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 故事的再次描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班尼迪克•康柏拜區飾演亨利休格(Henry Sugar)

班尼迪克•康柏拜區飾演亨利休格(Henry Sugar)

發現短片長度挺適合Wes Anderson敘事風格,這樣往往在不同形式化(故事、劇本、美術)有點玩過頭的狀況當中,看到後來發現不知道在看什麼?我們當然知道在看電影,但過多的資訊,複雜一層又一層的文本,機關重重的美術道具與炫目視覺。在欣賞這樣複合性的矛盾:一種故事與資訊和視覺奇觀本身,並且時常因為節奏過於快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當然對Wes Anderson喜好者來說,這不啻是一種「形式與效果」,而是一種「美學」。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再一次透露Wes Anderson對於印度文化的喜好:瑜珈與冥想(meditation),並藉由馬戲團表演展現一種特異功能(註1),電影中藉由學習內心想像的修煉,練就眼睛對於物理障礙的穿透性,心象(內心的想像)與視覺幻象兩者達成一致,於是眼睛矇起來也可以看到身體外面的世界。


影片中因為方便解釋冥想的過程,並以Wes Anderson熟悉的節奏與方式呈現修煉資訊的描述。姑且不論到底冥想是不是一種感受(身體)而並非集中精神去思考(或心中想著某畫面)。因為這只是一種趣味,雖《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中的「冥想」確實只是依循著西方人帶有異國情調的功能性詮釋(註2),但整體意義上,也不只是很膚淺的特異功能,而是會令人想到柏拉圖的洞穴論,《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以「電影舞台」形式作為一種當代在「螢幕洞穴」的視覺幻術。

戴夫帕托(Dev Patel)分別飾演印度醫生與最後的遺產管理師

戴夫帕托(Dev Patel)分別飾演印度醫生與最後的遺產管理師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以短片形式的趣味又帶有一些的藝術性的雅俗共賞。最後是Wes Anderson擅長故事中的故事,或說回憶的回憶的(回憶的),最後如何「只是一場回憶?」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利用了演員分飾多角另一個「視覺幻術」,在最後一個場景取消了一層又一層的「虛構」,回到了故事本身,回到了Wes Anderson本體:戀物控、戀資訊控,與戀故事控,回到影片名稱「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所謂「神奇故事」,如此帶有自身回返意味的,對於「故事的再次描述」,在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間,與想像中,佚失的名字,或者虛構的「亨利休格」。

 

(註1)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也如同周星馳《賭聖》,憑藉修煉而來的「特異功能」所贏的錢,最後拿來做善事,並沒有滿足私慾使用的道德準則。


