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太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在台北居住的地方,濕氣很重,相較於其他區域,降雨機率也較高。就算不是大雨,也整日維持著細細雨霏,加上偶爾強風,雨絲飛來飛去,撐傘也沒用。

應該跟住居環境無關,但我也常被中醫生警示,身體濕氣太重。

因為這項警示,我常算計著自己身體水含量到底多少?如果跳躍或是搖晃起來,會不會聽到咕嚕咕嚕的水聲?

今年夏天來臨之前,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三伏貼。加上種種自律神經問題,突然就想要放縱自己一下,喝了很多涼水,因為某品牌的小冰淇淋推出花生與楊枝甘露買一送一,每次去超商就帶兩盒回來,確實過了一個涼水飽滿的夏天。到了立秋當天,打了一連串噴嚏之後,就知道報應來了。

今年的過敏狀態特別嚴重,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打噴嚏加上鼻癢,眼睛不斷發癢流淚,偏頭痛的關係,肩膀變得僵硬。過敏嚴重起來時,只感覺人生絕望。

中醫師一邊把脈一邊用抓到證據的口吻說涼水過量,濕氣太重。兩個禮拜中藥調理壓不下來,最終還是做了快篩,拿著陰性證據,去看西醫,醫師開了抗組織胺,給了眼藥水,還有一顆據說吃了會想睡的藥,藥師叮嚀只能睡前吃,果然吃了之後很好睡。症狀好了大半之後,再靠一次中藥收尾,結束夏秋交界這一輪的過敏戰役。

偶爾還是會想要喝冰啤酒,沮喪的時候依然想大口喝碳酸飲料,一想到身體濕氣,立刻就打消念頭,過敏太恐怖,恐怖到一些慾念都只能忍下來。

房子濕氣太重,靠除濕機。身體濕氣太重,怎麼辦?

