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樂~《菊花與劍》~露絲•潘乃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書櫃深處找到露絲•潘乃德(Ruth Fulton Benedict)的《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日裔二嫂在80年代初送我的書,表示書內所述是日本人血液儲藏的傳統潛意識,頗有歷史價值。

raw-image

跟二嫂去過她在青森的老家,她祖上經營的溫泉小旅館,模樣就是日本影視作品所見的舊時代建築,一見鍾情,從此二嫂每次回娘家,誓必找藉口跟著去。透過二嫂長輩的潛在行為,確能引證《菊花與劍》的部分描述。

21世紀初外派東京兩年多,《菊花與劍》的內容令自己得以較快容入日本社會,接著經常要到東京出差,當認識更多日本人,對《菊花與劍》認為日本文化充滿「矛盾觀」有多一層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Fulton Benedict)受美國政府委託,就盟軍是否應佔領日本及美國應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方法對即將戰敗的日本,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進行研究。

raw-image

1946年Ruth把得出的綜合報告整理成書出版,取名《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內容主要是分析日本人的性格。全書共十三章,每章小題已清晰顯示該項研究的範圍:

第一章 任務——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歷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第六章 報恩於萬一

第七章 情義最難接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養

第十二章 兒童學習

第十三章 投降後的日本人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有如菊花的秀美與刀劍的鋒利,極端而神奇。「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劍」是武士道文化象徵,也象徵日本人的本質及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自大又有禮等」。

raw-image
raw-image

日本文化的矛盾特質,完全反映在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習俗上,只要踏足日本國土,放眼所見都是「矛盾美」的事物,滿街人潮如鯽卻秩序井然,燈紅酒綠卻靜止如水,總是帶點淡然氛圍。

作者指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與日本幼兒教育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有重要關係,成長過程中漸漸形成雙重性格而不自知。作者同時對日本的天皇、倫理、情義、社區、宗教及習俗等文化現象作出分析,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開始觀察,提出精闢看法,準確把握日本人的「根性」。

作者透過當時日本發佈的宣傳電影、集中營裡的日裔美國人、戰俘的訪談紀錄,及在日本文學作品收集資料,重組與評估日本文化對日本戰後重建的方向。

描述客觀細膩,刻意擺脫學術論戰,試圖掀起讀者的好奇心,推進美國對日本研究的風潮,改變美國戰前對日本一無所知的情形。文章論述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行文引人入勝,啟發思潮,讀畢必能對日本民族根底有所瞭解。

《菊花與劍》成書於二戰末期,由於日本是敵國,作者無法親自研究當地風土人情,一手資料只能取自美國日僑;加上作者不懂日語,只能以其他英語作者論述日本民情作資料,令後來不少學者批評是「三輪創作」,用此書來解讀日本人性格並不客觀。

《菊花與劍》面世後,日本社會環境已經過多次變革,盟總時期高度美國文化滲濾、六、七十年代的經濟神話、平成年間的泡沫經濟爆破等,日本文化早已不再純粹是大和文化,已摻雜不少西方原素,令書中部分觀點已不適用認識現代日本人。

例如書中強調日本人對天皇的尊崇有不可動搖的價值,事實卻是從日本戰敗和『人間宣言』的發表後,國民對天皇的信仰已普遍陷落。現在,不少日本人對王室戀愛、教育方針與日常行事等都有諸多批評。

作者認為日本人「注重行為稱職、少找借口,會自己承擔責任而不找替罪羊」;但旁觀現世代不少日本人行為相當自我,他們的道歉認錯只是張「包裝紙」,是為做錯事找脫身機會的策略,變成「只會認錯不會改過」的習性,壓根兒不想承擔責任。

日本社會心理學家南博在作品《日本人的心理 日本的自我》提到,〝日本人的自嘲與自罰是為了逃避或減少他罰的權宜辦法〞。再而,認為日本重視「集團主義」,說穿了就是通過「集團決定」與「集團責任」來逃避個人責任;指出《菊花與劍》提到的所謂「一億人的總懺悔」實質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以「同罪意識」來弱化「個人責任」。

近代各種對《菊花與劍》論點的批評確有道理,書中對日本文化描繪實屬過去式,一種歷史留存的「DNA特質」。文化會隨著時空不斷演變,會變好也會變壞。作者Ruth綜合的資料不是錯對的問題,是對人性分析的層次問題,同時確實反映日本人是個「矛盾綜合體」。

