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知名作品的顏料上有神秘的字?原來是⋯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小編工商時間】

#預購特價倒數一週
#9月20前預購千元有找

博物館吧推出音頻課程啦!

想知道大博物館更多政策、歷史轉變與秘辛?《聽見大英博物館:50件經典館藏,帶你走進不一樣的世界史》詳細內容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3xvrgL
📗遍路文化•線上課程:https://ontheroad.today/course/98

#畫上的小秘密
#保存修復

梵谷博物館分享了 #梵谷(Van Gogh,1853-1890)知名作品 《在亞爾的臥室》(The Bedroom)的細節🔍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你看到了什麼?

博物館在修復《在亞爾的臥室》(1888年)第一個版本的時候(對,這幅畫有三個版本)

發現了顏料上面出現了「神秘的字母」

這個字母其實是梵谷過去用新聞報紙包過畫作的證明!

梵谷曾經離開過黃房子畫室一陣子
(因為他跟高更吵架,失控割下自己的左耳,然後就住院了🏥)
當他回來畫室後,他發現附近河流氾濫造成的水災淹進了畫室,損害了這幅畫,導致畫上有些顏料出現剝落的情形

後來梵谷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弟弟西奧,說他用報紙把《在亞爾的臥室》包了起來

透過顯微鏡的檢查,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的顏料上有新聞報紙轉印上去的油墨字母,也證實了梵谷在信中說的話✉️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27會員
547內容數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最近有機會接觸到一幅塞尚的畫作,其畫名為《畫室中的火爐》(The Stove in the Studio, 1865)。第一眼看到此件作品時,覺得它不是很搶眼。因為相較於同時代印象派畫作,固然色彩飽和度算高,明暗對比也明顯,但整體色調偏深色,看久了有一種孤獨感,且越看越覺得它很特別。
Thumbnail
最近有機會接觸到一幅塞尚的畫作,其畫名為《畫室中的火爐》(The Stove in the Studio, 1865)。第一眼看到此件作品時,覺得它不是很搶眼。因為相較於同時代印象派畫作,固然色彩飽和度算高,明暗對比也明顯,但整體色調偏深色,看久了有一種孤獨感,且越看越覺得它很特別。
Thumbnail
蒂妲絲雲頓在博物館「睡午覺」都能被當成藝術品展出的話題掀起討論,原來這項驚人事件是出自於 2013 年蒂妲絲雲頓本人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親自進行一系列的「當代行為藝術」。
Thumbnail
蒂妲絲雲頓在博物館「睡午覺」都能被當成藝術品展出的話題掀起討論,原來這項驚人事件是出自於 2013 年蒂妲絲雲頓本人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親自進行一系列的「當代行為藝術」。
Thumbnail
柯倫在家中獨自研究著,一塊神秘的石板。 然而,研究進展並不順利。 即使是長年研究歷史的專家,也難以突破解開關於石板的秘密。 在吃飯時間,柯倫回憶起了自己學生時期的日子...
Thumbnail
柯倫在家中獨自研究著,一塊神秘的石板。 然而,研究進展並不順利。 即使是長年研究歷史的專家,也難以突破解開關於石板的秘密。 在吃飯時間,柯倫回憶起了自己學生時期的日子...
Thumbnail
續前篇,繼續來點藝術史的觀察。 樋口裕子在作品集“BABEL: Higuchi Yuko Artworks”中, 向波西(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等創作者致敬,將既有圖像的意義轉化,變成是一種對神祕生物的關懷與和平共存。
Thumbnail
續前篇,繼續來點藝術史的觀察。 樋口裕子在作品集“BABEL: Higuchi Yuko Artworks”中, 向波西(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等創作者致敬,將既有圖像的意義轉化,變成是一種對神祕生物的關懷與和平共存。
Thumbnail
梵谷博物館分享了梵谷(Van Gogh,1853-1890)知名作品 《在亞爾的臥室》(The Bedroom)的細節,你看到了什麼?
Thumbnail
梵谷博物館分享了梵谷(Van Gogh,1853-1890)知名作品 《在亞爾的臥室》(The Bedroom)的細節,你看到了什麼?
Thumbnail
1890年,在布魯塞爾,梵谷的《紅色的葡萄園》畫作以400法郎售出。 這是他生前唯一賣出的一幅畫。而今,他的畫被典藏在許多博物館,私人收藏的畫作如偶有拍賣,金額更是天價。 被肯定重要嗎? 世人追求的是什麼樣的藝術存在美學? 不為誰而作的畫,不為誰而唱的歌。 存在的本身,就是意義。
Thumbnail
1890年,在布魯塞爾,梵谷的《紅色的葡萄園》畫作以400法郎售出。 這是他生前唯一賣出的一幅畫。而今,他的畫被典藏在許多博物館,私人收藏的畫作如偶有拍賣,金額更是天價。 被肯定重要嗎? 世人追求的是什麼樣的藝術存在美學? 不為誰而作的畫,不為誰而唱的歌。 存在的本身,就是意義。
Thumbnail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Thumbnail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