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影響居住的舒適感有多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要讓爆表的濕度帶走了活力

不要讓爆表的濕度帶走了活力

明明室外是濕度40%的大太陽,室內溼度卻高達75%,而且衣櫃裡會有霉味,棉被也因為濕氣而變沉重,一早起床大朋友小朋友都很容易鼻子過敏、打噴嚏……這類的現象時常聽聞,而我們刻苦耐勞的民族性,還很容易就「習慣」了,日復一日。現代科技的發展,有許多這類困擾我們居住健康的問題,著實都已能被有效的改善,我們真的可以不樣那樣過生活!通風防濕,黴菌OUT!

台灣雖然不是長年下雨的天氣型態,但因地處亞熱帶又是四面環海的島國,整體來說,空氣濕度普遍是偏高的。夏季氣候的濕熱,容易讓人感到黏膩難受,冬天則因為陰雨綿綿而感到濕冷不舒服,梅雨季時,連續下雨的天氣,除了造成生活不便,對於有關節問題或關節退化的人,更會明顯感受到活動不適。過高的濕度很容易帶走我們的活力!

 家裡除了「熱」會讓人受不了,「潮濕」同樣會讓人很不舒服,情況嚴重時還很容易引發氣喘、過敏等健康問題,實在不能忽略。但儘管如此,國人對於溫度的有感度認知,似乎仍高過於濕度;除了居住在多雨的城鎮或是身體有敏感體質等不適問題的家庭,多數家庭未必會主動準備濕度計來監測住家的濕度變化,總覺得屋子沒有聞到發霉的味道、也沒有壁癌……應該沒什麼問題。其實我們應該試著體驗看看,當房子濕度是正常條件時,是如何的舒適感!

30℃的氣溫下,濕度從70%降至60%,體感溫度就能下降1℃,可見溫度與濕度間的密切關係。對於打造舒適的住居空間,我們認為應該以更主動的態度看待溫度與濕度,特別是國人容易忽略的濕度管理。