於是我去大稻埕散步的時候,買了去濕茶包,不是很好喝,但也不知道有沒有效。希望未來科技可以發明身體除濕機,譬如連上管子就可以把濕氣抽出來,如果像我的體質,應該可以抽幾個馬克杯的水量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bu-avatar-img
2022/11/17
喝咖啡利尿這樣算除濕嗎? 好像小米飯也可以除濕~ 濕氣太重的時候在房間開除濕機睡覺,身體也感覺很乾爽,但有時候會很口渴,哈哈哈
紀餘-avatar-img
2022/11/14
薏仁好像可以除濕,剛查了,可以。又可以增加免疫力、美白等,我常吃。 體內濕氣是不是太重?看大便就知道,這是我這一、二年才知道的。 一條狀的,很好; 如果散開來,或看起來黏黏的,就是濕氣太重,我會趕快吃薏仁,當飯吃,加在飯裏,或煮甜湯都可以。 除濕的方法還有運動啦!
avatar-img
米果的沙龍
1.6K會員
193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米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青,在日文之中,泛指藍色或綠色, 譬如青い芝生:綠色草皮 青空:藍色天空 中文的青色應該是藍色的意思吧,台灣話的青色卻是綠色
Thumbnail
2024/06/05
青,在日文之中,泛指藍色或綠色, 譬如青い芝生:綠色草皮 青空:藍色天空 中文的青色應該是藍色的意思吧,台灣話的青色卻是綠色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5/23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2024/05/23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濕氣極重的島嶼,大家常常在除濕機的開與不開間猶豫不決,今天就帶你看看濕氣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吧!
Thumbnail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濕氣極重的島嶼,大家常常在除濕機的開與不開間猶豫不決,今天就帶你看看濕氣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吧!
Thumbnail
對多數人來說,50%~60%的濕度是普遍感到舒適的狀態,對於身體健康最無害,同時亦是降低屋內黴菌、塵蟎孳生的重要條件。因此應該善用智能科技,全時感知家屋的溫、濕度變化,並主動調節,這樣可以讓體感溫度迅速找到進出室內之間的平衡點,減少溫差對於身體產生的不舒服感受。
Thumbnail
對多數人來說,50%~60%的濕度是普遍感到舒適的狀態,對於身體健康最無害,同時亦是降低屋內黴菌、塵蟎孳生的重要條件。因此應該善用智能科技,全時感知家屋的溫、濕度變化,並主動調節,這樣可以讓體感溫度迅速找到進出室內之間的平衡點,減少溫差對於身體產生的不舒服感受。
Thumbnail
炎熱的夏天 可能讓你有「冷氣病」🌞 在冷氣房下頭暈、咳嗽、眼睛鼻子過敏的症狀 可能是因為空氣乾燥且不流通 病菌、過敏原在室內傳播👾 且處於低溫環境讓血液循環變慢 造成手腳冰冷🥶🥶 是種因劇烈的溫差變化產生的綜合性表現 提供幾個方式改善📣 1. 【#溫度設定25至28度】 2. 【#多多補
Thumbnail
炎熱的夏天 可能讓你有「冷氣病」🌞 在冷氣房下頭暈、咳嗽、眼睛鼻子過敏的症狀 可能是因為空氣乾燥且不流通 病菌、過敏原在室內傳播👾 且處於低溫環境讓血液循環變慢 造成手腳冰冷🥶🥶 是種因劇烈的溫差變化產生的綜合性表現 提供幾個方式改善📣 1. 【#溫度設定25至28度】 2. 【#多多補
Thumbnail
最近早上到公司 才走進去 我額頭上的汗水 就被悶熱給逼出來 開了電扇 看了溫度計 一早7:50分 就已經是31度 鐵門 窗戶 三支工業電扇 能開得都開了 溫度仍隨著時間 慢慢的往上升 記得去年最熱的時候 曾一度飆升到40度 對 40度 冰開水800西西 不到半小時 變成溫開水 夠養生吧 所以我挺喜歡
Thumbnail
最近早上到公司 才走進去 我額頭上的汗水 就被悶熱給逼出來 開了電扇 看了溫度計 一早7:50分 就已經是31度 鐵門 窗戶 三支工業電扇 能開得都開了 溫度仍隨著時間 慢慢的往上升 記得去年最熱的時候 曾一度飆升到40度 對 40度 冰開水800西西 不到半小時 變成溫開水 夠養生吧 所以我挺喜歡
Thumbnail
夏天是容易濕氣重的季節。濕氣,和寒一起是“寒濕”,和熱一起是“濕熱”,和風一起是“風濕”。「痰濕」容易礙滯氣機,而在人體慢性、纏綿地造成健康的危害。所以,中醫經常談「除濕」......
Thumbnail
夏天是容易濕氣重的季節。濕氣,和寒一起是“寒濕”,和熱一起是“濕熱”,和風一起是“風濕”。「痰濕」容易礙滯氣機,而在人體慢性、纏綿地造成健康的危害。所以,中醫經常談「除濕」......
Thumbnail
我在台北居住的地方,濕氣很重,相較於其他區域,降雨機率也較高。就算不是大雨,也整日維持著細細雨霏,加上偶爾強風,雨絲飛來飛去,撐傘也沒用。 應該跟住居環境無關,但我也常被中醫生警示,身體濕氣太重。 因為這項警示,我常算計著自己身體水含量到底多少?如果跳躍或是搖晃起來,會不會聽到咕嚕咕嚕的水聲?
Thumbnail
我在台北居住的地方,濕氣很重,相較於其他區域,降雨機率也較高。就算不是大雨,也整日維持著細細雨霏,加上偶爾強風,雨絲飛來飛去,撐傘也沒用。 應該跟住居環境無關,但我也常被中醫生警示,身體濕氣太重。 因為這項警示,我常算計著自己身體水含量到底多少?如果跳躍或是搖晃起來,會不會聽到咕嚕咕嚕的水聲?
Thumbnail
為什麼台北一進入冬天房間就那麼容易潮濕?窗戶容易起霧。這是什麼原因以及要如何改善呢?
Thumbnail
為什麼台北一進入冬天房間就那麼容易潮濕?窗戶容易起霧。這是什麼原因以及要如何改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