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最奇妙現象:<探索時間之謎:從天文曆法、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並不僅是活在當下,我們會緬懷過去,想像未來,而在現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時間像一條長河,從過去流向遙遠未來,時間之河彷彿是連續的,總是不斷地向未來流去,但是或許我們會驀然想起,在過去,在遙遠的過去,在最遙遠的過去,時間是否有起點?而如果時間有起點,那在時間起點之前又有什麼?又或者時間之感只是存在我們的腦袋中,只是我們的思惟欺騙了我們,有關於緬懷過去、活在當下以及想像未來,這些連續的時間之河都僅僅只是人類的腦力活動而已,時間只是虛幻的感覺?很明顯的,在你讀到這句話的當下,當下其實已經成了過去,我們對於時間之感又是如此真實,我們如此真實感受到時間的溜逝,因此它又不應只是我們虛幻的腦力活動而已。

從遠古石器時代開始,當人類不再如同其他生物僅靠基因記載的本能反應來謀生時,人類開始脫離了「活在當下」的時代,進化到了知過去識未來的時代,這種時間之感,讓人類開始學會規劃,譬如,預先知道獸群遷移的路線,設陷阱或突襲等,或者預知甚麼時候大地會長出甚麼果實,人類的心智清楚知道這些活動的次序以及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報酬。更進一步,人類由狩獵、採集進化到農耕生活,人類觀察四時循環,日升日落,這些大自然的時計如此清晰地印刻時間的痕跡,人類知道何時播種後可以在何時收獲,人類生活緊密地與時間連結。人類觀察天象,編繕曆法,不斷謳歌時間之神;從沙漏到原子鐘,人類運用靈巧的雙手不斷改進時計的精密度。我們不僅預測日日月月年年,我們還熱衷計算時時分分秒秒。人類文明在時間之河中不斷綻放、璀璨如花。但是我們終究還是要去探究那時間真正的本質,探索時間是真實的自然物理現象,或只是人類哲學的思維?

在霍金這個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聰明的地球人寫下了「時間簡史」這樣從物理學、天文學角度分析時間本質的書籍後,我們還需要另一本探討時間本質的書嗎?讀過Dan Falk的探索時間之謎後,這個答案就會是肯定的,或者如同這本書扉頁的推薦書評所說:「霍金的時間簡史就該這麼寫」。呵呵!

時間之謎固然深奧,但這本書讀來卻是趣味盎然。從在非洲原野遊蕩開始,人類對於時間之秘的好奇心始終不減。 這本書述說從頭,帶我們來到了愛爾蘭的紐格蘭治,從約五千年前史前人類大費周章興建的一個長廊古墓秘室開始說起。

這密室一年到頭不見陽光,惟有在每年冬至那天當第一道陽光從地平線升起後不久後,陽光將會透過密室屋頂盒與古墓的通道長廊照進這個地底密室內,給了密室短暫的光亮。一年中唯有這天的清晨,陽光將會和長廊古墓通道形成一直線。因此陽光能直接照射進古墓內,照亮整個密室內部。由於地軸本身會繞著太陽系旋轉,科學家計算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度後,依據五千年前興建古墓當時地軸的傾斜角度判斷,那時當冬至陽光昇起那瞬間,陽光將剛好照進這個密室內……。想像這個史前場景,渲染著某種超現實色彩,近乎科幻。因為在人類還沒發明文字以前,人類卻以近乎執著與癡迷的精神建造出這樣的一所密室,這象徵什麼?僅僅為了留住漫漫長夜後光明伊始那一瞬間?象徵著萬物即將復甦的那一刻?可以確定的是,當時人們已能精確計算出四季嬗遞的變化,或者說是精確觀察到。因為無論是天上星辰周轉,或地上四季景物更迭,人老物去。我們「知道」一段時間後總會出現這項的變化,而且我們「知道」這樣「一段時間」到底多久,如同我們度量長度或空間一般,我們開始度量一天、度量一月、度量一年,我們開始去分割我們的一天……。

然而我們知道的這樣「一段時間」的長短是不是絕對的?

