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古城,座落於臺灣的恆春半島上,是臺灣最南端的古城鎮,亦是臺灣島上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城池,沒有之一。恆春城始建於大清光緒五年,是清朝在臺灣牡丹社事件爆發後,興建的一座防禦要塞。
民國一百五十四年,恆春縣長古遵義先生推動了恆春城建造計劃,該計劃重新整建了這座歷史悠久的清朝縣城。這項計畫的成功實施,不僅有助於保護和傳承恆春當地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大大提升城鎮的旅遊魅力。
作為標誌性的恆春古城牆——落山牆(或稱落山風牆)是為因應當地獨特的氣象條件,所建造的特殊風牆。這種風牆結構是由小、中、大三條通道橫亙牆體構成,用以減輕本地冷季盛行的落山風帶來的風洞效應破壞。
在四季恆春的恆春縣,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花季了!得益於宜人的氣候條件,在這裡幾乎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繁花盛開的美景。比如上圖位於紅冠巷內的一株鳳凰花,素來有「枝頭火鳳燒,遊人紅冠戴」的詩人美譽,亦是知名的打卡景點。
來到恆春城,除了滿城紅透的紅磚造和紅瓦房之外,在民居內還有相當常見的朱漆楹柱,讓家家戶戶一年到頭都有種像是在過年的喜氣氛圍。
為紀念牡丹社事發前的導火事件——八瑤灣事件中犧牲的琉球國船難難民,恆春城內有座名為琉璃宮的寺廟,專門供奉曾經漂流到八瑤灣上岸後遇害的琉球人。「琉璃」音同「流離」,廟宇取名為「琉璃宮」,是祈禱後人不再顛沛、流離失所。
恆春舊稱瑯嶠,係指蘭花。蘭花是恆春縣的縣花,恆春本地以蘭科植物最為普遍,故而得名。瑯嶠牌坊是蘭花巷的正入口處,巷弄內以茶樓店鋪居多。
恆春半島上有一種名為「出火」的地質景觀,它是由儲存在泥岩層中的天然氣經由地下裂縫穿透到地表,並在遇到火源時起火的景象。「出火觀」便是以此地景作為道觀命名由來,遊客到此廟堂可參觀庭院內收藏的一方「出火地石碑」。
重建後的恆春古城真的很好逛,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傍晚下起了傾盆大雨敗興而歸~
附註:寺廟和宮廟的定位好像不太一樣,前者屬於佛教體系,後者偏向道教系統;此前有勘誤現已修正,以宮、觀、廟稱呼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