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賢:本義為多財,引申為多,後來用以形容人時意思為「多才」,很有才能的意思
老子認為,我們所宣稱的美德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果領導者認為某種行為是賢德的,並推舉一個模範時,就等於是肯定少數人,否定多數人。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特點,每個人都值得肯定,這個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有用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領導者不追求難得的珍稀寶物,使人民不因此而偷盜。領導者不應該玩物喪志,追求珍寶,這是盜賊興起的最終原因。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為政者喜愛珍寶,在下者必爭相收藏珍寶,上行下效,盜賊由是興起。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領導者當遠離物欲,不追求物欲的享受,如此則人民不會迷惑混亂。
因為領導者位於一個特殊的位置,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下面的人效仿,所以領導者要保持在一種安靜且無為的狀態。因為領導者慾望一多就會想撈取,一撈取,老百姓就被搜刮了。
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所以有"道"的領導者治理國家或一個組織,放空人民的心志,填飽人民的肚子。 弱其志,強其骨:減少運用心智,強化其骨骼。志有「運用心力」的意思。老子主張絕聖棄智,返樸歸真。
「虛其心」,都是要人不用心機,不讓心動則無惑亂,永保心靈之清淨與純真,那麼就幾近於道。老子的意思是,我們要降低欲望,使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用於企業管理也是這樣,企業的本質來說應該是要做好本業工作,降低外在慾望,盲目地做太多業外投資,非本業專業,最後只會導致企業本身出問題。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讓民眾對獲得虛名的技巧和華而不實的學識提不起慾望,讓人知道不可進取。
為無為,則無不治:以無為的方式治理天下,那麼天下就無所不治了。
老子崇尚天之道,無為即是自然。順其自然,百姓各得其所,萬物皆適其性。生命各自得,則無所不治
本章說的是領導者應該從自身開始,遠離物欲,則不混淆民心;不運用心機,保有人心之純樸而免於機巧;只要讓人民的生活免於匱乏,欲望就降低了,那麼天下自然就會得到治理。無為而治就是不言而教,用行為去感化大家,讓大家在無聲中跟著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