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P03-Gâu文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影片連結:S2EP03-Gâu文化 - YouTube參考書籍:魏明毅「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來自基隆港的故事

近期有部頗受好評的劇集《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自導演唐福睿創作的同名小說,劇情設定地點在基隆八尺門地區,故事情節從一位印尼籍漁工在疑似短暫心神喪失時殺害了船長一家人後展開。這影集提醒觀眾,許多看似單純的犯罪事件,背後的問題起因多來自龐大複雜的社會結構。觀影的同時,基隆、漁工、精神問題,這幾個關鍵字讓我聯想到一本幾年前出版的書,書名是「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魏明毅:「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作者魏明毅本業是心理諮商師,長期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為了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工作負荷總是過重,然而面對永遠接不完的個案與會談,這些努力看似徒勞。困惑的她想先抽離諮商現場,回到學術探尋社會問題的根源,透過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探索生命最嚴肅的課題之一:自殺。

為了找尋新的視角,魏明毅到了陌生的基隆,臺灣自殺率最高的縣市之一。無奈因公部門限制等外在因素,對自殺者的訪視無法順利進行,魏明毅只得將原訂計畫擱下,改為紀錄當時進行田野調查時認識的人,在人際網絡的串聯下,報導的對象陸續連向了碼頭,後遂結構性地以基隆碼頭的男性勞工為主要報導對象。這本書便是由她的研究論文改寫後出版。 

書裡故事的背景是從1960年代開始,臺灣經濟的起飛帶動了進出口貿易蓬勃發展,基隆港的貨運量大增,需要龐大的勞動力來裝卸貨物,高工資吸引了許多來自外地的男性勞工。繁忙的基隆碼頭讓碼頭工人們賺錢輕而易舉,但也因常態性地必須等船進港,休息時不能離工作範圍太遠,相生的行業如小吃店與酒家等餐飲娛樂,就在碼頭周圍開展,構築了一幅專為碼頭工人打造的生活場景。

 

繽紛熱鬧的Gâu文化 (Gâu:台語,很棒的意思)

為了打發等待上工的時間,也帶有交誼性質,工人們與友伴喝過一攤又一攤的酒家、追求一個接一個的女友,用能夠彰顯自己有錢、有男性魅力的行為,來換得同伴或陪侍稱讚一聲Gâu。日子一天天過,工人們得不斷的追逐下一聲的Gâu來證明了自己的存在與獨特。這是在這個隱約帶有封閉性質的生活情境下,慢慢形成的Gâu文化。 

來自異鄉的工人們大把地賺錢,也因活在Gâu文化中大手筆地花錢。魏明毅的論文「基隆碼頭工人:貨船、情感及其社會生活」中有段很傳神的描述:「細妹嫂跟在碼頭工作的丈夫要工錢支應家裡開銷時,卻被丈夫回說他褲袋仔破一個孔啦(意指錢都花光了)。」

 

喧嘩餘下的靜寂

繁華終會走到盡頭。在90年代末期,隨著基隆港的沒落與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對碼頭工人的勞力需求大減,工人們的收入遠不如過去,不僅無力應付家用,更不可能上酒家應酬娛樂。他們只得陸續離開對他們來說成為死港的碼頭。 

重返家庭生活的碼頭工人,缺乏與家人共同生活的經驗,也因長期習慣的是Gâu文化,而非家庭內相處所需的溝通、彼此理解,即使家人們一起用餐,在家屋裡迴響的也僅有電視傳出的新聞報導聲。 

在Gâu文化中揮霍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身體。勞力工作、酒攤應酬對身體的點點滴滴消耗,身軀總也難逃衰敗。失去了收入與友伴的殘敗工人,回到了家,對家人失語甚至還需要人照顧的父親,只剩對社會與家庭關係的無能為力,以及書名中的「靜寂」為伴。

 

節制或許能改變一切,卻又談何容易

若能重頭來過,對這群年輕時活在Gâu文化的碼頭工人來說,改變的契機或將發生在自我的節制。節制自己不耗盡金錢、善待身體、多與家人作伴,也就是不困在Gâu文化中。只是我們設身處地想想,長期待在離家離鄉的碼頭,看似自由卻又被實質場域箝制,一聲Gâu至少可以撫慰一時的孤單,節制是何等困難。

 

我們是否也待在Gâu文化中?

Gâu文化不僅存在於過去的基隆碼頭,或許我們也身處其中並不自知。

我用「S2EP02-安全邊際」文章中提到的投資案當例子,為何那時會充滿自信?除了對公司相關研究資料的努力蒐集之外,其實還有跟這個投資案無關的因素:過去的成功帶來的過度自信。 

在那幾年我挑了好幾個投資案,不管是買到或是沒買到的,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信心滿溢下,當時的我把做投資案當成去棒球打擊練習場,只要投幣就可以一球接一球打,卻忘了在真正的棒球賽中,就算是強打者,打擊率也只有三、四成,即便連續揮出了幾支安打,未來的打席結果也會向平均打擊率修正。 

倘若把勝算的機率當回事,被勝利沖昏頭的我就會知道投資案檔檔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正是被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帶來的掌聲鼓舞,不停地追求下一家「好公司」,不斷地追逐下一聲的Gâu。

換個角度說,若依賴一間公司過去亮眼的業績以及對未來成長的推估,期待未來的獲利數字能帶來股價報酬,是不是就像在等待金融市場給這間公司掌聲?掌聲過後,繁華總得謝幕。

 

Gâu文化的魅惑

如同追求下一聲的Gâu是碼頭工人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在機構內做投資的員工,或是以投資為生的人也總有不斷找尋下一個投資案的需求,加上新聞對當紅產業趨勢的大肆報導,這些慾望與氣氛便是Gâu文化在投資環境的具體呈現。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自然很容易被年華正盛的公司吸引,這是投資時難以避免的系統性偏誤。 

如果說不停追逐標的、輕易投入資金是受到Gâu文化影響的不節制行為,只要不貪心、謹慎一點,好像就能制止自己了。但是別忘了我們的行為深受文化影響,哪怕有再多的謹慎與提醒,在金融市場各式各樣的魅惑下,系統性偏誤會以不同的面貌來欺騙我們,從而不易避免。

看看碼頭工人們,每個人要的或許不太一樣,有人想要的是異性的溫柔陪伴,另一人要的是同伴的大聲叫好,相同的則是都罩在Gâu文化的大籠子下,我們自不例外。這麼說來,我們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犯錯卻束手無策嗎? 

