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北的競爭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央研究院謝長泰院士有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問他:「為什麼台北看起來像是個一直停滯在一九五0年代的城市?」

他的意思是,台北只有小小的信義計畫區像是個「現代化」的商業區,反觀香港或上海,整個城市廣大範圍全都像是信義計畫區。

的確,台北市大多地區都是狹窄巷弄的住商混合區,這些幾十年前蓋的單調水泥公寓,一樓通常是店舖,上面是住宅,看起來似乎沒有其他國際大都市滿滿豪華大樓的現代感。

謝長泰院士卻認為,這正是台灣城市的最大優勢,因為這些看起來「落後」的城市,卻能提供成千上萬個創業者便宜的棲身之處。一般來說,創業者的資源並不多,因此低房租的辦公空間對他們來說很重要,而且絕大多數未來的新產業與成功的新創商業模式,都會來自於這些有洞見有創意但沒什麼錢的人。

謝院士鐵口直斷,香港正因為所謂的現代化,所以很難在獨大的金融業之外,發展出第二個產業。因為「現代化」的都市空間是昂貴的,它們是富有且上軌道的企業想進駐的地方,但是對於新創公司來說是租不起的,除非這些新創產業跟政府規畫的願景一致,才有機會領到補助進駐現代化的大樓。但是,謝院士認為,靠政府規劃獲補助的產業,成功機率一向很低。

台灣各城市乍看很凌亂,不夠現代感的城市風貌,主要來自於台灣大多維持著住商混合的特性,這種混雜(或雜亂)帶來了高密度的人際交流以及街區的活力。人是社交生物,好的創意來自於人際互動的思想撞擊,這種未高度開發與精緻化的混亂,正是台灣的優勢。

 

一個適合生活的好地方

 

    有一年春節過年時,許多旅居國外或者在國際上飛來飛去的朋友都回到台北了,其中有位近年在北京從事都市規劃的朋友問大家:「這些年台北除了變得比較好看之外,似乎台北的市民也變得很友善,守規矩有公德心,為什麼?」

  於是乎引起大伙七嘴八舌的討論,有人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民間信仰,而且參與宗教團體當志工的人也愈來愈多,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說自從有了捷運之後,陸續完成的一些公共建設做得都還不錯,人們覺得有被政府好好的對待,所以也願意好好對待別人;有人說台北人常常出國旅行,除了見多識廣之外,也比較能夠同理出門在外的遊客,因此也願意主動協助陌生人….

  最後大家一致同意的是,台北是個相當適合居住的地方。的確,全世界很少城市既是首都,卻又有國家公園,有大山、有大河、又如此接近大海、再加上經過眾多國家殖民與不同民族文化的洗禮,有豐富多元的人文遺跡,台北真是得天獨厚啊!

  有許多朋友喜歡逛台北的巷弄,尋找其中的小店家。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平凡的小市民在自己的小小天地裏認真經營自己的人生,有些人甚至在國外生活打拚到一定年紀之後回台北定居,開一家小小的店。

  或許店面不怎麼起眼,但是深入瞭解後會發現,老闆見多識廣學富五車,卻能保持低調,甘於平凡的生活。這些精彩的人物,其實才是台北最美麗的風景。

  記得前一陣子,曾有家科技大廠的老闆感歎台灣的年輕人都沒有什麼志氣,只想開個咖啡館。

  其實我倒覺得夢想著開個咖啡館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什麼神聖偉大的事,甚至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那些想救國救民做聖賢的人給搞壞了。開一家小店,貼心地服務別人,讓人在生活中有一點點的美好,有一點點幸福的感覺,這就是很有價值的貢獻了。

  而且我認為台灣若要跟別人比財大氣粗,比一個廠佔地數十公頃容納幾十萬個生產線上的勞工,那絕對是比不過的,也沒有那個必要,我反而覺得或許台灣的優勢在於創造一個華人地區最適合生活的地方,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成為生活型態的先膒者,以及軟性經濟的創新者。

  當我們善加利用台灣在地理的因緣際會之下擁有的多樣化自然生態,以及在歷史的因緣際化之下,擁有最多不同文化與種族,自然而然的在此共同生活,這是我們最大資產也是最大的優勢。

