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只會活到20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未成年人的獨白

第一篇:標籤化的世界,我會是誰


雖然標題看似很嚇人,但我希望這輯文章能夠讓大家從一個高中生的角度,來看我們現今的生活樣貌。或許壽命長短不會是我們能決定的。

不過,倘若活得久但生活地不如己願,
那這麼長的壽命和只有20年的壽命相比,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20歲,一位成年的誕生,一個生命的淡出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方格子這個平台時,朋友告訴我:如果你想有更多的觸及,記得在文章多加幾個關鍵字」,再看到我們所熟悉的IG版面,有時一篇貼文下方機會都脫離不了一長串的#Hashtag,

我們不知不覺生活在一個充滿「標籤化」的世界。


標籤也不是現在才有,早在古代就有了,
談到「鞠躬盡瘁」就是諸葛亮;「高風亮節」就是陶淵明。

標籤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為了快速定義一個人,對好像又不對,
還是為了增加流量嗎?讓大家更快就能記住,增加更多看見的機會?

標籤,似乎並不是多麼負面的事情,但「標籤化」卻是很負面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張表,上面寫滿了從A到Z,從1—30的評語,不論老師發下來給同學自己寫,還是老師評價所有人,我們好像都被上面的評語給束縛住了,縱使根本沒有任何一個評語符合自己,但還是要硬湊一個,然後大家最後只看那個評語,漸漸地沒有人在意什麼是你真實的樣子。

對阿!我是什麼樣子?為了尋找這個答案,點開心理測驗,選著一個又一個的答案,追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答案揭曉後,跑出一個看似正確的正確答案,但回過來對應著其他的各種描述,才發現好像每個答案都印著自己一部分影子,心裡又帶著更深的困惑,尋找下一個測驗。

其實,我們一直都有答案,只是不願直視自己的內心,或是對這個自己感到陌生,這並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在外顯露的早已不是那個自己,我們只剩下被期待的樣子漂流在外,真實的自己只在孤身一人的夜空中現身,如同吸血鬼一樣,避而不見外在的光,害怕做回自己,就會沒有人還會陪在自己身邊,那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是如此煎熬又難以跨越!

當大家身上越來越多標籤時,慢慢地,標籤化從個人變成群體,我想最常見的莫過於「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對於一個對新聞傳播仍有興趣的學生來說,我並不想用過激進性的言論反駁,而是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在看到這篇標題時,會點開來看?」
我們學過媒體是「第四權」,倘若前述指的是沒有做到有效制衡政府、監督政府,那我認為尚情有可原,但若概括到整個記者全體不認真看待,會不會太過頭了?事實上,台灣的好新聞,如同「美」一樣,並不缺少好新聞,而是缺少發現。可我並不想在此舉例,因為這只會是以我的立場的標籤化,我不想落入同樣的漩渦當中。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標籤化逐漸變得固化,難以改變,不論是對人還是對物,這樣的固化,加重的只會是彼此間的對立!近期,台中某高中在同校論壇上流出一封疑似學校內部信件,內容敘述校長的過失之處與希望全體老師共同支持並罷免校長,先暫且不論信件的真實性,畢竟我們也非當事人,無從驗證,但讓我意識到一個奇妙的現象: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時,好像所有的壞事在他身上都顯得特別的合理,一開始,我對這些指控似乎有十足的信心斷定其真實性,但當我去深究或詢問其他資歷更深的學校行政時,卻發現有許多的不合常理之處,但我們在當下卻彷彿被蒙蔽雙眼般,視而不見,我不禁好奇同時感嘆到標籤化世界的可怕,它可以讓我們失去理性思考,失去拒絕探究下去的嘗試,失去一切有可能是虛假的可能性,失去拋下心裡既定標籤辨析的勇氣。

那接下來,我還會繼續失去什麼呢?

標籤,可以是一片片的羽毛,逐漸拼湊成能帶我飛翔的羽翼;可以是一支支的利箭,萬箭穿心,使我生不如死,或許這世界已脫離不了外在對我們賦予標籤的權利(力),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

記得脫下標籤下的我是誰?

