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併購失敗後,Arm的IPO畫了怎樣的行業大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在經歷Nvidia併購失敗後,軟銀旗下手機處理器架構IP之王Arm申請了IPO。Arm是移動mobile時代最重要的CPU架構設計公司,應用在幾乎所有智慧手機包含Apple和Android陣營。也越來越多伺服器和筆電處理器會應用到Arm的晶片設計。

不過也因為智慧手機市場的放緩,Arm近期Q2的業績銷售下滑了2.5%,獲利也大降從去年Q2的2.25億腰斬至1.05億。

Arm在申請IPO的文件中說他的技術對AI應用很重要,雖然Arm專注的還是CPU,但業務正受到AI影響帶來更多新的機會。未來在更多手機、汽車等數十億的設備上運行AI需要更低的功耗與更快的速度,都會需要Arm。

Arm 的未來大餅

Arm 作為半導體業中最重要的中立公司,為所有陣營提供設計。包含Apple、高通、AMD等最重要的公司都依賴 Arm。

Arm在文件中提到自己的目標市場,包含手機、PC、智慧電視等消費電子,汽車和網絡設備與雲端運算,每年市場會以7%的CAGR成長到2025年達到2470億的規模。

雖然Arm除了目前佔整體市場收入的比率低約整體市場營收的1.7%,但隨著晶片設計更加複雜且成本提高,預計會讓他們的IP授權費在晶片的總價值中佔比更高。根據IBS的數據,7奈米的IC設計成本約2.49億美金,2奈米的IC設計成本約7.25億,成本增加了三倍。

raw-image

同時,領先的OEM廠越來越多在做針對內部特定需求定製的自研晶片,例如Arm在Amazon的數據中心部署Amazon Graviton 等產品,其性價比比同類的x86系統高出40%。而越來越多內部開發的趨勢給了Arm更多機會。

Arm也提到他們的設計解決方案都融入了AI與機器學習加速,讓每一代的處理器都能高效運行AI推理APP像是語音辨識或是圖像應用。

Mobile Applications Processor

Arm預計移動市場能從2022年的299億成長到2025的360億,CAGR為6.4%,而Arm在這個市場的市佔率高達99%以上。手機處理器市場的價值成長主要是來自於對高性能處理的需求成長,包含5G的高性能需求與能源效率,Arm v9則額外家素AI和ML功能。

CE消費性電子產品

包含電視、平板、筆電和XR頭顯、智慧音箱和可穿戴設備,2022年規模約469億,至2025年會到532億,CAGR約4.3%。預計整個市場會有越來越多新的產品品類使用Arm產品,包含Chrome OS和 Windows筆電。

工業IoT物聯網和Embedded

這些產品包含洗衣機、無人機、傳感器和監控攝影機、機器人等。IDC預估物聯網設備的市場會從2022年的415億成長至2025的505億,CAGR 6.7%。Arm在這個市場的市佔率從2020年的58.4%已經提升到2022年的64.5%。

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e

這個市場包含CSP雲端服務提供商(包含AWS、Azure、GCP和阿里雲、甲骨文等)用來運作的伺服器處理器、DPU和SmartNIC。預計市場規模會從2022的179億成長至2025年的284億,CAGR 16.6%。而Amazon和阿里雲等CSP開始在他們的數據中心自研晶片中部署Arm產品,微軟和Oracle也都使用更多基於Arm架構的Ampere處理器。

Arm預計他們在Cloud Compute的市佔率增速會明顯快過整個雲端運算市場,他們在雲端運算市場的市占率已經從2020的7.2%提升至2022年的10.1%。

汽車 Automotive

Arm的汽車潛在市場包含了車內帶有處理器的所有晶片,用於ADAS輔助駕駛、IVI車載娛樂系統、發動機管理和車身底盤控制,預計車用市場規模會從2022年的188億成長至2025年的291億,CAGR 15.7%。目前Arm 在IVI和ADAS的市占率從2020年的33%成長至2022年的40.8%,在上個財年汽車的IP授權費年增了36%。

