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讀後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What.關於這本書

書名: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 
作者:許惠珺
出版社:道聲
出版日期:2018/04/10
《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的封面,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城https://reurl.cc/Qjzz8o

《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的封面,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城https://reurl.cc/Qjzz8o

Why.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在體制中長大的我,一路順遂地唸到了研究所。雖然不是頂尖的成績,但起碼覺得這樣子的學歷應該可以找到還不錯的工作,但是在研二要畢業的那年,我發現我錯了,但我錯的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是自己想要嘗試地太多!

從小就開始學舞,大學、研究所則是唸體育相關領域,我的生活理所當然的被這一切包圍,就是標準的那種「我不是在去學校、跳舞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原本都還覺得這樣很好、很正常,直到我接觸了體制外的教育,才赫然發現,原來學生時期還可以這樣過!

從畢業到現在已過了十年之久,這麼多年的自我探索,我終於認清像我這麼風向的人,體制內教育的學習方式其實並不適合我,不是體制內教育不好,就是單純的不適合(就像我們常會跟前情人說的:不是你不好,只是不適合)。

加上我現在身為人母,我覺得自己更應該好好的去了解教育的各式樣貌。於是,我借了體制外與自學的相關書籍來研究,而《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是我閱讀的第一本書。

How.如何幫助我的生活

尋求幫助前,得先清楚自己需要甚麼幫助。

於是我向這本書提出了三個問題,以求更有效的從書中汲取精華:

  1. 不去學校,怎麼學習人際關係?
  2. 沒有學位文憑,找得到工作嗎?
  3. 該如何著手寫計畫?

在書中,我找到的答案大多都是在概念上的重新釐清。再聲明,這些價值觀若與你不同,也沒關係,因為真的沒有所謂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畢竟長年傳統教育二分法的概念很深入人心,我懂。

回歸正題,人際關係是什麼?

在探究這個問題的答案前,先來想想什麼是理想中的人際關係狀態,不外乎就是找到一群價值觀相近、合拍的人,即使遇到紛爭,也能夠成熟的去處理、解決問題。

然而在校園裡,孩子面對的群體是一個成熟的團體嗎?

回想一下我們的學生時期吧,應該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那個誰說不要跟誰好、那個誰不一起來就是不合群...等諸如此類的情況,那個重強者(例如成績優秀)忽視弱者(表現平庸)的環境,即便說是小型社會應該要讓孩子先去碰撞,為什麼不要等孩子身心健康成熟了再來呢?或許都會說有問題可以直接找老師幫忙,但一個班級多少人,整天課程忙碌下來,老師還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處理學生的紛爭與問題嗎?

人際關係固然重要,但是學生時期的效仿環境更為重要!若是在獨立思考、判斷是非能力尚未健全時遇到這些事情,那才叫可怕吧!多少人的童年、青春期,是在同儕的一句話(或多次霸凌)而陷下去,然後花一輩子的時間來療癒。

相較於未成熟的同齡互動,反觀在家自學的很大好處,就是孩子親近效仿的人是較為成熟的對象。先不談論比較極端的家庭問題,其實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學校教育只是協助。而且我們在學校學的一切,終究是要回歸到生活當中,不如直接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習,才是最直接的視角,更能體現真實的人際關係。

再來,關於學位文憑與工作的關係。

作者提到,專業能力才是第一。有了高學歷,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才是浪費時間跟金錢的事情。

在學校一天八小時的課程,在家裡一天二小時或一個上午就可以完成,其餘的時間用來深入興趣學習豈不是更好?人生短短,把精力放在重點上,CP值不是更高?

如果擔心孩子學不夠,我只能說你必須相信每個人的開花期不同。對外在事物產生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有了好奇就會有學習的動力,所以不必擔憂孩子學的不夠,我們要做的更是幫助孩子長成他想要的樣子。

如果真要說那些是必備能力,作者直接指出三項:閱讀、書寫、算數

該如何著手寫計畫?

關於申請書的撰寫,其實都有範例可以參考,像是Facebook就可以搜尋的到許多資源。好的東西大家都會樂於分享,所以不用擔心自己會摸不出頭緒。反倒是送出申請的時間要注意,最好是截止前二週就交給戶籍地的所屬小學,因為人家還要跑流程嘛!

金句摘抄

  • 不合群不等於做壞事,也不等於觸法、犯法,不合群只是表示想法不同於群體的想法,不想跟隨大眾潮流。
  • 比較從來就是拿別人的長處來比自己的短處,這並不公平。
  • 教育孩子的重點不在於學多快,家長必須也要有學少學慢也OK的自信。
  •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填滿的一桶水,而是一把點燃的火。-愛爾蘭詩人

延伸推薦

英文書籍:Dumbing Us Down -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影集:The Andy Griffith Show、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Brady Bunch、Father Knows Best、Leave it to Beav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ner Light
0會員
3內容數
是時候跨越了! #高敏感 #INFP #自我投射型內在權威 #空白動力中心 #宇宙紅蛇 這些都只是用來幫助自己學習「如何活得更自在、平靜」的參考 重點是要去學習並執行「相信自己當下的Inner Light (內在之光)」 因為祂一直都在,一直都指引著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時候我找不到答案,於是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要低估孩子的生命力,他跟我們一樣有他存在的意識,有他生命的方向,這不是由我來決定。」
Thumbnail
「有時候我找不到答案,於是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要低估孩子的生命力,他跟我們一樣有他存在的意識,有他生命的方向,這不是由我來決定。」
Thumbnail
月初考研告一段落,整個月等著放榜的日子好焦躁,但也忍不住玩耍的性子,去了國際書展看看,買了好幾本台漫和幾本雜誌;另外也接觸到幾本教育類學習類的書,在文中分享了《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和《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兩本書的讀書筆記。
Thumbnail
月初考研告一段落,整個月等著放榜的日子好焦躁,但也忍不住玩耍的性子,去了國際書展看看,買了好幾本台漫和幾本雜誌;另外也接觸到幾本教育類學習類的書,在文中分享了《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和《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兩本書的讀書筆記。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關於自學,這本書可以先給你打下基礎。
Thumbnail
關於自學,這本書可以先給你打下基礎。
Thumbnail
孩子出生時,我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照顧他。抱著他,喝奶,牽著他走路,喊著他記得要回家,領著他騎腳踏車,走進各式各樣的演藝會場。沒有教具、沒有托嬰、沒有幼稚園,常有人會問我,如果是這樣你不會擔心嗎?問題很多種,但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的不可預測,一切是空談,希望他們能「真正」的關心孩子的需求。 什麼是
Thumbnail
孩子出生時,我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照顧他。抱著他,喝奶,牽著他走路,喊著他記得要回家,領著他騎腳踏車,走進各式各樣的演藝會場。沒有教具、沒有托嬰、沒有幼稚園,常有人會問我,如果是這樣你不會擔心嗎?問題很多種,但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的不可預測,一切是空談,希望他們能「真正」的關心孩子的需求。 什麼是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我是一個自學生,一個不太擅長寫小說/文章但卻很愛寫的自學生。 第一次在這個平台寫作,所以這篇文章將會是一個類似自我介紹的文章,還有簡單的聊一下自學! 未來我希望能夠在這裡記錄我的更多事情,所以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幫我點個喜歡? ps不太會寫文章請多包含
Thumbnail
我是一個自學生,一個不太擅長寫小說/文章但卻很愛寫的自學生。 第一次在這個平台寫作,所以這篇文章將會是一個類似自我介紹的文章,還有簡單的聊一下自學! 未來我希望能夠在這裡記錄我的更多事情,所以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幫我點個喜歡? ps不太會寫文章請多包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