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我已知心中的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知識血染大地,人妄想窺探神的領域

「難道只有我覺得……」在當今網路論壇上發表這句話當開頭,就代表著接下來會引來一系列的論戰的準備,在各類知識攤在網路上的現今,似乎很多問題都有了解答,但在過往十五世紀時,知識與文字都未普及的時代,擁有與他人不同的觀點和超群的知識是一種很可怕的事,先知總是孤獨的,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但知識總如同水流般源源不絕,等待發現水源的人飲下。

漫畫《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是敘述十五世紀歐洲,關於宇宙的真理。當時天動說被廣為流傳,也是教會認可天體運動唯一理論,試圖推翻這理論的學者都會被以違背上帝的異端之徒,被當成惡魔邪教除以極刑並處死。

但依舊有各種天文學者、追求真相的人堵上性命走險也要證明「地動說」,只為了「知識的真理」讓一代代的人不斷追尋。

raw-image
raw-image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是什麼漫畫:

宇宙太陽系、八大行星、地球自轉公轉,這些在學校時最基本的地學科學常識,已經成為我們認識居住的行星「地球」最低的門檻,甚至從火箭發射、登入月球看見火星、木衛等,人類正一點一滴的去用我們有限的可能探訪這個宇宙萬物。

人類的科學與認知是透過時代慢慢的進步,有時候我們可能需要顛覆以往的認知,或是再深挖下去會有著超出你理解的未知在等待人發現。

但這個發現與知曉的過程往往都是痛苦且漫長,要顛覆一個當時代的人的既有常識,又是在科學驗證與人民思想較為不成熟的年代,往往除了需要能看透的智慧、還有不太失敗的嘗試、最重要的是能對抗龐然的權勢與赴死的勇氣,這些都是很難去做抉擇的。有時候真相就在眼前,也許花上這一生、一輩子也到不了,但是探索的慾望往往讓人著迷,抱著與世界為敵的決心也「想知道」。

raw-image
raw-image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是一部歷史漫畫也是一個探索知識的冒險之旅。15世紀歐洲認為天動說是世間唯一的真理,所有的星球都是圍繞在地球轉動,尤其是教會更佳推崇這樣的說法,將質疑之人視為背叛上帝的異端人物。

不管再怎麼教會再怎麼找人消滅這些異端邪說,但依舊會有人繼續持續下去,這個反對天動說、足以推翻長達上百年的研究的邪說,便是「地動說」。地球本身是在轉動著,並且繞著太陽轉。

15世紀前歐洲,王國的神童拉斐爾,年紀輕輕就能攻讀大學,本來預計要在大學主修神學的他,因為在一次巧合接送異教徒赫伯特的情況下,從他口中得知了天文學中的「禁止研究」充滿好奇。拉婓爾發現異教徒赫伯特所遺留下來的一些手抄本與觀星資料,其結果顛覆了他以往所見到的天動說,在邪教徒的科學驗證下,人類所在的地球是在轉動著,這樣的學說真理才符合神創造世界之美。

raw-image
raw-image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分析與延伸:

「地動說」與「天動說」都是以天文學中的分支天體力學中的學說,同樣都包含著天體運動和萬有引力的作用力。天動說普遍在十六世紀前被被人廣泛相信,主要的思考點是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其他星球都圍繞著地球運行。

天動說是由公元前羅馬省埃及之地的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發展出星球繞行地球的完美圓心軌道,這論點普遍被當時歐洲的天文學家所接受,一直到文藝復興後地動說科學家的出現,才慢慢讓學界對天動說產生質疑。

地動說,是一個與天動說完全對立的學說,地動說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而非地球。其實在古希臘天文學家也有人提出這樣的看法,但完整地動說模型的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也是現代天文學的開端。當時的人們與宗教很難接收地球自行轉動與地球不是世界中心的說法,並且打壓這種思想,當時哥白尼無法完全證實自己的學說,這要到後續十七世紀的伽利略自製望遠鏡觀測星象才能證實哥白尼的地動說是真實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但不管是哥白尼、伽利略在該年宗教霸權掌握權力的時代,都無一倖免受到宗教的迫害,雖然有著非常多的天動與地動的論證,但天動說的研究學者並非食古不化,有些人甚至認可地動說可以補足天動說不足之處。

「天動說」在宗教中涉及了宗教地位,以地球為主題,地球是神所在的中心這一點,如果讓地球變成依附於其他星球轉動而無獨特性,宗教過去以天動學說成立的教義將會崩塌,可以說宗教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而犧牲了多位有想像力、開放前瞻性、與願意冒險的天文學家。

而許多前者雖然提出了學說也做足了研究,但在一個需要開拓的時代,很多科學是無法全面性的被證實,哥白尼與伽利略的研究最後受到人們肯定要來到工業革命以後,才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很有意思的是十九世紀之後人民開始脫離宗教、貴族的支配開啟了一系列的民主運動,機械、文學藝術、各種思潮也在當時蓬勃發展,而天動說也退出了舞台,不過在20世紀後反而更古老的「地平說」透過網路時代捲土重來,也是一種有趣的現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值得一看嗎?