壹百壹拾貳年

             捌月 貳拾壹

    avatar-img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tar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D編(流星雨) 撰文日期:2022/06/17 *原文撰寫於Talk Talk News 此文章再度上傳至網路,僅作為教育用途使用,若有任何疑慮,煩請告知,謝謝
    此僅為在美術課時進行藝術鑑賞課程,所撰寫個人想法,也歡迎大家在下方一起討論其他想法
    作者:D編(流星雨) 撰文日期:2022/06/17 *原文撰寫於Talk Talk News 此文章再度上傳至網路,僅作為教育用途使用,若有任何疑慮,煩請告知,謝謝
    此僅為在美術課時進行藝術鑑賞課程,所撰寫個人想法,也歡迎大家在下方一起討論其他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努力學習並找到屬於自己的重點,至少,是個不會人云亦云的開始。
    Thumbnail
    我不是無神論者,但是也沒特別的宗教信仰。 我相信萬物皆有靈,而且我也相信自身的存在是來自於靈魂而不是肉體。 是靈魂定義了我是誰,而不是外表跟肉體。 說直白點,肉體只是載具,只要我的靈魂意識還在,那麼所謂的轉世只不過是換個戴具而已。 而你是誰? 這就是由你的自我認知跟成長記憶所定義的。
    Thumbnail
    Photo by Chris Malinao Burgett on Unsplash How to be everything 是一本談論關於多重潛能者的書,如果你對於未來想做的事不是那麼明確,或是對於很多事都感到有興趣,也很有興趣去探索和學習,那你有可能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 作者艾蜜莉.霍布尼克
    Thumbnail
    「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電很多」反而陳柏惟立委團隊用一張圖三句話和幾個關鍵數據第一時間就清楚解釋了林飛帆洪申翰動輒數千上萬字學術文青體沒辦法講清楚的台灣能源配置問題。
    Thumbnail
    每每遇到公司老板或高階主管們,很常聽到的抱怨:下面的人都各作各的,主管們問題很多,都要我下來盯;制度訂了也沒用,管理一團亂;業績沒作到,還要求加薪加班費⋯⋯ 這些抱怨來自於沒有完整的組織管理架構,即使有所謂的「制度流程」常流於形式而變成「人治」。自然就會出現很多管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到了生命的最後五分鐘才想到要改弦更張,盡去做些平常沒做、不想做、不敢做的事情,那豈不是在表明他在死前對自己既往的人生感到懊惱,產生了莫名的追悔,覺得自己「活錯了」或「白活了」? 「安靜地躺下來,胡思亂想或什麼也不想。」這個答案既不偉大,也不動人,但卻是我經常在做的事,也是我偏愛的生命情調。
    Thumbnail
    我目前主要的兩種教學場域,其中一個是與基金會合作,去到偏鄉小學上藝術與人文課程。一間學校安排兩堂課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究竟我能跟這些我第一次見面,而且可能只見一次面的學生,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呢?
      如果早晨起來,發現人類都不見,只剩下一群會說話的貓,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吧!至少一開始我是這麼認為的。   「阿昱,起來了,時間不晚了。」   我被人輕輕的搖了醒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努力學習並找到屬於自己的重點,至少,是個不會人云亦云的開始。
    Thumbnail
    我不是無神論者,但是也沒特別的宗教信仰。 我相信萬物皆有靈,而且我也相信自身的存在是來自於靈魂而不是肉體。 是靈魂定義了我是誰,而不是外表跟肉體。 說直白點,肉體只是載具,只要我的靈魂意識還在,那麼所謂的轉世只不過是換個戴具而已。 而你是誰? 這就是由你的自我認知跟成長記憶所定義的。
    Thumbnail
    Photo by Chris Malinao Burgett on Unsplash How to be everything 是一本談論關於多重潛能者的書,如果你對於未來想做的事不是那麼明確,或是對於很多事都感到有興趣,也很有興趣去探索和學習,那你有可能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 作者艾蜜莉.霍布尼克
    Thumbnail
    「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電很多」反而陳柏惟立委團隊用一張圖三句話和幾個關鍵數據第一時間就清楚解釋了林飛帆洪申翰動輒數千上萬字學術文青體沒辦法講清楚的台灣能源配置問題。
    Thumbnail
    每每遇到公司老板或高階主管們,很常聽到的抱怨:下面的人都各作各的,主管們問題很多,都要我下來盯;制度訂了也沒用,管理一團亂;業績沒作到,還要求加薪加班費⋯⋯ 這些抱怨來自於沒有完整的組織管理架構,即使有所謂的「制度流程」常流於形式而變成「人治」。自然就會出現很多管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到了生命的最後五分鐘才想到要改弦更張,盡去做些平常沒做、不想做、不敢做的事情,那豈不是在表明他在死前對自己既往的人生感到懊惱,產生了莫名的追悔,覺得自己「活錯了」或「白活了」? 「安靜地躺下來,胡思亂想或什麼也不想。」這個答案既不偉大,也不動人,但卻是我經常在做的事,也是我偏愛的生命情調。
    Thumbnail
    我目前主要的兩種教學場域,其中一個是與基金會合作,去到偏鄉小學上藝術與人文課程。一間學校安排兩堂課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究竟我能跟這些我第一次見面,而且可能只見一次面的學生,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呢?
      如果早晨起來,發現人類都不見,只剩下一群會說話的貓,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吧!至少一開始我是這麼認為的。   「阿昱,起來了,時間不晚了。」   我被人輕輕的搖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