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推特發言比較多,發現我這個no body的觸擊率還不如這裡,表示方格子VAF的基本SEO/導流對於新手更友善!
這幾天看了兩個推文/X文都跟錢有關,不過算是不同的開源概念,分別是
- 近期有點熱度的樂透礦機,主打低耗電,可攜,插USB隨時挖! 其實它本身是個開源專案,願意動手嘗試只要極低的成本就能入手
- 主計處公布: 2021 年工業及服務業,薪資中位數是 50.6 萬,第9十分位數是 122.4 萬
一、財經上的開源:累積第一桶金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講過很多至今對我仍啟發的概念,包含ESBI象限、被動收入、房子未必是你的資產,以及
收入-儲蓄=支出人生要靠投資達成目標,而投資需要第一桶金,一定要用存的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上面的不可能三角形「收入」「儲蓄」「支出」,很多人都是扣除掉支出的部分才儲蓄。這看似沒有問題,不過由於沒有以終為始,就是不知道應該要先「儲蓄」再「支出」:
知道要多久的時間與多久的金額能完成第一桶金,當然還要考慮剩下兩個因子「收入」與「支出」,也就是開源與節流,於是兩個面向出來:「專注本業提高生入」或是「簡約生活」,後者的話在疫情期間有個很有名的概念與實踐方式:FIRE,我覺得比較可行與改良版本可以參考這本書:
不過最穩扎穩打還是專注本業或是嘗試斜槓(有可能更窮忙?),畢竟人一生能夠穩穩獲得幾千萬的方法只有「工作收入」,繼承、中獎、婚姻、犯罪等方式在此不論,方格子與不同平台的文章有很多可行且合理的教學,在這裡大家知道基本計算式即可(再複習一次):
收入-儲蓄=支出
二、程式上的開源:人生第一台礦機
什麼是開放原始碼? (引自 https://aws.amazon.com/tw/what-is/open-source/)
開放原始碼是一種分散式生產模式,允許任何人修改和共用技術,因為它設計為可公開存取。該術語源自軟體開發領域,表示某個軟體符合某些免費分發標準。如今,開放原始碼這個術語所代表的價值更加的廣泛,其基本原則是自由資訊交換、快速原型設計和協作開發。任何人都可以貢獻新的想法以及進一步改進技術,持續不斷地推動技術的發展。
最近小廢物礦機/nerdminer/樂透型礦機有點討論,而我在7月就有使用:
簡單介紹這礦機
- 所謂樂透型就是算力幾乎可以忽略,充其量就是猜數字機器
- 比特幣平均每10分鐘出塊一次,以目前幣值大約台幣600多萬
- 耗電每月台幣5元
- 安裝簡單,不過需要有wifi、比特幣錢包與地址
- 韌體有更新的可能
最近在社團大家也開始討論相關話題
- 如何入手第一台設備
- 更新韌體(連線速度從2X->5X)
- 相關背景知識補充
- 尋求合作討論
有什麼問題歡迎加入DC 的 CxC 社群一起討論https://discord.gg/5XHWae8E7X
(進入打招呼請說明從方格子來的囉)
---
當人有了第一桶金開始投資,會發現原來要學習的很多,自己可以持續成長,生活更有目標; 同樣地,擁有第一台礦機也會想知道更多區塊鏈/加密貨幣的相關知識,像是
- 加密原理
-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 WEB3還有什麼值得我探索
老話一句:DYOR
不相關補充:開源社香雞排,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