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慢慢聊慢慢等,長成獨一無二的自己(方格子推薦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二週,聽了一場「你可以跟孩子談什麼」的演講,主講人分享自己家庭親子共同的活動,有閱讀、旅行、動物與新聞,並且開放家長提問,家長們的問題不少是跟閱讀相關,主講人回答之前先詢問家長,是否看書呢?並且刻意強調,每家孩子個性不同,做法必須客製化,不能一體適用。

網路上有這樣一句話:「世上有種鳥,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只蛋,然後讓小鳥使勁飛。」我總要提醒自己,可別成為這種鳥。

網路廣告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不識字的泰國媽媽,藉著鳳梨冰棒教育女兒的故事,媽媽不知道怎麼講道理,只是默默地以身教代替言教,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

泰國媽媽怎麼教出解決問題的孩子,用心 二字而已。孩子天賦遺傳各不同,發展自然也不同,只要媽媽用心,不拿孩子跟別人比,就算步履較慢或特殊也不貶低,孩子自能長成獨一無二的自己,吳季剛是如此,吳寶春也是如此。

關關難過關關破

女孩臉皮薄,常常是有想法沒辦法,我只能有時推有時等,有事時兩手一攤,要女孩自己處理。最近一次是女孩自己看牙醫,女孩原本忐忑不安有些害怕,等到看完醫生後,大呼太簡單了,此時趁機讚美,鼓勵她的勇氣,告訴女孩關關難過關關破,不知不覺中,女孩一點一滴成長,刷新以前的紀錄,有了生活成就感。

raw-image

以故事取代說教

女孩晚上數學課結束後,回家有一段路是燈光稀疏人影稀少,我交代女孩如果媽媽沒來接,要走有店家的遠路,女孩覺得媽媽過於擔心,就一小段路而已,況且她們倆人有伴,沒有問題的。青少年主見漸有,也怕聽道理,當下我沒說什麼。

隔天接女孩下課,母女三人走在路上,邊走我邊說起自己的故事,很久以前,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一小段路旁是公園,沒有人家,走著走著,一輛摩托車呼嘯而過抓住我的包包,意識到後我開始大叫,不願放手,就這樣被摩托車拖行到紅綠燈店家處,摩托車騎士才做罷,四線道的馬路算大的,依然發生這樣不可思議的狀況,那時我才清楚理解到,意外永遠不會事先通知。剛好,路旁大樹下停著一輛轎車,我問女孩,如果此時車主把你們抓進車內馬上開走,你們有能力逃嗎?女孩望望空無一人的四周,搖了搖頭,我知道,女孩聽進去了,安全,永遠是回家唯一的路。

關心並參與孩子重視的事物

這兩天女孩拿回學校工藝作品手機架,女孩說把手機放在上面聽音樂,會比較大聲喔,不過女孩沒算好距離,手機無法完全置入架中,爸爸拿挫刀想幫忙磨,女孩說她試過了,挫不了,爸爸邊磨邊說鐵杵都能磨成繡花針了,今天磨不成,磨到星期天總成了吧!不用到星期天,十分鐘就完成了,我們反覆試試,真的有比較大聲耶,我問女孩為什麼會比較大聲?女孩說是音箱原理,聲音聚在一起後再發出,音量就變大了,就像大聲公一樣。這時候,話題很好聊下去,理工腦的女兒可以教文史腦的媽媽好多事情呢。

不看書也可以說書

我是喜歡閱讀的媽媽,但女兒跟我不一樣,仔細想想,我生長的時代除了書也沒什麼能閱讀的,現在不一樣了,網路發展成熟影音又發達,願意閱讀的大人都不多了,何況是孩子。女孩喜歡問我以前國小做什麼?國中做什麼?聊天之餘,我藉機推薦讀過的書籍,像是鏡花緣,有大人國、女兒國、百花仙子......,成功引起女孩的興趣,上圖書館預約白話本,喜歡跟不喜歡,很多時候無法一刀切。