  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的工業區、科學園區了,讓我們珍惜土地風貌與生態環境,保留與在地生命有關的產業結構與歷史記憶,讓台灣成為華人社會最有文化深度,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中央研究院謝長泰院士有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問他:「為什麼台北看起來像是個一直停滯在一九五0年代的城市?」 他的意思是,台北只有小小的信義計畫區像是個「現代化」的商業區,反觀香港或上海,整個城市廣大範圍全都像是信義計畫區。 的確,台北市大多地區都是狹窄巷弄的住商混合區,這些幾十年前蓋的單調水泥公寓,一
Thumbnail
中央研究院謝長泰院士有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問他:「為什麼台北看起來像是個一直停滯在一九五0年代的城市?」 他的意思是,台北只有小小的信義計畫區像是個「現代化」的商業區,反觀香港或上海,整個城市廣大範圍全都像是信義計畫區。 的確,台北市大多地區都是狹窄巷弄的住商混合區,這些幾十年前蓋的單調水泥公寓,一
Thumbnail
沿輕軌路線騎一圈,我對未來的全面通車有更多的期待,它也成為我認為高雄宜居的要件之一(大眾運輸若不能服務在地的居民,是很難成為宜居的條件的。)希望總有一天,這座城都可以成為被其他人選擇留下來的城市。
Thumbnail
沿輕軌路線騎一圈,我對未來的全面通車有更多的期待,它也成為我認為高雄宜居的要件之一(大眾運輸若不能服務在地的居民,是很難成為宜居的條件的。)希望總有一天,這座城都可以成為被其他人選擇留下來的城市。
Thumbnail
前陣子,因有要事,我來到了台北市中山區。當我駐足在一處路邊時,看到了這個視角,覺得有股既熟悉又親切的感覺。 她看起來不時髦,甚至有點年代感,但我覺得她有一種自然不做作的美,使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將她拍了下來。在這裡,我感受到所謂的「庶民文化」、真正的生活感,讓我看到她的活力與魅力。
Thumbnail
前陣子,因有要事,我來到了台北市中山區。當我駐足在一處路邊時,看到了這個視角,覺得有股既熟悉又親切的感覺。 她看起來不時髦,甚至有點年代感,但我覺得她有一種自然不做作的美,使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將她拍了下來。在這裡,我感受到所謂的「庶民文化」、真正的生活感,讓我看到她的活力與魅力。
Thumbnail
這是從光復南路巷弄看過去的台北101與國貿33,傳統手機的拍攝效果不是很好,但九年過去了,這裡景象其實變化不大,是不是很符合外國人對東南亞國家的印象呢??
Thumbnail
這是從光復南路巷弄看過去的台北101與國貿33,傳統手機的拍攝效果不是很好,但九年過去了,這裡景象其實變化不大,是不是很符合外國人對東南亞國家的印象呢??
Thumbnail
台灣是富裕之國,擁有不少繁華城市,但每個城市都會有稍暗的角落。火車站貴為城市之門,理應以最佳狀態示人,然而不少城市的火車站周邊都有沒落之感。但是當你來到高鐵站,看到又是另一個風景。火車站與高鐵站,彷彿是兩個不同的台灣,一個社會的兩面。
Thumbnail
台灣是富裕之國,擁有不少繁華城市,但每個城市都會有稍暗的角落。火車站貴為城市之門,理應以最佳狀態示人,然而不少城市的火車站周邊都有沒落之感。但是當你來到高鐵站,看到又是另一個風景。火車站與高鐵站,彷彿是兩個不同的台灣,一個社會的兩面。
Thumbnail
​ 台北市城中區日治時期台北城最核心地帶。就地理位置在今日台所在地台北市西南側,本地帶地勢平坦之地形。本區發展較鄰近的艋舺、大龍洞、大稻埕晚開發,因清治時期設立台北府治而形成市街,後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及中央行政機關所在地成為行政機關所在區域。這裡是昔日城中區值得旅人慢慢地探索。這次接續沅陵商圈、重南
Thumbnail
​ 台北市城中區日治時期台北城最核心地帶。就地理位置在今日台所在地台北市西南側,本地帶地勢平坦之地形。本區發展較鄰近的艋舺、大龍洞、大稻埕晚開發,因清治時期設立台北府治而形成市街,後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及中央行政機關所在地成為行政機關所在區域。這裡是昔日城中區值得旅人慢慢地探索。這次接續沅陵商圈、重南
Thumbnail
  在臺北出生長大,我無可避免地浸沒於她看似和諧的不一致中。我沒有抗拒,反而沉溺於這樣燦爛的「灰」諧。   
Thumbnail
  在臺北出生長大,我無可避免地浸沒於她看似和諧的不一致中。我沒有抗拒,反而沉溺於這樣燦爛的「灰」諧。   
Thumbnail
捷運隆隆的駛過。行色匆匆的人們,低著頭、默不作聲向前。喧譁的聲音,從底下的廣場傳上來。這裡是南港中信園區,中信金控現今的總部、也是目前南港經貿園區內最耀眼的開發成果,但他也同時能為都市居民提供完整的休憩空間。其實這塊土地原本可能只會長出與市民毫無關聯的辦公大樓,還好來自鹿港的的百年望族,另有想法。
Thumbnail
捷運隆隆的駛過。行色匆匆的人們,低著頭、默不作聲向前。喧譁的聲音,從底下的廣場傳上來。這裡是南港中信園區,中信金控現今的總部、也是目前南港經貿園區內最耀眼的開發成果,但他也同時能為都市居民提供完整的休憩空間。其實這塊土地原本可能只會長出與市民毫無關聯的辦公大樓,還好來自鹿港的的百年望族,另有想法。
Thumbnail
相信台北車站的"做與不坐"問題,已經延燒了一段時間,雖然此時此刻我仍然不知道是否結論為何,但是可能也趁機把我想到的一些面向,給整理看看。即使,我認為答案其實很顯然意見,但其實做法可以有許多不同;而如果我們認真想,其實這問題,也絕對沒有一個死胡同,而是可以串聯多少不同的解方而已。 首先,我先聊聊"巨
Thumbnail
相信台北車站的"做與不坐"問題,已經延燒了一段時間,雖然此時此刻我仍然不知道是否結論為何,但是可能也趁機把我想到的一些面向,給整理看看。即使,我認為答案其實很顯然意見,但其實做法可以有許多不同;而如果我們認真想,其實這問題,也絕對沒有一個死胡同,而是可以串聯多少不同的解方而已。 首先,我先聊聊"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