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沒有學校可以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有時候我找不到答案,於是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要低估孩子的生命力,他跟我們一樣有他存在的意識,有他生命的方向,這不是由我來決定。」


沒有學校可以嗎?

作者: 徐玫怡

出版社:大塊文化

讀墨AP連結:https://moo.im/a/hkmyJX


這是我第一次看跟自學有關的書。

或許是因為閱讀時自己還沒踏入為人父母的人生發展階段,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透過書中孩子的經歷反思自己在國高中階段的狀態與想法。而身為成年人的角色,則讓我佩服作者在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自學旅程中冒險的勇氣。

做為一個第一次讀徐玫怡作者書的讀者而言,這是我開始認識他的第一本書,對於她們家庭的背景以及小孩完全沒有基礎認識,以至於剛開始閱讀時,經常有「喔喔?原來她們家是不同國籍的夫婦組成的家庭啊」這類有些突然的發現。中段進入自學歷程的書寫後,這樣的突如其來補充的感覺就少了一些。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看著作者的反思以及相當直白的內心OS,剛開始我其實常常在想:「不知道她的小孩心中到底如何看待這些過程?」。隨著一段一段的閱讀,可以感覺到作者是一位在過程中經常反思且具觀察力的人,也確實是會在過程中詢問及確認孩子意見的人。作者也屢屢在書中也會提醒讀者,每個教養的過程都是一個特別的案例,沒有誰能複製。因此在看這本書時,我反而不會太著重在如何教育小孩,而把重心放在瞭解這段旅程對這對母子帶來的經歷中。

而閱讀她們自學的歷程中,則讓我驚覺成年後,再回去省思小學的一學期,竟然覺得四個月是如此的短暫(在小學時,總覺得覺得一學期就好長了)。


由於自己成長過程中,也是一個很喜歡亂碰3C產品長大的小孩,因此看著作者的兒子小福成長的歷程,也讓我覺得頗會心一笑。現在3C產品的普及已經比我小學時普及高非常多,以至於網路的使用與成癮也成為近年來的重要議題。但看到一些家長或媒體過度渲染電玩網路的負面影響時,也會覺得有些不平衡(不過的確還是要適量,畢竟物極必反)。這個過程中,我蠻佩服小福在科技上的運用能力,以及他在過程中成長的自主性。也從他的成長中,看見孩子的韌性。

因為作者的老公來自法國,在書中描寫了一段兒子在法國小學的學習歷程,十分有趣。我最喜歡的是提到法國小孩不用鉛筆、橡皮擦、立可帶等可修改的文具,而用原字筆讓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寫作業的部份。提醒了我看見錯誤的過程,有時也是幫助自己成長的重要力量。

「我們只看到正確的那個字,卻不知道孩子錯誤的過程,如果不知道錯誤的過程,我們如何更準確地引導小孩?」

我也很喜歡作者在書的後段書寫自己從親子關係中幫助自己成長的部份。在華人文化下,許多大人一旦成為人父人母,他們身為「自己」的部份,就較容易在社會上被放置到很後面的順位,凡事需要以父母的角色優先於個人。也因此,這樣的過程常讓父母背負著極大的壓力。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作者透過這段親子關係,也能聚焦回到自己的成長與生活中,看見自體性,這是我覺得非常可貴的部份之一。我十分享受閱讀作者在母親的責任與孩子的自由之間收與放的思考過程。也很喜歡他為自己長出的彈性。

「不一定一定要怎樣,也不一定一定不要怎樣,有彈性的生命讓我感覺自由與開心。」

這本書讓我看到的是一個離開體制的嘗試與挑戰,也讓我想到離開學校後的生活,其實也是離開了一個很大的體制。身為一個人,接下來在生命的成長,何嘗不也是一個很長期的自學過程?或許離開學校的人們,還是可以從這本書的冒險,反思自己在人生中的自學之旅。

(本文寫於2019年10月)

