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帶著書的女士》:當戰亂的歷史重演,書籍能再次給人帶來復原與和平的力量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殘破的街道上,經歷轟炸後的建物碎塊散落滿地,婦女們著手清理滿目瘡痍的家園。小女孩安娜莉絲與弟弟彼得,在尋覓食物發放所的過程間,不經意走進了一間擺滿美麗書本的大廳。如同圖書館似的,使她想起違抗德軍命令而被射殺的父親,也曾帶她走進圖書館裡。
小安娜莉絲看見一位和藹的老太太被圍繞在孩童中間,輕聲唸著《愛花的牛(公牛費迪南)》的故事--喜歡花香的小公牛,不願被強拉著送上鬥牛場打架,這使鬥牛士們感到憤怒。但幸好在結局時,小公牛又回到了牠布滿花朵的山丘上。
老太太在唸完故事後,詢問著孩子們的想法,安娜莉絲與弟弟彼得也開始想像起那些蹦跳而生動的動物們。到了睡前… 安娜開始計畫明日她或許也能加入那些清掃街道的婦女們,清理受損圖書館的周邊街道。並期待有一天,那幢建築裡會再次充滿美好的書--

《帶著書的女士》◎文/凱西•史汀森 ◎圖/瑪莉•拉方斯
《帶著書的女士》的故事背景是位於二戰結束,滿目瘡痍的德國開始重建的時刻。而裡頭唸著故事的老太太,也是真有其人,便是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IBBY)創始人之一的耶拉•雷普曼(Jella Lepman,1891-1970)。
耶拉深信,來自全球的優良童書,能為人們搭起「互相理解的橋樑」。而當兒童感受到來自不同國家書本裡的美好世界,意識到彼此的連結與愛,便能從根源上(下一代)根絕下一場戰爭。所以有了戰後巡迴童書展的誕生,進而催生現在的IBBY。
耶拉•雷普曼 會在德國戰後的巡迴書展上,為孩子們朗讀書籍。甚至自費將繪本《愛花的牛(公牛費迪南)》翻譯成德文版出書,好讓當地的兒童都能在前來參加書展後,帶一本書回家。
在筆者閱讀完這本《帶著書的女士》(後來又重複讀了幾次),有些怔然地聯想到書本上描繪的歷史傷痕,竟又再次深刻地烙印上某片土地…
究竟是什麼使戰爭再次發生呢?
耶拉•雷普曼,以及許多反戰的人的畢生志業與心血白費了麼?
是歷史根源麼? 不是。
歷史永遠只是看起來美化且似乎合理(其實完全不)的藉口。
那又是什麼促使戰爭再次發生呢?
沒有從出生時就注定要拿起槍的孩子,許多人是在一個平和溫馨的家庭長大的。看過許多很棒的書,受過十足良好的教育。 但在他們成長的過程間,因為繁忙的生活、紛雜的社會…

他們遺忘了。

是的,他們遺忘了…

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紛爭的起因。
那些簡單而善意的連結,朋友、家人與愛。會向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們打招呼,會遞給路邊的狗狗一朵花。睡前有著盤繞於腦海的單純想像。
那些都被歸類在童年記憶裡,一併被埋了起來。

耶拉•雷普曼認為,避免另一場戰爭的最大希望便是兒童。這是沒有錯的。但我想她忽略了一部分--孩童長大後是會遺忘的,人的記憶儲藏有限,長大後的孩子過於忙碌,世界太過紛雜
所以筆者認為…真正能避免另一場戰爭的是「再次拾起書本的大人」。那些純粹善良的意念、想像,予孩子真善美精神的圖書。儘管可能成年的大人在閱讀時,會不禁發出認為是幼稚的嗤笑,但有沒有可能,也會在那短短的某個重要時刻,喚醒他們呢?
使他們在司令官下令舉起槍朝向某個方向,能有一瞬的遲疑? 與出現更多在戰車開動時,能勇敢站在前方並高舉雙手的人…
我期許我們不要遺忘…
不只是閱讀的習慣、美好的記憶。
而是不要忘卻了曾經在單純的想像裡,我們曾與許多孩子站在一起。
作者 凱西•史汀森(Kathy Stinson) 想像當時耶拉•雷普曼舉辦的巡迴書展景況。
-- 暢談導讀編輯 撰寫
3月8日,在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人們看到兒童和婦女在街頭的書攤上挑選書籍。 (圖片提供/Getty iStockphoto;攝影/Serhii Ivashchuk)
補充 :
〈IBBY對於烏克蘭戰爭的支持與聲明〉