對多數人來說,50%~60%的濕度是普遍感到舒適的狀態,對於身體健康最無害,同時亦是降低屋內黴菌、塵蟎孳生的重要條件。因此應該善用智能科技,全時感知家屋的溫、濕度變化,並主動調節,這樣可以讓體感溫度迅速找到進出室內之間的平衡點,減少溫差對於身體產生的不舒服感受;並有效管控屋內的潮濕問題,避免孳生黴菌、塵蟎,延長家屋的使用年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日子住居設計的沙龍
0會員
9內容數
歡迎回家!希望每個家庭成員,隨時擁抱回到家的安心感,享受質感時間。 歡迎回家!希望您的家,無論何時都能安心招待訪客,效率從容。
2023/10/30
可能因為台灣充足的日照條件吧,大多數家庭似乎不太會重視有沒有濕度計,但「全屋式除濕機」的幾個優點,的確很適合台灣海島環境全面性的居住需求,值得我們思考;尤其地球極端氣候的現象,現在的四季溫差也變得愈來愈難以預測,並不是只能使用冷暖空調來對應溫差,濕度的管理對於台灣更能見到成效,還能降低熱排放的負擔。
Thumbnail
2023/10/30
可能因為台灣充足的日照條件吧,大多數家庭似乎不太會重視有沒有濕度計,但「全屋式除濕機」的幾個優點,的確很適合台灣海島環境全面性的居住需求,值得我們思考;尤其地球極端氣候的現象,現在的四季溫差也變得愈來愈難以預測,並不是只能使用冷暖空調來對應溫差,濕度的管理對於台灣更能見到成效,還能降低熱排放的負擔。
Thumbnail
2023/10/28
全屋除濕機搭配全熱交換機或正負壓淨流系統,全時智能化管理室內的空氣品質,同時提高冷暖空調的使用能效,為風留下一個通道,讓住居空間成為真的會呼吸的健康家屋!
Thumbnail
2023/10/28
全屋除濕機搭配全熱交換機或正負壓淨流系統,全時智能化管理室內的空氣品質,同時提高冷暖空調的使用能效,為風留下一個通道,讓住居空間成為真的會呼吸的健康家屋!
Thumbnail
2023/10/28
正負壓換氣即是透過具備過濾作用的管道風機,將淨化後的新鮮空氣引入室內,形成微正壓,再利用回風負壓排出髒空氣,藉此正負壓的氣體流動循環,為居家空間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空氣,達到全屋平衡換氣的效果。相較於全熱交換機,家屋空間的安裝限制較有彈性,但較無法適度調節室內外溫差。
Thumbnail
2023/10/28
正負壓換氣即是透過具備過濾作用的管道風機,將淨化後的新鮮空氣引入室內,形成微正壓,再利用回風負壓排出髒空氣,藉此正負壓的氣體流動循環,為居家空間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空氣,達到全屋平衡換氣的效果。相較於全熱交換機,家屋空間的安裝限制較有彈性,但較無法適度調節室內外溫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住在台灣的朋友們!是不是每年總有那麼幾個月,感覺家裡牆壁冒汗、衣服曬不乾、空氣瀰漫著一股霉味,甚至連呼吸都覺得黏黏的?沒錯,身處海島型氣候,潮濕絕對是許多人的共同困擾!尤其在梅雨季、颱風天或是冬天反潮的時候,濕度常常飆破80%,不只讓人感覺不舒服,更容易孳生黴菌、塵蟎,影響健康和居家環境
Thumbnail
住在台灣的朋友們!是不是每年總有那麼幾個月,感覺家裡牆壁冒汗、衣服曬不乾、空氣瀰漫著一股霉味,甚至連呼吸都覺得黏黏的?沒錯,身處海島型氣候,潮濕絕對是許多人的共同困擾!尤其在梅雨季、颱風天或是冬天反潮的時候,濕度常常飆破80%,不只讓人感覺不舒服,更容易孳生黴菌、塵蟎,影響健康和居家環境
Thumbnail
一、濕度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一) 舒適的濕度 舒適的濕度是介於50~60%,如果濕度過高,可能會感到悶熱,並且增加霉菌和細菌的生長;如果濕度過低,則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和呼吸道不適。 (二) 房間濕度太高的影響 濕度高於60%的環境適合黴菌和塵蟎生長,很容易造成過敏和氣喘,也可能會增加皮膚油脂分
Thumbnail
一、濕度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一) 舒適的濕度 舒適的濕度是介於50~60%,如果濕度過高,可能會感到悶熱,並且增加霉菌和細菌的生長;如果濕度過低,則可能導致皮膚乾燥和呼吸道不適。 (二) 房間濕度太高的影響 濕度高於60%的環境適合黴菌和塵蟎生長,很容易造成過敏和氣喘,也可能會增加皮膚油脂分
Thumbnail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濕氣極重的島嶼,大家常常在除濕機的開與不開間猶豫不決,今天就帶你看看濕氣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吧!
Thumbnail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濕氣極重的島嶼,大家常常在除濕機的開與不開間猶豫不決,今天就帶你看看濕氣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吧!
Thumbnail
對多數人來說,50%~60%的濕度是普遍感到舒適的狀態,對於身體健康最無害,同時亦是降低屋內黴菌、塵蟎孳生的重要條件。因此應該善用智能科技,全時感知家屋的溫、濕度變化,並主動調節,這樣可以讓體感溫度迅速找到進出室內之間的平衡點,減少溫差對於身體產生的不舒服感受。
Thumbnail
對多數人來說,50%~60%的濕度是普遍感到舒適的狀態,對於身體健康最無害,同時亦是降低屋內黴菌、塵蟎孳生的重要條件。因此應該善用智能科技,全時感知家屋的溫、濕度變化,並主動調節,這樣可以讓體感溫度迅速找到進出室內之間的平衡點,減少溫差對於身體產生的不舒服感受。
Thumbnail
秋天了,別忘了多補充陽光美景來幫助自己排憂解愁! 也別忘了多喝純露水、多包負離子,潤物細無聲的細緻呵護身心健康
Thumbnail
秋天了,別忘了多補充陽光美景來幫助自己排憂解愁! 也別忘了多喝純露水、多包負離子,潤物細無聲的細緻呵護身心健康
Thumbnail
中央氣象局日前(6/30)發布高溫預報,其中台北市更以橙色燈號示警,有機會連續3日出現36度以上的高溫。 氣象局提醒大家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 除了人體需隨時補充水分、做好降溫工作
Thumbnail
中央氣象局日前(6/30)發布高溫預報,其中台北市更以橙色燈號示警,有機會連續3日出現36度以上的高溫。 氣象局提醒大家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 除了人體需隨時補充水分、做好降溫工作
Thumbnail
我在台北居住的地方,濕氣很重,相較於其他區域,降雨機率也較高。就算不是大雨,也整日維持著細細雨霏,加上偶爾強風,雨絲飛來飛去,撐傘也沒用。 應該跟住居環境無關,但我也常被中醫生警示,身體濕氣太重。 因為這項警示,我常算計著自己身體水含量到底多少?如果跳躍或是搖晃起來,會不會聽到咕嚕咕嚕的水聲?
Thumbnail
我在台北居住的地方,濕氣很重,相較於其他區域,降雨機率也較高。就算不是大雨,也整日維持著細細雨霏,加上偶爾強風,雨絲飛來飛去,撐傘也沒用。 應該跟住居環境無關,但我也常被中醫生警示,身體濕氣太重。 因為這項警示,我常算計著自己身體水含量到底多少?如果跳躍或是搖晃起來,會不會聽到咕嚕咕嚕的水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