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歷史|萬物自然課的核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使我們對於宇宙存在之前是什麼模樣仍然一無所知,
即使天上星辰多如恆河細沙,
即使我們對比整個宇宙就像是一粒灰塵,
即使如此,我們仍然有些知曉的事情,雖然是僅僅目前為止。
即使我們已經接受這個宇宙並非由某人所塑造,
但我們仍不知是誰在這個世界刻下第一條「物理法則」,
只知它自始至終在背後推動著一切。
在大霹靂發生的第一個瞬間,當統一力分裂成四個基本力,
全宇宙的物質噴發出來,各種粒子先後現身。
各種物質之間的互動,就是我們用「化學」所描述的現象。
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順著物理法則,聚集成浩瀚的分子雲,
星系團、星系與星團從中浮現,恆星行星開始凝聚形成,在星星上發生的故事我們稱為「行星科學」(在地球上就是地球科學)。這時生命終於有穩固的大地可以依附發展。
即使如此,也要等到大霹靂過後將近100億年,我們目前僅知的生命型態才在太陽系地球上邁開步伐。物理法則和化學反應共同運作,決定生命的可能性,也決定了生命的極限。
至此,生命開始進入大歷史舞台,成為影響地球的力量之一,它們的故事我們稱為「生命科學」。
環境和生命彼此互相形塑,機運在其中翩翩起舞,大滅絕來來去去,倖存者欣欣向榮。
而40萬年前,一群腦袋接錯線的靈長類挺立於大地,宇宙第一次睜開眼睛,有意識地望向星辰萬物。
生物性潛藏在他們心底最深的願望裡,
推著他們做出各式各樣的選擇,
推著他們走出非洲,推著他們定居發展農業、形成社群。
各式各樣的東西爆炸般地出現,那是我們為自己寫下的故事。
「歷史」是過去的選擇與決定的記錄;
「地理」是環境與人類互動的結果;
「語言」是複雜團體形成中的副產物;
「文化」是「互為主體性」的成果;
「數學」是發明用來描述世界的工具;
「科學」是對萬物的質問;
「藝術」是身心靈活動的實體展現;
「哲學」是窮盡理性活動的嘗試。
這一切,都來自於最原初的那個奇點,跨越了140億年的時空,於宇宙時鐘的最後一秒的這一刻綻放。

同步發布於 Matters
可觀測的宇宙對數圖
avatar-img
傻剛的胡思亂想
37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舉個例子。 最近有朋友問我:「要怎麼教學生方位這件事?」 我反問他:「方位這回事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他說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耶,於是我簡單分析了一下......
從上次課程,我們知道生活中到處都是力的存在,人們用各種方式去使用力,小到手提重物,大到火箭升空。 藉由精準的測量力,人們得以較精準地預測物體會怎麼被改變、被移動,也因此我們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模擬,減少實際測驗時產生的錯誤......
呼,今天教學設計有個突破,自己感覺像是終於能從深深的海底回到海面換氣,突破那層分界從海回到空氣中的感受真實地不可思議,有種鬆一口氣的感覺。 這次在力學單元的概念確立上,花的時間可是數以月計(還只是第一部分而已)。但只要概念確立,教學活動就只是繞著它運作而已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舉個例子。 最近有朋友問我:「要怎麼教學生方位這件事?」 我反問他:「方位這回事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他說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耶,於是我簡單分析了一下......
從上次課程,我們知道生活中到處都是力的存在,人們用各種方式去使用力,小到手提重物,大到火箭升空。 藉由精準的測量力,人們得以較精準地預測物體會怎麼被改變、被移動,也因此我們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模擬,減少實際測驗時產生的錯誤......
呼,今天教學設計有個突破,自己感覺像是終於能從深深的海底回到海面換氣,突破那層分界從海回到空氣中的感受真實地不可思議,有種鬆一口氣的感覺。 這次在力學單元的概念確立上,花的時間可是數以月計(還只是第一部分而已)。但只要概念確立,教學活動就只是繞著它運作而已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幾天才完成九月的期刊閱讀。不是每篇都讀,是想讀的有讀完了。目前的瀏覽式閱讀大概就這樣,主題性搜尋式閱讀又不同。 其中有一篇是關於元宇宙大學(黃庭玫2024)。想起數位教科書的發展,二十年來似乎更成熟了。加上疫情迫使遠距環境的迅速發展,未來虛擬學習環境的擴充,應該會更巨大快速地衝擊現有的教育環境。
Thumbnail
書名:元宇宙大冒險 作者:吳仁麟 2024年底票選最熱門代表詞是可能「AI」,「黃仁勳」,「輝達」,「Nvidia」其中一個會中選吧,最近這些話題火紅的不得了。 但如果時間回到2021或2022,當時,可能「元宇宙」會是大家很熱門討論的話題之一,其中最大新聞莫過2021年10月底Faceb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電影 #邊緣禁地 劇情:凱特布蘭琪 飾演賞金獵人莉莉絲,為了替全宇宙最有權勢的大壞蛋阿特拉斯(艾德格拉米瑞茲 飾)尋找他失蹤的女兒,她不得已回到自己的家鄉─銀河系最混亂的
Thumbnail
今年六月的COMPUTEX 2024以「AI串聯、共創未來」為主題,吸引了科技界大咖如NVIDIA的黃仁勳、AMD的蘇姿丰、Intel的季辛格等CEO參與,展會成為全球焦點。黃仁勳更在台大體育館發表演說,強調台灣的重要性和AI未來趨勢,並指出「人工智慧和加速運算將重新定義未來。」