繪本《帶著書的女士》

◎文/凱西•史汀森(Kathy Stinson)
寫過許多知名童書,如《Red is Best》、《演奏小提琴的人》,曾獲TD加拿大兒童文學獎。她是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IBBY加拿大分會的長期成員。現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洛克伍德。
◎圖/瑪莉•拉方斯(Marie Lafrance)
得獎插畫家,多次入圍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加拿大童書創作者的最高榮譽。作品有《The True Tale of a Giantess》、《Bunny the Brave War Horse》及《A Hen for Izzy Pippik》。現居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
◎翻譯/柯乃俞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碩士,自由口筆譯者。
●《帶著書的女士》屬於暢談文化「共好新世界」繪本系列套書其中一本。
讓我們從兒童著手,將這個顛倒的世界扳正。他們將引領成人看見方向。
--耶拉•雷普曼 (1945)
「共好新世界」繪本系列套書目錄:
Facebook粉絲專頁 :暢談文化
「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37內容數
藉由繪本裡生動的語句與圖畫,輔以細緻賞析,時事延伸,與大小讀者共遊於燦爛翩韆的故事殿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繪本故事描述了一個充滿感謝與愛的故事,主角波兒是一個勇敢和樂觀的女孩,內容豐富且貼心附上注音,適合2~6歲的孩子,非常適合親子共讀。作者姚念廣熱血系兒童文學家,目前已經出第7本書了,也保持著一貫的笑容與親切,相信你看了後,會跟學姊一樣,帶孩子探索新的世界,重新找回從小喜歡閱讀的自己。
Thumbnail
《朗夜》是一部充滿愛與痛苦的小說,描述了從曾祖母到主角知妍的四代女性所遭遇的痛苦。故事中透過母女間的對話和理解,呈現了一個關於愛與修復的故事。透過對話和互相理解,四位女性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面對著相似的痛苦和困境。故事充滿溫柔細膩的文字,帶給讀者安慰和力量。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以戰爭為背景的小說,不,應該是說我沒有那麼喜歡閱讀戰爭題材的故事,然而,這個以女性秘密情報員為主軸的故事卻讓我一打開閱讀就無法自拔地一直讀下去。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回憶起童年時期對書籍倚重的故事,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深深烙印在心。書中描述的小英子故事,以小孩的視角看待每個人和事情,對於每個角色都充滿同理和包容。書中以小英子的視角,細膩描述了好幾個人和事。無批判的觀察和對每個人都敞開心胸的態度,縱然書中事實難堪,也讓我們從小英子的眼中,看到了光明和良善。
Thumbnail
如果你得到的遺產不是金錢而是書,你心裡會有什麼感受呢? 是感到很失望,抑或是開始思考這些書該如何處置呢? 這本繪本描述比利羊先生從未看過任何一本書,但卻從阿姨身上繼承了成堆的書,於是他發揮想像力把書籍的功用充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拿來墊高或是當桌椅,甚至還能拿來搧風跟擋冷氣流,看著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
Thumbnail
在韋洛比這個古樸的村莊裡,住著一位名叫珍的老婦人。她被大家認為是故事的守護者,她的眼睛像是裝滿了世界歷史的智慧之井。珍從未嫁人,也沒有自己的孩子,然而村裡的每個孩子都叫她“珍姨”。作為鎮上的圖書館員,珍把那個破舊的小圖書館變成了一個知識的聖地。
Thumbnail