Arm認為他們的成長也會快過整體汽車市場的增速。

ARM的成長策略

在Arm的IPO文件中他們提到,成長的策略包含

  • 提高每台智慧設備中Arm處理器的價值,加速部署最新技術讓每個晶片的專利費增加
  • 擴展Arm的系統IP和SoC產品,確保系統無縫協作,減少客戶承擔的開發投資風險
  • 投資下一代的技術,例如用高度可擴展的架構跨設備集成AI和ML功能
  • 靈活的Arm產品授權,在不同的設備可以用到類似的運算需求,讓Arm的產品能用在新的產品終端
  • 靈活商業模式讓所有公司都能更輕鬆近用Arm產品,用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方式為新創公司提供產品,讓產品授權變得更容易。

最大風險:Arm 中國不是 Arm

Arm 在申請書中提到公司的前三大客戶佔了總收入的44%,其中最大的單一客戶Arm 中國佔24%,第二大客戶高通佔11%,第三大客戶佔9%。而 Arm 中國佔了應收帳款的40%。

Arm在IPO文件中也承認了中國的經濟政治風險,也預計未來來自中國的IP授權費會下降,因為中國正在實施的出口管制已經導致這類收入放緩。由於客戶的集中會更容易受到行業景氣和貿易保護、國家安全等政府政策的衝擊,高度集中也會讓客戶擁有更高的議價能力。而若是失去了其中的一個關鍵客戶,無法保證能找到替代的客戶彌補損失。

同時,Arm在IPO文件中也承認軟銀和Arm都無法實質控制Arm中國的營運,該公司是獨立於Arm運作。Arm中國是Arm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以及中國市場的通路。Arm中國約48%的股權由軟銀集團控股的Acetone擁有,Arm則擁有其中10%的無投票權股權(換算約4.8%的Arm中國股權)。中方的厚璞 HOPU Investment 則擁有17%的股權。

Arm在Arm中國沒有任何直接管理權,只有權任命少數董事。這是Arm的重大風險之一,未來如果Arm中國不支付逾期的欠款可能會對Arm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產生問題。儘管Arm中國在合約上有保護Arm IP和數據的義務,但Arm的監控和影響Arm中國的能力有限,無法確保Arm中國對IP和數據的保護是否充分。

