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設計讓人簡單駕馭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友善設計讓人簡單駕馭世界?從泰坦潛水艇的那支遊戲手柄說起


深海潛水器泰坦號(Titan),在前往探索鐵達尼號沈船的深海時失踪。圖為泰坦號的前身。泰坦號最終僅有一扇15英寸的窗戶。 圖片來源:Wikipedia

深海潛水器泰坦號(Titan),在前往探索鐵達尼號沈船的深海時失踪。圖為泰坦號的前身。泰坦號最終僅有一扇15英寸的窗戶。 圖片來源:Wikipedia

2023 年 6 月 19 日,由美國公司 OceanGate Expeditions 運營的一艘深海潛水器:泰坦號(Titan),前往探索鐵達尼號沈船的深海時失踪。在潛水進行約莫兩小時後,失去了與潛艇的聯繫。

據報導,泰坦號經歷了一次災難性的內爆,導致五名搭乘者全數喪生。事故後,各界開始檢核船艙內的設備,發現諸多不合格的設計,包含:

  • 潛水器船身的設計不良導致受壓不平均
  • 缺乏可以從水面艦艇部署的獨立動力回收系統
  • 採用非行業標準的聲學信標導致無法及時求救

不過,最令眾人訝異的,整艘深海潛水器僅用一支遊戲手柄操控下潛的航程,打破了眾人以往對潛水器複雜的操作介面。遊戲手柄的友善設計確實讓人好上手,然而,這樣極簡主義的物件反而容易因簡單直觀的操作反噬了使用者。



我們需要透回饋得知發生什麼事

毫無疑問,遊戲手柄對於多數人而言是個熟悉的物件,舒適好握的外型、色彩鮮明的按鍵、簡單易讀的標示,都讓使用者在操作上順手許多。反觀傳統潛艇的操作面板,數量多到數不清的按鈕、握把、推桿,還沒使用就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望而生畏,但潛水器可不是個案。

操控泰坦號的手把,是羅技(Logitech)的無線電玩手把 F710。取自 Logitech 官網

操控泰坦號的手把,是羅技(Logitech)的無線電玩手把 F710。取自 Logitech 官網

任何陸海空的運輸工具,駕駛艙的操作介面都是採專業分工的設計;換言之,每個按鈕、握把、推桿都有其控制的部件,以及對應的功能。這樣的設計有個明顯的益處:使用者可以清楚知道每一個行動所觸發的回饋。針對行駛過程的不確定性,專業分工的操作介面能讓使用者及時調整。如同《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的作者 Cliff Kuang 所說:

「不管是對話原則還是介面設計原則,目標都是要用可以簡單遵循的方式溝通。所有互動都是建立在回饋上,這樣雙方才能知道自己遵守原則。」

難道遊戲手柄就無法達成有效的雙向溝通嗎?當然可以,但只能在「有限的環境」。遊戲手柄應用的情境多為有腳本架構的環境,而遊戲世界所給予玩家的也都是「有限的自由」。

如:當玩家操作錯誤,便會被擋在關卡前;或是玩家跑到遊戲的地圖邊界,而無法繼續前行探索。不難看見遊戲手柄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斷層,在遊戲裡操作時速 200 公里的賽車跟在現實世界的感受(當然還有後果)絕對不一樣,生理和心理上皆是如此。

名導 James Cameron 探索馬里亞納海溝所駕駛的潛水器(深海挑戰者號)操作面板有著大量按鈕、握把、推桿,也有監測周遭環境的儀表板。來源:World Science Festival YouTube Channel

名導 James Cameron 探索馬里亞納海溝所駕駛的潛水器(深海挑戰者號)操作面板有著大量按鈕、握把、推桿,也有監測周遭環境的儀表板。來源:World Science Festival YouTube Channel

包山包海的設計可行嗎?