avatar-img
15會員
34內容數
忙裡偷閒寫下閱讀心得。為生活與閱讀留下一點足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寫閱讀 | Lu's Note 的其他內容
「當瞬間意識到自己就站在這條從過去到今天,並且繼續延續到未來的『人生各階段』線上,自然就能以更寬廣的視野考慮事情。」
「上一個世代的理想家庭範本與親子關係早已在現代社會無法立足, 社會大眾對家庭的期待反而更為高漲。」
「支配對方心理的最終階段,是讓被害者親手打破自己的倫理原則,使被害者自行背叛基本的人際關係,至此支配狀態便告完成。」
「爸爸和媽媽,誰愛我們比較深?我們心中對誰的愛比較堅定?坦白說,我兩個都不想選,偏偏又想兩個都選。我不想將爸媽分高低,也分不出來。」 「所以我決定先排除『愛』這個判斷基準,檢討其他各種要素。值得我們託付人生的,會是哪一方呢?」
「這不是憎恨,是愛。 藉由藐視對方、傷害對方,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既然如此,陽一郎說不定也是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目的, 並非基於恨意而藐視妻子,傷害妻子,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這種愛的方式。」
「要看一個人多能忍,最清楚的證明方法就是堅持守在家人身邊。 ──安.泰勒(Anne Tyler)」
「當瞬間意識到自己就站在這條從過去到今天,並且繼續延續到未來的『人生各階段』線上,自然就能以更寬廣的視野考慮事情。」
「上一個世代的理想家庭範本與親子關係早已在現代社會無法立足, 社會大眾對家庭的期待反而更為高漲。」
「支配對方心理的最終階段,是讓被害者親手打破自己的倫理原則,使被害者自行背叛基本的人際關係,至此支配狀態便告完成。」
「爸爸和媽媽,誰愛我們比較深?我們心中對誰的愛比較堅定?坦白說,我兩個都不想選,偏偏又想兩個都選。我不想將爸媽分高低,也分不出來。」 「所以我決定先排除『愛』這個判斷基準,檢討其他各種要素。值得我們託付人生的,會是哪一方呢?」
「這不是憎恨,是愛。 藉由藐視對方、傷害對方,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既然如此,陽一郎說不定也是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目的, 並非基於恨意而藐視妻子,傷害妻子,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這種愛的方式。」
「要看一個人多能忍,最清楚的證明方法就是堅持守在家人身邊。 ──安.泰勒(Anne Tyle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你不需要了解人生,你只需要活在其中」——麥特 海格 一次訪問、一段文字、一篇故事、一位人物,尋找生活脈絡,探索生命軌跡。 老實說,從沒想過小游會成為幼兒園老師,甚至結婚生子和育兒,走入家庭生活⋯⋯ 大方活潑的 YU 作風洋派,想起以前的我們是會一起用英文交換紙條、互相學習的高中同學,現在
Thumbnail
💛熟悉我的朋友看到這本書書名或許有點奇怪, 我怎麼會介紹一本教養書呢? 畢竟,我沒有孩子, 沒有孩子的人怎麼寫教養書的心得呢? 我不確定別人有沒有辦法, 但是於我而言, 我很有資格寫這本教養書的心得, 畢竟,作者花小姐是我超過十年的好友, 她的兩個孩子也是從出生看到現在, 所
所謂帶小孩就是把童年複習一次,或是過另一種童年一次。小孩準備上小學對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對我們這種在異鄉對當地教育體系完全沒經驗的父母來說挑戰更大。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可以教育小朋友,讓小朋友能有為他人服務的精神。作者芭芭拉•庫尼的曾祖父從德國移民來到曼哈頓,曾經要求她”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而主角艾莉絲確實做了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此外,翻譯的人方素珍是輔大教育心理學系畢業,喜歡旅行和圖畫書。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你不需要了解人生,你只需要活在其中」——麥特 海格 一次訪問、一段文字、一篇故事、一位人物,尋找生活脈絡,探索生命軌跡。 老實說,從沒想過小游會成為幼兒園老師,甚至結婚生子和育兒,走入家庭生活⋯⋯ 大方活潑的 YU 作風洋派,想起以前的我們是會一起用英文交換紙條、互相學習的高中同學,現在
Thumbnail
💛熟悉我的朋友看到這本書書名或許有點奇怪, 我怎麼會介紹一本教養書呢? 畢竟,我沒有孩子, 沒有孩子的人怎麼寫教養書的心得呢? 我不確定別人有沒有辦法, 但是於我而言, 我很有資格寫這本教養書的心得, 畢竟,作者花小姐是我超過十年的好友, 她的兩個孩子也是從出生看到現在, 所
所謂帶小孩就是把童年複習一次,或是過另一種童年一次。小孩準備上小學對父母來說實在是一件大事,對我們這種在異鄉對當地教育體系完全沒經驗的父母來說挑戰更大。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可以教育小朋友,讓小朋友能有為他人服務的精神。作者芭芭拉•庫尼的曾祖父從德國移民來到曼哈頓,曾經要求她”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而主角艾莉絲確實做了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此外,翻譯的人方素珍是輔大教育心理學系畢業,喜歡旅行和圖畫書。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