結論

Arm最輝煌的智慧手機高速增量時代已經結束,如今重新IPO上市要面臨的是汽車和雲端運算的高速成長但貢獻度相對小的狀況下,能否抵銷彌補基數龐大的移動市場走緩。或是是否真能如Arm預料能夠收取更高的授權費讓Arm能繼續成長。至少從目前的市場景況和財務數據上來看,還沒能證明Arm有逆行業週期之勢成長的能力,可以等待IPO後市場給予相應的評價,並從Arm未來的財報看他們能否實現自己畫出的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o-avatar-img
2023/08/24
看這邊似乎比較少人留言,小菜雞想問幾個問題1.目前看2023的市佔ARM會趕上AMD目前是符合預期的嘛?2.ARM系統用在pc、手機較多?車用和雲端佔比非常少?
延伸閱讀:生技新藥公司到底是石墨碳?還是黄金鑽?IPO加配股雙管齊下!https://vocus.cc/article/64f42d6afd89780001a1ecba過去台股「天國一輝」的股匯傳奇,其中合一生技股價從新台幣19.4元漲到476.5元,連續飆漲了4個月,超過 2400%的漲幅表現,創下輝煌歷史⋯旅美生技公司ABVC旗下全資子公司Biokey 藥廠已規劃明年上半年返台掛牌上市(櫃),市場上已傳言掛牌價為5至6美元(換算),更打算讓持有母公司股權的股東,每1股無償獲配2至3股子公司股票⋯坊間抱怨一直發佈利多消息,卻不出手護盤下跌的股價,現況連投資機構持有的每股3.5美金成本價值都不到,換個角度思考,若一昧靠護盤撐股價,那才是真正的做表面⋯
avatar-img
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
9.4K會員
291內容數
每天閱讀大量資訊的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為你介紹最新的國際財經、政治與科技趨勢潮流和商業分析,從資本市場國際股市切入,介紹與分析影響世界的巨無霸公司,以及哪些成長飛速的新創與高成長公司,正在悄悄改變世界。適合想獲取最新世界不同產業趨勢與經濟變化相關資訊的好學者。
2025/04/24
SK海力士憑藉HBM市場的領先優勢,在2025年Q1超越三星,成為全球DRAM市場龍頭。然而,美國關稅政策和終端需求放緩的風險仍不容忽視。本文分析SK海力士在DRAM、HBM、NAND等市場的表現,以及AI伺服器、PC和智慧型手機市場對記憶體需求的影響,並探討其未來發展前景和挑戰。
Thumbnail
2025/04/24
SK海力士憑藉HBM市場的領先優勢,在2025年Q1超越三星,成為全球DRAM市場龍頭。然而,美國關稅政策和終端需求放緩的風險仍不容忽視。本文分析SK海力士在DRAM、HBM、NAND等市場的表現,以及AI伺服器、PC和智慧型手機市場對記憶體需求的影響,並探討其未來發展前景和挑戰。
Thumbnail
2025/04/24
美國最大的類比半導體製造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於4月23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強勁成長,並提供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度展望,表明半導體產業週期有復甦跡象(至少Q1是如此)。
Thumbnail
2025/04/24
美國最大的類比半導體製造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於4月23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強勁成長,並提供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度展望,表明半導體產業週期有復甦跡象(至少Q1是如此)。
Thumbnail
2025/04/22
Tesla 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營收下滑,但強調Model Y生產線更新、能源業務增長和強勁的現金流。公司重申平價車款計劃按進度進行,並預計年底前推出無監督FSD自動駕駛,以及未來幾年內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Optimus。財報也提及地緣政治因素和市場競爭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2
Tesla 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營收下滑,但強調Model Y生產線更新、能源業務增長和強勁的現金流。公司重申平價車款計劃按進度進行,並預計年底前推出無監督FSD自動駕駛,以及未來幾年內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Optimus。財報也提及地緣政治因素和市場競爭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半導體設計與軟體公司安謀(ARM)在今年9月14日於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每股定價為51美元,市值達545億美元,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案。 這間公司在本月8日發布IPO後的首份季報,股價在盤後交易一度重挫9%,目前也在IPO首日的低檔區間震盪。然而,這家公司的展望真有這麼黯淡嗎?
Thumbnail
半導體設計與軟體公司安謀(ARM)在今年9月14日於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每股定價為51美元,市值達545億美元,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案。 這間公司在本月8日發布IPO後的首份季報,股價在盤後交易一度重挫9%,目前也在IPO首日的低檔區間震盪。然而,這家公司的展望真有這麼黯淡嗎?
Thumbnail
ARM IPO 後就從發行價的 51 塊,上漲24.69%,報63.59美元。盤中漲幅一度達到29.96%。這個暴力式上漲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究竟 ARM 是不是過譽了?真的值得這個價格嗎?本篇文章會從公司、產業以及個人評估的角度,和各位聊聊 ARM 安謀 這家公司。
Thumbnail
ARM IPO 後就從發行價的 51 塊,上漲24.69%,報63.59美元。盤中漲幅一度達到29.96%。這個暴力式上漲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究竟 ARM 是不是過譽了?真的值得這個價格嗎?本篇文章會從公司、產業以及個人評估的角度,和各位聊聊 ARM 安謀 這家公司。
Thumbnail
隨著 Arm IPO 動向日漸明顯,也帶動市場目光轉向 RISC(精簡指令集)的競爭上,而 RISC-V 在這個契機下能重獲市場關注,全球第二大的 RISC-V 矽智財供應大廠晶心科是否有望受惠此趨勢?
Thumbnail
隨著 Arm IPO 動向日漸明顯,也帶動市場目光轉向 RISC(精簡指令集)的競爭上,而 RISC-V 在這個契機下能重獲市場關注,全球第二大的 RISC-V 矽智財供應大廠晶心科是否有望受惠此趨勢?
Thumbnail
在經歷Nvidia併購失敗後,軟銀旗下手機處理器架構IP之王Arm申請了IPO。Arm是移動mobile時代最重要的CPU架構設計公司,應用在幾乎所有智慧手機包含Apple和Android陣營。也越來越多伺服器和筆電處理器會應用到Arm的晶片設計。
Thumbnail
在經歷Nvidia併購失敗後,軟銀旗下手機處理器架構IP之王Arm申請了IPO。Arm是移動mobile時代最重要的CPU架構設計公司,應用在幾乎所有智慧手機包含Apple和Android陣營。也越來越多伺服器和筆電處理器會應用到Arm的晶片設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