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 / 街屋:剝皮寮(台北萬華)

2023/04/0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古早台灣儂攏講:『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而文化台獨系列就是從位於台南月津港(鹽水)開始的(全文:台獨/民宅:蔡和泉故居)。這次筆者來到第三番的艋舺,意即今日的台北市萬華區,保留大量完整清治、日治老街建築格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就在那裡(國家文化登錄資料)。
剝皮寮歷史漫步區的康定路173巷,當時拜訪的時間是一般上班日的透早,人潮也幾乎還沒有出現(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雖說以漢字『剝皮』為名,但該地區經考證應未曾有剝皮業(獸皮/樹皮)。而所謂的『剝皮』乃是台語『福皮』、日語『北皮』的發音混雜轉化而成,就像『高雄』也不是中國黨胡說八道的又高又雄。不只萬華的舊名『艋舺』是來自於原住民語,台灣的許多老地名,也都有很多值得推敲與研究的歷史和文化。
參觀小補充:如果是從西門捷運站下車,用走的會先看到掛著『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招牌的牌樓古厝;如果是從艋舺龍山寺站下車,則會先拄到另一邊的康定路,從此下車走路會比從西門站下車還快(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如果剝皮寮無創剝皮業的話,在這裡成為藝文展演空間之前,居民究竟是做什麼的呢?此處曾經有販賣日常用的燃料(土炭市),也有過供來往果菜商販住宿歇喘的販仔間(日祥旅社)和附近居民使用的公共澡堂(鳳翔浴室)、茶桌仔店(秀英茶室、長壽號)等等。不但有小型的宗教信仰中心(威靈壇),甚至到日治時期還有西醫在該街區執業(呂阿昌醫師),可見該街區百年來的生活機能充足,十足展現那個時代台灣庶民生活的縮影(參考資料:剝皮寮歷史街區)。
老街的室內其實有很多的常設展覽,以鄉土教育中心的展覽最為豐富,有台灣西醫發展史、漢醫中草藥方的介紹、艋舺宗教信仰文化、古早經濟產業和古厝修復細節等等內容。而遊客諮詢中心以後也有武漢肺炎的抗疫經歷陳設展和艋舺老街的歷史發展,甚至還有作家林立青寫的小本子簡介供遊客翻閱(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剝皮寮歷史街區是由康定路和廣州街,眾多橫跨兩百年、清治到日治的老街屋所組成。雖說經歷的日治初期的市區改正,但清帝國時期的傳統街屋卻還是大量地保留下來,像是外觀的赤紅砌磚、屋頂可見的圓木樑架(樓拱)和狹長的店屋格局等等,皆是那個時代留存下來的特色。
從這棟建築來看,可以看到左右兩側柱子所使用的紅磚,年份、風格都有所差異,不知是否就是展覽所指的『交丁砌』?此地的建築群不但留存有較扁薄的清國磚(閩南磚),還有日治時期『台灣煉瓦株式會』社製作的TR清水磚和英商『撒莫耳(Samuel)煉瓦會社』出產的S磚。;圖中建物前方橫空而過的圓柱,串起相鄰的老店屋,則是在清式建築容易見到的壽樑(橫枋;客語:牽樑),而壽樑一詞也是台灣在地匠師所創的專業術語(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紅磚文創裝置藝術(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根據資料,這些樑柱外觀的修飾,應該就是應用所謂的抿石子技術吧(或有後來重修改建的洗石子)?如果工法判斷錯誤,還請大家指正(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一樣是以石材表現的老街屋立面建築,二樓還有裝設華治時時期建築風格常見的鐵窗花(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隨後,日本帝國在追趕西方列強近代化文明列車時,也將許多歐式的建築概念或技術進行改良或轉化,比如:『立面』(牌樓厝)、『雨淋板』、『抿石子』(參考資料:彰化縣溪湖國小校門特色康定路173巷31號)……等等,引入殖民地台灣,成為我們今日所見的台灣獨特文化風情。甚至,不只剝皮寮,全台各地的老街,像是斗六、祈堂、深坑、北港朝天宮周邊…….等等,都能看到這樣『清式』和『和洋折衷式』並陳、甚至是互相拼湊的『台式』建築。