Thumbnail
本次COMPUTEX 2024的六大主題: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及創新,每個主題都跟XR相關。XR延展實境包括AR、VR、MR,產業發展十幾年下來,技術越臻成熟,並受益於其他科技如5G、IoT、 AI、空間運算、區塊練的支持,為XR提供了穩健的基礎。
Thumbnail
就像無數個床邊故事的開頭,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是個無法用數字估量的年代, 無法用任何觀測方法看到的遠方。 當宇宙因爆炸而成形時, 第一批所產生的古老星系中, 有一顆神秘的星球, 被其他宇宙人泛稱為亞利安星球。
Thumbnail
如果你想找到宇宙的秘密,就從能量、頻率和振動去思考。~尼古拉·特斯拉 從古老文化傳說中,我們了解到宇宙中有一個矩陣,它在創世時就是本質。從科學中我們發現了產生宇宙的微波現象。然後我們開始使用一個存在的創造工具並引發了初始、振動。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宇宙是如此的巨大,然而我們所能看見的生命卻如此的稀有,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 但是,如果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形式, 那麼生命的數量就不能用現有的觀測方式來衡量。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不知道是什麼波,在黑暗中,沒有任何重力的束縛,往前飛,非常舒服。因此,我不斷思考,或許
Thumbnail
精彩內容請點擊觀看:宇宙的終極之謎:科學家眼中的上帝存在論證;希格斯玻色子的上帝粒子、量子糾纏、宇宙微調論、康托爾的數學無限論、哥德爾本體論的數學邏輯證明、阿奎那的神學五路證明 (youtube.com) 在浩瀚的宇宙間,人類自古以來便不斷追問一個永恆的問題:“萬物萬象的根源是什麼?”歷代哲學家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幾天才完成九月的期刊閱讀。不是每篇都讀,是想讀的有讀完了。目前的瀏覽式閱讀大概就這樣,主題性搜尋式閱讀又不同。 其中有一篇是關於元宇宙大學(黃庭玫2024)。想起數位教科書的發展,二十年來似乎更成熟了。加上疫情迫使遠距環境的迅速發展,未來虛擬學習環境的擴充,應該會更巨大快速地衝擊現有的教育環境。
Thumbnail
書名:元宇宙大冒險 作者:吳仁麟 2024年底票選最熱門代表詞是可能「AI」,「黃仁勳」,「輝達」,「Nvidia」其中一個會中選吧,最近這些話題火紅的不得了。 但如果時間回到2021或2022,當時,可能「元宇宙」會是大家很熱門討論的話題之一,其中最大新聞莫過2021年10月底Faceb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電影 #邊緣禁地 劇情:凱特布蘭琪 飾演賞金獵人莉莉絲,為了替全宇宙最有權勢的大壞蛋阿特拉斯(艾德格拉米瑞茲 飾)尋找他失蹤的女兒,她不得已回到自己的家鄉─銀河系最混亂的
Thumbnail
今年六月的COMPUTEX 2024以「AI串聯、共創未來」為主題,吸引了科技界大咖如NVIDIA的黃仁勳、AMD的蘇姿丰、Intel的季辛格等CEO參與,展會成為全球焦點。黃仁勳更在台大體育館發表演說,強調台灣的重要性和AI未來趨勢,並指出「人工智慧和加速運算將重新定義未來。」
Thumbnail
本次COMPUTEX 2024的六大主題: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及創新,每個主題都跟XR相關。XR延展實境包括AR、VR、MR,產業發展十幾年下來,技術越臻成熟,並受益於其他科技如5G、IoT、 AI、空間運算、區塊練的支持,為XR提供了穩健的基礎。
Thumbnail
就像無數個床邊故事的開頭,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是個無法用數字估量的年代, 無法用任何觀測方法看到的遠方。 當宇宙因爆炸而成形時, 第一批所產生的古老星系中, 有一顆神秘的星球, 被其他宇宙人泛稱為亞利安星球。
Thumbnail
如果你想找到宇宙的秘密,就從能量、頻率和振動去思考。~尼古拉·特斯拉 從古老文化傳說中,我們了解到宇宙中有一個矩陣,它在創世時就是本質。從科學中我們發現了產生宇宙的微波現象。然後我們開始使用一個存在的創造工具並引發了初始、振動。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宇宙是如此的巨大,然而我們所能看見的生命卻如此的稀有,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 但是,如果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形式, 那麼生命的數量就不能用現有的觀測方式來衡量。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不知道是什麼波,在黑暗中,沒有任何重力的束縛,往前飛,非常舒服。因此,我不斷思考,或許
Thumbnail
精彩內容請點擊觀看:宇宙的終極之謎:科學家眼中的上帝存在論證;希格斯玻色子的上帝粒子、量子糾纏、宇宙微調論、康托爾的數學無限論、哥德爾本體論的數學邏輯證明、阿奎那的神學五路證明 (youtube.com) 在浩瀚的宇宙間,人類自古以來便不斷追問一個永恆的問題:“萬物萬象的根源是什麼?”歷代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