這本漫畫融入真實的天文學知識,並在時代上融入半假半真的故事內容,讓整部作品更加深動有趣。《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漫畫有著許多討論點,在於有些真相你再怎麼掩蓋,終究會有其他人重新拾起前者的道路而找出答案,有時候真相來得還不是時候,只差一點點或是再一些些就可以了解事情的全貌。漫畫中「地動說」與「天動說」之說,可以說不只是學術上面的爭鬥,同時也是一個和當今主流背道而馳,所要付出的代價。

漫畫中其每個人都找尋自己所期待執著的事物而去實踐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實踐方式,無論本身執著的事物是對或錯,或是到頭來是一場空,可以看到許多人都是透過自己相信的事物在驅動著。

然後相互矛盾、碰撞、最後再一次進入歷史的洪流之中。直到現在網路時代,我們接收了許許多多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先進,為我們打下這一片科學基礎。

raw-image
raw-image

要根據這個基礎朝向哪個方向?每個人有不同答案。像是現在許多「陰謀論」在網路上不停的出現,我們可以無視他、相信他、當然也可以從這樣的陰謀者找尋到更多觀點,為何會有這種想法、為何這個論點是錯誤的、我該怎麼相信。

過去的人因為威權和封建而無法動腦和交流,如今人們自由談論各種想法、學說,即便有些很蠢或是很高深莫測,但人們科學與科技的進步,就是在一次次看起來不可能、異教的論點不斷建築完整登天塔。

神不可能會出錯,許多宗教人士常常指出這點,但卻又自我中心的代替神去評斷一切人事物。有時候幾世代人的錯誤,在我們如今現代人眼中總覺得為何會如此無知,但我們的思想建構就是走過那些年代的一代代敢於執著去做和的人,最終成就的結果。現代民主社會下雖然有不完美之處,但科學和科技在這時代下比起過去有著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這也多虧了過往人們打下的基礎。堅信不移的事物有時活在當下無法看清,可能也只等後世來評判一代人帶著世界前往何處,會是天旋?還是地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aven 學姊-avatar-img
2025/03/07
今天看了這本!很受震撼!佩服你的詳細介紹~謝謝分享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694會員
812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每次說起我這個傳教工作者大學讀的是地球科學系,都會有人傻眼。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科學與宗教難道不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嗎?
Thumbnail
每次說起我這個傳教工作者大學讀的是地球科學系,都會有人傻眼。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科學與宗教難道不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嗎?
Thumbnail
人類的知識要先貶義才能夠釋放出來。當人類願意走出知識的思維迷宮,並打開心門以純淨的靈魂來感受時,就會放棄偽知識,因為真知永遠不可能失落的。要冒的風險只是突破短視近利的領袖們誇誇而談的空泛意見,他們是群只執迷於眼前絢麗浮華,卻遺忘了森林及眾星辰樸實的人。
Thumbnail
人類的知識要先貶義才能夠釋放出來。當人類願意走出知識的思維迷宮,並打開心門以純淨的靈魂來感受時,就會放棄偽知識,因為真知永遠不可能失落的。要冒的風險只是突破短視近利的領袖們誇誇而談的空泛意見,他們是群只執迷於眼前絢麗浮華,卻遺忘了森林及眾星辰樸實的人。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無論是什麼時代,文字連結了各個世代的人們,就如同每個人都仰望過同一片天空。
Thumbnail
無論是什麼時代,文字連結了各個世代的人們,就如同每個人都仰望過同一片天空。
Thumbnail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所以,這個時候,即使要以我的性命交換,我也想把這份感動保留下來。」 「⋯⋯你不正常。熱衷於那種莫名其妙的事物,還不惜犧牲生命。你不覺得這種狀態正所謂的『發瘋』嗎?」 「的確。可是,這樣的東西,或許
Thumbnail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所以,這個時候,即使要以我的性命交換,我也想把這份感動保留下來。」 「⋯⋯你不正常。熱衷於那種莫名其妙的事物,還不惜犧牲生命。你不覺得這種狀態正所謂的『發瘋』嗎?」 「的確。可是,這樣的東西,或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