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準備綻放的花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印度是人類的搖藍、人類語言的發源地、歷史之母、傳奇之祖母、傳統的曾祖母。 馬克.吐恩

印度是人類的搖藍、人類語言的發源地、歷史之母、傳奇之祖母、傳統的曾祖母。 馬克.吐恩

印度最近在我們眼中,距離遙遠且非常陌生。最近靠著自身人口結構吸引許多企業來投資,雖然媒體大肆推廣,給人一種成長潛力非凡,然而實際上大多數的企業還是選擇東南亞為主,印度有甚麼潛力讓許多國家看中,又有甚麼缺點讓國家又放棄印度,或許人口、國家發展和文化可以說明。

人口:

印度人口金字塔2023

印度人口金字塔2023

中國人口金字塔2023

中國人口金字塔2023

由上圖所述,印度的人口與中國相差不大,但在青壯年的比例開始出現不一樣的差距,雖然中國目前有大量比例的人口落在30-60歲區間,但中國在過個30年後大量人口比例近入老年,會使中國無法提供充足勞工資源。相反的,在印度人口結構,重心都是放在青壯年和幼年,保證未來發展時可以有源源不絕的勞力供給。青壯年佔比全部人口一半以上可以為國家帶來經濟發展,除了提供勞力進入世界分工體系,也幫助國家可以累積底蘊,假設幼年和老年人口都需要有青壯人供養,只要工作人口超過需要供養人口,也就代表國家可以獲得額外的經濟好處,稱之為"人口紅利"。另外,青壯年有工作代表有收入,有收入就會有消費需求,在大量人口下,基本上國外企業只要投入印度發展,基本上都可以賺得盆滿波滿。

國家發展:

2023預估gdp排名

2023預估gdp排名

2023第1季實質gdp成長率排名

2023第1季實質gdp成長率排名

歷年GDP印度產業貢獻度佔比(藍色:農業 黑色:工業 灰色:服務業)

歷年GDP印度產業貢獻度佔比(藍色:農業 黑色:工業 灰色:服務業)

雖然印度有很高的GDP和GDP成長率,高成長率讓印度脫離貧窮狀態,但從聯合國每年發出的報告來看,仍然印度的28%人口處於極度貧窮,另外,工業產生的GDP偏少,這跟國家歷史發展有關。

英國殖民期間英國人和印度人的人均GDP走勢

英國殖民期間英國人和印度人的人均GDP走勢

在印度殖民時,英國大多把心力把印度的農業搞好,想盡各種方法把印度的好處撈到英國,這也使印度的工業沒有甚麼發展。等到殖民結束,印度採取鎖國政策拒絕英國,跟蘇聯採取計畫經濟並且發明許可證制度,許可證需要跟許多政府部門打好關係後,獲得可以營業的機會,壞處是拿到執照的難度很高,基本上要看各部們的臉色,但是拿到執照後,可以在市場獨佔或寡佔,在印度這個市場中可以拿到不小的利益,到了蘇聯結體和能源危機時候,印度才迫不得已開啟貿易。由於國家沒有把支出花在提升國家基礎建設,導致工業發展薄弱,這也連帶影響生活品質(像是:斷水、斷電...),加上官僚主義,即使外資願意讓資金引進印度甚至設廠,但可能會因為沒有賄賂政府而套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在企業上,使外企不敢在印度發展。相對地,外企很喜歡用外包的方式來雇用印度人在IT行業,專業、便宜和會說英文讓印度在美國科技業的外包中得到許多好處。

文化:

印度的種性制度使印度人把電信業或編碼業視為唯一出路,如果你是高種性,基本上可以從事不同種類工作,如果你是低種性,除了喪葬、農業或政府職員等工作外,基本上都不能碰,雖然政府有開放名額保障低種性,但人們還是會流露出鄙夷的目光看著你,這種宿命論也使印度人在工作表現顯得很懶散。這時電信業或編碼是在種性制度沒有規定的,這變相成了低種性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徑,讓國際可以擁有廉價技術人才,相反地,也讓印度的工業變得很差,配合過剩的人口,沒辦法讓所有人口有效利用的下場變成便宜的勞力,甚至買勞力比起買機器來的有性價比,舉例來說:在印度買一台洗衣機的成本比雇用人力手洗衣服的成本還要高很多。

國際地位和外企發展:

由於印度的殖民歷史和人口,對歐美來說,印度是個可以作為軍事盟友的一個國家來幫助控制俄羅斯並且提供歐美市場許多廉價的高科技人才,對俄羅斯來說,印度之前的歷史讓印度對歐美排斥,加上之前有實施計畫經濟,讓俄羅斯本身覺得有投資的價值。雖然有著如此完美的國際地位,但在外企發展通常進而遠之,以沃爾瑪為例,之前沃爾瑪進入印度市場時,印度政府認為沃爾瑪賄賂政府好讓沃爾瑪近來而罰款,市場進入後發現政府要求印度貨要佔全商品的30%,由於印度生產力落後根本湊不齊又被罰錢,政府要求超市營業需要印度人開業,由於印度人手上資金不夠,沃爾瑪先撥給經理一筆錢先經營,政府知道後以擅自撥款擾亂金融秩序又被罰,光是開店被罰了3次,後續印度總統大選期間,候選人都以讓外資趕出作為政見,讓沃爾瑪聽到後趕緊離開。這種養套殺手法也相繼用在台灣、英國或中國等等外企,讓外企始終不敢在印度發展。

