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記1-畢業即失業?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剛從醫院病房離職,決定做個記錄,對未來何去何從,迷惘又不確定,但也充滿希望,會每週一更,是記錄也是提醒。

Photo by Luis Melendez on Unsplash

Photo by Luis Melendez on Unsplash


22歲,如果是個普通人,家境小康,身為千禧世代的寶寶,現在應該從大學畢業了,或許已研究所在讀,或是已投入職場,抑或在到處面試找工作。

而我,在四年前選系時似乎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讀護理系,畢業國考通過後當護理師,一切看起來明明白白又穩定,而我也確實撐過了系上大大小小的考試、各科的實習,也順利拿到了在最後一哩選習醫院的工作機會。

似乎,之後的人生會造著我原來的規劃,在醫學中心病房工作兩年,累積經驗後,出國讀研究所。

但是在2023/9/10的晚上,我推翻了先前的計畫,在病房當新人一週後,我發現沒有自己的時間,在工作的時候連馬斯洛的基本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我知道或許撐過就好,回來學校分享病房工作經驗的學長姊、老師、從事醫療業的父母、Dcard護理版上的學長姊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當護理新人會很辛苦,但撐過會海闊天空,之後工作或換新工作都會如魚得水,但我似乎等不到水來,就會先變成魚乾了。

我的人生不應該只有工作,也不會只有工作,如果只是為了糊口飯吃,而不是有護理魂的話,我不用這樣折磨自己。

於是半帶著衝動,我提離職了,但沒有鬆一口氣的感覺,我開始焦慮地瀏覽求職網站找工作,我有大學打工存下的錢,而且住家裡,暫時沒有經濟壓力,但我擔心自己會一事無成,這個比喻有些奇怪,但是離開了醫院病房的工作,就像離開了我熟悉的「舒適圈」。

現在短期目標是確認工作一到兩年後要去國外讀研究所,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嘗試移民,但我知道會噴掉一大堆錢,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找到工作和提升英文能力,但我也一直問自己,要找甚麼樣的工作?還要回病房試試看嗎?去門診看看?轉科看看?換醫院看看?讀研究所的意義對我來說是甚麼?以及五花八門的問題不停從腦袋裡冒出來。

一切猶豫不決的想法使我對未來充滿焦慮感,但是我知道我還年輕,沒有被定型,只要願意嘗試,就會有機會過上我喜歡的生活,雖然連什麼型態的生活對我來說比較幸福快樂,在我心中也沒有清晰的圖像,但只要願意嘗試、且戰且走,人就會有所進步。

現階段就是不停地丟履歷、面試,也發現自己的短缺之處,像是英文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仍須加強,以及除了護理外需要培養其他專長,目前進度是獲得5家診所、1家地區醫院的面試機會,以及10幾家服務業的面試通知,下週應該會決定要在哪安定下來開始工作,也找好雅思的補習班,勇敢地向前邁進,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

下週見~

avatar-img
4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心情和生理感覺 看了台客劇場導演斷食7天的影片,毅然決然地挑戰看看!
上了大學,發現一些同學與我有類似的毛病—恐男。 大家的共通點就是曾經上過幾年的女校,還都考上男女比極懸殊的護理系,我們所謂的「恐男」症狀並不是一看到男性就會休克或暴走,只是不習慣學校裡有同齡異性的存在,在他們面前我們無法自在,每分每秒都想一走了之。 我依稀記得在畢業於國中女校,升上男女合校高中的開學
心情和生理感覺 看了台客劇場導演斷食7天的影片,毅然決然地挑戰看看!
上了大學,發現一些同學與我有類似的毛病—恐男。 大家的共通點就是曾經上過幾年的女校,還都考上男女比極懸殊的護理系,我們所謂的「恐男」症狀並不是一看到男性就會休克或暴走,只是不習慣學校裡有同齡異性的存在,在他們面前我們無法自在,每分每秒都想一走了之。 我依稀記得在畢業於國中女校,升上男女合校高中的開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精神科診所工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知識不足對考研究所的影響,決定暫時放下考試準備,專注加強專業知識。面臨著轉職的迷茫,最終在學姊的引薦下,獲取了傷口護理師的職位,開啟了全新的職涯挑戰。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這一過程中的掙扎與反思,以及我對自己的未來的期待與希望。
Thumbnail
每天上班越來越不開心。 我開始思考,當初選擇護理的初衷是什麼?期望自己是成為這樣的護理師嗎? 或許才剛剛成為第一年的菜鳥而已,還有很多等著我去發掘和探索。 但是看著學姐們,我覺得若繼續待下去,我可以想見自己未來應該也是那個模樣吧! 就是現在的我,如此重覆的過了好幾年。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這是個非常實際又常見的問題。你完成了一段實習,手握著一段寶貴的經驗,心中卻充滿了對未來的忐忑。實習結束後,能否直接留在公司工作,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和決定。我們來仔細談談這個話題。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畢業後,許多人無法立即找到工作,這段待業期可能讓人感到困惑和焦慮。本文提供一些建議給那些正在尋找工作的畢業生,包括開放探索機會、尋求幫助、充電時間、展現熱忱等。最重要的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並時刻調整和嘗試新機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精神科診所工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知識不足對考研究所的影響,決定暫時放下考試準備,專注加強專業知識。面臨著轉職的迷茫,最終在學姊的引薦下,獲取了傷口護理師的職位,開啟了全新的職涯挑戰。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這一過程中的掙扎與反思,以及我對自己的未來的期待與希望。
Thumbnail
每天上班越來越不開心。 我開始思考,當初選擇護理的初衷是什麼?期望自己是成為這樣的護理師嗎? 或許才剛剛成為第一年的菜鳥而已,還有很多等著我去發掘和探索。 但是看著學姐們,我覺得若繼續待下去,我可以想見自己未來應該也是那個模樣吧! 就是現在的我,如此重覆的過了好幾年。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這是個非常實際又常見的問題。你完成了一段實習,手握著一段寶貴的經驗,心中卻充滿了對未來的忐忑。實習結束後,能否直接留在公司工作,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和決定。我們來仔細談談這個話題。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畢業後,許多人無法立即找到工作,這段待業期可能讓人感到困惑和焦慮。本文提供一些建議給那些正在尋找工作的畢業生,包括開放探索機會、尋求幫助、充電時間、展現熱忱等。最重要的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並時刻調整和嘗試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