世界有那個文明不存在虛偽的矛盾底子?在森林定律下,文明只是張華麗包裝紙,人與人之間,一日要比較,自然產生心理矛盾,表象少不免會虛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言有感的沙龍
90會員
307內容數
以前多看日劇,近年多看韓劇,間中會開美劇、英劇、德劇、西班牙劇....,只要是好劇都會看,偶爾會寫劇評。
無言有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2
驟然聽到亨利•基辛格逝世的新聞,腦袋爆出真心卻矛盾的想法,〝世紀老妖終於肯死了!還以為他會永生不死!〞不管你傾慕或厭惡他,他的外交理論絕對不是過去式,可以說是永遠的進行式,現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策略明顯受「基辛格理論」所影響。
Thumbnail
2023/12/12
驟然聽到亨利•基辛格逝世的新聞,腦袋爆出真心卻矛盾的想法,〝世紀老妖終於肯死了!還以為他會永生不死!〞不管你傾慕或厭惡他,他的外交理論絕對不是過去式,可以說是永遠的進行式,現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策略明顯受「基辛格理論」所影響。
Thumbnail
2023/10/1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以法文所寫的小說(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繼而有多種語言譯本出版,自己看的是英文版(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umbnail
2023/10/1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以法文所寫的小說(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繼而有多種語言譯本出版,自己看的是英文版(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umbnail
2023/09/12
偶爾到圖書館尋寶,找到田丸雅智的《木天蓼鎮的貓日和》,看過序言決定借回家,欲罷不能一口氣看完這部短篇小說,如幻似真,如果木天蓼鎮是真實存在,貓奴肯定會千方百計移民此地,與主子快樂幸福生活。
Thumbnail
2023/09/12
偶爾到圖書館尋寶,找到田丸雅智的《木天蓼鎮的貓日和》,看過序言決定借回家,欲罷不能一口氣看完這部短篇小說,如幻似真,如果木天蓼鎮是真實存在,貓奴肯定會千方百計移民此地,與主子快樂幸福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自從很久以前在Youtube上聽人講述塞勒姆女巫審判事件,就對歐美的這一段歷史非常感興趣,所以當這本書一上架,我就買了。跟想像上不同的是,這本書並非單純圍繞女巫審判敍事。   英國人威廉.品瓊(我看網絡上譯為品欽)在十七世紀到美國開荒、在麻省開拓了一個小鎮並為其命名春田(Spri
Thumbnail
​​​​​​​  自從很久以前在Youtube上聽人講述塞勒姆女巫審判事件,就對歐美的這一段歷史非常感興趣,所以當這本書一上架,我就買了。跟想像上不同的是,這本書並非單純圍繞女巫審判敍事。   英國人威廉.品瓊(我看網絡上譯為品欽)在十七世紀到美國開荒、在麻省開拓了一個小鎮並為其命名春田(Spri
Thumbnail
《天璋院篤姬》、《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手槍女王》、《西班牙很有事:暢銷小說家貝雷茲―雷維特有笑又有料的西班牙史》和《甜蜜的死亡氣息》,當中雖然篤姬與手槍女王兩本書時空背景截然相反但都屬於「女性書寫」在我眼裡兩者都在自己的時代堅定地以女性身份堅定向前,除女性書寫本月不少和歷史相關的作品
Thumbnail
《天璋院篤姬》、《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手槍女王》、《西班牙很有事:暢銷小說家貝雷茲―雷維特有笑又有料的西班牙史》和《甜蜜的死亡氣息》,當中雖然篤姬與手槍女王兩本書時空背景截然相反但都屬於「女性書寫」在我眼裡兩者都在自己的時代堅定地以女性身份堅定向前,除女性書寫本月不少和歷史相關的作品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這個月一不小心看了七本書,內容實在太多了所以分成兩部份分享完食書單。第一部分是小說類的書,正巧三本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有英國、韓國及日本,推薦給喜歡不同故事背景的讀者。
Thumbnail
這個月一不小心看了七本書,內容實在太多了所以分成兩部份分享完食書單。第一部分是小說類的書,正巧三本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有英國、韓國及日本,推薦給喜歡不同故事背景的讀者。
Thumbnail
每一次翻閱前和封面的少女對視,都有心底非常非常酸澀的感覺。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有無盡蔓延的心疼, 我很想看,但難過的心情一直延長翻頁的速度。 作者金息將慰安婦受害者的證言作為藍本,譜寫了一個戰爭時代的悲歌, 那真是,完全不能想像的人間煉獄。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第一個少女的死,好似她的哀嚎
Thumbnail
每一次翻閱前和封面的少女對視,都有心底非常非常酸澀的感覺。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有無盡蔓延的心疼, 我很想看,但難過的心情一直延長翻頁的速度。 作者金息將慰安婦受害者的證言作為藍本,譜寫了一個戰爭時代的悲歌, 那真是,完全不能想像的人間煉獄。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第一個少女的死,好似她的哀嚎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Fulton Benedict)受美國政府委託,就盟軍是否應佔領日本及美國應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方法對即將戰敗的日本,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進行研究。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Fulton Benedict)受美國政府委託,就盟軍是否應佔領日本及美國應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方法對即將戰敗的日本,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進行研究。
Thumbnail
這位似鬼又不是鬼的女子是誰? 詭異的妝容,令人發毛的面部表情,當然更稱不上美麗(至少在這張圖裡給我的感受如是)。 手中抱著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可愛嫩嬰。 這位令人感到不甚舒服的女人與這位嬰兒的關係為何? 她是巫婆嗎?她打算把嬰兒當作獻祭的貢品嗎? 嬰兒會得到何種可怕的對待!? 再瞥見書名:「膽小別看畫
Thumbnail
這位似鬼又不是鬼的女子是誰? 詭異的妝容,令人發毛的面部表情,當然更稱不上美麗(至少在這張圖裡給我的感受如是)。 手中抱著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可愛嫩嬰。 這位令人感到不甚舒服的女人與這位嬰兒的關係為何? 她是巫婆嗎?她打算把嬰兒當作獻祭的貢品嗎? 嬰兒會得到何種可怕的對待!? 再瞥見書名:「膽小別看畫
Thumbnail
《帶著書的女士》描繪了沉默的書本於戰後的復原力量,也引起省思,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根絕與避免下一場戰爭呢? 暢談文化為您獻上「世界閱讀日」的特別選書《帶著書的女士》導讀-- 美好的圖書不只寓教於樂,它更使我們在簡練童稚的文字裡,透過反覆推敲、提問、聯想,使我們成為內養更豐富深邃的人。
Thumbnail
《帶著書的女士》描繪了沉默的書本於戰後的復原力量,也引起省思,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根絕與避免下一場戰爭呢? 暢談文化為您獻上「世界閱讀日」的特別選書《帶著書的女士》導讀-- 美好的圖書不只寓教於樂,它更使我們在簡練童稚的文字裡,透過反覆推敲、提問、聯想,使我們成為內養更豐富深邃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