在寧靜的小鎮克萊爾沃特,清晨常常伴隨著一群鳥兒的合唱。在這裡,有一家書店,從其老舊的書架間彷彿能聽見秘密的低語。書店的招牌上寫著「珍的旅程:書籍與超越」。珍,這家書店的老闆娘,是故事的守護者,她有著平靜如海洋的眼睛和蘊含著無數未說故事的微笑。
Thumbnail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中,夜幕低垂的沉默中,遠處旋律的迴響縈繞在空氣中。一位名叫珍的年輕圖書館員,對她所在鎮上的秘密充滿了無窮的好奇心,她偶然在圖書館禁區發現了一本古老的書,書名雖然已經褪色,但依舊低聲細語著古老時代和傳說,那就是《遺失回聲的聲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繪本故事描述了一個充滿感謝與愛的故事,主角波兒是一個勇敢和樂觀的女孩,內容豐富且貼心附上注音,適合2~6歲的孩子,非常適合親子共讀。作者姚念廣熱血系兒童文學家,目前已經出第7本書了,也保持著一貫的笑容與親切,相信你看了後,會跟學姊一樣,帶孩子探索新的世界,重新找回從小喜歡閱讀的自己。
Thumbnail
《朗夜》是一部充滿愛與痛苦的小說,描述了從曾祖母到主角知妍的四代女性所遭遇的痛苦。故事中透過母女間的對話和理解,呈現了一個關於愛與修復的故事。透過對話和互相理解,四位女性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面對著相似的痛苦和困境。故事充滿溫柔細膩的文字,帶給讀者安慰和力量。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以戰爭為背景的小說,不,應該是說我沒有那麼喜歡閱讀戰爭題材的故事,然而,這個以女性秘密情報員為主軸的故事卻讓我一打開閱讀就無法自拔地一直讀下去。
Thumbnail
現在當了別人的老媽子後,又返老還童的開始關注童書,大略地調查一下,深深覺得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童書的主題內容與設計已經五花八門,翻翻書、立體書、音樂書、點讀書應有盡有...將來會不定時分享我的親子共讀書單,推薦的書就以我女兒的喜好為主(媽媽真的很努力選書,但不是每一本都能獲得她的青睞呀)囉!
Thumbnail
回憶起童年時期對書籍倚重的故事,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深深烙印在心。書中描述的小英子故事,以小孩的視角看待每個人和事情,對於每個角色都充滿同理和包容。書中以小英子的視角,細膩描述了好幾個人和事。無批判的觀察和對每個人都敞開心胸的態度,縱然書中事實難堪,也讓我們從小英子的眼中,看到了光明和良善。
Thumbnail
如果你得到的遺產不是金錢而是書,你心裡會有什麼感受呢? 是感到很失望,抑或是開始思考這些書該如何處置呢? 這本繪本描述比利羊先生從未看過任何一本書,但卻從阿姨身上繼承了成堆的書,於是他發揮想像力把書籍的功用充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拿來墊高或是當桌椅,甚至還能拿來搧風跟擋冷氣流,看著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
Thumbnail
在韋洛比這個古樸的村莊裡,住著一位名叫珍的老婦人。她被大家認為是故事的守護者,她的眼睛像是裝滿了世界歷史的智慧之井。珍從未嫁人,也沒有自己的孩子,然而村裡的每個孩子都叫她“珍姨”。作為鎮上的圖書館員,珍把那個破舊的小圖書館變成了一個知識的聖地。
Thumbnail
在寧靜的小鎮克萊爾沃特,清晨常常伴隨著一群鳥兒的合唱。在這裡,有一家書店,從其老舊的書架間彷彿能聽見秘密的低語。書店的招牌上寫著「珍的旅程:書籍與超越」。珍,這家書店的老闆娘,是故事的守護者,她有著平靜如海洋的眼睛和蘊含著無數未說故事的微笑。
Thumbnail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中,夜幕低垂的沉默中,遠處旋律的迴響縈繞在空氣中。一位名叫珍的年輕圖書館員,對她所在鎮上的秘密充滿了無窮的好奇心,她偶然在圖書館禁區發現了一本古老的書,書名雖然已經褪色,但依舊低聲細語著古老時代和傳說,那就是《遺失回聲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