『清式』和『和洋折衷式』並陳、甚至是互相拼湊的建築,就是台灣獨有的文化特色,非正統的日式建築,更不是什麼華而不實、充滿詐欺感的傳統中華文化。這些新創的台灣傳統,如今已早已過了百年,絕對有資格成為台灣文化底蒂(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像是在康定路中段,筆者就有注意到某些外觀乍看是清式的街屋,其實上半部鋪著和瓦,屋側並有以日治時期引進的木造雨淋板進行補綴,屋頂甚至還有日式建築會見到透氣透光用的『太子樓』(參考資料:台灣日式建築-門窗結構)(日文:越屋根)。因為融入地非常和諧,如果不留心看,根本就不知道屋頂還曾有如此巧思和風華。
意外留意到的太子樓(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雖說在中國某些被列強瓜分、半殖民或開港通商的城市,像是廈門號稱的百年的中山老街,也會有這些所謂的『西式建築』(未曾親臨,僅有參考資料與圖片:搜狐-住进百年老街的骑楼,领略厦门老城区的市井百态发现厦门 | 厦门骑楼老街知多少?)。
該老街建成歷史不只遠遠晚於臺灣,且筆者私心以為,其建築風格上面非常單一,就像直接從西方國家原汁原味地插在廈門的異國建築(又有一說是南洋風格?)。如此整齊卻過於突兀,不比台灣開枝散葉各地的老街老廟附近的街屋,幾乎每棟都有自己的故事、年代和風格特色,『清式』與『和洋折衷』外觀建築的摻雜比例甚至還存在高低上的差異。在這些看似凌亂的拼湊之中,卻反而暗藏一種規律般的和諧。或許,這就是有些日本人、中國人遊台,所感受到熟悉又異樣的那種獨特氛圍的來源吧?
若硬要說騎樓是台廈老街的共同建築文化特色也很牽強,因為世界各地都有這樣因應雨天的建築,像筆者所在的德國城市也是細雨綿綿,老街的商用騎樓建築也很普遍。再說了,華語的『騎樓』一詞很不巧地在廈門話(新加坡)是叫『五腳基』,台語則普遍講『亭仔跤』,這又是一個台灣文化疏離所謂『閩南文化』的一個有力證據。
全台老街普遍都會有類色風格的建築,由洗/抿石子或紅磚所構築的洋風立面(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台灣雖說常常會有古蹟自燃事件,但其實在一些老建築的機能再活化方面,甚至可能還走在文化大國日本前端(參考文章:帶日本學生訪台為何不去鼎泰豐?野島剛:跟著我要去驚奇的地方)。另一方面,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如今在XDD領導下又準備走回那個瘋狂年代的中國,恐怕在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造上面更加遠遠不如台灣。
漢族主義提倡者、注音符號設計者章太炎來台避殺生之禍(戊戌政變)的故居。他以所謂漢族主義論述建構的中華民國,不只包含現在的中國,甚至連今日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緬甸理想中都理應被一統於中華,反倒是今日在中國控制下的滿州、蒙古、回部(新疆;東突厥)、西藏(圖博)都因為漢化不深而可割可棄,康熙眼中鼻屎大的臺灣甚至在此幻想文的討論度更低。(引用自1901年《正仇滿論》:自民族言之,則滿、日皆為黃種,而日為同族而滿非同族;引用自1907年《中華民國解》:故以中華民國之經界言之,越南、朝鮮二郡必當恢復者也;緬甸—司則稍次也;西藏、回部、蒙古三荒服則任其去來也)(圖片是筆者親自拍攝,非商業用途,未經允許請勿盜用轉載)。
咱台灣人千萬毋通對家己兮文化失去信心,嘛完全無必要共所謂兮中華文化當作神主牌逐工拜。因為在筆者的眼中,這裡探討的台灣文化是實實在在的,而所謂的中華文化宛若是蓋在台灣文化上的違建,才是一直以來充斥欺瞞與空虛的一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35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