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的處境,轉大人不容易,人生重要里程碑延後或做不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1.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2.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3. 比如說,「我現在25歲,我媽媽在這年紀已經結婚有三個小孩」「我現在28歲,我父親在這年紀已經買了間大房子」
  4. 台灣年輕人面對的問題,在其他國家也差不多:「我爸媽那年代買房要年收入的四倍,我現在要八倍」「除非做兩份工作,或有長輩幫忙,否則我很難買房」「不買咖啡也不會讓我因此買得起房子」
  5. 「時代不同了」,許多年輕人認知到社會現況,不願意為了買房獨居讓生活過得很痛苦,寧可選擇繼續跟爸爸媽媽同住,然後把自己辛苦賺的錢用來到世界各地旅遊、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這是我爸爸媽媽年輕時沒有的生活體驗,他們也鼓勵我享受他們年輕時沒辦法過的生活。」
  6. 「延遲轉大人」是人類進入高度工業化、電腦化這50年來持續發生的事情,從嬰兒潮世代(1946到1964年出生)直到千禧年世代(1980到1997年出生)、Z世代(1997年後出生),每個世代經濟獨立、結婚、生小孩的年紀都不斷延後,看不到盡頭,最後自然會導致「少子化」。
  7. 美國去年公布的調查,1980年時的25歲年輕人,有73%有全職工作,84%沒跟父母住,63%已經結婚。在2021年時,66%有全職工作,68%沒跟父母住,只有22%結婚。
  8. 另一個調查發現,美國年輕人還是會把「完成高等教育」「經濟獨立」當成人生重要里程碑,但漸漸不會把「結婚」與「生小孩」納入「成為完整的大人」的必要元素。
  9. 「年輕貧窮」是美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如果換算成2015的貨幣價值,1975年時,美國只有25%年輕人收入低於一年三萬美金,在2016年時,這比例攀升到41%。
  10. 有個英國有名的調查,把重點放在「里程碑焦慮」:年輕人會不會因為人生重大里程碑「進度落後」感受到壓力?焦慮感還是有的,而且一代比一代強,Z世代的「里程碑焦慮」又強過千禧年世代與嬰兒潮世代。壓力可能來自自己、父母、周遭環境。而Z世代年輕人的壓力來源,有一部份來自社群網站(畢竟大家還是喜歡張貼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畢業、找到工作、買房子、結婚、生小孩的貼文,可以得到非常多「讚」)。
  11. 英國千禧年世代最感焦慮的是「何時有小孩」。但到了Z世代,只剩下27%覺得結婚是個重要的人生里程碑。年輕世代漸漸覺得,傳統的「人生里程碑」已經過時了、沒有那麼重要了。
  12. 但,矛盾的是,如果詢問「現在的社會是否比10年前更接受人們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英國年輕人會比中老年人悲觀許多。年輕人看似可以進入更多元更繽紛的世界,但最終還是要去「適應」這社會,而不是真正照自己想法生活。
  13. 不過,「人生里程碑」的延後,帶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前人們60歲就當阿公阿嬤,現在快60歲可能還在為二十幾歲的小孩付學費、付房貸。這帶來五十幾歲中年人的「心態年輕化」,看待自己就像是三十年前四十幾歲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五十幾歲的大叔在熱衷健身、跑半馬、呈現自己的青春樣態。這議題應該又可以獨立寫成一篇文章。
  14. 最後做個說明:接下來我會穩定地公開貼文,可能是每星期的星期一、三、五,或者是星期二、四、六。臉書公開貼文會同步發表在「方格子」的《陳豐偉編譯社》與我的threads。每一篇公開貼文都會是瀏覽數篇文章或研究的重點整理,也感謝大家的按讚與分享。


1.5K會員
424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年輕世代的夢幻職業你心目中夢幻的職業是什麼?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這應該是所謂的富二代,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負二代」。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以及社群媒體的興起,再加上2019年爆發導致全球封鎖待在家,宅經濟興起,工作的產業及模式也出現巨大變化。就像之前寫部落格的格主,可以從觀看人數發展到業配文,到
Thumbnail
avatar
咪談
2024-04-08
拒絕被壓榨:解讀「躺平」與「純休息」東亞年輕世代的抗壓革命本篇將討論中國的「躺平」現象與韓國年輕人的「純休息」風潮。這兩種現象的出現,顯示出年輕一代對於工作壓力與過度競爭的反抗與反思。他們不再盲從於傳統社會價值觀與期待,而是開始追求心理的平衡與生活的品質,拒絕被過度的工作壓力與社會期待所操控。
Thumbnail
avatar
夏天不上班
2023-06-26
讀《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給迷茫的年輕世代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3-05-07
在家工作已成年輕世代的普遍共識過半年輕員工表示,混合式工作是他們願意繼續停留的關鍵。
Thumbnail
avatar
ONES Software
2022-06-13
年輕人要站出來為自己與地球發聲、行動,世界將因青世代的參與而改變1p3瑞典氣候少女桑伯格,從一人在議會前靜坐,到影響全球超過400萬人響應氣候罷課行動,儘管備受爭議,但她讓世界看到年輕人的影響力,以及他們對環境永續的期盼。年輕人還能怎麼行動? 這篇文章希望帶領大家一起思考年輕族群如何支持永續發展,並成為解決氣候問題的行動方。
Thumbnail
avatar
Phoebe(陳惠萍)
2022-05-01
台灣將成世界最老!不敢生+扶養兩老是什麼樣的未來?即將打敗年輕世代的「三個末日」。媽媽臥床了,爸爸過世了,哥哥姊姊在國外工作,聘請外籍看護要排隊等兩三年,那這段時間媽媽讓誰來照顧?當然是你啊。
Thumbnail
avatar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
2021-11-17
世代正義-淺談年輕世代的公民參與近年來年輕世代常藉由積極的方式讓社會看見需求,而「學生運動」便是一種常見的公民參與,從1989年中國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再到2014年香港的雨傘革命,以及臺灣的太陽花學運,都是以大學生為主的社會運動。而時光走到2017年,社會更加開放、自由後,年輕世代的公民參與雖然崛起,但,是否有可能將公民參與更年輕化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19-07-26
品牌面對老化危機,如何抓住年輕世代的心! 文/康瑞行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李紫竹      圖/康瑞行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陳思宇 不開始改變,品牌將逐漸老去凋零   到了2020 年,千禧世代(18-37 歲者)將佔全球勞動力的50 %。在美國,千禧一代已是規模最大的一群,共有9,200 萬人,相比之下,X世代(38-52 
Thumbnail
avatar
廣告雜誌
2018-10-29
<p>香港年輕世代的幻滅:專訪《地厚天高》導演林子穎</p>林子穎導演近期的紀錄片作品《地厚天高》,主要拍攝香港本土派人士梁天琦。林子穎另有其他影像創作,執導《旺角黑夜》,並擔任《未竟之路》其中一位導演。

以下是破土成員詹斯閔與丘琦欣和她的訪談。
Thumbnail
avatar
破土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