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閱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懸疑小說,第一人稱的視角,以為要開始訴說關於謀殺與霸凌的一切。卻沒想到走入的是科幻小說的佈局,在感覺不真實的世界裡反應真實,似乎比任何時候都真實。

那些黑體字反應出來的內心是第一人稱的主角也是自己。

“҉等҉著҉我҉的҉不҉是҉異҉世҉界҉,҉我҉也҉不҉是҉勇҉者҉或҉法҉師҉,҉我҉ ҉─҉ ҉走҉到҉哪҉裡҉都҉是҉我҉。҉”҉”

我們用我這個身分走進了毀滅的香格里拉─ 神秘和諧,在內心是不朽,卻轉瞬即逝。

一開始的日常似乎有些灰色,但眼睛看到的很真切, 眼睛所見的每一幕都是框景,彷彿像電影的慢動作般,充滿了光彩與顏色,甚至連植物的顏色位置都一一呈現。

"詛咒是有訣竅的,……切記要保留一絲幽默感。"

"當日粉碎的不是地球,而是我微小的初戀。"

"像我一樣,每天假裝和平度日,其實內心早已絕望。"

"一個月後,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

"這個世界不講道理。這個世界出了毛病。我必須逃離這個世界。"

"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夢想。"

夢想彷彿搖不可及,特別是在連在思考裡就是遙不可及的時候, 然後就變成

"每流逝一點時光,我們就會失去一些事物。"

"偏偏在人生倒數一個月,才讓我感受到幸福。"

常常我們會被問到如果你只剩下_____ (時間單位),你會(想)做些甚麼?

可能是跟所愛在一起,也可能是抓緊時間完成最想做的事,就算無法完成能夠進一步也好。

在後疫情時代,可能所有的人都對這件事情更有感。無論是已經過去的心情,或著是殘存在心底的。

看了試閱的部分,再回去看《毀滅前的香格里拉》的簡介,才發現這本書是作家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創作的故事。

儼然世界末日的光景,跟追尋幸福是否衝突呢? 因為無常,所以也許日常跟世界末日其實差距並不大。

我們閱讀小說常常是希望從故事裡看見自己,進而能夠更發現所忽略的自己或生活,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細膩的,充滿哲思的故事,讓我們看見自己,以平常心來面對生活。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

#試閱心得

#采實文化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der H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懸疑小說,第一人稱的視角,以為要開始訴說關於謀殺與霸凌的一切。卻沒想到走入的是科幻小說的佈局,在感覺不真實的世界裡反應真實,似乎比任何時候都真實。 那些黑體字反應出來的內心是第一人稱的主角也是自己。 “҉等҉著҉我҉的҉不҉是҉異҉世҉界҉,҉我҉也҉不҉是҉勇҉者҉或҉法҉師
Thumbnail
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懸疑小說,第一人稱的視角,以為要開始訴說關於謀殺與霸凌的一切。卻沒想到走入的是科幻小說的佈局,在感覺不真實的世界裡反應真實,似乎比任何時候都真實。 那些黑體字反應出來的內心是第一人稱的主角也是自己。 “҉等҉著҉我҉的҉不҉是҉異҉世҉界҉,҉我҉也҉不҉是҉勇҉者҉或҉法҉師
Thumbnail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本總共95頁、電子試讀約是63頁的內容。「弄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與書中角色同時飛了出去!」這是看完試讀本後的無奈想法,有股聽完一半卻沒聽到下文的感受。
Thumbnail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本總共95頁、電子試讀約是63頁的內容。「弄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與書中角色同時飛了出去!」這是看完試讀本後的無奈想法,有股聽完一半卻沒聽到下文的感受。
Thumbnail
【剛剛離開的世界】  ◎ 金草葉 #書摘 我們不僅僅是看到的、聽到的和認知到的不同,而且生活在各自不同的認知世界裡。這些世界最終不可能徹底重疊,更不會共享,我們永遠只能獨自漂流在浩瀚的宇宙中。  但當我在這裡揮手,另一端有人給予回應時,這種瞬間的交錯便可以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回頭,甚至
Thumbnail
【剛剛離開的世界】  ◎ 金草葉 #書摘 我們不僅僅是看到的、聽到的和認知到的不同,而且生活在各自不同的認知世界裡。這些世界最終不可能徹底重疊,更不會共享,我們永遠只能獨自漂流在浩瀚的宇宙中。  但當我在這裡揮手,另一端有人給予回應時,這種瞬間的交錯便可以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回頭,甚至
Thumbnail
想像有一天,你掛了,死了,葛屁了,壽終正寢。 死神來接你時,你發現祂其實是一個文藝青年(或者文藝少女)。你興奮跟祂說,你有一個值得一讀的一生代表作。 「喔?是怎麼樣的作品呢?」死神也有點好奇。
Thumbnail
想像有一天,你掛了,死了,葛屁了,壽終正寢。 死神來接你時,你發現祂其實是一個文藝青年(或者文藝少女)。你興奮跟祂說,你有一個值得一讀的一生代表作。 「喔?是怎麼樣的作品呢?」死神也有點好奇。
Thumbnail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在於看似末日科幻小說,卻不著重在任何新科技發展或疫情傳染人體變化的聳動,有的只是當下人心在面對這一切本身,相較其他科幻作品似乎「安靜」了些,卻不斷讓人思考什麼是恆久不變與萬變?
Thumbnail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在於看似末日科幻小說,卻不著重在任何新科技發展或疫情傳染人體變化的聳動,有的只是當下人心在面對這一切本身,相較其他科幻作品似乎「安靜」了些,卻不斷讓人思考什麼是恆久不變與萬變?
Thumbnail
20世紀二戰結束,傳統社會解體,人際關係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產生質疑,捷克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孤獨異化、反映身心折磨與痛苦的寓言體小說,這才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逐漸受到重視,認為真正觸碰到人類內在的心靈,成為存在主義小說的代表。
Thumbnail
20世紀二戰結束,傳統社會解體,人際關係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產生質疑,捷克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孤獨異化、反映身心折磨與痛苦的寓言體小說,這才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逐漸受到重視,認為真正觸碰到人類內在的心靈,成為存在主義小說的代表。
Thumbnail
前言: 2020年八月,中國的詩人朋友出了關於疫情的詩集,這是我給他寫的序。2020年八月,之於2020年三月,當時的我感到恍如隔世的迷惘。此刻是2021年五月,之於寫序的我,我亦感到恍如隔世。 原來連續性的時間不過是個幻覺,我們穿梭在一個又一個自成一格的夢境。
Thumbnail
前言: 2020年八月,中國的詩人朋友出了關於疫情的詩集,這是我給他寫的序。2020年八月,之於2020年三月,當時的我感到恍如隔世的迷惘。此刻是2021年五月,之於寫序的我,我亦感到恍如隔世。 原來連續性的時間不過是個幻覺,我們穿梭在一個又一個自成一格的夢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