每個人心裡感受的時間長短或有不同,但每個人的時鐘—如果不去考慮準確度與否的問題,而假設每個?的時鐘準確度一模一樣—所量測出來的時間是否完全相同?從牛頓、萊布尼茲到愛因斯坦之後,我們逐漸明白時間並不是絕對的,時間與空間的界線也不是絕對的,甚至是模糊的。以書中舉的一個時間膨脹的例子來說,如果我們現在乘坐一艘太空船從地球出發,以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逐漸向銀行深處加速飛去,當速度加速到接近光速以後,再慢慢減速下來,然後我們繞行銀河系一周後回到了地球,在太空船裡我們會覺得時間經過了23年,但是我們回到地球後卻發現,在地球上已經經過了數萬年。這實在太像是「山中一甲子,世間幾千年。」的科幻版了。

時間除了受運動速度和重力影響而成為一個相對度量的維度外,大霹靂理論也開始建構一個我們這個宇宙時間開端的模型。依據大霹靂理論,時間開端於大霹靂瞬間,這時宇宙僅是一個奇異點,這個奇異點類似數學上的一個點,沒有質量沒有大小,在這之前,時間並不存在。而大霹靂之後,時間的維度才出現,但是時間是驀然出現的嗎?當我們不斷回溯過去時,一直往過去回溯,但目前我們其實沒有辦法真正回溯到萬物之初,時間的真正開頭,我們能知道大霹靂一分鐘後發生的事,我們甚至能夠知道大霹靂發生後10-43秒時發生的事。但是我們的太虛之旅也只能走到這裡,在往前只剩一片迷霧,人類科技還無法看穿那片迷霧直達到時間的起源。依據霍金的解釋,時間或許不是驀然出現,而是在一片混沌中從空間中模糊地出現。從模糊而逐漸清晰。我們知道清晰後的一切故事,但不知道模糊的背後有什麼,我們知道時間不是什麼,但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也許在那模糊迷霧的地帶,在那時間起源的瞬間,甚至是那之前,那是屬於神與信仰的領域?

造物者的一切或者是我們想要知道的。

現代科技透過愈來愈大型的加速器,模擬大霹靂景象,而事實上大霹靂本身就像是個超大型的加速器實驗。科學家透過這些巨大的加速器實驗,愈來愈逼近太初之始,我們並未真正接近到答案,但我們也愈來愈清楚宇宙未來可能的命運,生命、星系、宇宙最終可能都墜入冷寂,隨著不斷膨脹的宇宙,我們也會愈來愈孤獨。

或許我們的宇宙只是另一個「真實」世界裡,某個瘋狂科學家進行加速器實驗的衍生物,瞬生瞬滅,我們漫長的時間長河只能在高精密儀器下才捕捉得到的一個小微點。正如波赫斯在環墟這篇寓言故事中說,我們生活在別人的夢裡,「只不過是個幻影,另有人在夢裡創造了我們。」一切都是虛無。

 