結論:

種性制度和殖民歷史讓印度人在外包產業非常厲害,相反地,也讓他們的工作態度顯得消極和缺乏工業發展,人口紅利讓每年GDP飛速增長,但官僚制度又讓整個外資沒辦法完全在印度發展,對台灣來說,可以做為互補,提供台灣的工業硬體來輔助印度藉此打入是可行的,對個人來說,可以上網查詢投資渠道來判斷是否要投資,畢竟印度政府研究的GDP數據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錯誤。至少能確定的是,印度靠著目前的經濟優勢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正準備開始繁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木好奇心事務所
19會員
75內容數
在滿是既定的線、面、網中,試著衝破既定、挖掘可能
2025/04/27
為什麼外匯有升值貶值?為什麼進出口會對國家產生影響?外匯還有什麼面紗需要我們去接露探討?
Thumbnail
2025/04/27
為什麼外匯有升值貶值?為什麼進出口會對國家產生影響?外匯還有什麼面紗需要我們去接露探討?
Thumbnail
2025/04/25
主要是給完全不知道外匯是甚麼的人,一開始的概念講解,沒有任何交易心法,自己斟酌閱讀
Thumbnail
2025/04/25
主要是給完全不知道外匯是甚麼的人,一開始的概念講解,沒有任何交易心法,自己斟酌閱讀
Thumbnail
2025/04/08
珍惜生命 遠離外匯
Thumbnail
2025/04/08
珍惜生命 遠離外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2023年上半年印度人口數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超過14億人。假如把人口數第三 ~ 第八名的國家放進印度,可以畫出以下這張圖。
Thumbnail
2023年上半年印度人口數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超過14億人。假如把人口數第三 ~ 第八名的國家放進印度,可以畫出以下這張圖。
Thumbnail
印度有甚麼潛力讓許多國家看中,又有甚麼缺點讓國家又放棄印度,或許人口、國家發展和文化可以說明。
Thumbnail
印度有甚麼潛力讓許多國家看中,又有甚麼缺點讓國家又放棄印度,或許人口、國家發展和文化可以說明。
Thumbnail
日前媒體報導,為強力嚇阻中國對印度邊界的軍事威脅,印軍迄今已在前線部署高達六萬八千名士兵,以及三百三十輛步兵戰車、九十輛坦克、數門火砲、地對空導引武器和雷達裝備等,以嚴防中國人民解放軍越界;此外印度也積極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有助於東南亞國家對抗中國主導地位。
Thumbnail
日前媒體報導,為強力嚇阻中國對印度邊界的軍事威脅,印軍迄今已在前線部署高達六萬八千名士兵,以及三百三十輛步兵戰車、九十輛坦克、數門火砲、地對空導引武器和雷達裝備等,以嚴防中國人民解放軍越界;此外印度也積極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有助於東南亞國家對抗中國主導地位。
Thumbnail
由於近年來國際貿易與經濟趨勢的巨變,很多十幾年前的網路留言跟常識早已破滅,這些變化絕大多數對中國崛起的敘事都不利,特別是對想要維持「必須在中美之間保持假中立」的某些五毛。因此最近幾個月他們在台灣的各大討論區與論壇拼命洗「印度無法超越中國的文」但是事實卻是印度在許多社會指標早已超車中國。而他們這麼做的
Thumbnail
由於近年來國際貿易與經濟趨勢的巨變,很多十幾年前的網路留言跟常識早已破滅,這些變化絕大多數對中國崛起的敘事都不利,特別是對想要維持「必須在中美之間保持假中立」的某些五毛。因此最近幾個月他們在台灣的各大討論區與論壇拼命洗「印度無法超越中國的文」但是事實卻是印度在許多社會指標早已超車中國。而他們這麼做的
Thumbnail
印度人口即將超越中國,這意味著什麼呢?
Thumbnail
印度人口即將超越中國,這意味著什麼呢?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3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中印也已躋身大國之林,但雙邊的現實互動依舊時有齟齬。從1962年的邊境戰爭,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對峙,某些心結就像積雪千年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在兩國間橫亙。
Thumbnail
3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中印也已躋身大國之林,但雙邊的現實互動依舊時有齟齬。從1962年的邊境戰爭,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對峙,某些心結就像積雪千年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在兩國間橫亙。
Thumbnail
是說近來美國海軍打算重新組建第一艦隊,總部預計設在東南亞一帶,最有可能的落腳處是新加坡,正與當地政府磋商中。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所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則批准生效,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再加上中國之前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等政策,南海海域的主權爭端也越演越烈,美、中兩國的爭霸
Thumbnail
是說近來美國海軍打算重新組建第一艦隊,總部預計設在東南亞一帶,最有可能的落腳處是新加坡,正與當地政府磋商中。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所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則批准生效,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再加上中國之前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等政策,南海海域的主權爭端也越演越烈,美、中兩國的爭霸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