,那食物和禪有甚麼關係呢?引發我的好奇。
Thumbnail
故事是從冬天開始... 一棟日式建築物和一片皚皚白雪, 鄉下獨自一人在傳統日式建築物生活, 雖說是傳統但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現代產物, 例如 : 電熱水器、瓦斯爐、暖氣...   簡單介紹故事主要人物, 阿勉是一位山中獨居的作者, 小時候曾到寺廟當過小和尚, 還有一位真知子是阿勉的編輯
Thumbnail
故事是從冬天開始... 一棟日式建築物和一片皚皚白雪, 鄉下獨自一人在傳統日式建築物生活, 雖說是傳統但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現代產物, 例如 : 電熱水器、瓦斯爐、暖氣...   簡單介紹故事主要人物, 阿勉是一位山中獨居的作者, 小時候曾到寺廟當過小和尚, 還有一位真知子是阿勉的編輯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醍醐味呢?反覆咀嚼水上勉的文字後,我想,是蘊藏在當令揀選的食材中、燉煮於料理人的用心裡、完熟在記憶細摺處的那些,或溫潤或刻骨或想起來會潸然淚下卻又嘴角上揚的韻味吧。一種必須嚐/嘗到,才知其一二的滋味。食物,不僅僅是食物,更體現了我們對土地的認識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醍醐味呢?反覆咀嚼水上勉的文字後,我想,是蘊藏在當令揀選的食材中、燉煮於料理人的用心裡、完熟在記憶細摺處的那些,或溫潤或刻骨或想起來會潸然淚下卻又嘴角上揚的韻味吧。一種必須嚐/嘗到,才知其一二的滋味。食物,不僅僅是食物,更體現了我們對土地的認識
Thumbnail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所著的《時光裡的醍醐味》,既是寫料理、寫烹飪、寫食材,亦是寫人生光景與為人處世之道。作者的文字平實而率真,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料理的味道,僅以真心、惜物心、無分別心細筆描繪,帶出每一項食材本身獨具的特色與風味……
Thumbnail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所著的《時光裡的醍醐味》,既是寫料理、寫烹飪、寫食材,亦是寫人生光景與為人處世之道。作者的文字平實而率真,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料理的味道,僅以真心、惜物心、無分別心細筆描繪,帶出每一項食材本身獨具的特色與風味……
Thumbnail
一切從立春開始,烤著小芋頭,喝著溫熱的日本酒,搭配爽脆的泡菜,男主是住在信州山區的作家阿勉,女主是他的編輯真知子,為了催稿而來。稿子內容是吃土的十二個月,土,即土壤,要如何將大地賜予人們的食材,成就每一口好滋味。 阿勉喜歡看真知子享受美食的模樣,每次總在女主來訪特意做些她愛的口味。立夏時,筍子湯正是
Thumbnail
一切從立春開始,烤著小芋頭,喝著溫熱的日本酒,搭配爽脆的泡菜,男主是住在信州山區的作家阿勉,女主是他的編輯真知子,為了催稿而來。稿子內容是吃土的十二個月,土,即土壤,要如何將大地賜予人們的食材,成就每一口好滋味。 阿勉喜歡看真知子享受美食的模樣,每次總在女主來訪特意做些她愛的口味。立夏時,筍子湯正是
Thumbnail
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用最小的限度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套一句日本人愛用的說法,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引自書中P.9-10)
Thumbnail
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用最小的限度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套一句日本人愛用的說法,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引自書中P.9-10)
Thumbnail
菜根不只越嚼越有勁、越香甜,還另有隱義:所有的東西都有它們各自的根,菜有菜根,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有它的根:一是父母給我們的遺傳基因,一是我們後天形成的各種觀念;前者難以改變,但後者則有賴自己培養。《菜根譚》裡有很多人間修行、待人處世的精闢觀點及作法,若能好好地消化吸收,正可以厚植與壯大自己生命的根柢。
Thumbnail
菜根不只越嚼越有勁、越香甜,還另有隱義:所有的東西都有它們各自的根,菜有菜根,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有它的根:一是父母給我們的遺傳基因,一是我們後天形成的各種觀念;前者難以改變,但後者則有賴自己培養。《菜根譚》裡有很多人間修行、待人處世的精闢觀點及作法,若能好好地消化吸收,正可以厚植與壯大自己生命的根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