(註2)
冥想恰恰是電影中製造驚奇為了滿足世俗世界的相反,一種「不可見」的覺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拉特飯的沙龍
26會員
72內容數
拉特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當妳轉身之後》以簡潔的現代主義式場景設計,明顯表現病人內在時間與機械時間滴答聲共存的旋轉病床,病床外方型結構和上方方形環燈存在主義式的企圖詮釋病人的存有。
Thumbnail
2025/03/16
《當妳轉身之後》以簡潔的現代主義式場景設計,明顯表現病人內在時間與機械時間滴答聲共存的旋轉病床,病床外方型結構和上方方形環燈存在主義式的企圖詮釋病人的存有。
Thumbnail
2025/02/28
電影以挪亞方舟式大洪水神話災難,扣合在不斷淹沒的建築與大雕像都變成遺跡,無人,但人曾經存在的想像,於是讓動畫技術的優異,使主角貓咪之動作十分鮮活,代替了像是已經不存在人類世界的倖存物種。
Thumbnail
2025/02/28
電影以挪亞方舟式大洪水神話災難,扣合在不斷淹沒的建築與大雕像都變成遺跡,無人,但人曾經存在的想像,於是讓動畫技術的優異,使主角貓咪之動作十分鮮活,代替了像是已經不存在人類世界的倖存物種。
Thumbnail
2024/12/14
完全明白生活的劇本,最精彩的地方就在於尷尬,進退兩難的時刻。男主角伊凡因為年輕瘋狂而草率結婚,而後面給予他瘋狂權力的大人說這樣太荒謬一定要離婚,於是原本狂暴吶兒就變成小吶兒(見英雄聯盟)。
Thumbnail
2024/12/14
完全明白生活的劇本,最精彩的地方就在於尷尬,進退兩難的時刻。男主角伊凡因為年輕瘋狂而草率結婚,而後面給予他瘋狂權力的大人說這樣太荒謬一定要離婚,於是原本狂暴吶兒就變成小吶兒(見英雄聯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我想延伸出對文溫德斯企圖通過一段看似美好的生活剪影,隱藏角色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浪漫化的眼光,描寫僅存於導演虛幻夢境、現實中從未存在過的生活看法。 當導演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平山,並將自我的觀察傳達與觀眾,平山真正的想法最終無人聞問。電影所呈現的「完美日常」,終究只是導演意志,與藝術選擇的展演。
Thumbnail
我想延伸出對文溫德斯企圖通過一段看似美好的生活剪影,隱藏角色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浪漫化的眼光,描寫僅存於導演虛幻夢境、現實中從未存在過的生活看法。 當導演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平山,並將自我的觀察傳達與觀眾,平山真正的想法最終無人聞問。電影所呈現的「完美日常」,終究只是導演意志,與藝術選擇的展演。
Thumbnail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愛有許多種可能,可能跨越階級、可能跨越疾病、甚至跨越生死輪迴,都能因為愛的印記而找到彼此。 我講的其實就是我最近看印度電影的感想。這幾部電影的共通主題都在講「愛」,不管是父子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因為深刻動人的愛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印象最深一部電影叫「轉世戀曲」,劇中描述一個初出茅蘆的
Thumbnail
愛有許多種可能,可能跨越階級、可能跨越疾病、甚至跨越生死輪迴,都能因為愛的印記而找到彼此。 我講的其實就是我最近看印度電影的感想。這幾部電影的共通主題都在講「愛」,不管是父子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因為深刻動人的愛閃耀出人性的光芒。 印象最深一部電影叫「轉世戀曲」,劇中描述一個初出茅蘆的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會說皮克斯的動畫老少皆宜,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觀看都會有不同感觸,而在禮拜天我去參加植境所舉辦的午後電影時光,再次看了《靈魂急轉彎》這部佳作,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上一次我人還在花蓮準備國考,尚未接受社會的試煉,當時我只覺得這部電影調性很舒服很好看,而禮拜天二刷完後才算真正去理解這部電影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會說皮克斯的動畫老少皆宜,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觀看都會有不同感觸,而在禮拜天我去參加植境所舉辦的午後電影時光,再次看了《靈魂急轉彎》這部佳作,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上一次我人還在花蓮準備國考,尚未接受社會的試煉,當時我只覺得這部電影調性很舒服很好看,而禮拜天二刷完後才算真正去理解這部電影
Thumbnail
以經典作品做解讀,帶領聽眾重返電影世界中的關鍵事件,回顧並剖析劇目發生的特殊寓意;透過重塑影像符碼的過程,使觀者從被動的參與者轉向詮釋者的一次契機。而藉由此一方法的推導,在往後端詳作品時,便就能以記憶的回塑、反芻,在在拼湊出你對電影的實際輪廓。而這一次次透析劇情的行動,也正是影癡影迷們獨有的浪漫啊!
Thumbnail
以經典作品做解讀,帶領聽眾重返電影世界中的關鍵事件,回顧並剖析劇目發生的特殊寓意;透過重塑影像符碼的過程,使觀者從被動的參與者轉向詮釋者的一次契機。而藉由此一方法的推導,在往後端詳作品時,便就能以記憶的回塑、反芻,在在拼湊出你對電影的實際輪廓。而這一次次透析劇情的行動,也正是影癡影迷們獨有的浪漫啊!
Thumbnail
印度片《盲舂舂風暴》(Andhadhun,台譯《看不見的旋律》)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情節,讓人越看越過癮,由愛情片轉化為驚慄片再轉化為充滿黑色幽默的懸疑片,討探人性的善惡,充滿戲劇衝突,觀影過程猶如坐上過山車。 電影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家,如何認識有錢女朋友,受她賞識在
Thumbnail
印度片《盲舂舂風暴》(Andhadhun,台譯《看不見的旋律》)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情節,讓人越看越過癮,由愛情片轉化為驚慄片再轉化為充滿黑色幽默的懸疑片,討探人性的善惡,充滿戲劇衝突,觀影過程猶如坐上過山車。 電影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家,如何認識有錢女朋友,受她賞識在
Thumbnail
只有在電影裡我才會感覺我是一個正在創造記憶的人。電影是熟成的光:日光,目光,時光。明明那已是寫定的文本,我卻因無比專注,而不斷陷落。向內,是唯一的路。
Thumbnail
只有在電影裡我才會感覺我是一個正在創造記憶的人。電影是熟成的光:日光,目光,時光。明明那已是寫定的文本,我卻因無比專注,而不斷陷落。向內,是唯一的路。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看到一點點《紐約愛情故事》、《宿怨》、《迷魂記》、《假面》、《寂寞診療室》、《小丑》……什麼都一點點,但或許再度召喚出「愛的故事 = 鬼故事」的迷人公式就已足夠。男主角試著用錄音、影像的物質性媒介去確認無法捕捉的當時:在那裡,不在場的愛人卻在場,該在場的愛人卻⋯⋯
Thumbnail
我在這部電影看到一點點《紐約愛情故事》、《宿怨》、《迷魂記》、《假面》、《寂寞診療室》、《小丑》……什麼都一點點,但或許再度召喚出「愛的故事 = 鬼故事」的迷人公式就已足夠。男主角試著用錄音、影像的物質性媒介去確認無法捕捉的當時:在那裡,不在場的愛人卻在場,該在場的愛人卻⋯⋯
Thumbnail
看似日常無聊到讓觀眾想睡著的三十分鐘,在誤殺的瞬間劇情急轉直下,且看主角父親如何瞞天過海,以自己在電影中學會的知識,盡己所能去保護家人而決心欺騙整個警方與調查系統,使用話術與不在場證明等方式去隱瞞真相,甚至到了結局還預留了一手,讓觀眾不得不佩服編劇的功力!!  
Thumbnail
看似日常無聊到讓觀眾想睡著的三十分鐘,在誤殺的瞬間劇情急轉直下,且看主角父親如何瞞天過海,以自己在電影中學會的知識,盡己所能去保護家人而決心欺騙整個警方與調查系統,使用話術與不在場證明等方式去隱瞞真相,甚至到了結局還預留了一手,讓觀眾不得不佩服編劇的功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