父母能教孩子多樣事物當然好,若不行,仍有好多事好多經驗可以聊,只要有心,親子間的小滋小味,跟家中的餐桌一樣,日後都是孩子生命的養分,成長的回憶,至於能不能擁有世俗的成功,該留給孩子自己去追尋,得來的成功,才真實且深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箏
63會員
371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曾箏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說起緬甸,不知別人會想到什麼,我的關鍵詞是軍政府、翁山蘇姬、貧困與詐騙集團等負面印象,自然也不會想多去了解。女兒班上有位僑生同學來自緬甸,聽到新鮮事女兒就會講給我們聽,我也開始對這個國家有了興趣。 三月二十八日,緬甸發生規模7.7級地震,連帶影響一千公里外的泰國曼谷,一棟未完工三十層樓建築瞬間夷為
Thumbnail
2025/04/21
說起緬甸,不知別人會想到什麼,我的關鍵詞是軍政府、翁山蘇姬、貧困與詐騙集團等負面印象,自然也不會想多去了解。女兒班上有位僑生同學來自緬甸,聽到新鮮事女兒就會講給我們聽,我也開始對這個國家有了興趣。 三月二十八日,緬甸發生規模7.7級地震,連帶影響一千公里外的泰國曼谷,一棟未完工三十層樓建築瞬間夷為
Thumbnail
2025/04/13
因為一則貼文,認識了蒔芳,聽說那則貼文,在不大的水池裡,激起了不小的漣漪,水面上的漣漪會隨著時間消逝,但心上的漣漪不會,它會慢慢消融,刻在骨子裡,化在血液裡,改變或重整未來的生活。那則貼文是這樣寫的: 「我見過一個溫和有禮的青年,陽光下的他,熠熠生輝。
Thumbnail
2025/04/13
因為一則貼文,認識了蒔芳,聽說那則貼文,在不大的水池裡,激起了不小的漣漪,水面上的漣漪會隨著時間消逝,但心上的漣漪不會,它會慢慢消融,刻在骨子裡,化在血液裡,改變或重整未來的生活。那則貼文是這樣寫的: 「我見過一個溫和有禮的青年,陽光下的他,熠熠生輝。
Thumbnail
2025/04/11
孩子小的時候,像小蝸牛般慢條斯理,對身邊事物漠不關心,那時,我希望她們學會熱情、堅持與勇氣,能有熱愛的興趣或專業,遇到困難能多堅持一下,有勇氣面對人生突來的困窘或難關,如此,我也能不擔心太多。上了大學的她們,讓我驚豔,比我想得還要好,能堅持自己所想,有勇氣一遍遍嘗試突破自身困境,讓身為母親的我,忍不
Thumbnail
2025/04/11
孩子小的時候,像小蝸牛般慢條斯理,對身邊事物漠不關心,那時,我希望她們學會熱情、堅持與勇氣,能有熱愛的興趣或專業,遇到困難能多堅持一下,有勇氣面對人生突來的困窘或難關,如此,我也能不擔心太多。上了大學的她們,讓我驚豔,比我想得還要好,能堅持自己所想,有勇氣一遍遍嘗試突破自身困境,讓身為母親的我,忍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生活中的小小感動和大大啟發🥰 用智慧接住孩子所問的問題,用智慧回應他。 陪他一起思考,引導他思考。 #教養的回應理想方程式
Thumbnail
關於生活中的小小感動和大大啟發🥰 用智慧接住孩子所問的問題,用智慧回應他。 陪他一起思考,引導他思考。 #教養的回應理想方程式
Thumbnail
「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 我非常認同這個理念,但直到最近這一二年,孩子比較大了,我也才有餘裕看見這個議題,並把重心放到自己身上(是自己哦!工作 ≠自己),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你不只是媽媽,也是你自己」 我非常認同這個理念,但直到最近這一二年,孩子比較大了,我也才有餘裕看見這個議題,並把重心放到自己身上(是自己哦!工作 ≠自己),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
Thumbnail
五歲女兒在塞車的車陣中,突然問為什麼我不像其他同學的媽媽們有彼此的line? 我回她:「那是妳的朋友又不是我的朋友,我不一定就得要跟妳同學的媽媽當朋友啊!」隨後我意識到自己有點防衛心過高,立刻改口說:「其實我跟不熟的人說話總是詞窮想不到話題聊,我好羨慕妳跟誰都能聊,妳好厲害可以找到這麼多話題。 」。
Thumbnail
五歲女兒在塞車的車陣中,突然問為什麼我不像其他同學的媽媽們有彼此的line? 我回她:「那是妳的朋友又不是我的朋友,我不一定就得要跟妳同學的媽媽當朋友啊!」隨後我意識到自己有點防衛心過高,立刻改口說:「其實我跟不熟的人說話總是詞窮想不到話題聊,我好羨慕妳跟誰都能聊,妳好厲害可以找到這麼多話題。 」。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你願意讓孩子成為自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的職業嗎?可以當醫生、工友? 你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嗎?可以當異性戀、同性戀,他也可以當個跨性人,你允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的表達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Thumbnail
你願意讓孩子成為自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由的意志嗎?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的職業嗎?可以當醫生、工友? 你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性向嗎?可以當異性戀、同性戀,他也可以當個跨性人,你允許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他可以自由的表達嗎? 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他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嗎?
Thumbnail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一邊喝著各自愛的飲料,三個人各拿一本書一起閱讀。很享受這種靜謐的時光,悠悠的沉靜在各自的書中世界。
Thumbnail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一邊喝著各自愛的飲料,三個人各拿一本書一起閱讀。很享受這種靜謐的時光,悠悠的沉靜在各自的書中世界。
Thumbnail
資源,或確切一點說是父母的金錢和時間,也許只能給予育兒路上開端的一點優勢,往後的路其實是靠父母們的智慧各自走下去。管治很易教育很難,父母其實在角色演繹上有絕對的主動權:要當家中的警察終日打罵嚴懲?還是當家中的老師循循善誘孩子?也許不同背景的父母會有更多可塑性,更多的角色扮演在不同的家庭中穿梭。
Thumbnail
資源,或確切一點說是父母的金錢和時間,也許只能給予育兒路上開端的一點優勢,往後的路其實是靠父母們的智慧各自走下去。管治很易教育很難,父母其實在角色演繹上有絕對的主動權:要當家中的警察終日打罵嚴懲?還是當家中的老師循循善誘孩子?也許不同背景的父母會有更多可塑性,更多的角色扮演在不同的家庭中穿梭。
Thumbnail
父母能教孩子多樣事物當然好,若不行,仍有好多事好多經驗可以聊,只要有心,親子間的小滋小味,跟家中的餐桌一樣,日後都是孩子生命的養分,成長的回憶,至於能不能擁有世俗的成功,該留給孩子自己去追尋,得來的成功,才真實且深刻。
Thumbnail
父母能教孩子多樣事物當然好,若不行,仍有好多事好多經驗可以聊,只要有心,親子間的小滋小味,跟家中的餐桌一樣,日後都是孩子生命的養分,成長的回憶,至於能不能擁有世俗的成功,該留給孩子自己去追尋,得來的成功,才真實且深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