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一不小心看了七本書,內容實在太多了所以分成兩部份分享完食書單。第一部分是小說類的書,正巧三本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有英國、韓國及日本,推薦給喜歡不同故事背景的讀者。
可惜的是本月少看了台灣作者的書,因此下個月計畫會多看一些更貼近台灣人的故事,先劇透一下,目前手上已經有在閱讀《台北大空襲小說集》,若有讀過的話,也歡迎來交流交流。
《Lady Susan》是英國著名小說家珍.奧斯丁的短篇小說。不同於其他長篇小說,這部作品的知名度較低,但仍然不減它文學性的地位。
整本書以信件組成,由角色之間互相通信的內容,讓讀者可以理解各個角色之間的關係。全書有40篇信件,但一開始並沒有給出角色關係表,因此讀者需要累積4、5篇以上的書信才能完全理解世界觀。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閱讀體驗,《Lady Susan》不像《查令十字路84號》那樣真實且圍繞在歷史事件之間,因此故事的背景不能很輕易的被讀者想像出來。再者,由於文體是書信,寄信者跟收信者之間本就有讀者不知道的聯繫,因此在書信中並不會將兩人預先知道的事情全都寫出來,就好像是在窺探朋友的郵件箱、偷偷拼湊八卦的感覺。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帶著女兒的寡婦,蘇珊夫人,內容圍繞在她失去丈夫之後尋找新的情人的故事上。在她的朋友、甚至是討厭她的人的書信上,都能看到蘇珊夫人是一位風趣、有魅力的女性。最終蘇珊夫人和她的女兒都迎來了自己的愛情故事,有些俗套、但仍讓人很想繼續讀下去。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來自《性愛自修室》之中的梅芙。梅芙也是個愛書成癡的人,非常聰明的同時也堅決捍衛自己信奉的價值。她的書單都非常值得一讀,或許之後可以來試試梅芙的書單閱讀挑戰。
而我目前手上的這本原文版《Lady Susan》是在赫爾辛基的書店買的,今年八月到芬蘭出差的時候,因為找不到芬蘭人寫的書,所以一怒之下買了兩本經典英文書。之後會再寫一篇關於旅行和閱讀的文章,到時候再來說這個故事。
《海浪本為海》是韓國作家金衍洙的作品,以在美國被領養的韓國小孩回鄉尋親為主軸,帶出世界觀中那個南韓小鎮裡不能道破的秘密。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些推理小說的氛圍,主角一開始回到故鄉就處處受到限制,不能理解為何故鄉的人不願意跟她說出實情,而願意和她談過往的人,又好像有別的目的。作者把主角的內心刻劃的很真實、又帶有點隱晦,因此讀者可能會對主角所做的決定感到意外,但認真去感受,仍能理解主角內心的掙扎。最終故事將所有細節跟線索都集合成一個壓在人們心底的答案,比起一般的推理小說,或許就只差一個偵探的角色。
但相較事實的真相,我想作者更想強調的是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勞資糾紛、革命情感、單親家庭、都市傳說、師生戀、罷凌,最終以謠言成就一個世代的悲劇。言語是利刃,帶著惡意的言語更甚,從遺憾和誤解中成長,言語不只能扼殺生命,還能扼殺一整代人對世界的良知。
這此也是因為讀書會的緣故才會讓我讀到這本書,平時我不太讀接觸以個人或家庭為主軸的故事,因為總覺得這些故事太過真實了。太真實的故事雖然容易想像、容易讓讀者共感,但常常讓我覺得有種心情被綁架的感覺。
小說畢竟是小說,為了讓故事有更多的情節變化,主角們的生活絕對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些阻礙跟難過的事。如此一來,讀者不就會陷入這些太真實的故事因而共同感覺到難受的感覺嗎?奇幻或科幻的故事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畢竟在不熟悉的世界觀底下,讀者無法確切認知到角色的心境,又或者角色根本不是人類的話,共感的程度就會更低。
在《海浪本為海》之中並沒有奇幻元素,也沒有現代科技無法解釋的理論,但結局主角及主角母親的心境,卻有種超越人類體悟的變化,就像是股把悲劇瞬間轉為平靜的力量。
作為一位日本的推理作家,乙一不似名滿天下的東野圭吾、克莉絲蒂等人,並非以長篇推理故事聞名,而是以短篇小說著稱,這本《ZOO》就是乙一老師的短篇作品合輯。書中有11篇故事,各個都帶出了不同的故事意境,唯一相似的,是老師的作品中刻在骨子裡的顫慄感,有點獵奇、有點怪誕、又有點太過真實,讓人讀完總是意猶未盡。
在這本合輯中,有些故事是本格的推理故事,包含《把血液找出來》、《向陽之詩》等等,乙一老師很擅長用語言的錯置方式,不只讓故事角色陷在謎團裡找不到出路,也讓讀者被耍得團團轉、在知悉結果的同時滿心佩服老師魔幻的手法。
另外有幾篇則是在恐懼情感上疊床架屋,讓讀者迷失在老師創造的世界中擺盪,就如《seven rooms》、《從前,在太陽西沉的公園裡》,場景及敘事的描繪讓故事歷歷在目,透過紙頁便能感受到角色心裡那喊不出的懼怕。
整本書走著有些黑暗的風格,雖說是推理小說,但也能和恐怖小說沾上邊,但同時恐怖的成分並不會強烈到讓不敢看恐怖片的人接受不了。推薦給所有喜歡推理故事的讀者,希望大家都能感受看看乙一老師短篇故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