書名:探索時間之謎:從天文曆法、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

作者:Dan Falk

出版社:貓頭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南方的黃昏裡遇見夕陽的沙龍
5會員
41內容數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如果記憶僅僅像錄像帶,那麼想象一個新環境將會變得很困難。 上個世紀,愛因斯坦的發現打破了我們對時間的傳統理解。他告訴我們時間是由事物創造的;不是在那裏等著這些事物在時間裏面發揮作用。愛因斯坦證明了時間是相對的,如果一個物體移動得快,時間的速度就會慢一些。事物不是按既定的順序發生的。
Thumbnail
如果記憶僅僅像錄像帶,那麼想象一個新環境將會變得很困難。 上個世紀,愛因斯坦的發現打破了我們對時間的傳統理解。他告訴我們時間是由事物創造的;不是在那裏等著這些事物在時間裏面發揮作用。愛因斯坦證明了時間是相對的,如果一個物體移動得快,時間的速度就會慢一些。事物不是按既定的順序發生的。
Thumbnail
我們能知道大霹靂後一分鐘發生的事........但是我們的太虛之旅也只能走到這裡,在往前只剩一片迷霧,人類科技還無法看穿那片迷霧直達到時間的起源。
Thumbnail
我們能知道大霹靂後一分鐘發生的事........但是我們的太虛之旅也只能走到這裡,在往前只剩一片迷霧,人類科技還無法看穿那片迷霧直達到時間的起源。
Thumbnail
宇宙論揭示宇宙起源和發展,大霹靂理論被廣泛認可。約137億年前,從微小歧異點爆發,宇宙誕生。早期恆星觀測帶來新挑戰,顯示宇宙演化非先前理解。然而,這驅使我們更深入探索宇宙奧秘和人類角色,持續追求知識的精神將引領解開宇宙謎團。
Thumbnail
宇宙論揭示宇宙起源和發展,大霹靂理論被廣泛認可。約137億年前,從微小歧異點爆發,宇宙誕生。早期恆星觀測帶來新挑戰,顯示宇宙演化非先前理解。然而,這驅使我們更深入探索宇宙奧秘和人類角色,持續追求知識的精神將引領解開宇宙謎團。
Thumbnail
今晨,我發現時鐘的秒針不走了,時間停留在凌晨的1:37。為什麼我確定是凌晨而非昨天下午?因為昨晚睡前,我曾看了一眼時鐘,它的指針和我的手機顯示的時間雷同。於是乎,我更換了新的電池,讓秒針又起來,彼時清晨6:23。我的時間在這個時鐘停止運作的同時並沒有暫停,那是因為我清楚知道我已經睡了一夜。
Thumbnail
今晨,我發現時鐘的秒針不走了,時間停留在凌晨的1:37。為什麼我確定是凌晨而非昨天下午?因為昨晚睡前,我曾看了一眼時鐘,它的指針和我的手機顯示的時間雷同。於是乎,我更換了新的電池,讓秒針又起來,彼時清晨6:23。我的時間在這個時鐘停止運作的同時並沒有暫停,那是因為我清楚知道我已經睡了一夜。
Thumbnail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這是出自於奧古斯丁《懺悔錄》裡有關時間的悖論。未來還不存在,過去已不存在且現在不會延伸,是不是代表時間根本不存在? 時間的概念 物理上來說時間是相對的。會因為質量、運動速度的差別變快或變慢,會因為距離產生時空差距。假如你掉進質量趨近無限大的黑洞裡,時間近乎是永恆
Thumbnail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這是出自於奧古斯丁《懺悔錄》裡有關時間的悖論。未來還不存在,過去已不存在且現在不會延伸,是不是代表時間根本不存在? 時間的概念 物理上來說時間是相對的。會因為質量、運動速度的差別變快或變慢,會因為距離產生時空差距。假如你掉進質量趨近無限大的黑洞裡,時間近乎是永恆
Thumbnail
即使我們對於宇宙存在之前是什麼模樣仍然一無所知, 即使天上星辰多如恆河細沙, 即使我們對比整個宇宙就像是一粒灰塵, 即使如此,我們仍然有些知曉的事情,雖然僅僅是目前為止。
Thumbnail
即使我們對於宇宙存在之前是什麼模樣仍然一無所知, 即使天上星辰多如恆河細沙, 即使我們對比整個宇宙就像是一粒灰塵, 即使如此,我們仍然有些知曉的事情,雖然僅僅是目前為止。
Thumbnail
既真實又虛幻、既快速又緩慢﹍﹍ ⏰⏰⏰用一本書,探尋《韋氏字典》耗費1,700字定義的單詞—— 「時間」(time)——的真實樣貌⏰⏰⏰ ★美國書籍評論網站Book Riot「時間」主題之最佳非文學書籍 ★《出版人週刊》星號書評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暢銷書作者作者 伊恩・史都華  推薦
Thumbnail
既真實又虛幻、既快速又緩慢﹍﹍ ⏰⏰⏰用一本書,探尋《韋氏字典》耗費1,700字定義的單詞—— 「時間」(time)——的真實樣貌⏰⏰⏰ ★美國書籍評論網站Book Riot「時間」主題之最佳非文學書籍 ★《出版人週刊》星號書評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暢銷書作者作者 伊恩・史都華  推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