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龍捲風》是一部現在看起來還有點時髦的連續劇
前衛到不知道 2004 那年代動不動就掏槍的劇情有沒有被罰過錢。XD
當中的經典,就是苗可麗飾演的主管,在教訓職員王大西瓜「一年只有工作一天還敢請假」的片段;後來還有熱心的網友整理數學邏輯上的漏洞,事實上要是不眠不休連續工作,一年其實只會上 65 個全日班。(?)
好像工業時代的老毛病了:工時就等於進步。
而且還有被訛用的感覺,先把工時跟努力程度畫上等號,加上台灣人慣用情勒招術,讓我們孩童時期看著「上一代內化的徹底的價值觀」模仿學習,長大後不適應再貼「爛草莓」標籤,嚇得不敢動彈。
可怕的是房價還在威脅現代人「上進點」呢。
...
好像對現代人來說,暫停一下很困難呢。
找到自己,讀大學就有時間了;真的是這樣嗎,不能高中就開始嗎。
第一次準備學測的時候就很常聽到,以想認真考個好榜單的我來說,當時只要一點點的鼓勵,起碼可以再推進一整天的學習進度;畢竟當時讀書讀到連朋友都不要,正向的言語更好有動力孤注一擲。
第一季 (2021) 的舊文翻新期間,我發現思考優先於行動的重要性。
不過讀到大學,依然不難發現帶有「學生思維」上來讀高等教育的學生,由於它本身就是負面詞彙,用來大方向表明學生通常只會聽指令做事,而且通常只是做到,不會想到要做好、做完整,甚至是顧及「保固和售後服務」。
好似對於做什麼事能光鮮亮麗很有感,卻全然不知它與我們自身的關聯。
破解「做不做一件事」並不困難
透過反問,更有概率發現我們選擇一件事背後的需求本質。
比如 5 年前大家認為簡報很重要,那學不學簡報有沒有關係呢;3 年前大家說程式語言很重要,那要不要學程式呢;現在則是各種投資、看股票,會還是不會這些事情,就不能發家致富嗎。
如果我們本身專長就是溝通、分享,我會說簡報、寫作是個「好工具」。
然而面對生涯上做選擇的思考,通常持有最佳解答是身體的自然 (情緒) 反應,而不是已經經過社會化學習過後的大腦;大腦會催眠我們不去跟上潮流,然後產生被社會遺棄的焦慮。
這份焦慮會嫌棄自己不夠努力,還把自我思考時間的警訊也掩蓋過去。
...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