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台北市發源地之一的『艋舺』,清治時期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為當時台灣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由於發展甚早,因此在艋舺至今仍有不少的歷史建築以及市定古蹟存在。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拾起歷史的記憶吧!
『剝皮寮』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並在2010年3月29日由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剝皮寮最早出現在地契中大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兩百多年,對於剝皮寮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至官網查詢詳細歷史背景。至於『剝皮』一詞的由來有三種說法:剝樹皮、剝獸皮以及與『北皮』發音類似,不論是哪種,『剝皮寮』的名稱至今已換過四次:皮藔街、藔街、剝皮寮街以及現今使用的『剝皮寮老街』。
如今的『剝皮寮』已經成為傳統與創新、歷史與創意相互交織揉合的場域,擁有台北市其他地方不易見到的街道尺度與樣貌,自2009年開放以來,受到各界的好評與關注,並持續透過藝文展覽、教育活動及影視協拍等方式,積極推廣藝術文化教育及文化資產,讓街區達到有效的運用。街區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00至晚間9:00、展間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6:00。
『艋舺龍山寺』又稱萬華龍山寺,主祀觀音,為清治時期臺北城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與清水巖祖師廟、青山宮與西門町天后宮並列為『艋舺四大廟』。民國七十四年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
龍山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由三邑人士合資興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龍山寺坐北朝南,面呈回字形,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馬廊共42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後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為典型儒、道教諸神佛供奉處。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其轎頂式扁六角形的屋頂。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麒麟等吉祥物造形,飾以剪黏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陪祀天上聖母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地藏菩薩、至聖先師、魁星星君及福德正神等眾神祇。艋舺清水巖是台灣市定古蹟,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也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青山宮以及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清水巖於乾隆55年(1790年)正式落成,原有三殿,格局完整,但目前僅剩三川殿及正殿。在前殿中門前,有一對粗壯的龍柱;兩側的山牆,有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磚雕圖案,是廟中現存最古老的藝術品。在樑架、石壁、龍柱上,也都刻有清領時期的帝號年代,所以祖師廟曾被稱為表現清領中期最具特色和藝術水準的臺灣廟宇。
艋舺青山宮建於咸豐六年(1856年),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列為三級古蹟,現列市定古蹟。該廟自清治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惠安人的王爺信仰中心之一,每逢青山靈安尊王壽誕日前夕都有隆重祭典,正日為萬華區年中慣例迎神中最盛大者,俗稱『艋舺大拜拜』,為臺北市三大廟會之一,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矩形縱深的街屋式建築。前殿為重簷歇山頂,簷間有『敕封大宋明神』字樣,明間華麗精湛的八角形藻井,完全展現出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作風 。拜殿臺基前方有雲龍御路,由於拜殿抬高臺基與正殿同高,且拜殿屋頂與正殿硬山頂相連,更增添正殿巍莪宏偉的氣勢。
臺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主祀天后媽祖,廟址原為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弘法寺。該廟前身新興宮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址在艋舺直興街,1943年被日本政府徵收,檀越將神暫奉於艋舺龍山寺,1948年進駐西門町,與龍山寺、祖師廟、青山王合稱為『艋舺四大廟 』。
台北天后宮入口處龍邊宮置有古鐘一座,由鐘上所鑄字樣可以得知清朝建廟之時其名即為『新興宮』,鑄造年代為乾隆57年(1792年)。入口處虎邊則置放一座『八仙香爐行宮神龕,八仙蓮花木燭』,原為新興宮神龕,為1820年唐山師傅刻造。
從1973年以來,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及東京別院每年10月到12月間都輪流派遣高僧到台北天后宮,舉行朝聖禮佛法會。台北天后宮的主神是媽祖,陪神是弘法大師,全台因為只有台北天后宮有供奉弘法大師,因此吸引了許多日本觀光客專程遠道前來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