操作面板上的大量物件,正是與外界橋接的橋樑。雖然駕駛艙內包山包海的設計多到令人焦慮,但它們皆在其設定的岡位上各司其職,讓使用者可以駕馭深海的險境。那麼,一個讓使用者可以「完美」駕馭大自然的設計有沒有可能實現?讓我們先從一張地圖的故事出發:

在那帝國裡,製圖學的藝術達到了如此完美的境地,一個省份的地圖佔據了整個城市的範圍,而帝國的地圖則覆蓋了整個省份。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地圖不再令人滿足,製圖學公會設計了一張與帝國幅員大小相同的地圖,它與實際的帝國一一對應。
後續的幾代人熱愛製圖學的研究,如同他們的祖輩一樣,卻發現那個巨大的地圖毫無用處,殘忍地將它交給陽光和寒冬的侵襲。至今,在西方的沙漠中,仍然可以看到那張破爛的地圖的遺跡,被動物和乞丐們所棲息;在整個土地上,再也找不到其他製圖學的遺物了。

這個極短篇作品是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於 1946 年創作的《論科學的精確性》(On Exactitude in Science),這一幅包山包海的地圖,最終也因為其龐大的野心而顯得無用。

科學可以帶著我們看清世界並且駕馭自然,然而,波赫士假想一個科學極致化的物件,非但不能幫助我們向外探索反而容易適得其反。地圖可以領導旅人的方向,確保他們走上正確的路程,若妄想把整個世界裝進一紙地圖,只會讓地圖失去了指引的功能。

地圖的有效性只適用於特定區域,毫無邊際地擴張只會讓地圖失去其作用。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地圖的有效性只適用於特定區域,毫無邊際地擴張只會讓地圖失去其作用。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設計需要仰賴我們的行為模式

雖然包山包海的設計難以讓使用者操作上手,但是導入友善使用者的設計卻可以拉近使用者跟物件的距離。戴爾伯格設計公司(Dalberg Design)的創辦人 Robert Fabricant 指出:

「設計仰賴的是我們的行為模式,而設計新品的所有細微差異可以簡化為兩大基本策略:找出讓我們痛苦的原因並且想辦法解決,或是用新東西加強我們正在做的事,新東西要用起來方便得讓事情習慣成自然。創造新東西的真正素材既不是鋁,也不是銅線,而是行為。」

而友善設計串起了使用者與行為之間的橋樑,用直觀的想像操作眼前的器具。以 Fabricant 的觀點來說,用輕巧的遊戲手柄取代冰冷的操作面板,的確對使用者而言是個友善設計。遊戲手柄不僅解決了我們對駕駛潛水器痛苦的原因(複雜的操作面板)同時也連結對遊戲手柄的操作印象(自由地探索遊戲世界)。

不過友善設計的另一個隱憂也隨之浮現:將使用者隔離外在的世界。友善設計就像是一個由科技交織而成的安全網,將使用者包在網子內安全地操作設備,阻隔了對外在世界的直接認識。這在遊戲世界似乎可以視為一個無傷大雅的副作用,可是當我們面對的是一望無際的深淵時,這個副作用會讓使用者對眼前的世界產生錯誤認知,把潛入深海當成是在遊戲世界的自由探索


透過手柄連結世界?

將使用者與物件操作的設計粗略分為兩類,第一種為常規設計的方案,第二種則為友善設計的方案。來源:自行繪製

將使用者與物件操作的設計粗略分為兩類,第一種為常規設計的方案,第二種則為友善設計的方案。來源:自行繪製

如同 Cliff Kuang 所說,我們很需要回饋才能知道發生什麼事,透過物件給予的回饋我們才能順利回應這個世界。透過設計的介入,我將「人 — 物件 — 世界」的互動關係再區分成上圖的兩種模式:常規設計,友善設計。

上圖所呈現的第一種即為採用常規設計方案的操作系統,大量的按鈕、握把、推桿、警示燈以及需要隨時監控的儀表板。常規設計的方案容易讓我們感到有距離感,彷彿需要習得大量的專業知識才能進倉駕駛,不過,就如常規設計的專業形象:每個部件都有其主掌的功能,以及對應的回饋。換言之,常規設計在「人 — 物件 — 世界」的紐帶間,選擇靠近了世界而疏遠了使用者,採用常規設計的操作介面可以較緊密地連結世界,並與之互動。

而第二種則為友善設計方案的操作介面。如同這次泰坦號採用的遊戲手柄,導入這個友善設計的物件可以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而且使用者也無須再為其建立新的知識,只消藉由物件(遊戲手柄)的過往使用經驗(行為)便可以輕鬆上手。很明顯地,友善設計在「人 — 物件 — 世界」的紐帶間,選擇靠近了使用者,而疏遠了物件本身應該對應的真實世界。Cliff Kuang 在《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一書中,用一句話精煉了友善設計的本質:

