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 慈善機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我對NGO和慈善機構有點偏見,所以在找新工作的時候會盡量避免這種公司。

這裏的NGO是指非政府機構但他們的經營費用是由政府支付。

慈善機構是指他們自己一套收入的來源,其中不少是由募捐得來。

這兩種公司給我的印象

1.慈善機構

因財政緊拙,他們的日常開支會比較節儉。例如:他們的電腦會比較舊款,公司陳設殘舊等

程序特別繁瑣。由於一切花費都要慎而用之,所以便有一套特別複雜批核程序。例如: 要長篇大論寫明申請原因,批核層層遞上,批核結果有年無月。

2.NGO

有點大花筒感覺。他們的收入多以項目為本來申請,並一早已取得政府批核,只要項目順利執行,錢還是陸續有來,不愁沒錢用。

工作懶散。NGO規模一般不大,人數不多,管理層多是合約聘請,合約屆滿拿了花紅就走喇!工作的熱誠可想而知。

以上只是我個人意見,不代表所有慈善基金或NGO都是這樣的。

可惜我有兩位朋友先後在以上公司工作過,事實跟我想像有點相似。

1.慈善機構

我朋友在一間跨國慈善機構工作。正如我剛才所説財政緊拙又受監察,所有審批需要花上長時間,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另外,中層薪金較市場低,他們的工作熱誠較弱。高層是否工作表現及薪金較好?這點我朋友不知。這些高層會用千方百計挪用公帑,最常見是以公司聯誼或培訓的名義與下屬食飯或消遣。阿諛奉承風氣盛行。

2。 NGO

我朋友在一間香港NGO工作。這間NGO主要是在幫忙香港在海外拓展某一個專業行業的工作。這間NGO已成立三年多,但為香港人熟悉實在寥寥可數。這間NGO管理層非香港人,他是以合約受聘。他用人為私,千方百計把已申請到的項目預算以高薪聘請自己朋友。項目只有開始,但從沒有見到成效。他只不停在想新項目以求拿到更多經費。

這兩種公司經費自由募捐或者政府支付,所以他們的工作表現應該受到監控。他們表現強差人意,沒有人質詢?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政府的監控大家明的,監控就是沒有監控,錢是白白花了但一點成效也沒有。可憐我也是一個納稅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閒的人的沙龍
6會員
19內容數
在一個工作場所待久了,以為公司的一切正常運作是必然。。。可惜真實不似預期..我舊公司在香港分公司已結束,我開始游走不同公司, 千奇百怪的事越見越多。
不閒的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8
老闆顏值自我滿分,,,,, 把廣告也拉倒
2023/11/08
老闆顏值自我滿分,,,,, 把廣告也拉倒
2023/10/10
一星期37則招聘廣告
2023/10/10
一星期37則招聘廣告
2023/10/02
與獵頭公司交手
Thumbnail
2023/10/02
與獵頭公司交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擁有無法控制的眼疾,可能導致失明或者無法辨識生活的危機,完全不清楚未來的路的我,一般企業、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哪一條路比較適合?
Thumbnail
擁有無法控制的眼疾,可能導致失明或者無法辨識生活的危機,完全不清楚未來的路的我,一般企業、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哪一條路比較適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工作在公家單位服務,目前手邊有一件案子,這是一個計畫,我們可以透過計畫去學校推行教育活動,包含幫他們設計課程或是給予相關資源等。這個計畫的金額有上百萬元,全台灣也有很多公部門有這樣的計畫,都是針對學校、社區或部落的活動。   我們的部門算是推得有點成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工作在公家單位服務,目前手邊有一件案子,這是一個計畫,我們可以透過計畫去學校推行教育活動,包含幫他們設計課程或是給予相關資源等。這個計畫的金額有上百萬元,全台灣也有很多公部門有這樣的計畫,都是針對學校、社區或部落的活動。   我們的部門算是推得有點成
Thumbnail
身為非營利組織的菜鳥小編,不知道你有沒有過一種心情 「明明有在發文更新,但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白話一點就是: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個上架機器人 XD 雖然有在更新,但是卻少了一種「全面的視角」,看不懂「發文」這件事到底在做什麼,完全沒有所謂策略
Thumbnail
身為非營利組織的菜鳥小編,不知道你有沒有過一種心情 「明明有在發文更新,但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白話一點就是: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個上架機器人 XD 雖然有在更新,但是卻少了一種「全面的視角」,看不懂「發文」這件事到底在做什麼,完全沒有所謂策略
Thumbnail
現在想起來只覺得荒唐,我待過的機構,無論是主管、負責人、經營者,很多都覺得自己的機構是神聖不可褻瀆的殿堂,能進去作簡直是上輩子修來的福份。但我的經驗,去哪都一樣,總是有大量虛應故事,甚至很多作假敷衍,了不起的「志業」沒那麼多。
Thumbnail
現在想起來只覺得荒唐,我待過的機構,無論是主管、負責人、經營者,很多都覺得自己的機構是神聖不可褻瀆的殿堂,能進去作簡直是上輩子修來的福份。但我的經驗,去哪都一樣,總是有大量虛應故事,甚至很多作假敷衍,了不起的「志業」沒那麼多。
Thumbnail
作者在美國念完碩士後朝著NGO方向的路前進,卻發現不管是求職過程,或者在工作期間也好,NGO的工作者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就是來自於熱忱與金錢兩造之間的妥協與衡量。作者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點出許多制度上的問題與困境,並期許其他組織工作者能共同朝著社會正義的目標前進,突破以「金錢」衡量的工作觀。
Thumbnail
作者在美國念完碩士後朝著NGO方向的路前進,卻發現不管是求職過程,或者在工作期間也好,NGO的工作者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就是來自於熱忱與金錢兩造之間的妥協與衡量。作者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點出許多制度上的問題與困境,並期許其他組織工作者能共同朝著社會正義的目標前進,突破以「金錢」衡量的工作觀。
Thumbnail
為助理,卻做著專案經理的工作,在NGO似乎是常態。在一個月內生出三場「限塑議題公民咖啡館」,不是易事,但都是滿滿恩典!
Thumbnail
為助理,卻做著專案經理的工作,在NGO似乎是常態。在一個月內生出三場「限塑議題公民咖啡館」,不是易事,但都是滿滿恩典!
Thumbnail
「我是來工作,不是來交朋友的」在職場打滾過一段時間的你,可能聽過這句話。 聽起來有它的道理,若是聽在老闆的耳朵裡,可能還有幾分高興,這真是一個知分寸的傢伙。減少了沒有產值的社交活動,不會有小團體的鬥爭,心思應該都在工作上。這在營利事業或許是很好的肝,或許或許工作績效會提
Thumbnail
「我是來工作,不是來交朋友的」在職場打滾過一段時間的你,可能聽過這句話。 聽起來有它的道理,若是聽在老闆的耳朵裡,可能還有幾分高興,這真是一個知分寸的傢伙。減少了沒有產值的社交活動,不會有小團體的鬥爭,心思應該都在工作上。這在營利事業或許是很好的肝,或許或許工作績效會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