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仿到創新:AI如何讓虛擬人從真人模擬轉向主動創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日,當大家談及虛擬人,許多人可能會立即想到眼花繚亂的動畫角色或是網路上的流行VTuber。這些虛擬人物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們真的只能是虛擬形象和真人操作的呈現嗎?隨著AI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新創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們正逐步看到一種全新的虛擬人現象:從真人模擬到具有自我主動創作能力的虛擬存在。這一轉變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帶來了劇烈的震蕩,更在經濟和商業行銷領域裡引發了深遠的變革。

1. 兩者的技術區別


• 傳統虛擬人技術:

• 主要依賴於中之人操控和表演,其背後的技術是捕捉和模擬真人的動作和表情。

• 因為受限於中之人、以及角色人設,所以其反應和內容產生都有固定的範圍和限制。

• AI虛擬人技術:

• 依靠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能夠從大量數據中學習和生成內容。

• 具有自主性和適應性,可以根據當下受眾的互動來做出反應和決策。


2. 兩者的經濟模式區別


• 傳統虛擬人經濟:

• 主要是基於“陪伴經濟”,用戶的抖內是為了得到與虛擬人的互動和陪伴。

• 賺錢方式包括直播打賞、業配和品牌合作。

• AI虛擬人經濟:

• 創建了個性化與規模化經濟,可以為每位用戶提供即時的客製服務,以及同時可以服務多位受眾。

• 可同步開展跨平台、跨地域的營銷商業模式。


3. AI VTuber商業行銷方法的轉變、優勢以及劣勢


• 轉變:

• 從人為主導的行銷策略轉向大數據分析與優化的策略。

• 優勢:

• 能夠即時分析市場趨勢和用戶行為,迅速調整行銷策略。

• 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行銷活動。

• 劣勢:

• 過度依賴數據可能會忽略人性化和情感連接的重要性,有可能會因為這樣無法累積跟顧客間的忠實情感

• 與現有的Vtuber互動市場相比,AI虛擬人所需要的技術以及門檻還是相對較高,並且需要龐大的數據支持。

• 量體擴增太快,並且質量不一,容易引發消費者反感情緒。


隨著技術的進步,虛擬人技術已慢慢要從單純模擬真人進化到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實體。然而,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其潛在的商業挑戰和道德問題,並謹慎地使用和發展這一技術。

    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困境中成長:《模仿犯》啟示我們的積極心態」(1)從夯劇《模仿犯》的金句中學習正向心理學,掌握從困境中成長、保持積極心態、感恩生活、情緒調節和尋找温暖的方法。適合所有成年觀眾,提升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讓我們一起啟程吧!
    Thumbnail
    avatar
    洪惠嘉
    2023-04-30
    劇評(台劇)-從 #模仿犯 的殺人魔,到 #不良執念清除師 的一抹執念姚淳耀 飾 陳和平 (模仿犯 的角色),他以上帝自居,對那些弱小的女人,施以上帝的罪罰。他在虐死他們之前,先讓他們拍攝一連串,他們之前最喜歡的行為。最後再讓他們眼睜睜看著親人,從他們面前走過,任他們從有希望到絕望的深淵,再慢慢虐死他們。這樣的行為不啻是罪大惡極,令人髮指。加上他在人前主播的形象,與幕
    Thumbnail
    avatar
    梧桐
    2023-04-29
    自然學英文技巧~從「仔細聆聽」、「開口模仿」、「感官連結」到「反向思考學習」學習英文很難嗎?為什麼怎麼學、怎麼忘?買過的參考書堆滿角落;上過的補習班也多不可數,到底什麼樣的學習法才是特效藥呢? 這篇文章將從頭開始介紹學習英文的技巧,只要把握這些原則,再加上平時的努力,我相信學習英文不再是一件難事。
    Thumbnail
    avatar
    Roselin
    2023-04-23
    從模仿犯看心理創傷:探討創傷定義、復原因素及協助方法」「傷痕不是用來提醒我們痛苦的過去,而是讓我們學會成長的標記。」- 洛伊··班尼特 「生命中的創傷經驗,有時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本集的Podcast中,我們將從台劇「模仿犯」的主角和劇情出發,探討心理創傷的定義、類型,以及影響創傷復原的因素。
    Thumbnail
    avatar
    洪惠嘉
    2023-04-23
    從台劇「模仿犯」來看,這三個星座最有「自戀型」人格!Netflix推出台灣犯罪懸疑劇《模仿犯》,此劇改編日本推理大師宮部美幸的同名小說,在台灣上線短短3天就打敗蟬聯數週第一名的復仇韓劇《黑暗榮耀》,並登上全球超過20個國家的Top 10,超越過去台劇的市場,創了華語影集的新紀錄,這樣的神劇你追了沒?
    Thumbnail
    avatar
    唐蘋星座/兩性圖文
    2023-04-15
    臺劇《模仿犯》角色側寫:從劇情中淺談11個重要角色的形象設定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Thumbnail
    avatar
    墨子卿
    2023-04-06
    靈感都從哪裡來? 模仿,是平庸對偉大的最真誠奉承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要破除一個迷思,就是我要寫出從來沒有人想到的觀點或故事,放下完美主義。那為什麼每天還是有這麼多的新資訊產生? 所有的新資訊出現都不是一瞬間冒出來的,當我們靈感乍現的時候,看似一瞬間,卻是我們走過的路,閱讀過的書,累積堆砌出的霎那。
    Thumbnail
    avatar
    張鉉宗
    2023-03-19
    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中國綜藝如何從模仿中走出爆款?二〇一二年,浙江衛視向荷蘭 Talpa 公司買下《The Voice》製作了《中國好聲音》,以超高製作成本、覆天蓋地的宣傳手法,加上此節目中挖掘出諸多才華驚人的明星選手,讓這個節目徹底火紅了一把!
    Thumbnail
    avatar
    前進新大陸
    2020-07-17
    語言是從模仿開始的,那你知道什麼是模仿嗎? 模仿不論在初期的動作、聲音模仿、口語模仿以及後期的複雜指令動作、序列的模仿都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就是幾個關於模仿的小知識,大家動動腦去思考模仿這件事吧 最後,對於小孩好的模仿,大人們給予適合的社會性增強(例如微笑、口頭誇獎),不好的模仿給予正確示範以及修正,小朋友藉由每次的模仿,來去學習新的事
    Thumbnail
    avatar
    圓來是語言治療師
    2020-04-19
    從模仿遊戲的橋段順藤摸瓜上去...(本文敏感,限好友閱讀,非好友請跳過) ●模仿遊戲的橋段 二戰協助破解密碼、立有重要戰功的英國劍橋大學的教授艾倫·圖靈,戰後多年卻被揭發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在當時的英國,同性戀可是刑事犯罪。被抓到的圖靈被法院判處猥褻罪,他為求能繼續研究工作,選擇接受化學閹割來代替入獄,接受荷爾蒙療法......
    Thumbnail
    avatar
    Jackie Chien
    20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