「簡單來說,友善使用者就是讓我們周遭的物體和我們的行為方式能夠對應得上。
事故之後,目前海洋之門已經中止承辦各式水下探索以及商業活動。來源:海洋之門官方網站。

事故之後,目前海洋之門已經中止承辦各式水下探索以及商業活動。來源:海洋之門官方網站。

說穿了,這次泰坦號的不幸事故,是海洋之門亟欲展現駕馭深淵的野望,也同時被大自然的未知深深地重擊。透過科學與科技的結合,人類得以質問大自然,甚至馳騁天際、潛入深海,卻忘了大自然的運作模式並不如科學那樣完全理性、遵照規則。泰坦號簡化了駕駛艙的操作面板,用遊戲手柄取代之,卻忘了使用者容易將「玩遊戲」的隱喻帶入沒有腳本架構的深海。

針對這次的事故,哈佛大學海洋學家彼得.吉爾吉斯 (Peter Girguis) 表示

「極簡主義設計可以說是你對潛水器的預期:簡單且堅固。但是,潛水器嚴重依賴機械與機電控制,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潛水器都會有一堆的開關,這樣駕駛員才可以直接控制,而不是完全交給可能會崩潰的電腦。因此,遊戲控制器與圖形介面操作起來也許很簡單,但肯定不夠健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28會員
269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5/02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位新聞研究中心的報告,目前市面上的 AI Overview(AI 摘要)的聊天機器人經常給出自信但錯誤的資訊;甚至付費的軟體比免費的錯誤率更高。
Thumbnail
2025/05/02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位新聞研究中心的報告,目前市面上的 AI Overview(AI 摘要)的聊天機器人經常給出自信但錯誤的資訊;甚至付費的軟體比免費的錯誤率更高。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的人生充滿一連串冒險,有如線上珍珠,一個接一個。希望牡蠣中的珍珠自動出現在盤中呈現給你,多少有些癡人說夢;你得自己潛水下海尋找。我從來都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但是當冒險來臨時,我也不逃避。』 —《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1947年
Thumbnail
『我的人生充滿一連串冒險,有如線上珍珠,一個接一個。希望牡蠣中的珍珠自動出現在盤中呈現給你,多少有些癡人說夢;你得自己潛水下海尋找。我從來都不喜歡為冒險而冒險,但是當冒險來臨時,我也不逃避。』 —《康提基號海上漂流記》,1947年
Thumbnail
「我想知道」是深海裡 一扇門緊緊關著 於是他逡巡左右而且思索 卻握不住一把鑰匙 不知名的魚兒碰撞了手肘
Thumbnail
「我想知道」是深海裡 一扇門緊緊關著 於是他逡巡左右而且思索 卻握不住一把鑰匙 不知名的魚兒碰撞了手肘
Thumbnail
智慧河上 人生舟航 人生歷往 快樂揚帆 學庸96.05.07/09:48
Thumbnail
智慧河上 人生舟航 人生歷往 快樂揚帆 學庸96.05.07/09:48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彈指間滑過字鍵的雙手 不知不覺地隨著意識上下左右 想走過的思路 從這頭一直延伸 直到望不盡的天邊 天邊之外呢 一如自海水面消失的船 沒有人想過 這一路行去何時何處可以終止 疲累不再是終極的理由   學庸94.04.19
Thumbnail
彈指間滑過字鍵的雙手 不知不覺地隨著意識上下左右 想走過的思路 從這頭一直延伸 直到望不盡的天邊 天邊之外呢 一如自海水面消失的船 沒有人想過 這一路行去何時何處可以終止 疲累不再是終極的理由   學庸94.04.19
Thumbnail
小艾科普|深海科技|Deep Sea Technology|讓我們一起潛入海洋的神秘世界
Thumbnail
小艾科普|深海科技|Deep Sea Technology|讓我們一起潛入海洋的神秘世界
Thumbnail
岸潛結束後,沈浸在和各種海洋小生物邂逅的開心和幸福之中,心滿意足地上岸,準備騎車回潛店。
Thumbnail
岸潛結束後,沈浸在和各種海洋小生物邂逅的開心和幸福之中,心滿意足地上岸,準備騎車回潛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