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要請醫生讓我住一天,保險就能賠呢?

2023/09/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最近新聞報導:「有癌症病友收到醫院的訊息,意思是健保署對於用全民健保身份住院一天,然後開立自費癌症用藥」。健保署對這個狀況,到底需不需要住院存有疑慮。

有好幾個客戶看了新聞之後詢問到:「以前聽說如果罹癌要用很貴的自費藥(如標靶),是不是要請醫生讓我住一天呢?這樣保險能賠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

以前的醫療行為很多都是要透過「住院」才能執行,但是現在醫療科技進步,很多不用住院、在「門診」就能進行,甚至很多標靶藥物都是口服的、不用住院。

但因為過去早期買的保單是以「住院」為前提,造成過去買的保單,套用到現在的醫療行為,變成沒有住院就沒有辦法理賠,所以才會有這種「請醫生讓我住一天」的狀況產生,衍生出「住院必要性」的問題,對全民健保和商業保險,還有醫療制度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篇文章就是來了解一下對於商業保險而言,「住院必要性」到底是誰說了算?

我們先來看一下,保單上面寫的「住院的定義」是什麼?

各保險公司的條款對「住院的定義」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

所以,依照條款,住院包含三個要件:

1、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

2、正式辦理住院手續

3、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


其中「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在實務上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爭議點在於:

(1)是以「對病人實際診療的醫生的判斷」為準?

翻成白話,就是「主治醫師」說了就算。


(2)或是以「具有相同專業的醫生在相同情況下的判斷」為準?

就是要「其他醫師」也這樣說才算。


那麼這二種說法,到底哪一種說法才對呢?


事實上,這二種說法都各自有「學說」或「評議」或「法院」的支持。


第一種說法 (「主治醫師」說了就算):

因為主治醫師是實際上直接對病人進行診療的醫師,所以對病人的實際狀況最清楚。

但是這個說法,比較大的問題是怕有「道德危險」,產生浮濫住院的情況。

這個「主治醫師」說了就算的說法,對被保險人比較有利。


第二種說法 (「其他醫師」也這樣說才算):

是由不同的專業醫生再來判斷,可能會比較客觀。

但是其他的醫師並沒有直接診療病人,而是只有看到病歷或報告,而且不同醫生之間的看法可能見仁見智,所以這種說法對被保險人比較不利。


要注意的是:

「住院必要性」的判斷,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在於「避免道德危險」;就是避免利用浮濫的住院天數來獲取保險理賠金,甚至是詐領保險金的情況。


所以結論:

只要住院是合情合理的,保險公司基本上都會正常理賠,如果遇到保險公司故意刁難,找到專業人士協助,都能合法的爭取自己的權益。

最後:

「全民健保」的資源是大家的,住院病房有限,要給最有需要的病人。

「商業保險」早期都是要「住院」才有理賠,所以大家一定要定期檢視自己的保單,然後請加保「不用住院就可以理賠的保險」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點個【愛心】。

如果想跟我聊聊,也可以加我臉書Line,然後可以告訴我,【你在哪裡看到我的文章的呦】,謝謝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