我想重提這系列的兩篇文章。「S2EP01-輸家遊戲」提到,在輸家遊戲中,關鍵不是贏,而是不輸。「S2EP02-安全邊際」則是指出不輸的方式是預留犯錯空間。

我們得提醒自己,任何的投資決策,都是在玩Gâu文化下的輸家遊戲,要保命就得預留犯錯空間。就算犯了錯,還能為自己保有下一次翻身的機會。

    avatar-img
    11會員
    8內容數
    這個專輯會將我過去藉由閱讀與投資思考的激盪記錄下來,現在的我怎麼看待投資、如何與投資相處。這系列會從虛構小說、公司營運歷程、歷史研究方法論等面向,用不同的切入點來思考為何投資時常會出現難以避免的偏誤。每一篇文章,都會由好友Ziv透過各式AI生成工具來協助生成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朝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做決策時,是否給了自己足夠多的犯錯空間,當我們所有決策同時發生錯誤時,都不至於讓自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不僅要弄懂我們玩的是什麼遊戲,得記得關鍵是「Winning」,不是「Win」。
    登山的第一原則是什麼呢?大概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安全下山,而不是完成擬訂計畫時的登山目標,不然就不會見到社會輿論對於在天氣狀況惡劣,仍執意進行登山活動的隊伍的強烈批評。 投資的第一原則是什麼呢?
    做決策時,是否給了自己足夠多的犯錯空間,當我們所有決策同時發生錯誤時,都不至於讓自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不僅要弄懂我們玩的是什麼遊戲,得記得關鍵是「Winning」,不是「Win」。
    登山的第一原則是什麼呢?大概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安全下山,而不是完成擬訂計畫時的登山目標,不然就不會見到社會輿論對於在天氣狀況惡劣,仍執意進行登山活動的隊伍的強烈批評。 投資的第一原則是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魏明毅老師在《靜寂工人》中描繪的基隆碼頭工人的生活情景,並透過個體故事反映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隨之而來的社會變遷。文章中講述了李正德及其他工人如何在繁榮時代中掙扎與成長,並分析碼頭工人面對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年輕人對於賺錢與家庭責任的錯位理解。
    Thumbnail
    司法通譯是保障移工權益的防線之一,專勤隊、偵訊室間,逃跑外勞的故事透過他的翻譯,訴說著越南人背負的大量的負債、臺灣夢。美玉之島和鬼島之間的差距和故事,在這本書中傾訴。 書名是司法通譯,但夾雜了許多越南史。當年越南的逃難情境,相較臺灣的經濟繁榮,想必處處打黑工、人口販運層出不窮。畢竟每個人都想要翻身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這部《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了魚產業背後令人震驚的現實,漁船上的勞工像奴隸一樣被剝削、欺騙,生病時無法獲得醫療,甚至死後遺體也無法帶回家。觀眾透過影片瞭解背後的辛酸血淚,重視這個現代奴隸的問題。
    大清早,海岸人聲鼎沸。提德睡眼惺忪地循著嘈雜的聲音環視自模糊浮現的人影,赫然發現整片海崖沿岸人潮連綿不絕,甚至一路延伸至靠近海岬的地段。搬運工、工匠、車夫、維修者、農夫、主婦、廚師、裁縫師,甚至還有流浪漢以及各種遊手好閒的傢伙……本該在漁村內各司其職、運作著漁村的荒腐與衰敗的釘子們,現在居然全數出籠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魏明毅老師在《靜寂工人》中描繪的基隆碼頭工人的生活情景,並透過個體故事反映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隨之而來的社會變遷。文章中講述了李正德及其他工人如何在繁榮時代中掙扎與成長,並分析碼頭工人面對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年輕人對於賺錢與家庭責任的錯位理解。
    Thumbnail
    司法通譯是保障移工權益的防線之一,專勤隊、偵訊室間,逃跑外勞的故事透過他的翻譯,訴說著越南人背負的大量的負債、臺灣夢。美玉之島和鬼島之間的差距和故事,在這本書中傾訴。 書名是司法通譯,但夾雜了許多越南史。當年越南的逃難情境,相較臺灣的經濟繁榮,想必處處打黑工、人口販運層出不窮。畢竟每個人都想要翻身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這部《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了魚產業背後令人震驚的現實,漁船上的勞工像奴隸一樣被剝削、欺騙,生病時無法獲得醫療,甚至死後遺體也無法帶回家。觀眾透過影片瞭解背後的辛酸血淚,重視這個現代奴隸的問題。
    大清早,海岸人聲鼎沸。提德睡眼惺忪地循著嘈雜的聲音環視自模糊浮現的人影,赫然發現整片海崖沿岸人潮連綿不絕,甚至一路延伸至靠近海岬的地段。搬運工、工匠、車夫、維修者、農夫、主婦、廚師、裁縫師,甚至還有流浪漢以及各種遊手好閒的傢伙……本該在漁村內各司其職、運作著漁村的荒腐與衰敗的釘子們,現在居然全數出籠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